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0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黑色素敏感磁共振成像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晓然 张福兰 马景旭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87,234,共6页
神经黑色素敏感MRI(neuromelanin-sensitive MRI,NM-MRI)是一种无创可视化脑内神经黑色素(neuromelanin,NM)含量变化的新兴技术,对颅内NM的变化具有敏感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病理表现为黑质中... 神经黑色素敏感MRI(neuromelanin-sensitive MRI,NM-MRI)是一种无创可视化脑内神经黑色素(neuromelanin,NM)含量变化的新兴技术,对颅内NM的变化具有敏感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病理表现为黑质中含NM的多巴胺神经元损失,NM减少。NM-MRI能够检测到颅内NM含量变化,间接提示多巴胺神经元活性状态。NM-MRI在PD诊断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本文就近年来NM-MRI在PD诊断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期待随着NM-MRI技术的成熟,早日成为辅助临床PD诊断的影像学工具,同时对PD病理机制研究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神经黑色素 黑质 神经黑色素敏感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帕金森病神经黑色素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屹 王剑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5-528,共4页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黑色素与其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通过神经黑色素磁共振成像(NM-MRI)技术可在体观察脑干神经黑色素的生理性和病理性改变。本文重点综述PD患者的黑质和蓝斑NM-MRI特征及其与临床表征的相关性,...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黑色素与其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通过神经黑色素磁共振成像(NM-MRI)技术可在体观察脑干神经黑色素的生理性和病理性改变。本文重点综述PD患者的黑质和蓝斑NM-MRI特征及其与临床表征的相关性,并探讨NM-MRI在PD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帕金森病 神经黑色素
下载PDF
核磁共振中磁敏感加权成像扫描技术在脊髓损伤诊断及神经功能评价中的作用
3
作者 张方乐 郭永杰 +1 位作者 陈冲 包营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4期7-9,21,共4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I)中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扫描技术在脊髓损伤(SCI)诊断及神经功能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10月本院收治82例SCI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传统MRI、SWI扫描技术检查.比较传统MRI、SWI扫描技术SC...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I)中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扫描技术在脊髓损伤(SCI)诊断及神经功能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10月本院收治82例SCI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传统MRI、SWI扫描技术检查.比较传统MRI、SWI扫描技术SCI诊断情况,比较不同病情程度SCI患者的SWI扫描参数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采用Pearson分析法评估SCI患者SWI扫描参数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SWI扫描技术诊断脊髓出血、脊髓水肿占比、脊髓出血灶阳性检出率高于传统MR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I重度患者各向异性分数(FA)低于轻中度患者,表观弥散系数(ADC)、λ1、λ2、NIHSS评分均高于轻中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分析,SCI患者FA值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534,P<0.05);ADC、λ1、λ2值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650、0.516、0.520,P<0.05).结论:MRI中SWI扫描技术在脊髓损伤诊断及神经功能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可提供关于组织微结构的更多信息,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敏感加权成像 脊髓损伤 诊断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集成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估COVID-19康复患者神经损伤
4
作者 谢青 吴文浩 +3 位作者 廖健伟 王国杰 李绍林 张亚琴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0,共7页
【目的】应用集成磁共振成像技术(SyMRI)评估COVID-19康复患者脑灰质微结构的改变。【方法】29例COVID-19康复患者分为重症患者组(SG=11例)和普通患者组(OG=18例),选取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和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 【目的】应用集成磁共振成像技术(SyMRI)评估COVID-19康复患者脑灰质微结构的改变。【方法】29例COVID-19康复患者分为重症患者组(SG=11例)和普通患者组(OG=18例),选取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和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HC=23例)。所有受试者均行SyMRI扫描,生成T1、T2定量图谱,利用自动解剖标记(AAL)模板将T1和T2图谱分割成90个感兴趣区(ROIs)。通过对ROI内的所有体素进行平均得到每个ROI的T1、T2弛豫值。分析比较三组间90个脑区的T1、T2值。【结果】HC相比,SG在双侧眶内额上回、双侧海马旁回、双侧豆状壳核、双侧颞中回、双侧颞下回、左侧眶部额上回、左侧眶部额下回、左侧直回、左侧前扣带与旁扣带脑回、右侧内侧和旁扣带脑回、左侧后扣带回、左侧缘上回的T2值显著升高(P<0.05);与OG相比,SG在左侧直回、左侧海马旁回、双侧颞中回、双侧颞下回的T2值显著升高(P<0.05)。与HC相比SG在双侧眶内额上回、左侧直回、左侧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右侧后扣带回、左侧海马旁回、左侧舌回、左侧豆状壳核、左侧丘脑的T1值显著升高(P<0.05);与OG相比,SG在右侧后扣带回、右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左侧豆状壳核的T1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COVID-19患者即使在康复后脑灰质微结构仍可能存在持续性或迟发性损伤,且损伤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SyMRI可作为一项敏感的工具评估中枢神经系统(CNS)微结构损伤情况,有助于早期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磁共振成像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康复期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损伤
下载PDF
三种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及影像组学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杨晨 廖琪 +2 位作者 郝璐 琚超 王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34期108-111,共4页
在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的早期临床症状并不典型,易被漏诊和误诊。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帕金森病尤为重要。近年来,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定量磁敏感图和神经黑色素敏感磁共振成像及影像... 在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的早期临床症状并不典型,易被漏诊和误诊。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帕金森病尤为重要。近年来,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定量磁敏感图和神经黑色素敏感磁共振成像及影像组学等新技术迅速发展,其可在不受电离辐射影响的情况下评估患者的脑功能及代谢变化,广泛应用于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本文对上述三种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及影像组学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帕金森病的诊断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磁共振成像技术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技术 定量磁敏感 神经黑色素敏感磁共振成像技术 影像组学
下载PDF
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儿童脑瘫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世煌 陈杰云 +2 位作者 黄日升 丁增兴 卢丽梅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 探讨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儿童脑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泉州市第一医院2019年5月-2021年12月确诊的80例脑瘫儿童为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与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 目的 探讨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儿童脑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泉州市第一医院2019年5月-2021年12月确诊的80例脑瘫儿童为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与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查,且影像资料齐全,比较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与常规MRI检查对脑瘫儿童颅内出血病灶及大脑异常信号的检出情况。结果 常规MRI检查和SWI检查在脑室出血检出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WI检查在脑实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出率高于常规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I检查在硬膜下血肿出血的检出率低于常规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TI对脑瘫儿童大脑异常信号的检出率为83.75%,高于常规MRI检查的5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用于儿童脑瘫诊断中,能提高患儿颅内脑实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出率及大脑异常信号的检出率,弥补常规MRI序列诊断存在的不足,为临床诊疗提供良好的影像学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技术 儿童脑瘫 敏感加权技术 检出率 颅内出血病灶 大脑异常信号
下载PDF
全脑同时神经黑色素敏感与定量磁化率成像
7
作者 陈梦颖 武玉朋 +3 位作者 逄奇凡 钟昊东 李改英 李建奇 《波谱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5-396,共12页
尽管具有磁化转移(Magnetization Transfer,MT)的三维梯度回波序列可以同时进行神经黑色素和定量磁化率成像,但MT预饱和脉冲耗时长,且MT对磁化率定量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开发具有可变持续时间的MT脉冲,缩短了MT脉冲持续时间,并评估... 尽管具有磁化转移(Magnetization Transfer,MT)的三维梯度回波序列可以同时进行神经黑色素和定量磁化率成像,但MT预饱和脉冲耗时长,且MT对磁化率定量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开发具有可变持续时间的MT脉冲,缩短了MT脉冲持续时间,并评估了MT对磁化率值定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MT脉冲持续时间为5ms的梯度回波序列在显示神经黑色素方面不低于持续时间为8ms、10ms和12ms时序列的显示效果,并且得到的大脑深部灰质核团磁化率值与未加MT的序列具有良好一致性.这表明短持续时间的MT脉冲提供了一种同时成像神经黑色素和磁化率的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黑色素敏感磁共振成像(NM-MRI) 磁化转移(MT) 定量磁化率成像(QSM) 脑深部灰质核团
下载PDF
正常成人下腰椎神经根磁共振选择性激励技术成像的特点 被引量:13
8
作者 巴兆玉 黄宇峰 +7 位作者 沈彬 张琰 刘炬 于彬 席秉勇 赵卫东 赵江民 吴德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73-976,共4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选择性激励技术(principle of selective excitation technique,PROSET)成像观察正常成人下腰椎神经根及其毗邻结构的在体影像学特点。方法:2010年12月~2011年3月在我院体检人群中选取50例(男24例,女26例)志愿者,年龄30... 目的:利用磁共振选择性激励技术(principle of selective excitation technique,PROSET)成像观察正常成人下腰椎神经根及其毗邻结构的在体影像学特点。方法:2010年12月~2011年3月在我院体检人群中选取50例(男24例,女26例)志愿者,年龄30~75岁,平均52.5岁。均采用3.0T超导型磁共振PROSET行腰椎冠状位扫描,用Mimics 14.0软件系统测量下腰椎神经根的直径(RD),神经根与硬膜囊之夹角(根囊角,RA),神经根与相邻上下位椎弓根之间的距离(神经根上缘与上位椎弓根下缘的距离,PSRD;神经根下缘与下位椎弓根上缘的距离,PIRD),神经根出硬膜囊的位置到椎弓根下缘的距离(PD)。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同一节段RD、RA、PSRD、PIRD及PD的左右侧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故将各指标的左右侧数据合并统计。L3至L5的RD为3.90±0.46mm(1.7~6.4mm)~5.70±0.61mm(3.2~9.0mm),由上至下逐渐增粗;RA为26.70°±3.78°(19.7°~35.1°)~28.50°±3.54°(23.0°~38.5°),由上至下逐渐增大;PSRD为6.50±3.35mm(2.0~10.0mm)~4.60±2.31mm(1.2~9.7mm),PIRD为12.60±3.34mm(8.2~22.4mm)~12.90±3.87mm(5.8~26.1mm),即L5神经根较L3和L4更贴近椎弓根下缘走行,远离椎弓根的上缘;PD为8.40±2.34mm(8.2~27.6mm)~25.90±4.78mm(12.1~54.5mm),从上至下神经根出硬膜囊的位置与椎弓根的距离逐渐变远。结论:磁共振PROSET成像能无创、快速、全面提供下腰椎神经根及其毗邻结构的形态学特点,有助于临床对腰椎疾患的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磁共振选择性激励技术成像 影像测量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程义鹏 李明 +3 位作者 赵明 胡鸿博 郭丽丽 张铁成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3-356,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常规扫描序列结合磁共振神经成像术(magnetic resonance neurography,MRN)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正常志愿者及11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行双侧臂丛神经成像,包括常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T1W/TSE)横... 目的探讨磁共振常规扫描序列结合磁共振神经成像术(magnetic resonance neurography,MRN)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正常志愿者及11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行双侧臂丛神经成像,包括常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T1W/TSE)横轴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加权(T2W/TSE)横轴位及斜冠状位、重T2WI反转恢复脂肪抑制技术成像序列(STIR/long TE)冠状位以及弥散加权背景抑制成像序列(DWIBS)轴位扫描。结果轴位T1WI、T2WI与斜冠状位T2WI在显示臂丛神经椎管内段与椎间孔段较好,STIR/long TE及DWIBS在显示臂丛神经干具有较大优势。臂丛节前神经损伤病变在T2WI横轴位与斜冠状位显示较好,T1WI可较特异显示脊髓内或局部软组织内出血或血肿信号。节后神经损伤则以冠状位STIR/long TE及DWIBS序列对病变的显示效果好,能显示神经干增粗或信号异常,对神经损伤定位准确。结论磁共振常规扫描序列结合磁共振神经成像术,在臂丛神经损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磁共振成像 检查技术
下载PDF
磁共振神经成像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4
10
作者 管晓菲 张磊 贺石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39-942,共4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突出的椎间盘可压迫、刺激神经根或马尾神经等结构,使患者出现腰腿疼痛、肢体麻木及运动障碍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可导致神经功能丧失、肢体瘫痪及大小便失禁...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突出的椎间盘可压迫、刺激神经根或马尾神经等结构,使患者出现腰腿疼痛、肢体麻木及运动障碍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可导致神经功能丧失、肢体瘫痪及大小便失禁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CT及MRI平扫,通过CT横断面及MRI横断面和矢状面图像,一般都能够比较准确地锁定责任椎间盘,从而为相关的治疗策略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但部分LDH患者临床症状明显,CT检查或MRI常规序列成像未能明确病灶或提示轻微病灶,与临床表现不符,给疾病的及时、正确诊治带来困难。近年来随着磁共振线圈及信噪比技术的发展,磁共振神经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neurography,MRN)技术逐渐成熟,由于其可直接显示腰骶神经根的水肿或炎症信号及与相应椎间盘的位置关系,从而有助于LDH的明确诊断。笔者就MRN在LDH诊治中的应用及发展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神经成像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治 应用 MRI平扫 腰骶神经 LUMBAR 临床症状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神经根三维磁共振选择性水激励脂肪抑制技术成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丽艳 周顺科 +2 位作者 郭云志 郭薇 高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848-2851,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R)选择性水激励脂肪抑制技术(PROSE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神经根的显示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3—9月在本院行脊神经根MR PROSET成像者47例,其中正常者20例,LDH患者27例,分析所有受检者MR常规扫描和PROSET冠状位腰... 目的探讨磁共振(MR)选择性水激励脂肪抑制技术(PROSE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神经根的显示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3—9月在本院行脊神经根MR PROSET成像者47例,其中正常者20例,LDH患者27例,分析所有受检者MR常规扫描和PROSET冠状位腰神经根成像,并经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三维重组处理,观察脊神经根形态、走行及其与椎间盘突出髓核的关系。结果 20例正常者MR PROSET成像均清楚显示硬膜囊、硬脊膜鞘外形及脊神经根节前段、神经节和节后段的走行。27例LDH患者中,共计30个椎间盘突出,其中中央型16个,侧旁型11个,椎间孔型3个。各型LDH神经根三维PROSET成像特征表现为:椎间孔型突出的髓核向外上推压同侧上位神经根,向内侧推压下位神经根;侧旁型仅推压下位神经根;中央型多数无神经根受压征象。结论 MR PROSET成像能清晰显示各型LDH患者椎间盘突出的髓核对神经根压迫的特征,尤其对椎间孔型更有优势,故MR PROSET可以为LDH患者神经根受压情况的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神经 磁共振成像 选择性水激励脂肪抑制技术
下载PDF
脊神经根磁共振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文美 余建明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8期927-929,共3页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技术 神经 临床应用 脂肪抑制序列 磁共振脊髓成像 序列成像 周围神经系统 T1WI
下载PDF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神经心理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狄海波 单春雷 +1 位作者 秦鹏民 翁旭初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89-494,共6页
Ogawa等于1990年首次在活体大鼠显示了血氧浓度对脑血管显影的影响。奠定了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实验基础。1991年Kwong小组和Ogawa小组分别在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和明尼苏达大学独立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批人脑fMRI实验。从而揭开... Ogawa等于1990年首次在活体大鼠显示了血氧浓度对脑血管显影的影响。奠定了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实验基础。1991年Kwong小组和Ogawa小组分别在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和明尼苏达大学独立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批人脑fMRI实验。从而揭开了脑功能研究历史的崭新一页。该项技术以脱氧血红蛋白为内源性对比剂,是一种完全不需要放射性核素和其他对比剂的非侵人性体层扫描成像技术。并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力和可在同一个体反复测量的特点。从而大大提高了定位的准确性。目前相关研究已经成为神经科学、心理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方向。而随着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的发展以及基础研究的积累。fMRI近年来也开始逐渐应用于临床神经科学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该项技术正逐渐从基础研究走向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 认知神经科学 心理疾病 内源性对比剂 Ogawa 美国哈佛大学 脱氧血红蛋白 扫描成像技术
下载PDF
臂丛神经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孔凡标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8年第7期102-104,106,共4页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5T磁共振对60例患者进行臂丛神经MRI扫描,并根据病变情况进行多角度、多层面以及曲面等重建。结果:60例患者中,创伤性病变50例,其中正常神经表现型6例,神经变性型12例,神经...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5T磁共振对60例患者进行臂丛神经MRI扫描,并根据病变情况进行多角度、多层面以及曲面等重建。结果:60例患者中,创伤性病变50例,其中正常神经表现型6例,神经变性型12例,神经疤痕型8例,神经消失型24例。非创伤性病变10例,其中肿瘤7例,炎症3例。所有序列成像清晰,3D序列图像经后处理重建后对臂丛神经根及神经节显示率明显较高。结论:用MRI检查臂丛神经,是准确显示臂丛神经及其相关结构非常有效的技术。作为一种最理想的新型无创影像检查手段,MRI对臂丛神经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 磁共振 成像技术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孙家栋 《中国医疗设备》 2013年第7期117-119,共3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资料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我院研究资料显示,脑出血患者迟发性水肿区的磁共振波谱区乳酸... 目的研究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资料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我院研究资料显示,脑出血患者迟发性水肿区的磁共振波谱区乳酸(Lac)峰数值发生改变,N-乙酰天门冬氨酸与肌酸的比值(NAA/Cr)出现下降,说明此区域严重缺血且神经元已受到损伤;以大鼠作为实验对象的脑梗死研究结果表明NAA数值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下降至消失;帕金森患者诊断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黑质区中的海马NAA/Cr明显高于实验组;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能够较早地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改变情况;多发性硬化疾病诊断结果表明患者的NAA值降低,NAA/Cr呈下降趋势。结论在临床实践中,采用磁共振波谱技术可以对脑血管疾病患者与中枢神经变性疾病患者的病情做出及时诊断,及时制定治疗方案,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 脑血管疾病 中枢神经变性疾病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丽 李晨曦 +1 位作者 解燕昭 刘青蕊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2年第4期231-233,252,共4页
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imaging,MRSI)是生物医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的重要检测工具之一,是分子医学、基因疗法等医学前沿的首选监控技术[1],它可以在疾病发生的早期,对人体的生化环境、组织代谢等进行无创定... 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imaging,MRSI)是生物医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的重要检测工具之一,是分子医学、基因疗法等医学前沿的首选监控技术[1],它可以在疾病发生的早期,对人体的生化环境、组织代谢等进行无创定量分析。一、磁共振波谱(MRS)分析原理MRS是一种可以观察活体细胞代谢的无创伤性检测手段,化学位移和自旋耦合现象是它的关键,这两种现象形成了频谱的精细结构。波谱的水平轴代表共振频率,用每百万单位(ppm)表示,波峰高度或峰下面积与受检原子核数量呈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成像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临床应用 成像技术 无创伤性检测 分子水平 医学研究 检测工具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姜微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0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B超诊断,观察组患者实施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的诊断。结...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B超诊断,观察组患者实施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的诊断。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诊断完成后其诊断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诊断的过程中,通过使用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的手段对其实施诊断能够取得更加有效的诊断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 临床应用 效果
下载PDF
在认知神经科学中所应用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金志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06-113,共8页
认知神经科学己成为新世纪将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科技趋势之一 .脑成像技术是认知神经科学主要研究工具 .其中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已成为当前最先进、使用最广泛的脑功能成像技术 .本文侧重论述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所应用的功能... 认知神经科学己成为新世纪将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科技趋势之一 .脑成像技术是认知神经科学主要研究工具 .其中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已成为当前最先进、使用最广泛的脑功能成像技术 .本文侧重论述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所应用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技术基础、实验设计原理、数据处理等几个方面 ,为推动国内这类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神经科学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 实验设计 数据处理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18例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朱少群 钟美花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4期115-115,117,共2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常规扫描序列结合磁共振神经成像技术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8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和18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双侧臂丛神经成像,采用常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横轴位、重T2W1反转恢复脂肪抑制技... 目的:分析磁共振常规扫描序列结合磁共振神经成像技术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8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和18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双侧臂丛神经成像,采用常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横轴位、重T2W1反转恢复脂肪抑制技术成像序列冠状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加权横轴位及斜冠状位、弥散加权背景抑制成像序列周围扫描。结果:通过对比观察,DWIBS序列对臂丛神经根及神经节的显示率要明显高于STIR/long TE序列,两种序列影像检查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常规扫描序列扫描,诊断臂丛神经肌肉损伤具有良好的影像显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T磁共振 臂丛神经 成像技术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臂丛神经损伤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20
作者 宋宏伟 《黑龙江医学》 2014年第9期1030-1031,共2页
目的探究在治疗臂丛神经损伤中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磁共振技术对25例健康的自愿者和14例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双侧臂丛常规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横轴位(T1W/TSE)、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加权斜冠状位和横轴位(T2W/TSE... 目的探究在治疗臂丛神经损伤中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磁共振技术对25例健康的自愿者和14例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双侧臂丛常规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横轴位(T1W/TSE)、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加权斜冠状位和横轴位(T2W/TSE)、重T2WI反转恢复脂肪抑制技术成像序列冠状位扫描(STIR/long TE)、弥散加权背景抑制成像序列轴位扫描(DWIBS)成像。结果 T1WI轴位、T2WI轴位与斜冠位用于显示臂丛神经的椎间孔段和椎管内段成像具有较大优势;STIR/long TE和DWIBS用于显示臂丛神经干成像较好;T1WI可用于特异性显示血肿信号、局部或者脊髓内软组织的内出血;冠状位STIR/long TE、DWIBS可用于显示节后神经损伤或病变,可显示出神经干的信号异常或增粗,准确定位神经损伤。结论磁共振常规的扫描序列加以结合磁共振神经成像技术在对臂丛神经损伤的定性定位诊断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磁共振成像技术 磁共振常规扫描序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