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博物馆书法之旅:从《脊鸟令鸟颂》到《祭侄文稿》 |
陈众阳
|
《书法教育》
|
2024 |
0 |
|
2
|
情感在《祭侄文稿》中的外化表现探析 |
赵瑛璨
|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
2024 |
0 |
|
3
|
以真情入笔端,用实感融悲歌——以《祭侄文稿》为例探寻书法创作中的情感投射 |
高夫欢
|
《天工》
|
2024 |
0 |
|
4
|
中国书法艺术中悲剧美之探究——以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例 |
段雨函
|
《书法赏评》
|
2024 |
0 |
|
5
|
《祭侄文稿》与《悲怆奏鸣曲》的第三乐章 |
赵晓娇
翟智凡
|
《书画艺术》
|
2024 |
0 |
|
6
|
《祭侄文稿》审丑艺术研究 |
彭建成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7
|
走向神坛的《祭侄文稿》——历史视野中的颜真卿“三稿”接受错位 |
张颖昌
|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11 |
1
|
|
8
|
书法临习者的读帖方法刍议——以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例 |
刘振范
田聪
|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20 |
1
|
|
9
|
忠义光日月 书法冠唐贤——颜真卿《祭侄文稿》书法欣赏 |
汤传盛
|
《江苏教育》
|
2019 |
1
|
|
10
|
从心理学的角度探析《祭侄文稿》 |
张琪
杨吉平
|
《艺术科技》
|
2017 |
0 |
|
11
|
《祭侄文稿》中的无头案(下)——“应麟”“侠如”“守和之印”“小清祕真藏印”考 |
穆棣
|
《中国书画》
|
2017 |
2
|
|
12
|
颜真卿《祭侄文稿》的艺术性对当前书法创作的启示 |
张维
|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
2019 |
3
|
|
13
|
日常书写:赋予书法创作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以《祭侄文稿》的书写状态为例 |
谷元江
|
《书法教育》
|
2020 |
2
|
|
14
|
笔墨风骨万古存——颜真卿《祭侄文稿》赏析 |
夏镇宫
|
《领导之友》
|
2003 |
0 |
|
15
|
《祭侄文稿》的书法艺术探究 |
尤晓蕊
|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
2017 |
1
|
|
16
|
从书法创作中管窥情感投射——以《祭侄文稿》为例 |
慕靖雅
|
《收藏与投资》
|
2023 |
1
|
|
17
|
《祭侄文稿》对书法欣赏与创作的启示 |
王治嵩
|
《艺术评鉴》
|
2022 |
1
|
|
18
|
《祭侄文稿》:书法家逆境情感的表达 |
张晓冰
|
《书画世界》
|
2023 |
1
|
|
19
|
《祭侄文稿》的中学历史教育价值 |
余淑欣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20
|
《祭侄文稿》的文化内涵及书学价值 |
马得瑜
|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