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近代票据立法探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李胜渝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29-132,共4页
本文旨在以清末《大清商律草案》中的票据法草案,北洋政府的票据法草案及南京国民政府制颁的1929年《票据法》为基本线索,考察中国近代票据立法的产生、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性,揭示中国近代票据立法的特点,探寻中国是如何移... 本文旨在以清末《大清商律草案》中的票据法草案,北洋政府的票据法草案及南京国民政府制颁的1929年《票据法》为基本线索,考察中国近代票据立法的产生、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性,揭示中国近代票据立法的特点,探寻中国是如何移植西方票据法律制度,走上了近代化道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票据立法 移植
下载PDF
美国电子票据立法对我国电子票据立法的启示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正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95-98,共4页
美国《统一电子交易法》、《国际与国内商务电子签名法》都规定了“可转让电子记录”,之后“可转让电子凭证”又被纳入《统一商法典》。我国有必要对此加以借鉴和吸收,制定专门的电子流通票据规则。
关键词 美国 可转让记录 电子票据立法
下载PDF
上海银行公会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票据立法 被引量:2
3
作者 万立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9-174,共6页
票据法与银行业务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北洋政府时期、1929年票据法颁行前后以及1933—1934年,上海银行公会始终积极参与相关的票据立法活动,如进行票据习惯的调查,先后五次设立临时性的票据法研究会,并多次在汇集各会员银行意见的基... 票据法与银行业务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北洋政府时期、1929年票据法颁行前后以及1933—1934年,上海银行公会始终积极参与相关的票据立法活动,如进行票据习惯的调查,先后五次设立临时性的票据法研究会,并多次在汇集各会员银行意见的基础上制成意见书送呈立法部门参阅,其中多数意见被采纳。这不仅维护了同业的利益,也为近代票据立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对保证法律的质量和可行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中可以折射出中国票据制度的近代化和民间团体与政府之间关系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银行公会 票据立法 票据习惯调查 票据法研究会
下载PDF
我国票据立法无因性原则的选择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远军 丁首江 《济南金融》 2007年第12期93-95,共3页
票据行为的无因性是票据理论的基础。在票据关系中坚持无因性,坚持票据关系与基础关系相分离,是中外票据法理论共守之原则。对我国的《票据法》进行修订,确立票据无因性原则,建立起与我国票据业务发展实践相适应、与国际票据法规相... 票据行为的无因性是票据理论的基础。在票据关系中坚持无因性,坚持票据关系与基础关系相分离,是中外票据法理论共守之原则。对我国的《票据法》进行修订,确立票据无因性原则,建立起与我国票据业务发展实践相适应、与国际票据法规相衔接的现代票据法律制度,应当是我国票据立法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因性原则 票据立法 票据法律制度 票据关系 票据法》 票据行为 业务发展 票据法规
下载PDF
中国近代票据立法的反思
5
作者 李胜渝 《中国国情国力》 CSSCI 2009年第7期48-49,共2页
中国近代票据立法的评价 过去,在学术界对中国近代法制,特别是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制一般持否定态度。但笔者认为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既要看到其值得肯定的积极方面,也... 中国近代票据立法的评价 过去,在学术界对中国近代法制,特别是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制一般持否定态度。但笔者认为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既要看到其值得肯定的积极方面,也要揭示其消极方面或不足之处,以期对南京国民政府的票据立法作出客观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票据立法 近代 中国 南京国民政府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 否定态度 实事求是
下载PDF
票据信用 票据立法 票据市场——解决银企债权危机的新思路
6
作者 宋文兵 丁艳 《华北金融》 1995年第10期26-30,共5页
一、债权危机的本质是信用危机债权危机与债务拖欠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从企业方面讲,表现为企业之间的无休止的相互拖债、赖债、逃债;从银行方面讲,表现为银行不良资产的迅速增加。八十年代末,是企业债权危机第一次爆发的时期。之后... 一、债权危机的本质是信用危机债权危机与债务拖欠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从企业方面讲,表现为企业之间的无休止的相互拖债、赖债、逃债;从银行方面讲,表现为银行不良资产的迅速增加。八十年代末,是企业债权危机第一次爆发的时期。之后,企业拖欠问题稍事平息,1992年继经济快速增长之后,1993年底开始,新一轮企业间相互拖欠迅猛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票据市场 票据信用 票据 票据立法 商业信用 企业间 票据 企业债权 商业本票 信用危机
下载PDF
浅析票据无因性与票据立法 被引量:1
7
作者 耿宁勇 《金融会计》 2005年第11期45-47,54,共4页
票据关系中坚持无因性,坚持票据关系与基础关系相分离,是现代各国票据法所采纳的准则,这一原则被经济活动实践所检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在票据立法中确立票据无因性原则,对加快票据流通,完善票据市场,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票据无因性 票据立法 经济发展 银行业务 “反洗钱”技术
下载PDF
完善我国空白票据立法的几点思考
8
作者 孙静 《集团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6Z期218-218,共1页
空白票据随经济的发展和信用制度的建立而产生,它在票据实务中经常使用,而我国票据立法对于空白票据却疏于规制,给相关票据实务活动带来很大困扰。空白票据,又称空白授权票据,是指出票人在签发票据时,未完全记载票据法规定的票据... 空白票据随经济的发展和信用制度的建立而产生,它在票据实务中经常使用,而我国票据立法对于空白票据却疏于规制,给相关票据实务活动带来很大困扰。空白票据,又称空白授权票据,是指出票人在签发票据时,未完全记载票据法规定的票据绝对必要记载事项,即签名并交付票据,授权他人在其后补充完成的票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票据立法 空白票据 票据实务 记载事项 信用制度 票据法规 出票人 授权
下载PDF
中外票据立法之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贺艳秋 《河南社会科学》 1996年第4期11-12,共2页
中外票据立法之比较贺艳秋从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是新中国的第一部票据专门法。它借鉴和吸收了国外票据立法的经验,体现着当今国际票据通行规则,同时又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总结、肯定了我国过去一些... 中外票据立法之比较贺艳秋从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是新中国的第一部票据专门法。它借鉴和吸收了国外票据立法的经验,体现着当今国际票据通行规则,同时又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总结、肯定了我国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是一部适合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票据立法 票据法规定 不记名票据 商业本票 记名式票据 持票人 即期本票 支票 法律冲突 出票人
下载PDF
票据立法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10
作者 吴言涛 《新金融》 1995年第5期16-17,共2页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第一部《票据法》即将诞生,这对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意义重大。笔者在此文中,就票据立法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谈些个人浅见。
关键词 票据立法 原因关系 票据纠纷 票据的无因性 票据权利 票据债务人 票据活动 善意取得 票据当事人 持票人
下载PDF
对我国票据立法中无因性限制的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幼明 宋志国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票据立法 无因性限制 合理性
下载PDF
浅析我国票据立法无因性原则的选择
12
作者 丁韦韦 《金融经济》 2007年第20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票据无因性 商业银行 无因性原则 票据立法 票据关系 票据基础关系 票据行为 票据业务 票据流通 证券交易
下载PDF
票据立法形式比较研究
13
作者 李明发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25-26,共2页
在票据立法中,对于汇票、本票和支票三种票据的规定各国不同,从而形成两种基本做法:一是采取合并主义,把汇票、本票和支票三种票据统一规定于一部完整的票据法之内;二是采取分立主义,分别制定出汇票、本票法及支票法。
关键词 立法形式 票据 票据立法 汇票 支票法 本票 主义 经济效用 合并 分立
下载PDF
关于票据与票据立法问题
14
作者 陆伦章 《社会科学》 1987年第3期43-46,共4页
票据,不在人们的生活之外;相反,它是在人们生活之中。例如在票据中占重要地位的汇票,人们几乎都有过受汇和发汇的经历。邮票也是广义的票证,连小学生都在应用。当然,本文只是研究一般票据法所规定的票据,即汇票、本票与支票。 我国过去... 票据,不在人们的生活之外;相反,它是在人们生活之中。例如在票据中占重要地位的汇票,人们几乎都有过受汇和发汇的经历。邮票也是广义的票证,连小学生都在应用。当然,本文只是研究一般票据法所规定的票据,即汇票、本票与支票。 我国过去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不承认商品经济,但在工商企业间的各种交易往来上,却仍以各种票据作为经济的运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票据立法 作用 票据 汇票 支票 邮票 商品经济 重要地位 思想影响 “左”
下载PDF
对票据立法的几点思考
15
作者 钱中先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40-41,1,共3页
作者认为,票据立法条件已经具备,并认为我国的票据立法应以“立足现实,适当超前,借鉴现成,逐步完善”为指导思想。当前亟需进行的工作是:1.积极开展票据立法宣传,增强人们的票据意识;2.积极开展票据立法的调查研究,重视银行结算改革状... 作者认为,票据立法条件已经具备,并认为我国的票据立法应以“立足现实,适当超前,借鉴现成,逐步完善”为指导思想。当前亟需进行的工作是:1.积极开展票据立法宣传,增强人们的票据意识;2.积极开展票据立法的调查研究,重视银行结算改革状况及票据业务实践成果的总结与提高;3.组织专门班子,集思广益,加快票据立法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票据立法 银行结算 票据使用 票据业务 指导思想 调查研究 支票 条件 人民银行 票据当事人
下载PDF
关于我国票据立法形式与体裁结构的探讨
16
作者 陈伯诚 许臻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35-36,共2页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日趋发展、繁荣的商品经济关系,包括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需要有专门的法律加以调整。本文试就我国票据立法形式以及体裁结构作一初步探索。 一。
关键词 票据立法 商品经济关系 票据 立法形式 社会主义国家 生产过程 体裁 流通过程 法律规范 票据权利
下载PDF
我国票据立法的主要特点与内容
17
作者 陈伯诚 许臻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42-43,1,共3页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票据法(草案),近期将由中国人民银行上报国务院递交人大。这个草案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突破:一是删除了有关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三种结算方式的规定;二是删除了“签发商业汇票必须以合法的商品交易为基础”的条...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票据法(草案),近期将由中国人民银行上报国务院递交人大。这个草案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突破:一是删除了有关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三种结算方式的规定;二是删除了“签发商业汇票必须以合法的商品交易为基础”的条款;三是对商业汇票承兑制度采取了“由持票人自行决定”的原则;四是丧失票据后的补救措施以普通诉讼程序代替目前的公示催告制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点与内容 票据立法 公示催告 普通诉讼程序 结算方式 补救措施 丧失票据 票据 商品交易 汇票承兑
下载PDF
我国票据立法应理顺与现行银行结算办法的关系
18
作者 刘海波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1-41,共1页
票据法和银行结算制度都是在商品经济和信用制度的发展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世界各国和银行均根据自己的经济和法律制度的特点,分别制定各自的票据法和结算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及时制定了银行结算办法,并在几十年的实践中... 票据法和银行结算制度都是在商品经济和信用制度的发展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世界各国和银行均根据自己的经济和法律制度的特点,分别制定各自的票据法和结算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及时制定了银行结算办法,并在几十年的实践中不断得到总结和完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银行结算制度改革的推进,1989年中国人民银行又制定了新的《银行结算办法》。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制定并颁布适用于全国的票据法。这样在已有了较为完整的银行结算制度的背景下,票据立法自然应该吸取其有益的经验,并尽量与之保持协调。因为二者的确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我国现行银行结算办法中已有若干关于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等票据行为的规范;另一方面,在起草中的票据法也必然会有与银行结算办法中有关票据结算部分相一致的规定。然而,在票据法的起草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结算 票据 票据立法 票据行为 结算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 信用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 法律制度 商品经济
下载PDF
略论我国票据立法中的几个问题
19
作者 沈绍芳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9-53,共5页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票据逐步开放,恢复。但是,票据的种类、形式和内容以及有关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等,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目前,因票据的发行而发生的财产关系,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1988年12月19日新颁发的《银行...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票据逐步开放,恢复。但是,票据的种类、形式和内容以及有关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等,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目前,因票据的发行而发生的财产关系,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1988年12月19日新颁发的《银行结算办法》调整。该“办法”属于行政性质法规,是银行在办理结算过程中的行为规则,不是全面调整票据财产关系的法律。为发挥票据促进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作用,维护票据流通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内瓦统一票据 票据立法 票据行为 财产关系 民事权利能力 票据权利 金融体制改革 票据关系 当事人 中国人民银行
下载PDF
票据立法刍议
20
作者 刘定华 《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85年第2期61-64,共4页
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准则需要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这是经济关系向法制建设提出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 票据立法 经济关系 法制建设 立法机关 票据权利 商业信用 法律形式 票据 票据关系 国际贸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