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并[a]芘恶性转化细胞THBEc1致裸小鼠原位肺癌模型的构建及血清人源神经纤维网蛋白2对该模型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邢云昆 马雪 +3 位作者 姚碧云 付娟玲 赵鹏 祁妍敏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53-860,共8页
目的建立苯并[a]芘(BaP)恶性转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T-16HBE-C1(THBEc1)的裸小鼠原位肺癌模型,评估血清人源神经纤维网蛋白2(NRP2)对该模型的诊断价值。方法12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右肺分别一次性注射无菌生理盐水20,30和40μL,观察1... 目的建立苯并[a]芘(BaP)恶性转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T-16HBE-C1(THBEc1)的裸小鼠原位肺癌模型,评估血清人源神经纤维网蛋白2(NRP2)对该模型的诊断价值。方法12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右肺分别一次性注射无菌生理盐水20,30和40μL,观察14 d内小鼠死亡数,以确定小鼠肺内注射安全体积。16只雄性BALB/c-nu裸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皮下和肺内同时一次性接种人支气管上皮16HBE(HBE)细胞,皮下1×10^(6),肺内2×10^(5)]、皮下荷瘤模型组(皮下一次性接种THBEc1细胞1×10^(6))、原位肺癌模型组(肺内一次性接种THBEc1细胞2×10^(5)或5×10^(5))。接种后每7 d监测小鼠体重和皮下肿瘤体积;HE染色检测肺肿瘤和皮下肿瘤组织病理特征,计算成瘤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裸小鼠血清和胸水中人源NRP2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血清人源NRP2对THBEc1细胞导致的裸小鼠原位肺癌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肺内注射40μL无菌生理盐水可致2/4小鼠死亡,20和30μL组未见小鼠死亡,但整体表现欠佳,故后续实验注射体积选择20μL。对照组裸小鼠均未在接种部位检出肿瘤,小鼠体重持续增长;皮下荷瘤模型组祼小鼠全部成瘤,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接种细胞后第10天,原位肺癌模型5×10^(5)细胞组裸小鼠全部成瘤(4/4);第14天,原位肺癌模型2×10^(5)细胞组裸小鼠3/4成瘤,且2个剂量组小鼠体重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肿瘤组织均呈鳞状细胞癌特征。ELISA结果显示,对照组裸小鼠血清人源NRP2水平均显著低于皮下荷瘤模型(4只)和原位肺癌模型(7只)裸小鼠(P<0.05)。原位肺癌模型组(4只)裸小鼠胸水中均可检出高水平的人源NRP2。ROC曲线显示,血清人源NRP2水平能有效区分THBEc1细胞在裸小鼠肺内是否成瘤,最佳截断值为123.00 ng·L^(-1)。结论通过肺内注射接种THBEc1细胞建立了裸小鼠原位肺癌模型,血清人源NRP2可用于该模型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肺癌模型 BALB/c-nu裸小鼠 神经纤维网蛋白2 THBEc1细胞
下载PDF
家兔脊髓腰骶部中间外侧核区的超微结构——神经纤维网和突触
2
作者 李淑芬 金家敏 刘学钧 《解剖学报》 CAS 1986年第4期400-403,455,共5页
本实验用家兔7只,取腰髓2~4和骶髓2~4节中间外侧核区,做超薄切片,电镜观察。此区的神经纤维网内含树突、轴突、轴突终末、终端树突、突触和突触球。胶质细胞的突起穿行其间。树突散在,形态和大小多变。轴突则常成束分布。突触连接以轴... 本实验用家兔7只,取腰髓2~4和骶髓2~4节中间外侧核区,做超薄切片,电镜观察。此区的神经纤维网内含树突、轴突、轴突终末、终端树突、突触和突触球。胶质细胞的突起穿行其间。树突散在,形态和大小多变。轴突则常成束分布。突触连接以轴树和轴体突轴为多见,偶见轴轴突触。多数突触单独存在,部分形成以树突或轴突为中心的突触球。突触内的突触小泡有清亮的圆形、椭圆形、扁平形和不规则形,还有相当多见的大致密核心小泡和少数有衣小泡。依终末囊内突触小泡的形态和突触前后膜的对称与不对称,所见突触可分为三类:1.圆形小泡不对称型;2.扁平小泡对称型;3.其它中间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外侧核 神经纤维网 突触 超微结构 家兔
下载PDF
《内经》心血管、神经系统同一体认识的研究——兼对比中、西医学在器官结构认识上的差异并探讨络的实体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波 陈奕 +5 位作者 黄伟章 陈升旭 曾启全 陈强松 李韡 孙智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内经》对心血管系统与神经系统二者关系的认识,对比中医学与西(现代)医学在器官结构认识上的差异,认识络的实体。方法:通过认识《内经》心与心主的关系,结合有关对脏和三焦的微观结构认识。结论:在《内经》的五行学说理论中... 目的:探讨《内经》对心血管系统与神经系统二者关系的认识,对比中医学与西(现代)医学在器官结构认识上的差异,认识络的实体。方法:通过认识《内经》心与心主的关系,结合有关对脏和三焦的微观结构认识。结论:在《内经》的五行学说理论中,心血管系统已经兼并了神经系统,二者在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同一体,此认识是《内经》对人体解剖学的伟大贡献。中医学与西医学对器官的组织结构认识上的关键性差异,在于是否强调认为毛细血管网和神经纤维网是器官的基本骨架性主体结构,此差异体现在哲学上而不是在解剖学上。"脉络—周围神经系"也具有同一性,"络"的实体主要是毛细血管网和神经纤维网,它们就是络病的主要病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基础 黄帝内经 心血管系统 神经系统 同一体 毛细血管 神经纤维网 络病
下载PDF
VEGF和NRP1/2在神经胶质瘤中的相关性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睿君 王育民 +2 位作者 刘雁飞 包丽薇 高建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6263-6265,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神经纤维网蛋白(NRP)1/2在正常脑组织和神经胶质瘤组织中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和NRP1/2在正常脑组织和不同神经胶质瘤病理组织切片中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VEGF、NRP1、N...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神经纤维网蛋白(NRP)1/2在正常脑组织和神经胶质瘤组织中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和NRP1/2在正常脑组织和不同神经胶质瘤病理组织切片中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VEGF、NRP1、NRP2在正常脑组织中均表达为1例弱阳性,在神经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00%(51/69)、77.00%(53/69)、72.00%(50/69),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组( P<0.05)。低恶性度组(Ⅰ~Ⅱ级)和高恶性度组(Ⅲ~Ⅳ级)中VEGF、NRP1、NR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00%(20/29)、76.00%(22/29)、72.00%(21/29);80.00%(32/40)、83.00%(33/40)、78.00%(31/40);即随肿瘤分级增加而增强(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P<0.05)。 VEGF 和NRP1/2在神经胶质瘤的表达三者呈正相关(r=0.795)。结论 VEGF和NRP1/2在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进程中及判断预后三者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神经纤维网蛋白 神经胶质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淋巴细胞的伸入运动 被引量:3
5
作者 杨介钻 王小宁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35-238,共4页
伸入运动(emperipolesis)是以白细胞或淋巴细胞出现于其他细胞胞浆内为特征的现象.淋巴细胞(lymphocyte)是分布于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及淋巴组织中体积较小的游离细胞,主要存在于外周淋巴器官或组织中.
关键词 淋巴细胞 伸入运动 微量毒物凝集素 神经纤维网 巨噬细胞 浆细胞
下载PDF
Survivin、NRP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益明 赵茂森 +1 位作者 朱仁武 顾叶春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5期8-11,18,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存活素(Survivin)、神经纤维网蛋白1(NRP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60例胃癌组织及6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urvivin、NRP1表达情况,应用Kaplan-Meier计算Survivin阳性、NRP1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 目的探讨存活素(Survivin)、神经纤维网蛋白1(NRP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60例胃癌组织及6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urvivin、NRP1表达情况,应用Kaplan-Meier计算Survivin阳性、NRP1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以Cox风险模型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胃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86.67%,NRP1阳性表达率为83.33%,而在胃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6.6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与TNM分期、累及浆膜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NRP1阳性表达率与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60例胃癌患者术后随访5年,共56例获得随访,5年存活为25例,5年存活率为44.64%,其中Survivin阳性存活率35.42%(17/56),NRP1阳性存活率为32.61%(15/56)。经Cox风险分析可知,Survivin阳性、NRP1阳性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urvivin、NRP1可能与胃癌发生及进展相关。Survivin、NRP1表达状态是胃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其阳性表达可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活素 神经纤维网蛋白 胃癌 预后
下载PDF
1个MAPT P301S突变新家族中的表型异质性
7
作者 Yasuda M. Nakamura Y. +1 位作者 Kawamata T. 袁海峰(译)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6年第5期14-14,共1页
Mutations in the gene encoding the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tau (MAPT) cause frontotemporal dementia and parkinsonism linked to chromosome 17. Clinical variability is seen not only among families with different ... Mutations in the gene encoding the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tau (MAPT) cause frontotemporal dementia and parkinsonism linked to chromosome 17. Clinical variability is seen not only among families with different mutations, but also among family members with the same mutation. We investigated a newly identified familial frontotemporal dementia and parkinsonism family. The disease was of early onset and was inherited as an autosomal dominant trait. Clinically, parkinsonism was the prominent and often early feature, and it preceded dementia. Three autopsied cases shared involvement predominantly in the frontal and temporal lobes and also in the subcortical nuclei, including substantia nigra, globus pallidus, and subthalamic nucleus, that microscopically consisted of neuronal loss, microvacuolation, and astrocytic fibrosis. Immunohistochemistry demonstrated neuropil threads, ballooned cells, and glial fibrillary tangles. Sequencing analysis of the MAPT gene showed an alteration in one allele, resulting in a P301S substituti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MAPT P301S mutation can cause pathologically subcortical-predominant, neuropil threadrich, tau-containing lesions, which could result in consistent parkinsonism. Our study confirms the notion that the phenotype observed in affected individuals from P301S MAPT mutation families is heterogeneous and is broader than the phenotypes seen to date in affected family members carrying other MAPT mut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位基因突变 家族成员 异质性 表型 帕金森综合征 额颞叶痴呆 神经纤维网 17号染色体 微管相关蛋白 常染色体显性
下载PDF
靶向肿瘤血管诱发血栓栓塞体系的建立及活性鉴定
8
作者 王显江 王池真 +7 位作者 陈小丽 李哲 罗伶俐 吕莎 梅理祥 周娇 王生育 颜江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508-1512,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的靶向高效诱发肿瘤血管血栓栓塞体系磁流体-神经纤维网蛋白1抗体A6-链霉亲和素:生物素-短截型组织因子(MF-A6-SA:B-tTF)。方法化学交联技术制备神经纤维网蛋白1抗体A6-链霉亲和素、磁流体-神经纤维网蛋白1抗体A6-链霉...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的靶向高效诱发肿瘤血管血栓栓塞体系磁流体-神经纤维网蛋白1抗体A6-链霉亲和素:生物素-短截型组织因子(MF-A6-SA:B-tTF)。方法化学交联技术制备神经纤维网蛋白1抗体A6-链霉亲和素、磁流体-神经纤维网蛋白1抗体A6-链霉亲和素和生物素-短截型组织因子交联物,凝血因子X活化实验鉴定复合体系活化凝血因子X的活力,荧光显微镜技术和普鲁士蓝染色法同时观察施加外界磁场后复合体系的靶向作用,凝血实验直接观察复合体系引入链霉亲和素:生物素的生物放大效应,体内生物分布实验观察复合体系的安全性。结果成功制备磁流体-神经纤维网蛋白1抗体A6-链霉亲和素及生物素-短截型组织因子,磁流体-神经纤维网蛋白1抗体A6-链霉亲和素:生物素-短截型组织因子体系保留有高效激活凝血因子X的活性,与靶点的结合具有靶向性及高效富集性,体内实验证实能安全有效诱发肿瘤血管栓塞。结论成功制备的具有靶向诱发肿瘤血管血栓栓塞体系磁流体-神经纤维网蛋白1抗体A6-链霉亲和素:生物素-短截型组织因子为进一步探索肿瘤血管的靶向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 神经纤维网蛋白1单克隆抗体 短截型组织因子 磁流体 血管栓塞 抗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