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6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中国神话》的“体系”价值
1
作者 高有鹏 《民间文化论坛》 2009年第2期94-96,共3页
中国神话学体系的建立需要多元进行。在学理与学科并行的基础上发展,诸如以俗说俗,以理论理,或微言大义,或一言以蔽之,或做比较,等等;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应该在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营造中国神话学的学科体系。如一位学者所言,... 中国神话学体系的建立需要多元进行。在学理与学科并行的基础上发展,诸如以俗说俗,以理论理,或微言大义,或一言以蔽之,或做比较,等等;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应该在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营造中国神话学的学科体系。如一位学者所言,一部有独创的专著,固然不易,而编出一部有特色的作品选集,同样能显出编者的功力、知识的深广以及理论水平的高低。的确如此,陶阳、钟秀所编的《中国神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神话 神话 仁智者 陶阳 创世神话 神话故事 神话选释 中国古代神话 民族神话 马昌仪
下载PDF
论中国北方上古神话的特异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喻权中 卢东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6期74-78,共5页
中国北方神话特异性的研究将证明:中国神话的主体进程,是在经过比较和选择之后形成的.中国神话的历史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这种比较与选择的历史.中国北方神话曾为中国神话体提供了同中原神话不相同的一条途径,即:神界系统化、非伦理化... 中国北方神话特异性的研究将证明:中国神话的主体进程,是在经过比较和选择之后形成的.中国神话的历史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这种比较与选择的历史.中国北方神话曾为中国神话体提供了同中原神话不相同的一条途径,即:神界系统化、非伦理化和多元并呈性.中国神话甚至整个中国文化之所以没有面临象四大古文化中其他三大文化系统(埃及、巴比伦、印度)那样的灭顶之灾,其重要的一点,便是有了中国北方文化及其他周边文化提供的诸多选择比较,不断补充和激活其主体文化.而日益衰败、不得不面向世界的中国近代文化史,正是开端于中国北方文化及周边文化同中国主体文化的最后统一不再能为中国主体文化的发展提供选择与比较之日.从某种意义上讲,历史是人走出来的.重建中国文化,就应在面向世界的同时,重振中国北方文化为中国主体文化的发展提供多种选择可能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神话 中国神话 上古神话 主体文化 中国文化 宗教神话 神话的变异 文化遗址 神话历史化 至上神
下载PDF
神话学的兴起及其东渐 被引量:3
3
作者 叶舒宪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1-116,126,共7页
神话学的兴起及其东渐叶舒宪海南大学文学院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重要趋向就是文学观念的划时代变革所引发的全新的文学研究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从传统的诗文评点扩大到/J、说、戏曲乃至童话、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谚语、谜... 神话学的兴起及其东渐叶舒宪海南大学文学院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重要趋向就是文学观念的划时代变革所引发的全新的文学研究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从传统的诗文评点扩大到/J、说、戏曲乃至童话、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谚语、谜语等一切文学形式和体裁的广泛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神话 希腊神话 中国神话研究 比较神话 《鲁迅全集》 《山海经》 神话 柏拉图 文学研究 神话传说
下载PDF
新神话主义视野下中国动画电影神话谱系的建构与重构
4
作者 覃晓玲 《现代视听》 2024年第3期70-73,共4页
神话故事是中国动画电影取之不竭的故事源泉,在其基础上中国动画电影建构了中国的神话谱系,但是新神话主义需要我们对此进行重新建构。由此,中国动画电影的神话谱系转变为由视觉图谱和奇观展示为主的神话空间谱系;挪用、解构、互文为创... 神话故事是中国动画电影取之不竭的故事源泉,在其基础上中国动画电影建构了中国的神话谱系,但是新神话主义需要我们对此进行重新建构。由此,中国动画电影的神话谱系转变为由视觉图谱和奇观展示为主的神话空间谱系;挪用、解构、互文为创作手法的神话人物谱系;以变形、轮回、成长为主的神话母题谱系,完成了消费语境和二次元文化背景下中国动画电影神话谱系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主义 神话主义 中国动画电影 神话谱系 母题
下载PDF
国产神话题材动画电影的社会空间研究
5
作者 王晶 《视听》 2025年第1期36-39,共4页
神话题材动画电影的社会空间作为具有独特文化意义与美学价值的书写方式,其社会空间的运行逻辑与表达机制帮助人们推演出理解社会的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将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法”中的社会空间作为阐述神话题材动画电影的空间路径加... 神话题材动画电影的社会空间作为具有独特文化意义与美学价值的书写方式,其社会空间的运行逻辑与表达机制帮助人们推演出理解社会的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将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法”中的社会空间作为阐述神话题材动画电影的空间路径加以分析,可以发现,神话动画的社会空间是当代社会文化问题的表征与符码,也是凸显社会权力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题材 动画电影 社会空间 表征空间
下载PDF
神话教学的“读”“讲”“编”
6
作者 王金涛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24年第6期44-49,共6页
引领学生读好神话、讲好神话与编好神话,是神话教学的应然视角。可以从“很久很久以前”的独特表达去突破,引领学生读好神话;把握“照着讲”“接着讲”与“拓着讲”三个层次,引领学生讲好神话;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接生活实际、用好已... 引领学生读好神话、讲好神话与编好神话,是神话教学的应然视角。可以从“很久很久以前”的独特表达去突破,引领学生读好神话;把握“照着讲”“接着讲”与“拓着讲”三个层次,引领学生讲好神话;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接生活实际、用好已有阅读积累,在联结“已知”和“未知”中编好神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神话教学 神话 神话 神话
下载PDF
评魏善浩的《东方神话概观》
7
作者 刘佳林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46-,80,共2页
作为一种浑融性的意识形态,神话既是古代先民们感知世界与自我的质朴方式,也是孕育宗教、文学等的母体;它不但是各民族文学辉煌首页的重要构成,也是后世许多作家创作的题材源泉。20世纪,世界范围内又掀起了一股神话主义的创作倾... 作为一种浑融性的意识形态,神话既是古代先民们感知世界与自我的质朴方式,也是孕育宗教、文学等的母体;它不但是各民族文学辉煌首页的重要构成,也是后世许多作家创作的题材源泉。20世纪,世界范围内又掀起了一股神话主义的创作倾向,对神话故事的现代解读又演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神话 结构模式 世界神话 西方神话 神话 现当代文学 文学与宗教 中国神话 体系神话 现实性
下载PDF
2006年下半年神话学研究论文篇目索引
8
作者 李丽丹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神话 神话色彩 哲学社会科学 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古代神话 远古神话 希腊神话 《山海经》 感生神话 青海民族学院 文化解读 索引 通检 检索工具 篇目
下载PDF
神话·世界神话·东方神话 被引量:1
9
作者 钟浩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64-70,共7页
一 神话——人类精神结构的丰碑 在雅典卫城雅典娜神庙的台阶上,有两只巨大的脚印,脚印里满是密密麻麻的字迹,据说这就是古希腊智慧女神留下的启示后人怎样创造文明社会的密码。所以,至今仍有人在绞尽脑汁企图破译这些文字。这种人有所... 一 神话——人类精神结构的丰碑 在雅典卫城雅典娜神庙的台阶上,有两只巨大的脚印,脚印里满是密密麻麻的字迹,据说这就是古希腊智慧女神留下的启示后人怎样创造文明社会的密码。所以,至今仍有人在绞尽脑汁企图破译这些文字。这种人有所不知,丰富多彩、神秘魅人的古希腊神话本身,就是神的智慧启示录。神是人创造的,神话,正是人类远祖留给我们的一份最早的精神文化遗产和信息密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神话 世界神话 印度神话 中国神话 女神 西方神话 希腊神话 西亚 创世神话 结构模式
下载PDF
《山海经》的神话思维 被引量:36
10
作者 杨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0,共10页
该文将中国第一部集中记录神话片段和原始思维的奇书《山海经》与古埃及神话、印度神话相比较,指出《山海经》将小说想象与奇丽而神秘的大地神思联系起来,从人的本性及这种本性的外化方式上思考,模糊人、神和禽兽的种类界限,形成了化生... 该文将中国第一部集中记录神话片段和原始思维的奇书《山海经》与古埃及神话、印度神话相比较,指出《山海经》将小说想象与奇丽而神秘的大地神思联系起来,从人的本性及这种本性的外化方式上思考,模糊人、神和禽兽的种类界限,形成了化生创世和异体合构的野性思维,以及二元对应原则。这种神话思维,使《山海经》具有迥异于史诗性神话的原始性、非情节性和多义性的特征,为中国其后志怪之作提供了千姿百态的灵感触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中国神话 古埃及神话 印度神话 史诗神话 日月神话
下载PDF
玩法为器,文化为魂:《黑神话:悟空》的国际传播与游戏推动文化走出去的创新机制
11
作者 曹书乐 石闵龙 何威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131,171,172,共15页
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创造了销量神话,也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采用主题建模和情感分析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结合对游戏的文本细读以及对海外玩家评论的内容分析,发现《黑神话》游戏具有超乎寻常的高完成度和高好评率。... 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创造了销量神话,也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采用主题建模和情感分析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结合对游戏的文本细读以及对海外玩家评论的内容分析,发现《黑神话》游戏具有超乎寻常的高完成度和高好评率。海外玩家对游戏的讨论主要集中于游戏玩法和游戏评介,之后才是中华文化和游戏主角。玩家在讨论中展现了“喜悦”“期待”和“信任”等积极正面的情绪,负面情绪主要由游戏难度较高所致。实证研究表明,游戏玩法与传统文化的理想关系应当是“器与魂”的深度融合:以围绕游戏玩法的世界一流水平设计作为跨文化传播的“破壁器”与“开瓶器”,激发审美世界主义,削减文化折扣;巧妙融入传统文化,带来独特美学和厚重底蕴,增强游戏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游戏玩法与传统文化的器魂融合机制,是游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着力点,有助于激发海外民众主动探索中华文化的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 悟空 《黑神话:悟空》 国际传播 传统文化 文化走出去 游戏
下载PDF
建构现代学术与重勘中华文明——20世纪以来《楚辞》神话研究概述及反思
12
作者 谭佳 王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5-95,共11页
有别于传统经史范式,中国现代神话学的建立是《楚辞》神话研究的基本前提。在异质文化冲击和现代学术建构的驱力下,20世纪以来的《楚辞》神话研究成为时人理解中华文化、重勘中华文明的途径。20世纪前期形成的四条基本路径影响至今:诉... 有别于传统经史范式,中国现代神话学的建立是《楚辞》神话研究的基本前提。在异质文化冲击和现代学术建构的驱力下,20世纪以来的《楚辞》神话研究成为时人理解中华文化、重勘中华文明的途径。20世纪前期形成的四条基本路径影响至今:诉诸信史的实证研究、文学艺术的系统研究、跨文明比较研究、人类学和民族学阐释。经20世纪中期过渡,80年代以来的《楚辞》神话研究走向繁荣和学科自觉。同时,随着中国神话学界的前沿反思与范式推进,《楚辞》神话与中国文明起源特征、早期经典形成、早期中国思想史等问题成为学界热点。新的学术视野和新的学术使命都昭示着,《楚辞》神话研究必将继续参与到更深入更宽阔的当代学术发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神话 现代转型 文明探源 神话历史
下载PDF
论《红楼梦》研究中的“去神话”现象
13
作者 杨旸 杨朴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4-79,共6页
神话是《红楼梦》展开叙述、结构篇章、塑造人物、象征表达和建构主题的原型,对《红楼梦》的全面理解与研究至关重要。然而,在二百多年的《红楼梦》研究历史中,对于《红楼梦》中的神话视角、神话原型的编码和再编码、神话内容及其带来... 神话是《红楼梦》展开叙述、结构篇章、塑造人物、象征表达和建构主题的原型,对《红楼梦》的全面理解与研究至关重要。然而,在二百多年的《红楼梦》研究历史中,对于《红楼梦》中的神话视角、神话原型的编码和再编码、神话内容及其带来的神话结构和象征等问题,却未能得到充分重视,甚至形成了《红楼梦》研究的“去神话”现象。这种“去神话”现象表现为:漠视神话的存在及其意义,违背神话原意进行评论,以“反神话”方式进行解读,以“自叙传”解构神话性内容、批评神话或主张删除神话,以及轻视神话部分的研究等。“去神话”的研究既远离了《红楼梦》的文学性,又远离了《红楼梦》的真正主题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原型 “去神话”现象 “反神话 结构
下载PDF
顾颉刚先生对中国神话学的巨大贡献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沛霖 《贵州社会科学》 2002年第1期67-71,共5页
顾颉刚先生除史学研究贡献外,也是神话学研究方面的 拓荒者。他对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的构建,对中国古代神话系统的独特把握,对神话本质特征 的深刻揭示,以及在肯定神话历史化、揭示神话的演变和流传过程等方面,均取得了杰出成 就。
关键词 顾颉刚 神话 神话体系 神话本质特征 神话历史化 神话演变过程 中国 学术贡献
下载PDF
藏族与纳西族的创世神话比较研究
15
作者 杨杰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CSSCI 2024年第4期23-32,共10页
藏族与纳西族都创造了各自辉煌璀璨的民族文学,藏族以英雄史诗《格萨尔》与宗教文学见长,纳西族以东巴神话与达巴神话为代表。两个兄弟民族神话在宇宙观、创世内容、基本情节、文本类型等方面存在诸多共性,尤其是早期的创世神话中共性... 藏族与纳西族都创造了各自辉煌璀璨的民族文学,藏族以英雄史诗《格萨尔》与宗教文学见长,纳西族以东巴神话与达巴神话为代表。两个兄弟民族神话在宇宙观、创世内容、基本情节、文本类型等方面存在诸多共性,尤其是早期的创世神话中共性程度更高,都有着共同的混沌说、卵生说、化生说、洪水神话、猴变人等神话母题。而后期的藏族神话被苯教、佛教吸收改编后差异性变大,这从创世主题、创世情节、创世主体、文化背景、神话体系、文本演述等方面表现出来。藏族宗教文化大量渗透到东巴文化中,极大地丰富了东巴神话的神灵体系,推动了东巴史诗类型的发展,促进了东巴神话叙事风格的发展。当然,这种影响并非意味着“藏化”,而是主动吸纳外来文化而进行的文化融合与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巴神话 东巴神话 母题 文本演述
下载PDF
“神话IP”再构:国产动画电影形塑的现代审视与再阐释
16
作者 于苗 周舰铭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4,共7页
神话是民族的记忆和幻想,对于神话的解构与编码也是对于民族记忆和文化的审视与再阐释。从“神话”到“神话IP”再到“神话IP”的再构,国产动画电影在把握以传统神话传说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主题脉络的同时,赋予了神话记忆现代化特质,对传... 神话是民族的记忆和幻想,对于神话的解构与编码也是对于民族记忆和文化的审视与再阐释。从“神话”到“神话IP”再到“神话IP”的再构,国产动画电影在把握以传统神话传说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主题脉络的同时,赋予了神话记忆现代化特质,对传统文化价值观进行了二次论述和现代表达。“神话IP”以贴合观众心理文化图示的工业诠释和解读对国产动画电影进行了技术赋予,并注重与当代宣传媒介的紧密结合,以期待式的情感联结和电影二次创作,扩大了“神话IP”的整体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电影 神话传说 神话IP 现代审视
下载PDF
论金庸武侠小说的神话诗学特征
17
作者 胥志强 张韩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25-30,共6页
金庸作为武侠文学巨匠,其笔下的武侠世界不仅植根于世俗生活,更是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独属于中国文化的神话体系,“气”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神话因素。以气的神话属性为依托,金庸在武功的神话想象、侠客修炼方式上皆体现了神话诗学的创作导向... 金庸作为武侠文学巨匠,其笔下的武侠世界不仅植根于世俗生活,更是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独属于中国文化的神话体系,“气”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神话因素。以气的神话属性为依托,金庸在武功的神话想象、侠客修炼方式上皆体现了神话诗学的创作导向。当这样的武侠神话与社会现实情境遇合时,气本身的神话意蕴也借由金庸的武侠小说被激发与唤醒,并由此影响着当代人的价值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神话诗学 当代神话
下载PDF
伏羲神话的图文叙事与中华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
18
作者 田兆元 唐睿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6期91-99,共9页
伏羲神话有很长时间存在着语言叙事与图像叙事两个系统错杂的问题。早期语言讲述伏羲帝王业绩,图像却绘制伏羲人首蛇身创生人类。语言叙事致力于构建中国创世神话的三皇五帝谱系,而图像叙事在构建这一谱系的过程中,保留了伏羲神话的神... 伏羲神话有很长时间存在着语言叙事与图像叙事两个系统错杂的问题。早期语言讲述伏羲帝王业绩,图像却绘制伏羲人首蛇身创生人类。语言叙事致力于构建中国创世神话的三皇五帝谱系,而图像叙事在构建这一谱系的过程中,保留了伏羲神话的神灵神性。图像构件框架的稳定性与不变韧性是其形式的力量,而现实需求是内在动力,缺乏外在图像元素冲击保障了伏羲神话从两汉到隋唐的基本面貌。太极八卦图像发明后,伏羲神话的图像谱系改变了,三皇五帝的图像格局也就重塑了。宋代以来伏羲变为圣人图像,民间的伏羲女娲则变为兄妹故事,图像叙事与语言叙事再次错杂,形成了伏羲神话的多元认同。伏羲图像对于中华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是古老神话现代传承的直观见证。与希腊神话相比,图像景观与仪式行为的叙事传承,证明了中华神话的现代活力,以及深厚的叙事谱系根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羲神话 图像叙事 叙事谱系 图像构件框架 神话谱系
下载PDF
从神话到银幕:电影的叙事转换与再创造
19
作者 蒋海英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7-71,共5页
电影作为一种现代叙事工具,通过巧妙的调整叙事结构和重塑人物角色,成功地将复杂的神话故事转换成符合当代观众审美和期待的线性紧凑叙事。同时,利用视觉和音效技术,为观众创造沉浸式的观影体验,在神话故事核心精髓得以保持的同时赋予... 电影作为一种现代叙事工具,通过巧妙的调整叙事结构和重塑人物角色,成功地将复杂的神话故事转换成符合当代观众审美和期待的线性紧凑叙事。同时,利用视觉和音效技术,为观众创造沉浸式的观影体验,在神话故事核心精髓得以保持的同时赋予其新的生命。“神话”电影已成为全球文化景观中的重要一环,持续为当地的文化发展和传播贡献力量。该题材电影的兴盛,也反映出人们对于找寻、传承自身文化根源的热切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故事 神话”电影 叙事转换 再创造 文化传播
下载PDF
让神话的精神自己起作用——钱特皮与神话现象学的早期发展
20
作者 胥志强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8-23,共6页
钱特皮是宗教现象学方法的创建者,他从宗教学视角对神话现象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这代表了比较神话学的一个重要取向。从这一方法出发,他对神话现象进行了非历史的或系统的、非神学的以及反化约论的解释,对当时的主要神话理论进行了... 钱特皮是宗教现象学方法的创建者,他从宗教学视角对神话现象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这代表了比较神话学的一个重要取向。从这一方法出发,他对神话现象进行了非历史的或系统的、非神学的以及反化约论的解释,对当时的主要神话理论进行了批判总结。他反对神话学中的各种寓言式解读,包括实用式解释(犹希迈罗斯主义)、心理式解释与自然式解释,而强调要重视神话本身的特质。他认为神话学必须依靠直接的直观来把握住神话的有机整体,让神话的精神自己起作用。这一视野预示了20世纪神话现象学发展的诸多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神话 神话现象学 反化约论 犹希迈罗斯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