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细胞生成调节中的神经递质类物质 被引量:3
1
作者 廖继东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CAS 1998年第1期1-5,共5页
神经递质类物质: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组胺、前列腺素等及其相应的激动剂/拮抗剂对血细胞生成存在着影响,尤其是对放射/化学损伤后造血功能恢复的影响更为显著。5-羟色胺、组胺还与血细胞功能的表达有关。
关键词 神经递质类物质 激动剂 拮抗剂 血细胞生成
下载PDF
奥沙利铂致大鼠慢性外周神经毒性的背根神经节内神经递质类物质靶标定量检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郑文玲 陈艳荣 +1 位作者 欧娟娟 梁后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84-691,共8页
目的观察大鼠慢性外周神经毒性模型中奥沙利铂对背根神经节中神经递质类物质浓度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SPF级)按抽签法完全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分别为模型组和对照组。采用多累积剂量、多频次腹腔注射(累积剂量48 mg/m^2,模拟... 目的观察大鼠慢性外周神经毒性模型中奥沙利铂对背根神经节中神经递质类物质浓度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SPF级)按抽签法完全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分别为模型组和对照组。采用多累积剂量、多频次腹腔注射(累积剂量48 mg/m^2,模拟人体剂量>1200 mg/m^2)的方法建立慢性外周神经毒性模型,利用神经递质类物质靶标定量检测筛选出背根神经内浓度显著改变的神经递质类物质。结果在奥沙利铂累积剂量为48 mg/m^2时,可成功构建大鼠慢性外周神经毒性模型;其背根神经节内谷氨酰胺[(58.54±10.46)nmol/L,P<0.05]、L-谷氨酸[(43.12±7.76)nmol/L,P<0.05]、多巴胺[(0.03±0.02)nmol/L,P<0.01]、去甲肾上腺素[(0.25±0.04)nmol/L,P<0.05]、3、4-二羟基苯乙酸[(0.41±0.01)nmol/L,P<0.01]、香草扁桃酸[(3.30±0.63)nmol/L,P<0.05]的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尤其以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的增加最为显著。结论奥沙利铂慢性蓄积可导致背根神经节内部分神经递质类物质的浓度发生改变,可能与神经元损伤及慢性外周神经毒性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慢性外周神经毒性 背根神经 神经递质类物质
下载PDF
微生物组及其代谢物调控神经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力 王然 张琪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461-466,共6页
神经胶质瘤是最常见的脑肿瘤,占恶性脑肿瘤的80%,其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具侵袭性的神经胶质瘤类型,是全球难治性肿瘤之一。目前胶质母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而手术不良反应大,易复发,且生存率不高。因此寻求更多潜在生物标志... 神经胶质瘤是最常见的脑肿瘤,占恶性脑肿瘤的80%,其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具侵袭性的神经胶质瘤类型,是全球难治性肿瘤之一。目前胶质母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而手术不良反应大,易复发,且生存率不高。因此寻求更多潜在生物标志物,提高生存率仍是神经胶质瘤研究的重要挑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瘤内微生物组及肠道微生物组对神经胶质瘤的进展和治疗有重要影响,且特定微生物群与肿瘤进展的不同阶段有关。与此同时,微生物代谢物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机制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微生物组、代谢物与神经胶质瘤之间的相关性仍不明确。本文综述了目前与神经胶质瘤相关微生物组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瘤内微生物组、肠道微生物组及其代谢物,如氨基酸(包括色氨酸、精氨酸、谷氨酸)、短链脂肪酸、神经递质类物质等,与神经胶质瘤之间的关系。并简要概述了益生菌对神经胶质瘤的改善作用。本综述为基于微生物组提早预测及治疗神经胶质瘤提供相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微生物组 代谢物氨基酸 短链脂肪酸 神经递质类物质 肿瘤 生物标志物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