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脑卒中患侧肢体运动功能的疗效
1
作者 赵辉 杨维明 +2 位作者 程芳 孙江宁 张晗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39-0042,共4页
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脑卒中患侧肢体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 我院于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9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予以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与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神经肌肉关节... 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脑卒中患侧肢体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 我院于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9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予以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与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上肢瘫、下肢瘫和趾瘫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患侧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脑卒中患者,可有效改善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为患者的身心健康恢复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补阳还五汤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脑卒中 患侧肢体运动功能
下载PDF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疗效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少英 叶莉 陈正宏 《康复学报》 CSCD 2023年第4期347-352,358,共7页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肌张力、上肢及手部运动功能、翻身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9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36例,根据是否使用NJF技术治疗分为对...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肌张力、上肢及手部运动功能、翻身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9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36例,根据是否使用NJF技术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为70、66例。2组均接受脑卒中常规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上肢康复治疗,主要包括功能性电刺激、关节被动活动训练、转移能力训练,每项均20 min/次,1次/d,5 d/周,共10 d。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NJF技术训练(上肢伸展-内收-内旋模式、上肢屈曲-外展-外旋模式、上肢屈曲-内收-外旋模式、上肢伸展-外展-内旋模式),治疗时间60 min/次,其中NJF技术训练20 min,对照组治疗内容缩短为40 min/次,1次/d,5 d/周,共训练10 d。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MAS)评定患者上肢肌张力;采用Brunnstrom分期评定患侧上肢及手部的运动功能情况;采用转移时所需的帮助量评定患者的翻身转移能力(包括向健侧翻身、向患侧翻身)。结果:①上肢MAS评分和上肢、手部Brunnstrom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MAS评分、上肢Brunnstrom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手部Brunnstrom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MAS分级、上肢及手部Brunnstrom分期好转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翻身转移能力: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向健侧翻身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向患侧翻身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向健侧翻身好转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JF技术可以降低脑梗死偏瘫患者患侧上肢高肌张力,改善上肢及手部运动功能,提高翻身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肌张力 运动功能障碍
下载PDF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联合间歇性导尿对张力型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效果
3
作者 白晓静 蒋玉梅 +1 位作者 陈萌 杜岳峰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22期5150-5154,共5页
目的分析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联合间歇性导尿(CIC)对张力型神经源性膀胱(NB)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张力型N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CIC组(40例)和NJF联合CIC组... 目的分析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联合间歇性导尿(CIC)对张力型神经源性膀胱(NB)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张力型N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CIC组(40例)和NJF联合CIC组(50例)。CIC组予常规治疗同时辅以CIC治疗,NJF联合CIC组在CIC治疗基础上予以NJF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膀胱功能改善情况、尿动力学指标、Barthel指数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后膀胱功能积分、膀胱最大排尿量、膀胱残余尿量、逼尿肌压、最大尿流率、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考虑测量时间,两组间膀胱最大排尿量、膀胱残余尿量、逼尿肌压、最大尿流率、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膀胱功能积分的时点间与组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膀胱最大排尿量、膀胱残余尿量以及逼尿肌压、最大尿流率、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的时点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且NJF联合CIC组膀胱最大排尿量、膀胱残余尿量、逼尿肌压、最大尿流率、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变化更明显(P<0.01)。治疗1个月后,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CIC组5例发生尿路感染,NJF联合CIC组2例发生尿路感染,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5%(5/40)比4.0%(2/50)](P>0.05)。结论NJF联合CIC可改善张力型NB患者膀胱功能、尿动力学指标,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型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间歇性导尿 膀胱功能 尿动力学
下载PDF
四逆散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脑卒中患侧肢体运动功能的疗效
4
作者 刘杨杰 高英 何成斌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2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四逆散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脑卒中患侧肢体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2年5月在医院住院治疗的134例脑卒中患者,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治疗方法是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联合组治疗方法为神... 目的:探讨四逆散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脑卒中患侧肢体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2年5月在医院住院治疗的134例脑卒中患者,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治疗方法是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联合组治疗方法为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外加四逆散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记录患侧肢体运动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两组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平衡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更高(P<0.05),痉挛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更低(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功能性步行功能分级状况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下肢关节运动参数均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F波振幅和F波阈值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F波振幅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阈值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6%,与对照组的10.45%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四逆散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脑卒中患者的患侧肢体运动功能、痉挛评分、平衡功能及肌电状况都有明显改善,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四逆散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肢体运动功能 F波
下载PDF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联合运动疗法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曹伟伟 吴玉珍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euromuscular joint facilitation, NJF)联合运动疗法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60例患有特发性脊柱侧凸的青少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特定运动疗法,包括姿势矫正训...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euromuscular joint facilitation, NJF)联合运动疗法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60例患有特发性脊柱侧凸的青少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特定运动疗法,包括姿势矫正训练、核心稳定性训练和呼吸训练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的Cobb角、椎体旋转角度、顶椎偏距、躯干旋转角度及生活质量评分(SRS-22)。对2组患者脊柱侧凸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Cobb角、椎体旋转角度、顶椎偏距、躯干旋转角度及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obb角和椎体旋转角度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SRS-22)中疼痛和对治疗的满意程度两个维度的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联合运动疗法能明显减轻特发性脊柱侧凸青少年患者侧凸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特定运动治疗法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康复
下载PDF
针灸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6
作者 袁玉欣 曹桂山 +2 位作者 乔聚国 刘皓 王惠巧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11期965-967,共3页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采用针灸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灸治疗。两组治疗疗程相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采用针灸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灸治疗。两组治疗疗程相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评分差值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治愈率6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治愈率3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肩周炎能明显提高治愈率和肩关节功能评定指标,疗效优于常规针灸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针灸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下载PDF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被引量:7
7
作者 尹立全 张洪侠 +1 位作者 郝小波 李洪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5889-5890,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进行治疗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符合要求的CSR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运用NJF,对照组运用传统康复,各治疗2 w。治疗前后运用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进行治疗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符合要求的CSR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运用NJF,对照组运用传统康复,各治疗2 w。治疗前后运用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分别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NJF组对CSR的疗效和改善率明显优于传统康复组(P<0.05)。结论运用NJF与传统康复均可明显改善CSR的症状;NJF在改善CSR症状及生活方面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关节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颈椎病
下载PDF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林少英 郑一帆 +1 位作者 叶莉 洪华 《新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660-664,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的治疗作用及效果。方法收集脑梗死患者136例,根据是否使用NJF治疗分为治疗组(66例)与对照组(70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0 d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2组患者偏瘫侧的下...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的治疗作用及效果。方法收集脑梗死患者136例,根据是否使用NJF治疗分为治疗组(66例)与对照组(70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0 d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2组患者偏瘫侧的下肢肌张力,Brunnstrom分期评定2组患者偏瘫侧下肢运动功能,根据转移时所需帮助量的程度评定患者的转移能力(包括卧坐转移、坐站转移),Bobath法平衡功能评定患者平衡能力,Holden功能性步行量表评定患者步行能力。结果治疗10 d后治疗组患者下肢高肌张力降低比例为21.2%,高于对照组的1.4%(P<0.001);治疗组患者坐站转移能力好转比例为47.0%,高于对照组的27.1%(P<0.05)。结论NJF治疗有利于降低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的高肌张力,使其趋于正常水平,有助提高其坐站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脑梗死 肌张力 运动功能
下载PDF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尹立全 张洪侠 +1 位作者 郝小波 尹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颈6神经根受压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观察组运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照组运用传统康复,各治疗2 w。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颈6神经根受压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观察组运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照组运用传统康复,各治疗2 w。治疗前、后运用感觉定量分析仪评定受试者健侧和患侧手掌侧大鱼际的冷感觉、热感觉、冷痛觉和热痛觉的阈值。结果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患侧冷感觉和热痛觉阈值较健侧降低(P<0.05);患侧热感觉;热感觉阈值和冷痛觉阈值较健侧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感觉阈值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2 w治疗后,冷感觉和热痛觉阈值均有提高(P<0.05);热感觉和冷痛觉阈值均有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冷感觉、热感觉、冷痛觉和热痛觉其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JF可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感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关节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 颈椎病
下载PDF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联合矫形器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青少年的效果 被引量:3
10
作者 殷春芳 张健 吕守正 《医疗装备》 2020年第4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联合矫形器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AIS)青少年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接收的AIS青少年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采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联合矫形器治疗,对照组仅使用矫形...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联合矫形器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AIS)青少年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接收的AIS青少年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采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联合矫形器治疗,对照组仅使用矫形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Cobb角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Cobb角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联合矫形器治疗AIS青少年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矫形器 青少年 特发性脊柱侧弯 效果
下载PDF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踝关节模式对健康青年男性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越 朱悦彤 +4 位作者 王紫敏 胡春英 黄秋晨 孟丽君 刘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目的比较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踝关节模式或等张肌肉训练对健康成年男性动、静态平衡的影响。方法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男生12例(20~29岁),分别在未干预状态下,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踝关节模式、踝关节屈伸等张收缩后,采用动... 目的比较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踝关节模式或等张肌肉训练对健康成年男性动、静态平衡的影响。方法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男生12例(20~29岁),分别在未干预状态下,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踝关节模式、踝关节屈伸等张收缩后,采用动静态平衡测试仪测量稳定支持面单腿闭眼站立和不稳定支持面单腿睁眼站立下的平衡分数,测量10米步行时间,并行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结果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后,被试的平衡分数、10米步行时间和TUGT均最少(F>18.941,P<0.01)。结论相比于等张收缩训练,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踝关节模式可更有效提升动、静态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等张收缩 平衡
下载PDF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毅 沈杰 +2 位作者 宗顶安 刘红艳 吴耀敏 《颈腰痛杂志》 2017年第6期606-607,共2页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是指发病年龄10岁以上,骨骼发育未成熟期间,脊柱向侧方弯曲〉10°的畸形,是青少年时期最常见的骨关节系统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在所有脊柱侧弯中占74.7%,约占青少年总人数的2%-4%。
关键词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COBB角
下载PDF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在康复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唐成莉 白定群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9期1040-1044,共5页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euromuscular joint facilitation,NJF)是同时治疗神经、肌肉、关节的一种新型运功疗法,结合了神经肌肉促进法和关节松动术二者的优势,不仅符合以往的先被动后主动、抗阻运动的运动疗法基本原则,还在同一个动作中...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euromuscular joint facilitation,NJF)是同时治疗神经、肌肉、关节的一种新型运功疗法,结合了神经肌肉促进法和关节松动术二者的优势,不仅符合以往的先被动后主动、抗阻运动的运动疗法基本原则,还在同一个动作中对神经肌肉促进的同时提高关节活动性,使治疗效果倍增[1]。本文就NJF的含义、方法和机制、临床研究等进行综述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神经肌肉促进法 关节松动术 神经康复 肌肉骨骼康复 运动疗法
下载PDF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技术(NJF)联合浮针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邵育春 刘惠宇 +3 位作者 鲍晓 马贤聪 汤周泉 张林剑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第9期1415-1416,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技术(NJF)联合浮针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某院2016年8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60例,按治疗方式分组,其中30例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另30例接受NJF联合浮针治疗,比较治...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技术(NJF)联合浮针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某院2016年8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60例,按治疗方式分组,其中30例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另30例接受NJF联合浮针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肩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肩痛患者接受NJF联合浮针方式治疗,患者疼痛程度轻,上肢功能、肩关节活动度等可得到更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技术 浮针 脑卒中 肩痛 康复
下载PDF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锦沛 蔡拉加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6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04—2013-01收治的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神经肌肉关节促...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04—2013-01收治的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及VAS评分改善情况,综合评判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Lysholm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ysholm评分及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较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短波、电针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以有效改善治疗效果,缓解膝关节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骨性关节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功能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康 吴清明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1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6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6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常规治疗,对照组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肌张力与四肢粗大运动功能,相关神经因子,干预后认知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肌张力评分低于对照组,粗大运动能力评分表(GMF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空间定向、时间定向、事物命名、注意力、语言、抽象思维、延迟反应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丁苯酞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改善其认知功能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丁苯酞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运动功能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针灸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君莉 王红香 韩美珍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之间,将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的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两组...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之间,将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的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相同,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治疗指标结果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观察组的治疗指标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于肩周炎的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针灸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18
作者 冉志军 寇东东 王姣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6期838-841,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该院诊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锻炼,观...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该院诊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给予基于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的功能锻炼,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步态指标、下肢关节运动参数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8.9%,高于对照组的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步长、步频、步速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髋关节、膝关节最大屈曲角、最大伸展角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的应用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从而提高总体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缺血性脑卒中 运动功能障碍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膝关节粘连关节镜松解术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吴洪 冉春风 +1 位作者 刘丽平 兰才生 《中国康复》 2010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膝关节粘连所致膝关节功能障碍关节镜松解术后的治疗作用。方法:膝关节粘连所致膝关节功能障碍关节镜松解术后患者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各15例,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12周,观察组增加NJF...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膝关节粘连所致膝关节功能障碍关节镜松解术后的治疗作用。方法:膝关节粘连所致膝关节功能障碍关节镜松解术后患者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各15例,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12周,观察组增加NJF法训练,对照组1加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训练,对照组2加用关节松动术训练。结果:治疗12周时3组患者膝关节主动活动度范围、膝关节百分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与治疗4周时比较均有提高,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比较,观察组表现更明显(P<0.05)。结论:NJF对膝关节粘连所致膝关节功能障碍关节镜松解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 关节松动术 关节内粘连 关节功能障碍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曹海莲 焦富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6期1012-1014,共3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分析其对患者认知功能与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庆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7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分析其对患者认知功能与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庆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7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6例)与研究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并配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丁苯酞联合NJF训练。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认知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法(FMA)]的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66.67%(2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oCA评分、FMA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MoCA评分、FMA评分均有所上升,研究组MoCA评分与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NIHSS评分均有所降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丁苯酞联合NJF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较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认知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丁苯酞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认知功能 肢体运动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