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2篇文章
< 1 2 1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XA基因纯合变异导致GM2神经节苷脂贮积症1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吕海燕 陈永前 张永琴 《甘肃医药》 2024年第1期91-92,96,共3页
GM2神经节苷脂贮积症是一罕见的常染色体遗传病,临床常有智力运动发育倒退、癫痫发作、眼底樱桃红斑、听觉过敏等症状。本文回顾性分析l例GM2神经节苷脂贮积症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基因检测结果,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对该病的... GM2神经节苷脂贮积症是一罕见的常染色体遗传病,临床常有智力运动发育倒退、癫痫发作、眼底樱桃红斑、听觉过敏等症状。本文回顾性分析l例GM2神经节苷脂贮积症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基因检测结果,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对该病的发病率、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旨在提高对HEXA基因突变导致GM2神经节苷脂贮积症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XA基因 gm2神经沉积病 儿童
下载PDF
AB型GM2神经节苷脂沉积症基因型、表型分析: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
作者 陶美姣 黄萍 杨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2-438,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期起病的AB型GM2神经节苷脂沉积症(GM2-GLS)的基因型和表型特点。方法报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于2022年3月诊治的1例经Trio全外显子检测明确诊断的4岁起病的AB型GM2-GLS患儿,分析其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检索PubMe... 目的探讨儿童期起病的AB型GM2神经节苷脂沉积症(GM2-GLS)的基因型和表型特点。方法报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于2022年3月诊治的1例经Trio全外显子检测明确诊断的4岁起病的AB型GM2-GLS患儿,分析其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检索PubMed文献数据库1991-2022年相关文献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Trio全外显子测序结合Sanger验证结果显示,该患儿GM2A基因携带2个复合杂合突变:c.158_159delTG和c.496G>A,分别引起p.L53Rfs3移码变异和p.G166R错义变异。检索出相关文献22篇,共报道20例该型病例。ClinVar数据库共收录11种GM2A基因突变类型。结论AB型GM2-GL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溶酶体贮积症,其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沉积症 gm2A基因 gm2激活蛋白
下载PDF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诊疗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晓女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6期63-66,共4页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产生严重影响。GLB1基因变异导致β-半乳糖苷酶活性降低或完全丧失,引起代谢产物积聚于组织器官,尤其神经系统,从而导致发育落后或倒退,严重者死亡。该病可于...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产生严重影响。GLB1基因变异导致β-半乳糖苷酶活性降低或完全丧失,引起代谢产物积聚于组织器官,尤其神经系统,从而导致发育落后或倒退,严重者死亡。该病可于婴儿期起病,表现为神经系统进行性退化,包括肌张力异常、运动障碍、智力发育迟缓、视觉和听觉问题等。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骨骼异常、肝脾肿大等全身症状。本文通过检索国内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的报道文献,总结患儿临床表现、遗传改变等特点,进一步探究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为疾病诊断提供一定帮助,为探究基因型与临床表型关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神经贮积症 Β-半乳糖 遗传学 GLB1基因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GM1在颅脑损伤早期的脑保护作用 被引量:31
4
作者 陈志刚 卢亦成 +2 位作者 朱诚 张光霁 江基尧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0-422,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1在急性颅脑损伤早期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在大鼠颅脑液压损伤后早期给予神经节苷脂 GM1(30mg·kg-1,伤后5 min和 60 min各一次)或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治疗,观察神经节苷脂 GM1在伤后6h对动物平均动脉压...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1在急性颅脑损伤早期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在大鼠颅脑液压损伤后早期给予神经节苷脂 GM1(30mg·kg-1,伤后5 min和 60 min各一次)或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治疗,观察神经节苷脂 GM1在伤后6h对动物平均动脉压、脑水肿,以及损伤侧脑组织内乳酸和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影响。结果;在颅脑液压损伤后,损伤组动物出现平均动脉压降低,损伤侧脑组织含水量、乳酸和LPO含量增加;而神经节苷脂GM1治疗组动物平均动脉压维持在伤前水平,损伤侧脑组织含水量、乳酸和LPO含量较损伤组动物显著下降(P<0.05或P<0.01),生理盐水对照组与颅脑损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GM1在颅脑损伤后早期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神经 脑水肿 乳酸 质过氧化物 颅脑损伤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GM1对缺血缺氧后谷氨酸及其转运体神经元的作用 被引量:29
5
作者 胡志兵 陆雪芬 郑德枢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GM1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理。方法 :通过建立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病动物模型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缺血缺氧后不同时期脑组织中谷氨酸及其转运体阳性神经元的动态变化 ,以及GM1对其的影...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GM1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理。方法 :通过建立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病动物模型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缺血缺氧后不同时期脑组织中谷氨酸及其转运体阳性神经元的动态变化 ,以及GM1对其的影响。结果 :缺血缺氧后 6h、1、3d大脑皮层和纹状体中谷氨酸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 ,而谷氨酸转运体阳性神经元有所增加 ,GM1组脑组织损伤明显减轻 ,谷氨酸神经元及谷氨酸转运体神经元较单纯缺氧缺血组明显增多。结论 :神经节苷脂GM1对谷氨酸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gm1 新生鼠 缺氧缺血 谷氨酸神经 谷氨酸转运体Ⅲ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GM1与亚低温对缺氧缺血后脑中HSP70、NPY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海英 刘家浩 +1 位作者 唐洪丽 柴斌英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2-595,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M1与亚低温对缺氧缺血(HI)后新生大鼠脑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神经肽Y(NPY)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新生7dSD大鼠制作HI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A)组、模型(B)组、神经节苷脂GM1(C)组、亚低温(D)组和神经节苷...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M1与亚低温对缺氧缺血(HI)后新生大鼠脑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神经肽Y(NPY)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新生7dSD大鼠制作HI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A)组、模型(B)组、神经节苷脂GM1(C)组、亚低温(D)组和神经节苷脂与亚低温联合干预(E)组,每组10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大鼠脑中HSP70、NPY蛋白及基因表达。结果A组HSP70、NPY蛋白及其mRNA表达较弱,B组HSP70蛋白及其mRNA表达增加,NPY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增强,各干预组HSP70蛋白和mRNA表达进一步升高,而以E组升高更明显(P<0.05),而NPY和mRNA在各干预组中表达减弱,联合组减弱更明显(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GM1与亚低温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影响HSP70、NPY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gm1 低温 热休克蛋白70 神经肽Y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GM_1对新生鼠缺血缺氧后N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胡志兵 陆雪芬 +2 位作者 郑德枢 邓平 李婉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GM1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理。方法 :通过建立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病动物模型 ,观察缺血缺氧后不同时期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表达 ,以及GM1对其影响。结果 :GM1给药组脑组织损...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GM1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理。方法 :通过建立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病动物模型 ,观察缺血缺氧后不同时期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表达 ,以及GM1对其影响。结果 :GM1给药组脑组织损伤明显减轻 ,缺血缺氧可诱导脑组织中NOS表达水平上调 ,GM1部分地抑制了缺血缺氧后NOS的表达水平。结论 :GM1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部分抑制NOS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gm1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鼠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GM1对帕金森模型小鼠黑质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吴乐 刘子建 +1 位作者 陈文军 黎红华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74-477,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1对帕金森模型小鼠黑质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预防帕金森病的机制。方法成年C57-BL雄性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神经节苷脂GMI治疗组。应用TUNEL法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各组小鼠黑...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1对帕金森模型小鼠黑质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预防帕金森病的机制。方法成年C57-BL雄性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神经节苷脂GMI治疗组。应用TUNEL法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各组小鼠黑质神经元凋亡及Bcl-2和Bax表达情况。结果TUNEL、Bcl-2和Bax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黑质致密部。模型组黑质神经元凋亡数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神经节苷脂GM1组黑质神经元凋亡数明显少于模型组。在模型组Bcl-2阳性神经元和Bax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在神经节苷脂GM1组Bcl-2阳性神经元的数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多,但Bax阳性神经元的数量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结论神经节苷脂GM1可能通过增强黑质神经元内Bcl-2基因表达及抑制Bax基因表达的途径抑制黑质神经元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gm1 帕金森病 凋亡 BAX BCL-2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GM_1影响脑卒中患者血清NSE变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桂莲 吴海琴 +2 位作者 李觉慧 房娟芝 张华华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35-437,共3页
目的 探讨GM1 对脑卒中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将脑卒中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加用GM1 治疗组 ,以RIA法动态监测患者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结果 脑卒中患者两组血清NSE均于病后 48h~ 9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目的 探讨GM1 对脑卒中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将脑卒中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加用GM1 治疗组 ,以RIA法动态监测患者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结果 脑卒中患者两组血清NSE均于病后 48h~ 9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P <0 0 1 ) ,且均在病程 3~ 4d达高峰 ,随后逐渐下降 ;常规治疗组血清NSE在病后 1 0~ 1 4d恢复正常 ,而加用GM1 治疗组血清NSE则在 3~ 1 4d较常规治疗组相应病期低 (P <0 0 5 ,P <0 0 0 1 ) ,且提前降至正常。结论 动态监测血清NSE有助于观察脑卒中患者病情的变化 ;GM1 可能通过减轻神经元的继发损伤 ,降低血清NSE ,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gm1 脑卒中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GM1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神经保护机制 被引量:25
10
作者 梁庆成 臧召霞 +2 位作者 刘佩芳 董艳波 吴云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5年第1期50-54,共5页
神经节苷脂GM1在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已有研究证明神经节苷脂GM1对脑缺血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文章就神经节苷脂GM1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作了综述。
关键词 神经gm1 缺血性 脑血管病 神经保护机制 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晓光 刘忠军 党耕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44-347,共4页
目的:验证GM-1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多中心的研究方法。将急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按比例1:1分成A、B两组,分别给予标记药物A-1或B-1100mgi.v,qd×14d,然后A-2或B-240mgi.m,qd×7d。记录用药后21d、90d... 目的:验证GM-1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多中心的研究方法。将急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按比例1:1分成A、B两组,分别给予标记药物A-1或B-1100mgi.v,qd×14d,然后A-2或B-240mgi.m,qd×7d。记录用药后21d、90d的ASIA损害分级及ASIA运动评分、感觉功能评价、大小便功能评价及不良反应。结果:72对患者完成试验。A、B两组在年龄、性别、用药初始时ASIA损害分级、受伤到用药时间等指标的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用药后21d、90dA组Benzel改良分级、ASIA运动评分、皮肤感觉功能、大小便功能评分显著优于B组,有显著差异(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经揭秘,A药为GM-1,显示GM-1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唾液酸神经 治疗 急性脊髓损伤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GM_1促进兔异体移植神经再生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劲民 刘昌华 +1 位作者 杨志 苏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864-867,共4页
目的 :研究神经节苷脂 GM1 (GM1 )对冷冻处理后的兔同种异体移植神经再生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成年大白兔 36只 ,4只作为供体 ,切取其双侧坐骨神经 ,制成 1 0 m m神经段 ,深低温冷冻储存 2周 ;其余 3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目的 :研究神经节苷脂 GM1 (GM1 )对冷冻处理后的兔同种异体移植神经再生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成年大白兔 36只 ,4只作为供体 ,切取其双侧坐骨神经 ,制成 1 0 m m神经段 ,深低温冷冻储存 2周 ;其余 3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又分为 4个亚组。将兔左侧坐骨神经造成 1 0 mm长缺损 ,用复温后的同种异体神经进行移植桥接。然后 ,实验组局部应用 GM1 1mg/ d,连续 1 4 d,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 ,任其自然生长。 4个亚组分别于术后 2、4、8、1 2周进行组织学、电生理、超微结构、形态学定量分析、肌湿重等观察。结果 :两组均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术后 1 2周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形态学定量分析方面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外源性 G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gm1 异体移植 神经再生 周围神经损伤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GM_1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胡志兵 陆雪芬 +1 位作者 郑德枢 易咏红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62-163,共2页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 GM1 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建立新生 SD大鼠 HIE动物模型 ,观察动物的死亡率 ,测量缺血缺氧后 2 4小时脑组织含水量和 3周后脑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阳性细胞增生情况 ,以及...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 GM1 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建立新生 SD大鼠 HIE动物模型 ,观察动物的死亡率 ,测量缺血缺氧后 2 4小时脑组织含水量和 3周后脑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阳性细胞增生情况 ,以及 GM1 对其影响。结果 单纯缺氧缺血组 (n =8)脑组织含水量为 89.6 7± 0 .5 5 % ,GM1 预防 (n =8)和治疗组 (n =8)分别为 87.12± 0 .36 %、86 .94± 0 .47% (P<0 .0 1) ;GM1 的防治明显提高了缺氧缺血后大鼠的生存率 (P<0 .0 1) ;GM1 防治组 (n =2 6 )仅 9只出现微小的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灶 ,而单纯缺氧缺血组 (n =12 )均出现巨大的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灶。结论 神经节苷脂GM1 可能对新生大鼠 HIE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唾液酸神经 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 保护作用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GM1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脑海马区神经发生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雁勇 张卿 +2 位作者 杨楠 蔡哲 左萍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89-591,I0001,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1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脑海马神经发生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了D-半乳糖小鼠致衰老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GM1干预对海马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存活和神经元分化的作用。结果:在模型鼠海马DG区的颗粒细...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1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脑海马神经发生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了D-半乳糖小鼠致衰老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GM1干预对海马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存活和神经元分化的作用。结果:在模型鼠海马DG区的颗粒细胞和CA1、CA3区可观察到锥形神经元的死亡,TUNEL阳性细胞位于神经前体细胞所在的颗粒细胞层和门区的交界处。GM1干预后明显保护海马区新生细胞的增殖和生存。结论:GM1通过对抗D-半乳糖导致的细胞凋亡和促进海马神经发生的途径发挥其延缓衰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半乳糖 神经gm1 海马 神经发生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GM1联合纳美芬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涛 蓝美锐 +1 位作者 黄文芳 魏来 《中国药业》 CAS 2014年第3期11-12,共2页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1联合纳美芬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神经节苷脂GM1联合纳美芬治疗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情况、并发症及近期疗效。结果 A组在苏醒时间、总有...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1联合纳美芬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神经节苷脂GM1联合纳美芬治疗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情况、并发症及近期疗效。结果 A组在苏醒时间、总有效率均优于B组,且明显降低了呼吸道感染、酸碱平衡障碍等并发症。结论神经节苷脂GM1联合纳美芬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纳美芬 疗效 重型颅脑损伤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GM.1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诱导型.氧化氮合成酶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斌 张劲松 +7 位作者 邵斌霞 陈旭峰 陈彦 刘强辉 环飞 程洁 肖航 高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目的:研究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GM-1)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缺血2h再灌注22h。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GM-1处理组(1... 目的:研究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GM-1)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缺血2h再灌注22h。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GM-1处理组(15、30、60mg/kg3个给药剂量组)。通过红四氮唑(TTC)染色和图像分析计算各组脑梗死体积,采用生物化学法测量各组伤侧脑中NO含量和iNOS活性。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GM-1中、高剂量处理组脑梗死体积缩小,iNOS活性和NO量下降,低剂量组变化不明显。结论:脑缺血后iNOS升高与脑损伤关系密切,而GM-1可以对抗iNOS和NO上升,并减轻脑缺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一氧化氮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神经 大鼠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GM_1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闫斌 牛好敏 +1 位作者 刘远洪 郝静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646-1647,共2页
关键词 脑梗塞 G(M1)神经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GM_1治疗神经系统损伤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嘉峰 秦震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神经节苷脂GM_1治疗神经系统损伤陈嘉峰,秦震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神经节苷脂在神经细胞的分化、发育、神经组织的损伤修复、神经元的可塑性、突触的传递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神经节苷脂治疗神经系统损伤中研究最多的是... 神经节苷脂GM_1治疗神经系统损伤陈嘉峰,秦震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神经节苷脂在神经细胞的分化、发育、神经组织的损伤修复、神经元的可塑性、突触的传递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神经节苷脂治疗神经系统损伤中研究最多的是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GM1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gm1 神经系统损伤 治疗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GM-1)对体外培养SH-SY5Y细胞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冯凯 孟晓梅 +1 位作者 谢琰臣 许贤豪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33-235,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M1)对体外培养SH SY5Y细胞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以神经母细胞瘤SH SY5Y细胞系为材料,制备兴奋性氨基酸Glu毒性损伤的离体细胞损伤模型。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M1)对体外培养SH SY5Y细胞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以神经母细胞瘤SH SY5Y细胞系为材料,制备兴奋性氨基酸Glu毒性损伤的离体细胞损伤模型。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观察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GM1对上述损伤细胞的保护及治疗作用。结果GM1可增强SH SY5Y细胞的存活,抑制兴奋性氨基酸对细胞的损伤。与损伤组相比GM1治疗组均好于损伤组,且GM1高浓度组好于低浓度组。GM1对损伤SH SY5Y细胞MTT代谢率的影响显示,相同浓度GM1作用不同时间相比较12h优于6h,24h与12h无明显差异。结论GM1可促进神经细胞生存,对神经细胞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兴奋性氨基酸 MTT法 SH-SY5Y细胞
下载PDF
婴儿型GM1神经节苷脂沉积病5例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齐朝月 张尧 +8 位作者 张为民 宋金青 杨艳玲 钱宁 徐家兴 肖江喜 施惠萍 秦炯 吴希如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66-969,共4页
目的探讨5例GM1神经节苷脂沉积病婴儿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5例患儿均经外周血白细胞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确诊;通过临床调查、一般化验、骨骼X线、脑影像学检查分析5例患儿临床特点。结果5例患儿均无异常家族史,于新生... 目的探讨5例GM1神经节苷脂沉积病婴儿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5例患儿均经外周血白细胞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确诊;通过临床调查、一般化验、骨骼X线、脑影像学检查分析5例患儿临床特点。结果5例患儿均无异常家族史,于新生儿期至1岁起病。主要表现为喂养困难、营养不良、进行性智力运动落后、肌张力低下、易惊,2例患儿分别于4个月和13个月出现癫疒间。体格检查5例头围显著增大,中度肝肿大。眼底检查均未发现樱桃红斑。合并肝损害3例。5例患儿尿液甲苯胺蓝试验均呈阳性,3例酸性白蛋白、溴代16烷基三甲胺试验阳性。骨骼X线检查均显示骨质疏松,指骨呈子弹头样改变,脊柱后突畸形,下胸椎及上腰椎椎体前下缘呈鸟嘴样突出。磁共振成像均显示脑白质发育不良,1例患儿丘脑呈对称性T1W高信号,T2W低信号。外周血白细胞β"半乳糖苷酶活性为1.4~3.9nmol/(h·mg蛋白)。死亡1例,其余病情进行性加重。结论GM1神经节苷脂沉积病以智力运动落后为主,伴肝损害及骨骼异常。骨骼X片特征性改变有助于诊断,脑磁共振成像影像学有助于判断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神经沉积病 Β-半乳糖 肝损害 骨骼异常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