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内注射利多卡因示踪剂观察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的逆行神经追踪 被引量:17
1
作者 章云海 孙增先 +10 位作者 陈贵华 扬聪颖 耿祝生 雷玲 李玉 李静 徐志强 曾因明 刘克芳 陆爱蓉 李小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8-130,共3页
目的:观察皮内注射利多卡因是否能通过皮内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在神经系统形成高药物浓度,并与静脉注射相比较。方法:实验于2004-10/11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生物实验室进行。将12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皮内注射组和静脉注射组两组,每... 目的:观察皮内注射利多卡因是否能通过皮内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在神经系统形成高药物浓度,并与静脉注射相比较。方法:实验于2004-10/11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生物实验室进行。将12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皮内注射组和静脉注射组两组,每组6只,两组又分为给药后18,22,26h3个亚组,每亚组2只。皮内注射组在家兔肩胛区脊柱T3~4棘突两旁1cm的皮肤皮内注射10g/L利多卡因4mg/kg,分两三点注入,使之呈苍白桔皮样皮丘;静脉注射组经静脉缓慢推注10g/L利多卡因4mg/kg。在给药后相应时间点处死兔,取脊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脊髓、下丘脑和肌肉,分别匀浆测定利多卡因含量。每组3个时间点所取组织作为一组,取平均值进行比较。结果:12只兔进入结果分析。①组间比较:皮下注射组脊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下丘脑和肌肉的利多卡因含量显著高于静脉注射组[(248.1±8.6),(164.1±4.7),(15.7±1.0),(23.7±2.6)ng/g;(29.8±2.4),(55.7±2.8),(0.98±0.26),(1.98±0.3)ng/g,P<0.01];脊髓利多卡因含量显著低于静脉注射组[(20.7±2.7),(24.8±2.3)ng/g,P<0.05]。②组内相比:皮下注射组脊神经节利多卡因含量显著高于肠系膜下神经节(P<0.01);脊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显著高于脊髓、下丘脑和肌肉(P<0.01)。结论:皮内注射利多卡因,能通过皮内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在脊神经节和肠系膜下神经节形成高药物含量,还能到达下丘脑,高于静脉给药途径。皮内注药主要作用部位是脊神经节和肠系膜下神经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 皮内 利多卡因 神经 皮内注射 示踪剂 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 逆行神经追踪
下载PDF
支配肺的心内神经节一氧化氮能阳性神经元的研究—神经追踪与组织化学结合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光千 李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4-387,共4页
目的 :探索大鼠支配肺的心内神经节细胞是否含有递质一氧化氮。方法 :以荧光追踪剂 /一氧化氮合酶组织化学结合技术将快兰 (fastblue ,FB)注入大鼠肺内 ,在心内神经节区切片进行一氧化氮合酶组织化学染色反应。结果 :发现部分FB标记的... 目的 :探索大鼠支配肺的心内神经节细胞是否含有递质一氧化氮。方法 :以荧光追踪剂 /一氧化氮合酶组织化学结合技术将快兰 (fastblue ,FB)注入大鼠肺内 ,在心内神经节区切片进行一氧化氮合酶组织化学染色反应。结果 :发现部分FB标记的心内神经节细胞含递质一氧化氮 (nitrogenmonoxide,NO)。 6只动物发现FB/NO双阳性神经细胞 1 2 8个 ,占NO阳性神经细胞的 3 5± 1 8% ,散在分布于心内神经节。细胞多为卵圆及梭形。以中、小型为主。讨论 :本实验证实支配肺的部分心内神经节细胞以NO为递质 ,实现对肺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神经 神经追踪 大鼠 组织化学结合法
下载PDF
向大鼠垂体引入神经追踪剂的手术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伟 解飞 鞠躬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垂体 神经追踪剂引入 手术方法
下载PDF
改良的赖氨酸钴复合物神经追踪方法
4
作者 徐玉东 钟淑琦 徐晓春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63-265,共3页
赖氨酸钴复合物可以作为神经追踪剂。通过钴标记,可研究神经的顺行和逆行纤维联系。本文阐述了该方法的原理,并介绍了改良的赖氨酸钴方法的操作步骤。
关键词 赖氨酸钴 复合物 神经追踪
下载PDF
向大鼠垂体引入神经追踪剂的手术方法
5
作者 刘伟 鞠躬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86-488,共3页
关键词 垂体引入神经追踪 手术方法 垂体显微手术
下载PDF
结合先验知识的SAC神经纤维追踪算法及应用
6
作者 林佳俐 李永强 +1 位作者 赵硕 冯远静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19-1727,共9页
扩散磁共振成像是目前唯一的非侵入式神经纤维成像方法.针对现有的纤维追踪算法在交叉、分叉等复杂纤维结构上存在无效连接率高或者无连接率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先验知识的Soft-Actor-Critic纤维追踪算法;设计了基于球谐函数模型的... 扩散磁共振成像是目前唯一的非侵入式神经纤维成像方法.针对现有的纤维追踪算法在交叉、分叉等复杂纤维结构上存在无效连接率高或者无连接率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先验知识的Soft-Actor-Critic纤维追踪算法;设计了基于球谐函数模型的单步奖励和基于解剖学结构的稀疏奖励;结合六邻域体素的球谐函数信息,保证空间一致性;将先前时刻的动作作为决策网络的输入,增强智能体对时序动作的利用.在Fibercup数据集上,有效连接率达到78.1%,并且显著降低了无效链接率和无连接率.此外,还将该方法成功应用到视神经这类长距离、带噪声并且包含交叉区域的复杂结构的重建上.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完成复杂结构的重建,并且有效降低错误连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稀疏奖励 神经纤维追踪 神经
下载PDF
七年制开设神经追踪实验课教学浅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陈亚亮 宋爱利 +7 位作者 景朋 杨连雪 刘国祯 尚宏伟 张立新 路欣 苏红星 代冬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42-143,共2页
在七年制神经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中,首次采用了在研究生阶段进行教学的神经追踪技术;在实验课教学中以"师生互动"的模式组织教学;在实验课的组织设计上以小班(组)为单位,加强了动手能力的训练。
关键词 实验课教学 神经生物学 神经追踪技术
原文传递
大鼠视交叉上核与室旁核的联系──病毒跨神经元顺行追踪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文玉 王蕾 +3 位作者 欧可群 操高原 张军 马玉琼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14,共4页
本实验采用假狂犬病毒(猪疱疹病毒)作为跨神经元追踪示踪物,对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与下丘脑室旁核的联系进行了研究.实验大鼠于摘除双侧颈上交感神经节后,向单侧眼球内注入假狂犬病毒,术后动物分别存活48、56、72及96h.结果显示:56... 本实验采用假狂犬病毒(猪疱疹病毒)作为跨神经元追踪示踪物,对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与下丘脑室旁核的联系进行了研究.实验大鼠于摘除双侧颈上交感神经节后,向单侧眼球内注入假狂犬病毒,术后动物分别存活48、56、72及96h.结果显示:56h组仅在视交叉上核内有极少数的细胞被病毒感染;72h组机交叉上核内被病毒标记的细胞增多,定劳核内也出现了被病毒感染的神经元,主要集中在背内侧帽区;96h组在室旁核内被病毒感染的神经元增加,除背内侧帽区外,其它亚孩也出现了被病毒感染的神经元;各实验组的亚室旁带未见有被病毒标记的神经元.以上表明视交叉上核的传出纤维直接投射到室旁核,两核团神经无间可能存在有直接的突触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交叉上核 假狂犬病毒 神经追踪 室旁核
下载PDF
控制后肢运动的脊髓神经信号追踪方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沈晓燕 杜薇 洪波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3-396,共4页
为了研究对控制后肢运动的脊髓神经信号的追踪方法,设计了一种跟踪监测大鼠脊髓神经信号传导通路的实验方案。首先采用串脉冲对大鼠运动皮层代表区进行刺激,确定诱发对侧后肢运动的皮层区域;然后电刺激该脑皮层功能区,在脊髓上用只有针... 为了研究对控制后肢运动的脊髓神经信号的追踪方法,设计了一种跟踪监测大鼠脊髓神经信号传导通路的实验方案。首先采用串脉冲对大鼠运动皮层代表区进行刺激,确定诱发对侧后肢运动的皮层区域;然后电刺激该脑皮层功能区,在脊髓上用只有针尖裸露的针电极多点监测和记录脊髓神经信号,利用幅值对比方法确定控制后肢运动的脊髓神经信号传导路径中的有效位点。经相干性分析得到两有效传输位点间信号的相干函数值为0.9918,证明了这两个信号高度相关;并计算得到控制下肢运动的脊髓神经信号的传导速度约为40m/s。结果表明这种电子信息学方法追踪控制后肢运动的神经信号在脊髓中的传导路径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重建 神经信号追踪 运动控制 脊髓损伤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家兔躯体(坐骨神经)和内脏(膀胱)初级传入神经元向骶髓后连合核区的投射—HRP跨越神经节追踪观察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继硕 秦秉志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7年第1期49-55,136,共8页
本文作者研究了膀胱(内脏)及坐骨神经(躯体)初级传入纤维向脊髓的投射。发现内脏传入纤维和躯体本体觉粗纤维都向S_(2)—S_(4)节段后连合核区投射,两者的投射区有重叠。推测内脏传入和躯体本体觉传入的纤维在后连合核可能有汇聚。另外,... 本文作者研究了膀胱(内脏)及坐骨神经(躯体)初级传入纤维向脊髓的投射。发现内脏传入纤维和躯体本体觉粗纤维都向S_(2)—S_(4)节段后连合核区投射,两者的投射区有重叠。推测内脏传入和躯体本体觉传入的纤维在后连合核可能有汇聚。另外,根据躯体本体党纤维在髓内跨节段分布的范围和位置以及盆腔脏器初级传入的投射位置,结合文献分析和讨论了脊髓后连合核的位置和形态。提出在脊髓内存在着一个和脑部的孤束核在形态及功能上酷似的脊髓后连合核的见解。它在吻侧以对称的狭细细胞带起于胸髓下段,向尾侧逐渐扩大位于Ⅵ层内侧部,到骶髓成为位于中央管背外方的核团,S_(3)以下两侧者合并形成位于中央管背侧后连合区的较大核团,一直可追踪到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坐骨神经 骶髓后连合核区 HRP跨越神经追踪 家兔
下载PDF
BDA法神经束路追踪技术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亚亮 李莉 高秀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58-260,共3页
关键词 多聚葡萄糖 BDA法 神经束路追踪技术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结合面神经追踪技术在听神经瘤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邱俊 李新军 +4 位作者 易勇 江竟成 王瀚 张超 尹万红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5-260,共6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结合面神经追踪技术在听神经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11月至2022年6月初次手术治疗的45例单发听神经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术前利用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结合面...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结合面神经追踪技术在听神经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11月至2022年6月初次手术治疗的45例单发听神经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术前利用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结合面神经追踪技术, 重建头皮、颅骨、脑组织、动静脉系统、肿瘤及面神经, 根据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进行术前规划。通过术中显微镜下所见和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共同评价面神经追踪的准确性。术后2周按House-Brackmann(H-B)标准评估患者面神经功能分级。术后3个月全部患者行MRI增强扫描, 结合术中所见, 判断肿瘤的切除程度。结果 45例患者均成功追踪出面神经走行, 经过术中显微镜下观察及神经电生理监测显示, 走行相符42例, 不相符3例。以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作为金标准, 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面神经的准确率为93.3%。术前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结合面神经追踪与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的一致性较高(Kappa=0.903, P<0.001)。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1.1%(41/45), 术后2周面神经功能良好率为86.7%(39/45)。肿瘤全切除/近全切除率为88.9%(40/45)。所有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均无死亡, 无脑脊液漏、术区血肿、脑梗死发生。结论应用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结合面神经追踪技术辅助听神经瘤切除术, 有助于更好地保护血管和神经, 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和面神经功能保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影像 三维重建 神经 神经追踪
原文传递
家兔坐骨神经初级传入纤维在脊髓内的定位投射—HRP跨越神经节追踪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继硕 秦秉志 吕少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7年第1期39-48,135,共11页
向家兔坐骨神经的分支一胫神经、腓神经、比目鱼肌(腓肠肌)神经、腓肠皮神经分别注入HRP溶液,跨越神经节追踪了各该神经初级传入纤维在脊髓内的分布,得到了下列几点规律性认识。1.来自皮肤的外感性传入纤维分布于后角浅层(Ⅰ—Ⅳ层),来... 向家兔坐骨神经的分支一胫神经、腓神经、比目鱼肌(腓肠肌)神经、腓肠皮神经分别注入HRP溶液,跨越神经节追踪了各该神经初级传入纤维在脊髓内的分布,得到了下列几点规律性认识。1.来自皮肤的外感性传入纤维分布于后角浅层(Ⅰ—Ⅳ层),来自肌肉的Ia类粗纤维分布于后角深层及中间带外侧核区、前角。2.外感性细纤维在后角Ⅱ、Ⅲ层有浓密的投射,各神经有特有的占位区。内脏初级传入纤维不向Ⅱ、Ⅲ层投射。3.与痛党有关的Aδ、C纤维经Lissauer’s束投射向后角Ⅰ、Ⅱ层,其它感觉的外感性纤维经后索分布于后角Ⅳ层并有一部分入Ⅲ层。4.Ia类粗纤维经后索入灰质,首先在Ⅴ、Ⅵ层内侧部形成浓密的晶体形终末区并经Ⅵ层中央部向中间带外侧核区、前角运动核区(Ⅸ层)放散。粗纤维在后索内形成升、降支,向吻侧跨约10个节段逐节发出侧支终止在相当于Ⅴ、Ⅵ层内侧部处;向尾侧终止于骶、尾各节段的后连合核区。5.进入脊髓的各类纤维中,止于Ⅰ、Ⅱ层的细纤维跨节段最少;止于Ⅳ层的外感性纤维向吻侧跨2—3节,向尾侧直达尾髓;Ia类粗纤维跨节段范围最大,升支可达T_(9),降支直达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传入神经 脊髓 HRP跨越神经追踪 坐骨神经 家兔
下载PDF
跨神经元追踪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立根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47-152,共6页
对中枢神经系统内部神经传导通路的形态学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通过古典的溃变镀银法和Nissl法到70年代初兴起的示踪法,已发现了大量脑内神经元的联系通路。特别是示踪法问世后有些示踪物既可通过轴浆流顺行运输又可被逆行运输,使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内部神经传导通路的形态学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通过古典的溃变镀银法和Nissl法到70年代初兴起的示踪法,已发现了大量脑内神经元的联系通路。特别是示踪法问世后有些示踪物既可通过轴浆流顺行运输又可被逆行运输,使用它们可以显示出单个神经元的轴突、轴突分枝及与之相连的神经元细胞体。示踪法的出现及近年来的发展,大大地丰富了人们对脑内神经元联系通路的认识。但是,迄今所使用的示踪物,只能在某一级神经元内部被顺行或逆行运输,因而不能显示神经元链,即不能将神经元的连续状态同时显示出来,从而限制了人们对神经通路的更多,更确切的认识。为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追踪 示踪物
下载PDF
大鼠视交叉上核与视上核的纤维联系—病毒跨神经元追踪,免疫组化双重标记法研究
15
作者 王蕾 欧可群 +3 位作者 陈文玉 操高原 张军 马玉琼 《解剖科学进展》 1997年第3期82-82,共1页
大鼠视交叉上核与视上核的纤维联系—病毒跨神经元追踪,免疫组化双重标记法研究王蕾欧可群陈文玉操高原张军马玉琼(华西医科大学组织学研究室)有文献报道视交叉上核(SCN)的传出纤维到达室旁核(PVN),但是否有传出纤维投射... 大鼠视交叉上核与视上核的纤维联系—病毒跨神经元追踪,免疫组化双重标记法研究王蕾欧可群陈文玉操高原张军马玉琼(华西医科大学组织学研究室)有文献报道视交叉上核(SCN)的传出纤维到达室旁核(PVN),但是否有传出纤维投射至视上核(SON),目前尚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追踪 双重标记法 视上核 纤维联系 视交叉 免疫组 大鼠 神经元胞体 病毒标记 假狂犬病毒
下载PDF
病毒跨神经元追踪、免疫荧光双标法和免疫组化ABC法在视交叉上核(SCN)研究中的应用
16
作者 马玉琼 王蕾 +3 位作者 张军 陈文玉 操高原 欧可群 《四川解剖学杂志》 1998年第1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视交叉上核 病毒跨神经追踪 免疫荧光双标法 免疫组化 ABC法 应用
下载PDF
病毒跨神经元追踪、免疫荧光双标法的应用
17
作者 马玉琼 欧可群 +3 位作者 操高原 陈文玉 王蕾 张军 《四川解剖学杂志》 1997年第1期61-61,共1页
为进一步探讨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终末与视交叉上核(SCN)内VIP和AVP能神经元间的联系,采用假狂犬病毒(PRV)跨神经元顺行追踪及免疫荧光双标法。对成年大鼠单侧眼球内缓慢注入PRV(Bartha株、5X108PFU/ml)3PI,留针10分钟。动物分... 为进一步探讨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终末与视交叉上核(SCN)内VIP和AVP能神经元间的联系,采用假狂犬病毒(PRV)跨神经元顺行追踪及免疫荧光双标法。对成年大鼠单侧眼球内缓慢注入PRV(Bartha株、5X108PFU/ml)3PI,留针10分钟。动物分别存活56、72和96小时。1%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经左心左灌注生理盐水(每100ml含肝素100单位)持续5分钟,流速30—40ml/分钟,冷固定液(含4%多聚甲醛、15%苦味酸,用0IM/L磷酸缓冲液配制、PH7‘4),开始流速为朋~40ml分钟,持续5~7分钟,然后降慢到10ml/分钟,维持半小时。开颅取材、修块、入上述固定液后固定一小时,再转入ZO%蔗糖磷酸缓冲液过夜、恒冷箱切片,片厚30Pm。免疫荧光双标法:含03%Triton、2%驴血清(NDS)的001PBS(pH7.4)稀释混合两种一抗,羊抗PRV1:2000,兔抗VIP或AVP1:2000,室温24~48h。二抗分别为驴抗羊IgG(IRITC标记)1:100,驴抗兔IgG(FITC标记)1:50,用2%NDS的0.01MPBS稀释,室温1.sh。以上各步间均用0.01MPBS漂洗10’X3.裱片,PBS甘油封片。免疫荧光双标操作在暗室里进行。结果;被PRV标记的细胞呈现出,绿色荧光,含VIP或AVP能神经元呈现出红色荧光,既含PRV又含VIP或AVP的神经元即双标细胞呈现出桔黄色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跨神经追踪 免疫荧光双标法 视交叉上核 神经 节细胞 轴突终末
下载PDF
假狂犬病毒用于跨神经元追踪中的电镜观察
18
作者 张军 欧可群 +2 位作者 吴良芳 陈文玉 操高原 《四川解剖学杂志》 1997年第1期43-44,共2页
神经传导通路的追踪研究经历了经典的演变法、NISSI法和70年代兴起的HRP示踪法,但它们因均有一些缺陷而不理想。80年代末以来,欧美神经解剖学家们开始把活的亲神经性病毒(主要是单纯病疹病毒和假狂犬病毒)作为跨神经元传递的示踪剂... 神经传导通路的追踪研究经历了经典的演变法、NISSI法和70年代兴起的HRP示踪法,但它们因均有一些缺陷而不理想。80年代末以来,欧美神经解剖学家们开始把活的亲神经性病毒(主要是单纯病疹病毒和假狂犬病毒)作为跨神经元传递的示踪剂来研究某一特定机能的神经传导通路,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这些研究多集中于病毒跨神经元追踪的应用,有关病毒超微结构水平的研究报道甚少。本文选用SD大鼠6只,单侧眼球内注射假狂犬病毒(PRV,4μl,5×108/pfu/ml),存活72h后灌注固定,取含视交叉上核(SCN)的脑组织,经修块、常规EM包埋,切超薄片、铅铀染色,H—600下观察。结果:(1)SCN受感染的神经元成份中含有中央致密、周围密度低呈圆形的核衣壳,其直径为40~60urn,易于辨认;(2)核衣壳多聚积在核内和神经元突起中,胞浆中量少;(3)胞浆内个别核衣壳被呈新月状的内质网包绕,偶见核衣壳外裹有完整囊膜呈圆球形的发育成熟病毒,其直径为80-100urn。上述结果表明:(1)PRV在细胞核内被复制并装配成核衣壳;(2)PRV的发育成熟与细胞的膜性结构相关;(3)在此存活时间段内,SCN受感染的神经元E处于PRV复制阶段,故神经元内极少见到发育成熟的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跨神经追踪 假狂犬病毒 电镜
下载PDF
ELESA试剂盒中显色液应用于HRP逆行神经束路追踪实验染色的尝试
19
作者 孙丰刚 刘洪爱 魏佑震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辣根过氧化物酶 逆行神经束路追踪
下载PDF
不同来源的神经终末同松果腺细胞间的联系—病毒跨神经元追踪电镜观察
20
作者 陈文玉 吴亮生 《四川解剖学杂志》 1999年第2期133-133,共1页
关键词 神经终末 松果腺细胞 病毒 神经追踪 电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