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强CT扫描对判断右侧喉返神经走行异常的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郑珏如 易占波 李健君 《现代实用医学》 2013年第5期548-549,共2页
目的探讨患者存在右侧喉不返神经与增强CT扫描显示存在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异常(ARSC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493例术前行增强CT扫描且术中探查喉返神经的甲状腺手术患者。结果 5例存在右侧喉不返神经,其增强CT扫描显示存在ARSCA;488例存... 目的探讨患者存在右侧喉不返神经与增强CT扫描显示存在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异常(ARSC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493例术前行增强CT扫描且术中探查喉返神经的甲状腺手术患者。结果 5例存在右侧喉不返神经,其增强CT扫描显示存在ARSCA;488例存在正常的右侧喉返神经,其增强CT扫描显示不存在ARSCA。存在右侧喉不返神经的患者其增强CT扫描显示存在ARSCA为100%,而正常右侧喉返神经的患者其增强CT扫描显示不存在ARSCA为100%,增强CT扫描显示存在ARSC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结论增强CT扫描显示ARSCA可提示患者存在右侧喉不返神经,临床工作中可应用术前增强CT扫描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喉不返神经,为术中避免损伤神经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右侧锁骨下动脉 喉返神经走行异常
下载PDF
子宫颈支持韧带内自主神经走行研究
2
作者 陆忆 郭东霞 +1 位作者 冯兰兰 张建平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8期793-797,共5页
目的研究子宫颈周围支持韧带内自主神经的走行。方法分别切取3具成年女性尸体双侧的主韧带、宫骶韧带和膀胱宫颈韧带,用通用的神经标记物(S100)对各韧带不同部位切缘的神经分布做免疫组化定位分析。结果主韧带平均长度为5.0cm,距... 目的研究子宫颈周围支持韧带内自主神经的走行。方法分别切取3具成年女性尸体双侧的主韧带、宫骶韧带和膀胱宫颈韧带,用通用的神经标记物(S100)对各韧带不同部位切缘的神经分布做免疫组化定位分析。结果主韧带平均长度为5.0cm,距子宫颈4.5cm处,神经主要分布于韧带的中部;距子宫颈3.0cm和2.0cm处,神经主要位于韧带的中下部,并靠近腹侧;距子宫颈0.5cm处,神经走行于韧带的尾侧腹侧面。宫骶韧带平均长度为6.5cm,距子宫颈6.0cm处,神经主要分布于韧带头侧内侧面;距子宫颈4.5cm、3.0cm和1.5cm处,神经主要位于韧带的中部和下部,并靠近外侧;距子宫颈0.5cm处,神经走行于韧带的尾侧外侧面。膀胱宫颈韧带平均长度为2.3cm,在距子宫颈2.0cm、1.5cm、1.0cm和0.5cm处,神经均主要分布于膀胱宫颈韧带深层的膀胱静脉内侧。结论主韧带内神经在盆腔壁侧由从韧带的中部起始向内向下向前走行至子宫颈;宫骶韧带内神经由盆腔壁起始向前向外向下走行至子宫颈;膀胱宫颈韧带内神经主要分布于韧带深层的膀胱静脉内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韧带 宫骶韧带 膀胱宫颈韧带 免疫组化 自主神经走行
下载PDF
左腋动脉和臂丛神经走行变异1例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博 王雨焜 +7 位作者 王雨 包文斌 达英喾 张媛媛 高明杰 张少杰 史君 王星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5期460-461,共2页
笔者在标本解剖操作观察腋窝结构时发现1例左侧腋动脉与臂丛神经位置及走行出现变异,既往文献报道的变异多为腋动脉发出的分支与臂丛神经之间的位置与走行之间变异^([1-3]),本次解剖观察发现腋动脉与臂丛神经的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之... 笔者在标本解剖操作观察腋窝结构时发现1例左侧腋动脉与臂丛神经位置及走行出现变异,既往文献报道的变异多为腋动脉发出的分支与臂丛神经之间的位置与走行之间变异^([1-3]),本次解剖观察发现腋动脉与臂丛神经的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之间的位置关系出现变异,与既往报道有所不同,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动脉 臂丛 解剖学 神经走行 变异
下载PDF
第4~6颈椎神经根走行特点及其在颈椎退行变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尹望平 邹菊培 +1 位作者 徐吉 马慎谨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2期1736-1736,共1页
目的探讨C4~6神经根走行特点及其在颈椎退行变(尤其是仅有颈椎弧度的改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在10具共20侧经福尔马林常规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解剖位下观测C4~6神经根部的走行特点,即与前、中斜角肌起始部的关系;结合临床典型病例分... 目的探讨C4~6神经根走行特点及其在颈椎退行变(尤其是仅有颈椎弧度的改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在10具共20侧经福尔马林常规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解剖位下观测C4~6神经根部的走行特点,即与前、中斜角肌起始部的关系;结合临床典型病例分析。结果前、中斜角肌在颈椎横突的前后结节起始部的纤维交叉成网状,C4~6神经根穿出网状结构,并为其固定。这种形态,C4为18侧,占90%,C5为19侧,占95%,C6为13侧,占65%。结论颈椎退行变(尤其是仅有颈椎弧度的改变)引起颈肩痛的机制,可能是C4~6神经根为前、中斜角肌起始部交叉成网状的纤维卡压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神经特点 临床意义 颈椎退 解剖学
下载PDF
沿神经走行电针取穴治疗腓总神经损伤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宇 叶田 宋聪琳 《新中医》 CAS 2016年第5期132-134,共3页
目的:观察沿神经走行方向取穴电针治疗与普通针刺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0例。2组均常规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12、甲钴胺及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取浮郄、阳陵泉、外丘、丘墟、足三里、解溪、申脉... 目的:观察沿神经走行方向取穴电针治疗与普通针刺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0例。2组均常规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12、甲钴胺及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取浮郄、阳陵泉、外丘、丘墟、足三里、解溪、申脉、悬钟、三阴交等穴,常规针刺治疗。2组取穴相同,在普通针刺基础上取浮郄与阳陵泉,外丘与丘墟2组配对电针治疗。2组均每天治疗1次,治疗15天为1疗程,中间间隔2天,治疗2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总优良率70.0%,高于对照组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前后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2组治疗均可改善损伤程度;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对神经损伤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沿神经走行方向取穴电针治疗可以促进腓总神经功能重建,降低病变程度,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总神经损伤 电针 腓总神经 沿神经走行方向 神经运动传导速度
原文传递
第一胸神经前支走行变异
6
作者 杨松鹤 杨振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5-315,共1页
正常情况下第1胸神经前支应与G5~8的前支组成臂丛,自斜角肌间隙穿出.在解剖一成年男尸时发现右侧前斜角肌分为前、后两部,组成臂丛的G5~8根则经其前、后两部之间穿出.其中前部的肌腹较小,以腱弓(腱弓高0.40 cm;宽1.70 cm)的形式止于... 正常情况下第1胸神经前支应与G5~8的前支组成臂丛,自斜角肌间隙穿出.在解剖一成年男尸时发现右侧前斜角肌分为前、后两部,组成臂丛的G5~8根则经其前、后两部之间穿出.其中前部的肌腹较小,以腱弓(腱弓高0.40 cm;宽1.70 cm)的形式止于第一肋上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胸神经前支变异 解剖 腱弓 锁骨骨折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腰4神经根走行异常1例报告
7
作者 郑文忠 陈昆 《颈腰痛杂志》 2002年第2期99-99,共1页
关键词 腰4神经异常 CT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骨刀沿神经根走行髓核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肖国保 贺文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10期37-38,共2页
目的:比较骨刀沿神经根走行髓核切除术和传统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科收治的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临床前瞻性研究原则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骨刀沿神经根走行髓核切除术,对照组予... 目的:比较骨刀沿神经根走行髓核切除术和传统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科收治的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临床前瞻性研究原则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骨刀沿神经根走行髓核切除术,对照组予以传统的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根据患者不同时间段治疗的JOA及VAS评分系统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降低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T0-T2时间段DBP、SBP及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3个月的JOA、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3个月的JOA评分均升高明显,而VAS评分降低明显,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刀沿神经根走行髓核切除术可较好的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但与传统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骨刀沿神经髓核切除术 传统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 疗效
下载PDF
猴患实验性麻风的末梢神经病变(ⅤⅡ),束内微血管及浮肿
9
作者 赵西丁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3-63,共1页
已知末梢神经的麻风损害早期有神经束内水肿,据认为是由于受周围的腱膜或韧带压迫所致。作者从天然感染猴麻风的Mangabey猴收集麻风菌,接种子罗猴和非洲绿猴,待其发生实验性麻风后再检查其尺神经及它的分枝。
关键词 麻风菌 末梢神经病变 神经 机械性压迫 神经走行 神经 胶原纤维增生 腱膜 非洲绿猴 中易
下载PDF
2例眶底活盖样骨折患者的动眼神经下斜肌支钳闭
10
作者 Kakizaki H. Zako M. +1 位作者 Iwaki M. 宋虎平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 2005年第10期54-54,共1页
Background: Incarceration of the inferior oblique muscle (IO ) branch of the o culomotor nerve may occur in cases of orbital floor trapdoor fracture. Cases: Tw o orbital floor trapdoor fracture cases, with lesions loc... Background: Incarceration of the inferior oblique muscle (IO ) branch of the o culomotor nerve may occur in cases of orbital floor trapdoor fracture. Cases: Tw o orbital floor trapdoor fracture cases, with lesions located just outside of th e inferior rectus muscle but without its incarceration, were examined preand pos toperatively for visual acuity, intraocular details, the nine diagnostic ocular positions of gaze, binocular single vision field with the Hess chart, and by com puted tomography (CT). One case was also examin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T1-weighted images). A forced duction test was conducted intraoperatively . Observations: Each case presented good visual acuity and neither globe showed any injury. Motility disturbance of the IO was shown in each case by binocular s ingle vision field testing and the Hess chart. The possibility of the incarcerat ion of the IO branch of the oculomotor nerve, which runs from the incarcerated l esion to the superior belly of the IO, in an orbital floor trapdoor fracture was shown on CT and MRI. Intraoperative forced duction testing revealed a restricti on due to the incarceration of the connective tissue septa. Conclusions: As infe rred from the CT andMRI analyses conducted in this study, IO palsy may be one of the causes of ocular motility disturbance of the IO in an orbital floor trapdoo r fracture, in addition to the ocularmotility disturbance due to the connective tissue sep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斜肌 眶底 眼下直肌 双眼单视 内眼 运动受限 牵拉试验 眼位 视野检查 神经走行
下载PDF
术中面神经监测专家共识
11
作者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耳科组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耳科学组 +29 位作者 高志强 包新杰 陈穗俊 陈正侬 崔丽英 戴春富 冯国栋 韩维举 韩宇 韩月臣 华清泉 黄宇光 李华伟 金昕 廖华 刘明生 申乐 田旭 王海波 王璞 汪照炎 吴皓 夏寅 许志勤 杨仕明 殷善开 查定军 赵杨 郑亿庆 朱玉华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6,共10页
面神经是颅骨内走行最长的脑神经,是颞骨及侧颅底手术中神经保护工作的核心。面神经损伤可发生在神经走行中的任意节段(颅内段、颞骨内段或颞骨外段),损伤程度可从轻度的神经失用到严重的神经横断或者缺损。病变对面神经的压迫,以及手... 面神经是颅骨内走行最长的脑神经,是颞骨及侧颅底手术中神经保护工作的核心。面神经损伤可发生在神经走行中的任意节段(颅内段、颞骨内段或颞骨外段),损伤程度可从轻度的神经失用到严重的神经横断或者缺损。病变对面神经的压迫,以及手术操作对面神经的牵拉等机械刺激都可能影响面神经形态或功能。面神经受损后,患者除出现面部变形、面肌运动障碍外,还可出现视力、味觉、咀嚼等生理功能障碍,其心理和社会生活深受影响。由于面神经走行隐匿且复杂多变,单纯依靠术前影像及术中观察,即使经验丰富的术者在处理复杂的病变时也存在面神经定位困难的问题[1]。有鉴于此,我们建议在颞骨、侧颅底及颌面部手术中,条件允许时可进行规范的面神经监测,准确定位、识别并实时监测面神经,以期更好地保护面神经的完整性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走行 侧颅底 神经 专家共识 神经保护 机械刺激 运动障碍 生理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呼吸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裴飞 王雪冬 +2 位作者 王艳 唐强 朱路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89-991,共3页
脑梗死患者常见症状为"三偏",然而在临床与研究中对于一侧躯干运动、感觉障碍相比四肢要少。从神经走行角度上分析,每侧锥体束80%—85%的纤维在椎体交叉处交叉到对侧[1],因此,一侧脑组织受损,对侧大部分皮质脊髓侧束会受到影... 脑梗死患者常见症状为"三偏",然而在临床与研究中对于一侧躯干运动、感觉障碍相比四肢要少。从神经走行角度上分析,每侧锥体束80%—85%的纤维在椎体交叉处交叉到对侧[1],因此,一侧脑组织受损,对侧大部分皮质脊髓侧束会受到影响,另一侧躯干力量会有所下降,呼吸、平衡能力降低。有研究报道80%以上的第一次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存在躯干稳定性受损,有摔倒的风险[2],因此,本文通过呼吸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训练 脑梗死恢复期 感觉障碍 锥体束 常见症状 常规康复训练 神经走行 皮质脊髓侧束
下载PDF
颞骨、颞叶巨大肿物10年,面瘫、复视、发热半月 被引量:1
13
作者 申卫东 任丽丽 +1 位作者 戴朴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5-279,共5页
患者魏女士,15岁,汉族,内蒙古通辽人,中学生。以“发现右耳听力缺失10余年,右颞部疼痛伴发热、复视半月”主诉入院。患者5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疼痛不适,到当地医院行颅脑CT及MRI检查发现“右侧中颅窝底骨质缺如、脑膜脑膨出伴右耳发... 患者魏女士,15岁,汉族,内蒙古通辽人,中学生。以“发现右耳听力缺失10余年,右颞部疼痛伴发热、复视半月”主诉入院。患者5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疼痛不适,到当地医院行颅脑CT及MRI检查发现“右侧中颅窝底骨质缺如、脑膜脑膨出伴右耳发育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脑膨出 脑膜脑膨出 继发性胆脂瘤 先天性颞骨发育不全 颅内蛛网膜囊肿 神经走行异常 脓囊肿 畸胎瘤
下载PDF
先天性耳畸形颞骨解剖特点与耳科医生培养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守琴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8-559,共2页
众所周知,专科医生培养周期较长,就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而言,耳外科医生的培养周期是最长的。究其原因,除去显微镜,电钻,耳显微外科器械等硬件条件对耳外科手术技术的制约,并影响医生的成长外,颞骨解剖的特殊性是最重要的原因,而先天性耳... 众所周知,专科医生培养周期较长,就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而言,耳外科医生的培养周期是最长的。究其原因,除去显微镜,电钻,耳显微外科器械等硬件条件对耳外科手术技术的制约,并影响医生的成长外,颞骨解剖的特殊性是最重要的原因,而先天性耳畸形解剖的复杂性使其手术更具有挑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畸形 外科医生 外科手术技术 耳显微外科 颅中窝 专科医生 前庭窗 胆脂瘤 神经走行异常 耳廓再造
下载PDF
双侧高位桡动脉变异一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庆龙 徐德国 常加松 《解剖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58-358,共1页
桡动脉变异少见,笔者在解剖1具成年女性尸体过程中,发现其双侧高位桡动脉变异。为积累解剖学数值资料,并且为临床提供数据参考,用游标卡尺测量了相关数据,报道如下。1右侧高位桡动脉解剖右侧上肢发现桡动脉于正中神经内外侧根汇合处上... 桡动脉变异少见,笔者在解剖1具成年女性尸体过程中,发现其双侧高位桡动脉变异。为积累解剖学数值资料,并且为临床提供数据参考,用游标卡尺测量了相关数据,报道如下。1右侧高位桡动脉解剖右侧上肢发现桡动脉于正中神经内外侧根汇合处上方自腋动脉第3段,距离肱骨内、外上髁连线上239.98 mm处发出,起始直径为2.94 mm;在臂部,沿正中神经前方,伴肱动脉、桡静脉、正中神经走行于肱二头肌内侧,沿途无分支;在肘关节的前方穿过肱二头肌腱和肱二头肌腱膜之间进入前臂,其前臂走行与分支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动脉 成年女性 正中神经 神经走行 桡动脉 桡静脉 游标卡尺测量 肱二头肌
下载PDF
高血压冠心病合并带状疱疹1例护理体会
16
作者 王秀兰 贺桂华 范淑珍 《黑龙江医学》 1994年第4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冠心病心绞痛 高血压性 簇集性 肺感染 疮疹 正中线 渗出液 全身免疫 神经走行
下载PDF
指压麻醉拔牙10125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学成 宫学斌 尹其凡 《大连大学学报》 1992年第3期119-120,共2页
在针麻拔牙的基础上,开展了指压麻醉方法拔牙,其临床效果甚佳。共拔牙10125例,总有效率为96.99%。指压麻醉拔牙的优点为操作简便,安全可靠,适应症广,无付作用,拔牙创面出血少。
关键词 指压 拔牙创 循经取穴 迎香 承浆 四白 意识清楚 神经走行 牙位 大连市口腔医院
下载PDF
以上下肢疼痛为主诉的急性心梗2例
18
作者 杨兴雁 郑利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0-61,共2页
例1:男,50岁。因左肘关节剧痛2小时就诊,有高血压病史7年。查体:P96次/min,Bp17/11kPa,心音略低,左肘关节软组织无红肿,关节无脱位,伸屈不受限。余无异常。心电图示:急性前间壁、高侧壁心肌梗塞。例2:男,48岁。因左下肢疼痛3天就诊。无... 例1:男,50岁。因左肘关节剧痛2小时就诊,有高血压病史7年。查体:P96次/min,Bp17/11kPa,心音略低,左肘关节软组织无红肿,关节无脱位,伸屈不受限。余无异常。心电图示:急性前间壁、高侧壁心肌梗塞。例2:男,48岁。因左下肢疼痛3天就诊。无高血压及冠心病史,3天前因搬煤气罐致腰扭伤。查体:P76次/min,Bp14.5/9.5kPa。心律整,A<sub>2</sub>】P<sub>2</sub>,未闻及杂音。左侧臀部相当于坐骨结节和股骨大转子之间处压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梗 高侧壁心肌梗塞 急性前间壁 左侧臀部 疼痛原因 音略 股骨大转子 腰扭伤 冠心病史 神经走行
下载PDF
液体硅胶注射致周期性局部疼痛二例
19
作者 李衍江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1990年第1期16-16,共1页
例1.女,25岁。8年前因双颞部凹陷在上海某院注射液体硅胶,每侧各2ml。注射后6个月注射部位经前期与经期隐痛,局部皮肤肿胀、潮红,经期结束后症状消失,经非手术治疗后症状仍逐渐加重,至今不愈。例2.女,45岁。8个月前在丹东某医院颞部注... 例1.女,25岁。8年前因双颞部凹陷在上海某院注射液体硅胶,每侧各2ml。注射后6个月注射部位经前期与经期隐痛,局部皮肤肿胀、潮红,经期结束后症状消失,经非手术治疗后症状仍逐渐加重,至今不愈。例2.女,45岁。8个月前在丹东某医院颞部注射液体硅胶,每侧各4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前期 双颞部 体硅 额肌 浅筋膜 性腺轴 副损伤 肌支 神经走行 邵州
下载PDF
得了带疱别挑破,放松情绪是良方
20
作者 王春明 《中医健康养生》 2020年第12期46-48,共3页
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人应该都知道带状疱疹这种皮肤病,即中医说的“蛇盘疮”“蛇串疮”,好发于春季或秋季季节交替之时。带状疱疹一般长在腰腹、胁肋部,沿着神经走行发展,呈簇集的红色丘疹、水疱,甚至连及成片。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疱疹从... 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人应该都知道带状疱疹这种皮肤病,即中医说的“蛇盘疮”“蛇串疮”,好发于春季或秋季季节交替之时。带状疱疹一般长在腰腹、胁肋部,沿着神经走行发展,呈簇集的红色丘疹、水疱,甚至连及成片。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疱疹从后背脊柱,朝着身体侧面,长到前胸胸口,呈带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丘疹 蛇串疮 带状疱疹 神经走行 带状分布 季节交替 皮肤病 老年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