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神经血供应用解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吴云霞 许家军 《解剖与临床》 2008年第2期131-132,共2页
关键词 应用解剖学 神经血供 神经 巩膜筛板 眶内肿瘤 眶内段 颅内段 脉络膜
下载PDF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分支及其对脑神经血供的显微解剖 被引量:6
2
作者 万玉碧 李振强 +1 位作者 黄家鼎 徐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24-127,共4页
本文利用15个(30侧)成人颅底标本,观察了颈内动脉海绵窦段4个主要分支的起始、外径、行路及其对海绵窦内脑神经的血供。垂体下动脉的出现率为96.07±3.28%,海绵窦下动脉为93.33±4.60%,脑腊背动脉和小脑幕动脉均为86.67±... 本文利用15个(30侧)成人颅底标本,观察了颈内动脉海绵窦段4个主要分支的起始、外径、行路及其对海绵窦内脑神经的血供。垂体下动脉的出现率为96.07±3.28%,海绵窦下动脉为93.33±4.60%,脑腊背动脉和小脑幕动脉均为86.67±6.21%。3例小脑幕动脉和2例海绵窦下动脉起自颅外动脉。动脉的起点或行经与窦内其他结构之间存在一些较为恒定的毗邻关系。借助这些关系可快速寻找动脉。窦内脑神经的营养动脉共计75文,每例平均3.26支,平均外径为0.30mm。64.00%(的营养动脉由海绵窦下动脉发出。因此,可认为该动脉为窦内脑神经的主要供血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海绵窦 神经血供
下载PDF
前臂中下段尺神经血供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贾连军 王东 +2 位作者 尹芸生 殷凤仪 赵海宝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11期17-19,21,共4页
目的研究前臂中下段尺神经与尺动脉的关系,从血供的角度来分析尺神经恢复欠佳的原因。方法用20例成人尸体上肢,经肘上肱动脉灌注带红色颜料的乳胶液,使前臂动脉及其细小分支充盈着色,在XSQ-II型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和观察了与尺动脉伴行的... 目的研究前臂中下段尺神经与尺动脉的关系,从血供的角度来分析尺神经恢复欠佳的原因。方法用20例成人尸体上肢,经肘上肱动脉灌注带红色颜料的乳胶液,使前臂动脉及其细小分支充盈着色,在XSQ-II型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和观察了与尺动脉伴行的尺神经的营养动脉,以及营养动脉的来源动脉,营养动脉的支数,外径、长度、入干方向和入干形式。同时,解剖出前臂正中神经,观察在大体标本上,尺神经与正中神经血供的不同之处。之后行尺神经连续横断面切片,观察尺神经的内部血运。结果与尺动脉伴行的那一段尺神经,其营养动脉均来自于伴行的尺动脉及其发出的分支。营养动脉平均支数为7.2±1.32支。长度为6.64±3.01mm,外径为0.32±0.01mm。主要从尺神经外侧进入神经干,占51.86%,入干形式主要以升降支最多,占63.19%。尺神经节段性、非定点地接受伴行尺动脉的血供,缺乏完整的滋养血管系统。内部未见到有其他来源的贯穿尺神经全长的滋养血管。而正中神经可有发达的贯穿正中神经全长的滋养血管。结论前臂中下段尺神经的血供来源于伴行的尺动脉,血运呈节段性的分布,尺动脉损伤影响尺神经的恢复,应重视对尺动脉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尺动脉 神经血供 营养动脉
下载PDF
脑动脉硬化对视神经血供影响的形态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学钧 李建立 +1 位作者 宋艳梅 佟树文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401-403,共3页
①目的 探讨视神经动脉起源、数目、分布及相关动脉的病理变化,为视神经因缺血所致视野缺损提供形态学依据。②方法 在体视显微镜和手术显微镜下对100侧成人脑标本观察视神经动脉来源、数目和分布,对其中年龄50~70岁60侧脑标本的视神... ①目的 探讨视神经动脉起源、数目、分布及相关动脉的病理变化,为视神经因缺血所致视野缺损提供形态学依据。②方法 在体视显微镜和手术显微镜下对100侧成人脑标本观察视神经动脉来源、数目和分布,对其中年龄50~70岁60侧脑标本的视神经和相关动脉进行病理切片观察。③结果 视神经动脉主要来源于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前交通动脉。其中单来源3侧(3%),双来源68例(68%),3来源29侧(29%)。病理切片观察动脉管壁有粥样硬化改变者53侧(88.3%),其中被硬化斑块阻塞眼动脉的3侧(5.7%),阻塞垂体上动脉的4侧(7.5%),小动脉管腔狭窄者11侧(20.8%)。与小动脉阻塞相对应的视神经切片,可见有神经纤维萎缩、变性等病理改变。硬化的颈内动脉壁压迫视神经可以形成明显的压迹。④结论 50岁以上出现不明原因的周边或中央视野缺损,脑动脉硬化导致视神经供血障碍病因不能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不足 神经营养动脉 脑动脉硬化 视野缺损
下载PDF
肘部尺神经及其血供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胡忠林 彭田红 +4 位作者 王莉 吕运成 陈胜华 王爱平 周小兵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8-501,共4页
目的观察肘部尺神经及其血供,为临床带血供尺神经前移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①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并防腐固定的30侧成人上肢标本,观测肘管段尺神经及其血供情况;游离1侧肘部尺神经及其供血动脉,观察神经与供血动脉的位置... 目的观察肘部尺神经及其血供,为临床带血供尺神经前移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①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并防腐固定的30侧成人上肢标本,观测肘管段尺神经及其血供情况;游离1侧肘部尺神经及其供血动脉,观察神经与供血动脉的位置关系。②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悬液的成人新鲜标本6侧,游离尺神经及其营养血管,行X线摄片,观察尺神经营养血管的吻合情况。③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并防腐固定的3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模拟临床尺神经前移术,测量带血供尺神经无张力前移距离。结果肘部尺神经血供来自尺侧上副动脉(SUCA)、尺侧下副动脉(IUCA)和尺侧返动脉背侧支(PURA),3条营养血管与尺神经平均伴行长度分别是15.7、5.0和5.9 cm;至肱骨内上髁距离分别是15.0、4.5和5.0 cm;带血供尺神经无张力性平均前移距离为1.8 cm。尺神经在肘部发出1~2支关节支,2~3支肌支。结论带血供尺神经前移术治疗肘管综合征切实可行,能很好的保护尺神经及其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管 神经血供 神经前移术
下载PDF
脉冲电磁场对带血供周围神经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杜全印 王爱民 +1 位作者 蒋祖言 王民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52-455,共4页
目的 :探讨脉冲电磁场对带血供周围神经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作用。方法 :将 40只雌性Wistar成年鼠分为A、B 2组 ,A组为单纯用带血供的正中神经移植修复脊髓损伤 ,B组为带血供正中神经移植后给予脉冲电磁场治疗。术后 6 0d进行大体、组织... 目的 :探讨脉冲电磁场对带血供周围神经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作用。方法 :将 40只雌性Wistar成年鼠分为A、B 2组 ,A组为单纯用带血供的正中神经移植修复脊髓损伤 ,B组为带血供正中神经移植后给予脉冲电磁场治疗。术后 6 0d进行大体、组织学 (光、电镜 )观察、电生理检测及移植神经内再生轴突形态计量分析。结果 :在组织学、神经传导速度及移植神经内再生轴突形态计量分析诸方面 ,带血供周围神经移植后给予脉冲电磁场治疗的B组其效果明显好于单纯带血供周围神经移植的A组。结论 :带血供周围神经是修复脊髓损伤较为理想的移植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周围神经 移植 脉冲电磁场
下载PDF
高压氧与带血供周围神经移植对成鼠损伤脊髓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杜全印 王爱民 +1 位作者 郭庆山 郑世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83-484,共2页
目的 :研究高压氧对带血供周围神经移植修复成鼠损伤脊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 40只成年Wistar大鼠作成脊髓半切损伤模型 ,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单纯带血供周围神经移植修复脊髓损伤 ,B组为带血供周围神经移植后给予高压氧治疗。... 目的 :研究高压氧对带血供周围神经移植修复成鼠损伤脊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 40只成年Wistar大鼠作成脊髓半切损伤模型 ,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单纯带血供周围神经移植修复脊髓损伤 ,B组为带血供周围神经移植后给予高压氧治疗。手术后 1、2、4、8、10周进行感觉诱发电位 (SEP)和运动诱发电位 (MEP)检查。结果 :SEP和MEP潜峰时的恢复B组优于A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周围神经 移植 脊髓损伤
下载PDF
高压氧与带血供周围神经移植修复鼠脊髓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杜全印 王爱民 +4 位作者 蒋祖言 郑世刚 王湘渝 王强 郭庆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33-34,共2页
目的探索联合应用高压氧与带血供周围神经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作用。方法将40只雌性Wistar成年鼠分为A、B两组,A组为单纯带血供的正中神经移植修复脊髓损伤;B组为带血供的正中神经移植后给予高压氧治疗。结果在组织学、神经传导速度及... 目的探索联合应用高压氧与带血供周围神经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作用。方法将40只雌性Wistar成年鼠分为A、B两组,A组为单纯带血供的正中神经移植修复脊髓损伤;B组为带血供的正中神经移植后给予高压氧治疗。结果在组织学、神经传导速度及移植神经内再生轴突形态计量分析诸方面,效果明显好于A组。结论带血供周围神经是修复脊髓损伤较为理想的移植材料,高血氧能够提高带血供周围神经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周围神经 神经移植 高压氧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胰腺乏血供神经内分泌肿瘤与浆液性微囊腺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张颖 王娟 尚伟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第6期971-974,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胰腺乏血供神经内分泌肿瘤与浆液性微囊腺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胰腺乏血供神经内分泌肿瘤和17例浆液性微囊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观察2组在病变部位、大小、边界、密度和...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胰腺乏血供神经内分泌肿瘤与浆液性微囊腺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胰腺乏血供神经内分泌肿瘤和17例浆液性微囊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观察2组在病变部位、大小、边界、密度和强化峰值峰变化、CT值等影像学指标并进行比较,同时对重要CT影像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分析。结果 (1)2组在边界、纤维间隔、强化峰值时间、转移或侵犯、浮云征方面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部位、形态、密度、胰管扩张、钙化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平扫期CT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胰腺乏血供神经内分泌肿瘤组动脉期CT值明显高于浆液性微囊腺瘤组,门脉期CT值则显著低于浆液性微囊腺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腺乏血供神经内分泌肿瘤CT界限不清,无纤维间隔,动脉期CT值高,有远处转移或侵犯,多数无浮云征;浆液性微囊腺瘤CT可见蜂窝状,瘤体中心有纤维瘢痕,轻中度强化。故螺旋CT可作为鉴别胰腺乏血供神经内分泌肿瘤与浆液性微囊腺瘤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鉴别诊断 胰腺乏神经内分泌肿瘤 浆液性微囊腺瘤
下载PDF
带血供溃变神经游离移植的肌电图及组织学实验观察
10
作者 于绍斌 邸旭辉 +3 位作者 白国芳 白雪 梁俊花 朱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677-680,共4页
目的:探讨带血供的溃变神经游离移植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实验用Wistar大鼠120只,以尺神经桥接正中神经缺损,根据尺神经血供及神经的溃变周期的不同随机分为带血供组和不带血供神经移植组共6组。分别于术后第4、8、12周... 目的:探讨带血供的溃变神经游离移植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实验用Wistar大鼠120只,以尺神经桥接正中神经缺损,根据尺神经血供及神经的溃变周期的不同随机分为带血供组和不带血供神经移植组共6组。分别于术后第4、8、12周在移植尺神经的中段和正中神经远端取材进行显微解剖观察和电镜观察,第8、12周进行神经电生理测定。结果:有髓神经恢复率计算和神经电生理检查:各时间段带血供组均优于不带血供组,8周时带血供组间或不带血供组间比较都是健康神经移植组有髓神经恢复率最好。电镜观察:带血供的溃变1周神经轴突生长最好。结论:溃变1周的神经与健康神经移植轴突再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带血供溃变神经移植优于不带血供的溃变神经,带血供的短期溃变神经可以用来代替健康神经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变神经游离移植 肌电图 组织学 实验 神经再生
下载PDF
上肢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4
11
作者 余国荣 奚翠萍 +1 位作者 覃松 陈秀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 :为上肢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34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 ,解剖观测了上肢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来源、走行、分布、吻合及外径 ;2侧成人新鲜上肢标本墨汁灌注 ,观测营养血管的... 目的 :为上肢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34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 ,解剖观测了上肢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来源、走行、分布、吻合及外径 ;2侧成人新鲜上肢标本墨汁灌注 ,观测营养血管的墨染范围。结果 :上肢所有皮神经都有来源于知名血管的营养血管伴行 ,在神经旁形成纵向血管链 ,除营养神经外 ,发出众多皮支与深筋膜血管网、皮下血管网广泛吻合营养皮肤。结论 :以上肢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可设计顺行或逆行岛状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 神经 神经血供 神经营养管皮瓣 岛状皮瓣 应用解剖
下载PDF
增强CT对乏血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及肿块型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雅杰 崔文静 +5 位作者 陈晓 陈馨 崔灿 刘永康 周浩 王中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32-736,共5页
目的目前对乏血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Hypo-PNETs)及肿块型胰腺炎(MFPs)的鉴别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MSCT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江苏省中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9例Hypo-PNETs患者(PNETs组)与21例MFPs... 目的目前对乏血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Hypo-PNETs)及肿块型胰腺炎(MFPs)的鉴别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MSCT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江苏省中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9例Hypo-PNETs患者(PNETs组)与21例MFPs患者(MFPs组)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的患者均行术前增强CT检查。分析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灶大小、边界、密度、各期扫描CT值、是否有胰胆管扩张、转移等差异性。结果MFPs组男性多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5.7%vs 52.6%,P<0.05);PNETs组边界清晰者多见(52.4%vs 47.6%,P=0.032);而实性肿块更多见在MFPs组(95.2%vs 47.4%,P<0.05);MFPs静脉CT值更高(P<0.05)。联合多因素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为0.945,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9.5%和95.2%。结论MFPs常见于男性;病灶边界、密度、静脉期CT值、转移征象有助于两者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肿块型胰腺炎 胰腺肿瘤 增强CT 鉴别 诊断
下载PDF
股后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7
13
作者 余国荣 陈秀清 +1 位作者 覃松 奚翠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9-330,共2页
目的 :为股后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3 4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标本上 ,解剖观测了股后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走行、分布、吻合及外径 ,2侧成人新鲜标本墨汁灌注 ,观测营养血管的墨染范围。结... 目的 :为股后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3 4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标本上 ,解剖观测了股后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走行、分布、吻合及外径 ,2侧成人新鲜标本墨汁灌注 ,观测营养血管的墨染范围。结果 :股后皮神经由臀大肌下缘中点入股后沿中线下降 ,其主要营养血管上段系臀下动脉的股后皮神经伴行动脉 ,起点外径 0 .7± 0 .2mm ,下段系动脉的升皮支 ,起点外径 0 .7± 0 .2mm ,营养血管沿途发出众多皮支与股后部其他血管的皮支形成网状吻合 ,营养股后部皮肤。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后皮神经 神经血供 营养管皮瓣 解剖学
下载PDF
周围神经干自然分束部位血管形态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震 钟世镇 +1 位作者 张正治 秦建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04-206,共3页
应用微血管灌注透明法观察研究5具成人周围神经干标本.重点观察神经自然分束部位微血管形态和分支分布规律.神经干内有非常完兽的血供系统.手术中循神经自然分束进行追踪分离,不会对神经血供产生明显影响.但在张力下牵拉缝合神经,将对... 应用微血管灌注透明法观察研究5具成人周围神经干标本.重点观察神经自然分束部位微血管形态和分支分布规律.神经干内有非常完兽的血供系统.手术中循神经自然分束进行追踪分离,不会对神经血供产生明显影响.但在张力下牵拉缝合神经,将对神经干血供产生严重影响.神经束膜缝合比神经外膜缝合更强调在无张力下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自然分束 神经血供 动脉 静脉
下载PDF
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乏血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及胰腺导管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汪薇 饶圣祥 +1 位作者 曾蒙苏 周国锋 《中国临床医学》 2021年第5期782-788,共7页
目的:探讨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乏血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及胰腺导管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术前行增强磁共振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9例乏血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和2020... 目的:探讨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乏血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及胰腺导管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术前行增强磁共振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9例乏血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和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手术病理或穿刺病理证实的37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鉴别诊断的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征绘制ROC曲线。结果:乏血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相对于胰腺导管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较小[(55.71±14.18)岁vs(66.46±7.25)岁,P<0.001],边界清楚较多见(81.1%vs 43.6%,P=0.001),更少出现主胰管扩张(23.1%vs 70.3%,P<0.001)、淋巴结转移(25.6%vs 48.6%,P=0.038)及周围脂肪浸润(43.4%vs 89.2%,P<0.001),增强后三期强化率均高于胰腺导管腺癌组(P<0.001)。影像学特征中,主胰管扩张、周围脂肪浸润、强化方式是鉴别诊断的独立预测因子。联合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征的多因素鉴别诊断效能的AUC为0.93,诊断的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83.3%。结论:乏血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边界、对比强化率、转移征象有助于其与胰腺导管腺癌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胰腺导管腺癌 增强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重视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徐永清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2年第3期193-195,共3页
关键词 研究 应用 神经血供 神经营养管皮瓣 神经皮瓣
下载PDF
MS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与乏血供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成 崔文静 +3 位作者 王建华 刘永康 周浩 王中秋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5-529,共5页
目的:探讨MS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与胰腺乏血供神经内分泌肿瘤(hypoPNE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6例SPN与14例hypo-PNE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灶大小、部位、形态、边界、密... 目的:探讨MS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与胰腺乏血供神经内分泌肿瘤(hypoPNE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6例SPN与14例hypo-PNE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灶大小、部位、形态、边界、密度、各期增强扫描CT值、特征性征象(如"浮云征"、钙化、胰胆管扩张等)的显示率、邻近组织受侵或远处转移情况等。结果:SPN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6.2岁,hypo-PNET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2岁,两组患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N组患者出现"浮云征"(42.3%)及钙化(42.3%)的概率均高于hypo-PNET组患者(7.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ypo-PNET组患者发生转移或局部侵犯的概率(28.6%)高于SPN组患者(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胰胆管扩张、病灶各期CT值在两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年龄、"浮云征"、钙化、转移等多因素进行ROC曲线分析,其ROC图的曲线下面积为0.854,对于鉴别两种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9%、65.4%。结论:SPN组患者较hypo-PNET组患者更年轻;两组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影像征象重叠,容易误诊;"浮云征"、钙化、转移等征象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MSCT在胰腺浆液性微囊腺瘤、乏血供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及影像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金意 赵世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7期11-13,共3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在胰腺浆液性微囊腺瘤(serous microcystic adenoma of the pancreas,SCAP)、胰腺乏血供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hypo-vascularizedneuroendocrinetumors,hypo-PNETs)中的鉴别效果与...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在胰腺浆液性微囊腺瘤(serous microcystic adenoma of the pancreas,SCAP)、胰腺乏血供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hypo-vascularizedneuroendocrinetumors,hypo-PNETs)中的鉴别效果与其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2022年8月莒县碁山镇卫生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证实的78例SCAP与hypo-PNETs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进行MSCT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MS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另分析SCAP与hypo-PNETs的影像特点差异。结果:病理检查显示:78例患者中,SCAP共40例,hypo-PNETs共38例。MSCT检查共检出39例SCAP,38例hypoPNETs,总诊断符合率为98.72%(77/78);hypo-PNETs边界不清占比为77.50%(31/40)、无纤维间隔占比为80.00%(32/40)、动脉期强化占比为87.50%(35/40)、无浮云征占比为75.00%(30/38)、有转移或侵犯占比为80.00%(32/40),高于SCAP患者的21.05%(8/38)、26.32%(10/38)、44.74%(17/38)、26.68%(9/3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的部位、形态、胰管扩张、密度、钙化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在SCAP、hypo-PNETs鉴别诊断中效果显著,而SCAP、hypo-PNETs两者的影像学特点存在较大差异,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浆液性微囊腺瘤 胰腺乏神经内分泌肿瘤 多层螺旋CT 诊断效能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防止鞍区肿瘤手术后缺血性视神经萎缩的有效方法分析
19
作者 岳四海 张宏凤 赵重庆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17期135-136,共2页
目的对防止鞍区肿瘤手术后缺血性视神经萎缩的有效方法进行分析。方法研究我院收集的12例尸体头颅标本,对鞍区微血管显微解剖结构进行分析。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例鞍区肿瘤患者2,对其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进行... 目的对防止鞍区肿瘤手术后缺血性视神经萎缩的有效方法进行分析。方法研究我院收集的12例尸体头颅标本,对鞍区微血管显微解剖结构进行分析。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例鞍区肿瘤患者2,对其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经治疗后平均视力有显著提高,经1年随访均无死亡或脑脊液漏事件发生。结论在为鞍区肿瘤患者展开手术治疗时,首先应对鞍区微血管显微解剖结构予以准确掌握,在手术中对患者视神经供血动脉加以保护,从而预防患者术后发生缺血性视神经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肿瘤 性视神经萎缩 神经动脉
下载PDF
海绵窦上段动眼神经的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徐华 高宜录 +1 位作者 刘道坤 金国华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1期50-51,54,共3页
目的 :探讨海绵窦上段动眼神经的应用解剖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 :经血管灌注后观测 10例尸颅的海绵窦上段动眼神经及其毗邻与血供。结果 :海绵窦上段动眼神经与海绵窦上段背侧紧邻海马钩回 ,内侧与视交叉、后交通动脉毗邻 ,外上与脉... 目的 :探讨海绵窦上段动眼神经的应用解剖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 :经血管灌注后观测 10例尸颅的海绵窦上段动眼神经及其毗邻与血供。结果 :海绵窦上段动眼神经与海绵窦上段背侧紧邻海马钩回 ,内侧与视交叉、后交通动脉毗邻 ,外上与脉络膜前动脉相邻 ,腹侧紧贴鞍背突。海绵窦上段动眼神经 80 %未见神经外营养血管 ,可见2 0 %后交通动脉发出 1~ 2根分支进入神经。结论 :海绵窦上段动眼神经毗邻结构复杂 ,滋养血管细小 ;在海绵窦上缘手术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上段 动眼神经 应用解剖 动眼神经血供 动眼神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