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通法结合常规治疗创伤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施少云 卢惠苹 +2 位作者 叶国标 李三 梁杰 《康复学报》 2017年第1期36-39,43,共5页
目的:评价常规肌力训练、关节松动术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通法(PNF)治疗肘关节常见创伤术后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肘关节创伤术后功能障碍患者100例,其中肘关节骨折脱位40例,肱骨小头骨折10例,肱骨滑车骨折10例,桡骨小头骨折10例... 目的:评价常规肌力训练、关节松动术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通法(PNF)治疗肘关节常见创伤术后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肘关节创伤术后功能障碍患者100例,其中肘关节骨折脱位40例,肱骨小头骨折10例,肱骨滑车骨折10例,桡骨小头骨折10例,尺骨鹰嘴骨折10例,肱骨髁间骨折10例,肱骨下端骨折1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常规组、实验组各50例。常规组接受关节松动术、肌力训练、关节活动技术、物理疗法等系统性康复训练;实验组在上述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肘关节的PNF技术治疗。2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均进行医院专业外科评分系统(HHS)肘关节评分,包括疼痛、功能、矢状位活动范围、肌肉力量、屈曲挛缩、伸直挛缩、旋前、旋后、总分及评估评定。结果:2组治疗前HHS各项评估指标分数平均值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分评估均以差区间为主;治疗8周后,2组在HHS肘关节评分(疼痛、关节功能、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挛缩、总分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除了疼痛改善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实验组各项治疗效果指标(总分81.96±6.79,评估为良)明显优于常规组(总分76.70±7.22,评估为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联合PNF技术对提高创伤术后肘关节的各项功能均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障碍 关节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 医院专业外科评分系统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通法早期干预对脑卒中后肩半脱位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玉龙 吴向琼 +3 位作者 赵凯 乔钧 高建国 陈贵海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23期3522-3523,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早期使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通技术(PNF)对于预防脑卒中后肩半脱位发生的临床效应。方法164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干预措施,治疗组增加PNF技术,利用患侧的PNF肩胛带模式和患侧的上肢运动...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早期使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通技术(PNF)对于预防脑卒中后肩半脱位发生的临床效应。方法164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干预措施,治疗组增加PNF技术,利用患侧的PNF肩胛带模式和患侧的上肢运动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结果4周末共发现肩半脱位者24例,其中对照组21例,治疗组3例(P<0.0001),4周末治疗组Fugl-Meyer(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早期积极的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脑卒中后肩半脱位的发生率,在传统方法中增强PNF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 早期干预 脑卒中 肩半脱位 疗效
下载PDF
神经肌肉关节促通法对足球点球准确性的效果
3
作者 龚玲 赵妍妍 《大众科技》 2018年第3期109-110,共2页
文章研究的目的是研究神经肌肉关节促通法(NJF)介入前后,足球运动员的定位球准确度变化。探讨NJF对踢点球目标准确度的影响。实验对象为20名大学生男子业余足球运动员。分为两组分别为NJF组和对照组。其中NJF组10人,对照组10人。分别测... 文章研究的目的是研究神经肌肉关节促通法(NJF)介入前后,足球运动员的定位球准确度变化。探讨NJF对踢点球目标准确度的影响。实验对象为20名大学生男子业余足球运动员。分为两组分别为NJF组和对照组。其中NJF组10人,对照组10人。分别测量介入前后踢点球的准确度。实验顺序完全随机。结果:NJF组介入后踢点球的准确度提高效果显著。推论:点球速在NJF介入后效果更显著,可能是通过NJF练习后神经肌肉协调能力提高更能提高足部控球能力,提高动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关节(njf) 踢点球 准确度
下载PDF
神经肌肉关节促通技术在短跑途中跑改进技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洪昭 管培培 任伟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15年第8期166-,共1页
对田径短跑运动员的技术诊断与监控是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本实验虽是单独样本(single case)研究,却也恰恰说明了竞技体育规律是在掌握体育运动普遍规律基础上的特殊规律,每个高水平短跑运动员都是高度个体化的,其成才过程都是和体育... 对田径短跑运动员的技术诊断与监控是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本实验虽是单独样本(single case)研究,却也恰恰说明了竞技体育规律是在掌握体育运动普遍规律基础上的特殊规律,每个高水平短跑运动员都是高度个体化的,其成才过程都是和体育科研人员及教练员对其进行的一系列内在相关的针对性科学研究密不可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关节技术 功能性膝外翻 途中跑步长 外展肌力
下载PDF
调盆稳脊法联合壮腰活血舒筋通络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骶髂关节错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赵坤 葛鹏斌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1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调盆稳脊法联合壮腰活血舒筋通络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伴骶髂关节错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高陵区中医医院收治的230例LDH伴骶髂关节错位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将前11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后115例患者纳入... 目的探讨调盆稳脊法联合壮腰活血舒筋通络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伴骶髂关节错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高陵区中医医院收治的230例LDH伴骶髂关节错位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将前11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后11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调盆稳脊法联合壮腰活血舒筋通络汤,对照组给予调盆稳脊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腰部神经肌肉功能、腰椎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0 d后,观察组腰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的最大肌力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20 d后,观察组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度、膀胱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盆稳脊法联合壮腰活血舒筋通络汤可有效改善LDH伴骶髂关节错位患者腰部神经肌肉功能及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骶髂关节错位 调盆稳脊 壮腰活血舒筋络汤 腰部神经肌肉功能 腰椎功能
下载PDF
中药药蜡热熨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任锟 魏桂梅 +1 位作者 程红 韩磊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16期62-65,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药蜡热熨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后SH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除基础治疗外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促通技术及神经肌肉本体感觉疗... 目的:观察中药药蜡热熨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后SH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除基础治疗外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促通技术及神经肌肉本体感觉疗法),观察组在基础治疗时配合中药药蜡热熨,热熨后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同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水肿、关节活动度积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评定法(FMA)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水肿、关节活动度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疼痛、水肿、关节活动度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FMA、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FMA、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药蜡热熨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SHS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经济实用,患者易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手综合征 脑卒中 中药蜡疗 技术 神经肌肉本体感觉疗 改良BARTHEL指数 Fugl-Meyer评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