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AIS-RC简式在神经症性障碍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贾艳滨 肖计划 +1 位作者 刘萍 李淑仪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8-260,共3页
目的 探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简式在神经症性障碍病人中的应用价值,对WAIS-RC简式进行效度检验。方法 选门诊和住院的神经症性障碍病人共56例,诊断符合ICD-10标准。每个被试者均完成WAIS-RC全式测验,全式智商由所有言... 目的 探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简式在神经症性障碍病人中的应用价值,对WAIS-RC简式进行效度检验。方法 选门诊和住院的神经症性障碍病人共56例,诊断符合ICD-10标准。每个被试者均完成WAIS-RC全式测验,全式智商由所有言语和操作分测验计算,简式智商采用回归法计算。结果 二合一简式与全式量表的智商相关系数是0.66~0.85,三合一简式是0.86~0.90,四合一简式是0.80~0.91,五合一简式是0.91~0.94,六合一简式是0.91。简式与全式智商均值比较除六合一简式未发现差异外,其余二合一至五合一简式均有1~2个分测验组合的简式智商结果与全式有差异。结论 本文结果支持简式对神经症性障碍病人的智力进行大致评估,选择六合一简式更好。但是当需要做出准确的智力判断时不能选用简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IS-RC简式 神经症障碍 应用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简式 智商 神经症
下载PDF
心理护理干预在神经症性障碍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糜盘英 唐杼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8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例神经症性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预后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例神经症性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预后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AMA、HAMD、PSQI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症性障碍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能明显减少因心理障碍引起的各种躯体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症障碍 心理护理 护理干预
下载PDF
西安市综合医院门诊患者神经症性障碍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马丽华 张彩云 +3 位作者 张涛 魏素文 黄悦勤 尼春萍 《护理学报》 2013年第8期62-65,共4页
目的了解西安市综合医院门诊患者神经症性障碍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西安市一级、二级、三级综合医院各1家的门诊科室≥16岁患者,应用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is Interview-3.0,C... 目的了解西安市综合医院门诊患者神经症性障碍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西安市一级、二级、三级综合医院各1家的门诊科室≥16岁患者,应用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is Interview-3.0,CIDI-3.0)对其进行神经症筛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神经症相关影响因素。结果372例患者中,共检出神经症患者40例,检出率为10.8%,其中特殊恐怖症(5.6%)和强迫症(3.8%)较多见。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小于40岁、受教育年限≤6年、女性是神经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综合医院门诊患者中合并神经症性障碍多见,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神经症性障碍的发生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症障碍 患病率 综合医院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住院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环境色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小艳 蒋国庆 +3 位作者 谭小林 杨辉 程雪 袁刚 《中国药业》 CAS 2018年第5期42-46,共5页
目的了解住院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的环境色偏好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23例住院神经症性障碍患者进行室内环境色喜好测验,采用等级相关处理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223例患者总体色彩偏好顺序为绿、蓝、白、黄、橙、红、紫、灰、黑;不... 目的了解住院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的环境色偏好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23例住院神经症性障碍患者进行室内环境色喜好测验,采用等级相关处理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223例患者总体色彩偏好顺序为绿、蓝、白、黄、橙、红、紫、灰、黑;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患者的颜色偏好顺序等级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患者的色彩偏好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患者在红色、橙色偏好程度上差异显著(P<0.05);不同临床亚型在白色偏好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25<0.05)。结论年龄、受教育程度、疾病临床亚型对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环境色偏好均有影响,合理搭配冷、暖颜色(如绿色、橙色),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症障碍 色彩偏好 环境色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安神解郁法治疗神经症性躯体化障碍之我见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维勋 罗腾月 《广西医学》 CAS 2002年第4期586-586,共1页
关键词 神经症性躯体化障碍 安神解郁法 治疗 病机 治则
下载PDF
简述神经症性障碍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吉祝 潘淑先 +2 位作者 宋丽娜 李盛书 张宪增 《四川精神卫生》 2010年第3期I0003-I0005,共3页
关键词 神经症障碍 躯体疾病 脑器质性病变 发病机制 神经症患者 临床表现 致病因素 活动能力
下载PDF
神经症性障碍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4
7
作者 童建明 《精神医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25-128,共4页
本文就神经症性障碍的药物疗法和新近研究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神经症障碍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神经症性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立玖 《中国民康医学》 2014年第3期127-127,129,共2页
目的:探索分析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住院的神经症性障碍患者89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药物治疗和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除药物治疗及一般常规护理外,针对患者病前性格及心理状态... 目的:探索分析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住院的神经症性障碍患者89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药物治疗和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除药物治疗及一般常规护理外,针对患者病前性格及心理状态,采用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通过临床观察比较,结果显示42例经过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疗效明显高于47例没有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和消除患者的心理行为障碍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躯体症状有明显的作用,为神经症性障碍患者临床护理不可缺少的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症障碍患者 心理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下载PDF
住院神经症性障碍患者抽象色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9
作者 杨辉 蒋国庆 +5 位作者 谭小林 程雪 符巍 史占明 袁刚 聂文燕 《精神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目的了解住院神经症性障碍患者抽象色偏好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23例住院神经症性障碍患者进行颜色偏好测试。结果住院神经症性障碍患者对抽象色的偏好顺序依次为绿、蓝、黄、红、橙、紫、白、灰、黑色。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神... 目的了解住院神经症性障碍患者抽象色偏好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23例住院神经症性障碍患者进行颜色偏好测试。结果住院神经症性障碍患者对抽象色的偏好顺序依次为绿、蓝、黄、红、橙、紫、白、灰、黑色。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神经症性障碍患者抽象色偏好序列倾向一致(P<0.05)。文化程度高者偏好白色,文化程度低者偏好黑色,两者偏好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发病形式偏好顺序倾向一致(P<0.01),治疗前最偏好蓝色,最不偏好黑色;治疗后最偏好红色,最不偏好灰色。住院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的抽象色偏好顺序受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关系、生活事件、躯体疾病、首发年龄、HAMD评分、住院满意度及精神质(P)等多种因素的影响(P<0.05)。结论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的抽象色偏好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合理运用色彩帮助患者康复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偏好 抽象色 神经症障碍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与传统的认知行为治疗对神经症性障碍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文暄 王志仁 +4 位作者 王永前 张琪 吴位东 范宁 杨甫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8-333,共6页
目的: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比较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行为治疗(ICBT)和传统认知行为治疗(CBT)对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Medline网络数据库(MEDLINE),世界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 目的: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比较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行为治疗(ICBT)和传统认知行为治疗(CBT)对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Medline网络数据库(MEDLINE),世界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专题数据库(CNK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网络版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全文电子期刊(VIP)。由2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评价文献。应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共纳入文献8篇,总计样本量n=569。对各研究的临床症状的变化值采用连续性变量的合并标准化平均差值及其95%CI表示,存在异质性的研究进行亚组分析。在神经症性障碍治疗中,基于互联网和传统的认知行为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0.07(-0.24~0.09),Pχ~2=0.52,I^2=0%]。结论:ICBT对神经症性障碍的治疗效果同传统CBT无明显差别,其有效性与优越性应引起国内精神卫生从业者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认知行为治疗 神经症障碍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神经症性障碍诊治的注意问题
11
作者 马文有 李建明 《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 2004年第1期45-47,共3页
神经性症障碍属轻型精神障碍,有自知力,主动求治,因此对其诊断和治疗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病史采集要详细;诊断应务求细分准确;治疗应注意空间环境和心理环境的适宜性,医护人员知识的全面性,具体性和实践性,病区管理的普遍性和... 神经性症障碍属轻型精神障碍,有自知力,主动求治,因此对其诊断和治疗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病史采集要详细;诊断应务求细分准确;治疗应注意空间环境和心理环境的适宜性,医护人员知识的全面性,具体性和实践性,病区管理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药物治疗的个体性,心理治疗的有效性,现实性和渐进性,现具体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症障碍 诊断 治疗 精神障碍 心理学
下载PDF
住院森田疗法治疗神经症性障碍疗效差者临床分析
12
作者 马文有 王学义 《河北精神卫生》 2001年第1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森田疗法 神经症障碍 疗效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神经症性障碍患者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美玲 李晓驷 +2 位作者 夏海涛 王安珍 蔡春岚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10-1313,共4页
目的调查和比较神经症性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正常者之间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初步探讨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与神经症性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分类第十版(ICD-10)神经症性障碍和精神... 目的调查和比较神经症性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正常者之间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初步探讨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与神经症性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分类第十版(ICD-10)神经症性障碍和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各100例,选取来自社区的100名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匹配的正常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自编早年分离调查问卷对3组的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进行调查。结果神经症性障碍组有早年与父母分离的比率(χ2=7.113、15.092)、分离期间父母相距省外的比率(χ2=8.213、10.425)以及对分离经历的负面评价(χ2=11.051、9.273)均高于精神分裂症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P<0.01);神经症性障碍组早年与父母分离后的照料者类型与精神分裂症组、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33、12.273,P<0.05);各组与父母分离后互相之间联系频率方面(主观感受),神经症性障碍组与精神分裂症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59,12.221,P<0.05)。结论神经症性障碍患者较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者有更多的早年与父母分离的经历,且对分离经历的主观感受多为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症障碍 早年 分离经历 主观感受
下载PDF
1例以肠道疾病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性障碍儿童的护理体会
14
作者 唐亚玫 罗晓佳 +1 位作者 丁胜月 杨学芳 《北京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707-708,共2页
人的健康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儿童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尤其是青春期时期心理不稳定,如遇到一些来自身体或外界的干扰刺激则易引发躯体不适症状及心理方面的问题。对于因疾病住院的患儿,在医院这个陌生而特殊的环境里所造成的恐惧和治疗过... 人的健康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儿童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尤其是青春期时期心理不稳定,如遇到一些来自身体或外界的干扰刺激则易引发躯体不适症状及心理方面的问题。对于因疾病住院的患儿,在医院这个陌生而特殊的环境里所造成的恐惧和治疗过程中经历的痛苦,都可能进一步加重异常的心理反应,从而引发躯体不适症状反复迁延或原有疾病恶化,值得医务人员密切关注。现总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综合科收治的1例长期因反复肠道问题就诊的神经症性障碍的患儿住院期间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症障碍 障碍儿童 疾病症状 主要表现 护理 肠道 北京儿童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
下载PDF
青少年神经症与精神障碍发病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莉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5年第18期2447-2447,共1页
关键词 神经症与精神障碍 青少年 发病现状
下载PDF
基于《黄帝内经》的中医心理疗法对神经症性障碍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情绪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赛君 朱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3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黄帝内经》的中医心理疗法对神经症性障碍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情绪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神经症性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西医心理治疗,观察组给予基于《黄帝内经... 目的探讨基于《黄帝内经》的中医心理疗法对神经症性障碍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情绪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神经症性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西医心理治疗,观察组给予基于《黄帝内经》的中医心理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相对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SAS、SDS评分均降低,QOL-BREF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黄帝内经》的中医心理疗法能有效提高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依从性,改善其精神及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中医心理疗法 神经症障碍
下载PDF
针刺治疗神经症性障碍验案一则
17
作者 孙倩茹 邹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10期2075-2076,共2页
神经症性障碍又称为神经官能症,是一类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恐惧症、焦虑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症状复杂多样,其病因与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患者经常会感到焦虑、恐惧、不安或为各种躯体不适感所苦。发病多与自身因素、人... 神经症性障碍又称为神经官能症,是一类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恐惧症、焦虑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症状复杂多样,其病因与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患者经常会感到焦虑、恐惧、不安或为各种躯体不适感所苦。发病多与自身因素、人格特征或精神应激等有关[1-3]。神经症性障碍的治疗方案主要是心理疗法、药物治疗和改善生活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症障碍 躯体不适感 躯体形式障碍 精神障碍 神经官能症 精神应激 强迫症 心理疗法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神经症的躯体化障碍
18
作者 王劲松 《生物技术世界》 2015年第10期143-143,共1页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神经症的躯体化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躯体化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舍...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神经症的躯体化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躯体化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舍曲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组间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经6周治疗,两组HAMD、HAMA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神经症的躯体化障碍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舒肝散加减 治疗 神经症的躯体化障碍
下载PDF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神经症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汪昕 吕传真 +1 位作者 余慧贞 邵福源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1-192,共2页
神经症是一种精神活动降低、常有焦虑和各种躯体不适表现的疾病。氟哌噻吨为神经阻滞剂,小剂量具有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美利曲辛为双相抗抑郁剂,低剂量应用时具有兴奋特性,为观察其疗效及可能副作用,现总结上海4家医院对35例神... 神经症是一种精神活动降低、常有焦虑和各种躯体不适表现的疾病。氟哌噻吨为神经阻滞剂,小剂量具有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美利曲辛为双相抗抑郁剂,低剂量应用时具有兴奋特性,为观察其疗效及可能副作用,现总结上海4家医院对35例神经症进行开放性研究结果。病例选择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噻吨 美利曲辛 神经症障碍 药理 治疗
下载PDF
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4
20
作者 符文彬 樊莉 +9 位作者 朱晓平 何青 王玲 庄礼兴 刘远声 唐纯志 李颖文 蒙昌荣 张洪来 严洁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于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将440例患者分为针刺组、百忧解组、非穴位针刺组。针刺组采用四关穴(合谷、太冲)为主的穴位,百忧解组服用药物百忧解20 mg/d,非穴位针刺组患者接受针刺治疗,但... 目的:观察针刺对于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将440例患者分为针刺组、百忧解组、非穴位针刺组。针刺组采用四关穴(合谷、太冲)为主的穴位,百忧解组服用药物百忧解20 mg/d,非穴位针刺组患者接受针刺治疗,但取穴偏离真正的穴位。在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计分,按HAMD减分率进行疗效评价,以Asberg氏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结合严重不良反应记录进行安全性评估,对数据进行意向性分析(ITT分析)。结果: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86.4%,优于非穴位针刺组的59.1%及百忧解组的72.7%;针刺组的HAMD计分与百忧解组相当,而且2组均优于非穴位针刺组;针刺组及非穴位针刺组的SERS计分均明显低于百忧解组,未见晕针等严重针刺不良反应记录。结论:针刺对于抑郁性神经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疗法;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可能优于百忧解或与百忧解相当,但副作用远低于百忧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针灸疗法 神经症障碍/针灸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太冲 合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