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博物馆书法之旅:从《脊鸟令鸟颂》到《祭侄文稿》
1
作者 陈众阳 《书法教育》 2024年第11期20-25,共6页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封建王朝之一,然而却在唐玄宗时期由盛转衰。“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两件书法作品,来窥探这段历史中的君臣之道、家国兴替以及其中闪耀着的文化光辉。
关键词 书法作品 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侄文稿 以古为鉴 君臣之道 博物馆 唐玄宗时期 由盛转衰
下载PDF
情感在《祭侄文稿》中的外化表现探析
2
作者 赵瑛璨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11期128-130,共3页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在极度悲愤、情绪激动的心境下创作而成,承载着颜真卿至深至纯之情。全篇抚今追昔,纵笔豪放,不计工拙,遂成书法史上的千古名篇。深入剖析《祭侄文稿》中随情感波动产生的特殊外化表现,旨在促进当下书法学习和创作...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在极度悲愤、情绪激动的心境下创作而成,承载着颜真卿至深至纯之情。全篇抚今追昔,纵笔豪放,不计工拙,遂成书法史上的千古名篇。深入剖析《祭侄文稿》中随情感波动产生的特殊外化表现,旨在促进当下书法学习和创作实践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真卿 祭侄文稿 情绪 外化表现
下载PDF
以真情入笔端,用实感融悲歌——以《祭侄文稿》为例探寻书法创作中的情感投射
3
作者 高夫欢 《天工》 2024年第36期81-83,共3页
书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情感表达的一种独特形式。在《祭侄文稿》中,能看到颜真卿将个人的悲痛及哀思转化为一个个笔画。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学习并理解传统艺术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保持情感深... 书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情感表达的一种独特形式。在《祭侄文稿》中,能看到颜真卿将个人的悲痛及哀思转化为一个个笔画。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学习并理解传统艺术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保持情感深度。分析了《祭侄文稿》中的情感传递方式,提出了在书法创作中加强情感表达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侄文稿 书法创作 情感投射 笔墨 线条 颜真卿
下载PDF
中国书法艺术中悲剧美之探究——以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例
4
作者 段雨函 《书法赏评》 2024年第3期39-41,共3页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古代文人通过线条的美感展现不同的艺术美。本文以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为例,从文本、书写技法、审美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悲剧美在书法艺术中的重要性及呈现方式。
关键词 书法 悲剧美 祭侄文稿 颜真卿
下载PDF
《祭侄文稿》与《悲怆奏鸣曲》的第三乐章
5
作者 赵晓娇 翟智凡 《书画艺术》 2024年第6期92-94,共3页
《祭侄文稿》与《悲怆奏鸣曲》是两部跨时代、跨文化的经典名作,探究二者相似的情感特征和相似的艺术表现手法,促进艺术创作从跨学科、跨文化领域找到灵感。颜真卿作为盛中唐时期浪漫主义的核心书家,其代表作品《祭侄文稿》可谓是“达... 《祭侄文稿》与《悲怆奏鸣曲》是两部跨时代、跨文化的经典名作,探究二者相似的情感特征和相似的艺术表现手法,促进艺术创作从跨学科、跨文化领域找到灵感。颜真卿作为盛中唐时期浪漫主义的核心书家,其代表作品《祭侄文稿》可谓是“达其性情,形其哀乐”。享有“古典主义的集大成者,开浪漫主义先河”之称的贝多芬在迈过生活的磨难后创作出的《悲怆奏鸣曲》传递出贝多芬顽强奋斗的人物品格。这两部作品可谓是“书乐同归”,书法和音乐最终都以传递出创作主体的情思,展现艺术家的崇高品格为最高目标与至臻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侄文稿 《悲怆奏鸣曲》 书法 音乐
下载PDF
《祭侄文稿》审丑艺术研究
6
作者 彭建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59-61,共3页
从感性学的角度看,长期以来,《祭侄文稿》研究的力度明显倾向于审美的一端,而从审丑维度剖读《祭侄文稿》,全篇有肥笔太过和用笔失误太多等的"缺陷"。但颜真卿用情感节奏驾驭书写节奏,用书写节奏表现情感节奏,凭借章法布局与... 从感性学的角度看,长期以来,《祭侄文稿》研究的力度明显倾向于审美的一端,而从审丑维度剖读《祭侄文稿》,全篇有肥笔太过和用笔失误太多等的"缺陷"。但颜真卿用情感节奏驾驭书写节奏,用书写节奏表现情感节奏,凭借章法布局与情感节奏巧夺天工的融会而化丑为美,《祭侄文稿》堪称艺术丑表达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侄文稿 用墨 用笔 化丑为美
下载PDF
走向神坛的《祭侄文稿》——历史视野中的颜真卿“三稿”接受错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颖昌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49-150,共2页
《祭侄文稿》经历了历史性的接受过程,从宋人眼中低于另外二稿,到近现代"天下第二行书"的声名鹊起,《祭侄文稿》一步步走上神坛,成为颜真卿书法的代表作品。后人对其文本的解读逐渐偏离了历史真相,产生了评价错位。
关键词 祭侄文稿 接受史 评价错位
下载PDF
书法临习者的读帖方法刍议——以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振范 田聪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53-156,共4页
学好书法,首先要学会读帖。该文以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例,从整体观察和局部分析两方面提出有效读帖的对策,即整体上要宏观把控书法作品的风貌,局部上要微观探究书法作品的内涵,采用整体和局部相结合的方法,以期为有效学习书法提供一个... 学好书法,首先要学会读帖。该文以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例,从整体观察和局部分析两方面提出有效读帖的对策,即整体上要宏观把控书法作品的风貌,局部上要微观探究书法作品的内涵,采用整体和局部相结合的方法,以期为有效学习书法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 读帖 颜真卿 祭侄文稿
下载PDF
忠义光日月 书法冠唐贤——颜真卿《祭侄文稿》书法欣赏 被引量:1
9
作者 汤传盛 《江苏教育》 2019年第29期32-34,共3页
《祭侄文稿》又称《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祭侄季明文稿》(见图1),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颜真卿为了悼念其侄颜季明所书的悼文手稿。客观而言,这幅作品无论是从文辞内容还是从书写技巧来看,都毫无疑问是书法史中的一件经典之作,在书... 《祭侄文稿》又称《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祭侄季明文稿》(见图1),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颜真卿为了悼念其侄颜季明所书的悼文手稿。客观而言,这幅作品无论是从文辞内容还是从书写技巧来看,都毫无疑问是书法史中的一件经典之作,在书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真卿 祭侄文稿 经典
下载PDF
从心理学的角度探析《祭侄文稿》
10
作者 张琪 杨吉平 《艺术科技》 2017年第6期197-197,共1页
为了弘扬传统书法艺术,唤起大家对历代经典著作的喜爱和重视。本文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把作品《祭侄文稿》的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与心理学紧密联系,突出"书为心声"... 为了弘扬传统书法艺术,唤起大家对历代经典著作的喜爱和重视。本文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把作品《祭侄文稿》的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与心理学紧密联系,突出"书为心声"的观点。提倡用心感悟书法艺术,并将生活融入其书法创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颜真卿 祭侄文稿
下载PDF
《祭侄文稿》中的无头案(下)——“应麟”“侠如”“守和之印”“小清祕真藏印”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穆棣 《中国书画》 2017年第11期4-9,共6页
一、无头案之"应麟,"印故宫本后绫方有"应麐(‘麟’之异体字)"朱文、略呈长方之印一(图1),其印主即文学家、目录学家、藏书家兼鉴赏家胡应麟。胡应麟(1551—1602),字元瑞,一字明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兰溪人。幼能诗,举... 一、无头案之"应麟,"印故宫本后绫方有"应麐(‘麟’之异体字)"朱文、略呈长方之印一(图1),其印主即文学家、目录学家、藏书家兼鉴赏家胡应麟。胡应麟(1551—1602),字元瑞,一字明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兰溪人。幼能诗,举万历四年(1576)乡荐,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二千余卷。记诵淹博,著作等身。从王世贞、汪道昆等前辈游。尝携诗谒王世贞,世贞激赏之,置诸"末五子"之列。与李攀龙、沈思孝、汤显祖、屠隆、詹景凤、张复、杨明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麟 祭侄文稿 王世贞 石羊生 詹景凤 李攀龙 乡荐 汤显祖 明时 万历
下载PDF
颜真卿《祭侄文稿》的艺术性对当前书法创作的启示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维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9年第11期75-76,共2页
《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公元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文章通过对颜真卿《祭侄文稿》的艺术性的分析,从它的来历到它的艺术性,包括用笔、结体、章法的论述和解析,再到对当下学习书法的问题的描述... 《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公元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文章通过对颜真卿《祭侄文稿》的艺术性的分析,从它的来历到它的艺术性,包括用笔、结体、章法的论述和解析,再到对当下学习书法的问题的描述,总结对当前书法创作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侄文稿 艺术性 书法创作
下载PDF
日常书写:赋予书法创作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以《祭侄文稿》的书写状态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谷元江 《书法教育》 2020年第2期8-13,共6页
"日常"书写是相对于"非日常"书写而提出的,目前学界对何谓"日常书写"、何谓"非日常书写"没有非常明确的划分。但当我们对前人(尤其是宋代以前)书写状态加以追问时,这种界限又变得清晰起来。没... "日常"书写是相对于"非日常"书写而提出的,目前学界对何谓"日常书写"、何谓"非日常书写"没有非常明确的划分。但当我们对前人(尤其是宋代以前)书写状态加以追问时,这种界限又变得清晰起来。没有现代通讯技术的古人,其书写目的是进行交流活动,实用性占据主导地位,是一种不计得失、任情恣性、自然而然的书写状态。现代人的书写更加注重审美性和艺术化,功利性也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书写 有意味的形式 祭侄文稿 书法创作 现代通讯技术 不计得失 实用性 审美性
下载PDF
笔墨风骨万古存——颜真卿《祭侄文稿》赏析
14
作者 夏镇宫 《领导之友》 2003年第2期50-50,52,共2页
领导干部于工作之余,晚灯之下,展读碑帖,是很文雅的事情,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名家代出,流派纷呈,传世精品甚多,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阅不同的作品。这里介绍一件法书——颜真卿行书《祭侄文稿》。这是一件既... 领导干部于工作之余,晚灯之下,展读碑帖,是很文雅的事情,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名家代出,流派纷呈,传世精品甚多,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阅不同的作品。这里介绍一件法书——颜真卿行书《祭侄文稿》。这是一件既开一代书艺新风,又饱含爱国主义精神的书法艺术瑰宝。 《祭侄文稿》书成于公元758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叛唐,史称安史之乱。时任平原(今山东境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流派 颜真卿 祭侄文稿 常析 中国书法 书法艺术
下载PDF
《祭侄文稿》的书法艺术探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尤晓蕊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7年第12期70-71,共2页
颜真卿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其作品《祭侄文稿》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针对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的书法艺术进行分析,文章分为四个部分,颜真卿的生平及学书历程;颜真卿《祭侄文稿》的书法特点;颜真卿《祭侄文稿》的艺术... 颜真卿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其作品《祭侄文稿》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针对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的书法艺术进行分析,文章分为四个部分,颜真卿的生平及学书历程;颜真卿《祭侄文稿》的书法特点;颜真卿《祭侄文稿》的艺术价值与影响;后世学习《祭侄文稿》的意义。试探颜真卿《祭侄文稿》的书法艺术。分别从历史背景、风格、价值、影响等方面相互结合分析,探究其书法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真卿 祭侄文稿 书法 探究
下载PDF
从书法创作中管窥情感投射——以《祭侄文稿》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慕靖雅 《收藏与投资》 2023年第3期11-13,共3页
书法作为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自古以来,书法就强调以心为本、用笔抒情。从情感上定义书法,可认为是书家受大脑支配进行的一项劳动,是将感情融进笔墨、以点线结构为形式的活动过... 书法作为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自古以来,书法就强调以心为本、用笔抒情。从情感上定义书法,可认为是书家受大脑支配进行的一项劳动,是将感情融进笔墨、以点线结构为形式的活动过程。通过书写,在字里行间抒发满怀情绪,使读者领悟书写者内心的喜怒哀乐,引发其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开阔读者的视野和心胸。本文以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例,探究书法与情感的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 情感 颜真卿 祭侄文稿
下载PDF
《祭侄文稿》对书法欣赏与创作的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治嵩 《艺术评鉴》 2022年第11期41-45,共5页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以其深刻与博大的文化内涵和沉雄壮丽的艺术审美特质感染世人,欣赏者需要掌握书法欣赏的专业知识,才能从全方位的角度去欣赏、体会到这部作品的内涵,而书法创作者也要从经典中思考创作的路径,并且认识到书法作为有...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以其深刻与博大的文化内涵和沉雄壮丽的艺术审美特质感染世人,欣赏者需要掌握书法欣赏的专业知识,才能从全方位的角度去欣赏、体会到这部作品的内涵,而书法创作者也要从经典中思考创作的路径,并且认识到书法作为有文化传承品质的艺术形式,既不能离开传统,更不能因循守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真卿 祭侄文稿 书法欣赏 书法教学
下载PDF
《祭侄文稿》:书法家逆境情感的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晓冰 《书画世界》 2023年第1期61-63,共3页
人的情感有顺境情感与逆境情感之分。逆境情感会激发无限的创造力。《祭侄文稿》是作者在逆境情感中创作的作品。《祭侄文稿》文书俱佳,由书法家自己一人所作,从“下意识”的冲动,到“无意识”的抒发,一气呵成,意境无限。《祭侄文稿》... 人的情感有顺境情感与逆境情感之分。逆境情感会激发无限的创造力。《祭侄文稿》是作者在逆境情感中创作的作品。《祭侄文稿》文书俱佳,由书法家自己一人所作,从“下意识”的冲动,到“无意识”的抒发,一气呵成,意境无限。《祭侄文稿》的逆境情感表达的不仅仅是悲痛愤怒,而且包括书法家的才华、品格、情怀、正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真卿 祭侄文稿 逆境情感
下载PDF
《祭侄文稿》的中学历史教育价值
19
作者 余淑欣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4-126,共3页
颜真卿一生在书法、做人方面留下的丰厚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他的《祭侄文稿》是千年书家临书做人学习的典范。《祭侄文稿》所展示的线条美学、所彰显的儒学美德,在构建和谐社会、复兴中华传统主流文化的今天显得尤其珍贵... 颜真卿一生在书法、做人方面留下的丰厚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他的《祭侄文稿》是千年书家临书做人学习的典范。《祭侄文稿》所展示的线条美学、所彰显的儒学美德,在构建和谐社会、复兴中华传统主流文化的今天显得尤其珍贵。在中学历史教育中,恰当运用《祭侄文稿》,充分发挥其珍贵的史料价值、美学滋养功能以及人文精神熏陶功能,能对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正在形成中的中学生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侄文稿 史料价值 美育 人文精神 功能
下载PDF
《祭侄文稿》的文化内涵及书学价值
20
作者 马得瑜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45-50,共6页
被元代书法家鲜于枢评价为“天下行书第二”的《祭侄文稿》,历来被公认为书法艺术史上的巅峰之作,欣赏者和研究者多从书法艺术的角度进行赏析和研究。其书学意义主要表现在书法艺术形式及其抒情性,历代书法理论家多有论述,本文进行了梳... 被元代书法家鲜于枢评价为“天下行书第二”的《祭侄文稿》,历来被公认为书法艺术史上的巅峰之作,欣赏者和研究者多从书法艺术的角度进行赏析和研究。其书学意义主要表现在书法艺术形式及其抒情性,历代书法理论家多有论述,本文进行了梳理和阐发。《祭侄文稿》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以书法艺术的形式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其中包括祭祀文化、祭文、皇帝的年号、干支计时、官制及爵位等。只有把书法艺术放在大文化背景下才能真正领悟中国书法艺术的真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侄文稿 文化内涵 书学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