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三叉神经血管学说研究机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黄丽霞 张保云 +4 位作者 王萌萌 张俊萍 张玉莹 罗倩 杨佃会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7期774-778,共5页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原发性头痛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逐年增高。针刺治疗偏头痛可减轻疼痛程度和频率,且不良反应较少,但其镇痛机制尚不明确。三叉神经血管学说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占主导地位,该文从针刺对偏头痛痛觉敏化...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原发性头痛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逐年增高。针刺治疗偏头痛可减轻疼痛程度和频率,且不良反应较少,但其镇痛机制尚不明确。三叉神经血管学说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占主导地位,该文从针刺对偏头痛痛觉敏化的改善、神经递质的调节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面,阐述了三叉神经血管学说在针刺治疗偏头痛中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偏头痛 三叉神经血管学说 神经源性炎症 综述
下载PDF
偏头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吴敏 陈美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7年第4期173-176,共4页
目的: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搏动性的剧烈头痛为主要症状。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在以往的血管源学说、神经学说基础上,近年来的研究倾向于三叉神经血管学说、遗传学说等。
关键词 偏头痛 发病机制 血管学说 神经学说 三叉神经血管学说、遗传学说
下载PDF
偏头痛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3
3
作者 边连防 《现代医院》 2004年第5期10-13,共4页
关键词 偏头痛 染色体 遗传病 内分泌 神经血管学说
下载PDF
偏头痛患者发作期血浆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β/δ水平的研究
4
作者 张贺敏 刘苏丽 +2 位作者 何秋 林湘 陈晓虹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观察偏头痛患者血浆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β/δ,PPARβ/δ)水平,探究其与偏头痛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偏头痛发作期患者共59例作为病例组,再根据患者有无先兆症状分成有... 目的观察偏头痛患者血浆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β/δ,PPARβ/δ)水平,探究其与偏头痛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偏头痛发作期患者共59例作为病例组,再根据患者有无先兆症状分成有先兆组和无先兆组两个亚组,同时选取27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受试者血浆PPARβ/δ水平,采用SPSS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偏头痛患者血浆中PPARβ/δ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先兆和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发作期血浆中PPARβ/δ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ARβ/δ可能参与了偏头痛的发病过程;与有无先兆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三叉神经血管学说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β/δ 炎症
下载PDF
偏头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黎运凤 樊旭 +2 位作者 陈汐 沈家卉 刘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3期76-79,共4页
偏头痛是一种普遍且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头部单侧或双侧的搏动样疼痛,偶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具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中医学认为偏头痛主要与邪犯少阳有关,加之“病久入络”“久病必瘀”患者多伴有血瘀之象。... 偏头痛是一种普遍且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头部单侧或双侧的搏动样疼痛,偶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具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中医学认为偏头痛主要与邪犯少阳有关,加之“病久入络”“久病必瘀”患者多伴有血瘀之象。现代医学认为,三叉神经血管系统在这种高度复杂的神经疾病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实验和临床研究也为这一假说提供了根本支持。文章通过对偏头痛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两方面对偏头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以期为偏头痛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三叉神经血管学说 针刺治疗 综述
下载PDF
食物不耐受与偏头痛 被引量:2
6
作者 赵丽贞 韩杰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年第24期73-75,共3页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无确切定论,遗传、饮食、内分泌以及精神因素等与偏头痛的发病有一定关系。目前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有血管源学说、三叉神经血管学说、神经源学说、生化因素和遗传因素等。最近研究发现,偏头痛患者体内可检...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无确切定论,遗传、饮食、内分泌以及精神因素等与偏头痛的发病有一定关系。目前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有血管源学说、三叉神经血管学说、神经源学说、生化因素和遗传因素等。最近研究发现,偏头痛患者体内可检测出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并提出这些IgG抗体可能介导食物不耐受,导致偏头痛症状出现。因此,近年来被称为食物不耐受的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当前研究偏头痛病因的热点之一。现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患者 食物不耐受 特异性IGG抗体 三叉神经血管学说 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 血管学说 神经学说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偏头痛概况
7
作者 许彦来 李富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3年第6期552-554,共3页
偏头痛临床多呈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疼痛剧烈时常伴有头昏、恶心、呕吐,少数患者发作前或发作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现代医学认为目前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血管源学说、三叉神经血管学说、神经源学说... 偏头痛临床多呈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疼痛剧烈时常伴有头昏、恶心、呕吐,少数患者发作前或发作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现代医学认为目前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血管源学说、三叉神经血管学说、神经源学说、生化因素、遗传因素等。该病属中医“头痛”、“头风”等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治疗 偏头痛 三叉神经血管学说 精神功能障碍 血管学说 神经学说 反复发作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