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悟与禅悟——论禅宗思维方式对中国传统诗学美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艳芬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75-79,共5页
禅悟介入诗艺,开始了对中国传统诗学美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促使中国古代审美主义诗学传统形成;突出并强化了中国诗学美学的形上追求;影响传统美学形成了追求和谐之美的风尚。
关键词 禅宗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诗学 美学 意境
下载PDF
禅宗思维方式对古代文学鉴赏的作用与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应佩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13-17,共5页
关键词 古代文学鉴赏 思维方式 禅宗思维 直觉思维 直觉感悟 文学批评 鉴赏论 思维过程 “妙悟” 潜意识
下载PDF
禅宗思维对新时期小说的参透与同化建构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士余 《文艺评论》 1988年第2期4-12,共9页
一个被忽视的命题 新时期小说形象构成观念的嬗变,导致了作家艺术思维结构的转型和重心转移。它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审美客体的再现与观照转向审美主体的情感内省与体验。由此,当代作家的思维形态、思维重心和运动方式出现了一系列意向倾... 一个被忽视的命题 新时期小说形象构成观念的嬗变,导致了作家艺术思维结构的转型和重心转移。它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审美客体的再现与观照转向审美主体的情感内省与体验。由此,当代作家的思维形态、思维重心和运动方式出现了一系列意向倾斜。一些评论家对此作了理论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思维 新时期小说 思维图式 当代作家 情感体验 思维 思维意识 西方现代主义 艺术思维 审美思维
下载PDF
禅宗思维表征之日本茶道
4
作者 张璟 《新丝路(下旬)》 2017年第18期150-151,共2页
日本茶道无论是从物质根源角度讲,还是从其精神内核角度讲,都来源于中国。然而从中日茶道的发展轨迹上看,两者可以说是走出了完全不同的自我风格。日本茶道与禅宗有着高度的文化学内在关联。被视为日本传统文化之代表,东方文明之奇... 日本茶道无论是从物质根源角度讲,还是从其精神内核角度讲,都来源于中国。然而从中日茶道的发展轨迹上看,两者可以说是走出了完全不同的自我风格。日本茶道与禅宗有着高度的文化学内在关联。被视为日本传统文化之代表,东方文明之奇葩的茶道,可以说是日本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所谓“禅茶一味”,茶道是禅宗思想在世俗生活中的表现形式,本文将从茶道建筑、装饰、用具、礼仪等方面来探讨茶道中蕴含的禅宗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思维 茶道 和敬清寂 无常观 无一物中无尽藏
下载PDF
论禅宗思维的特征及其对当代思维创新的启示
5
作者 石丰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73-75,共3页
对中国传统思维具有重要影响的禅宗思维具有"悟"性、直觉性、形象性和否定性的特征,它独特的思维方式对我们的思维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禅宗思维 思维创新
下载PDF
浅谈禅宗思维对于企业管理的借鉴意义
6
作者 刘晓红 《中国商贸》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4-65,共2页
什么是管理哲学?众说纷纭,莫哀一是。那么,管理哲学是干什么的?意见比较统一,是解决日益纷繁的管理问题,让管理更有效。管理发展到今天,各个国家根据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社会发展情况,留下了许多有关管理的知识,如何利... 什么是管理哲学?众说纷纭,莫哀一是。那么,管理哲学是干什么的?意见比较统一,是解决日益纷繁的管理问题,让管理更有效。管理发展到今天,各个国家根据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社会发展情况,留下了许多有关管理的知识,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拥有“利用知识的知识”,成为每一个现代管理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它的深层次的核心,就是管理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管理 禅宗思维 意义 借鉴 管理哲学 现代管理者 管理问题 社会发展
下载PDF
禅宗直觉思维研究的现状和反思
7
作者 李素洁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26-28,共3页
自铃木大拙提出禅宗思维是直觉式的以后,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各自的研究方向上给予了回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对一些主要学者的研究进行述评和反思,为该领域的研究指出亟待深入的问题。
关键词 铃木大拙 直觉 禅宗思维
下载PDF
禅与诗——略论中国古代的诗性思维与禅宗的关系
8
作者 刘梅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2期47-50,58,共5页
禅宗思维和诗性思维之间的“自性”观、“空”、“无”观有着本质的区别,禅与诗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但二者也有着极大的关联。并且这种关联还并非时人所论述的那样是禅对诗的单向渗透,而是一种双向渗透,禅宗思维中也不可避免的渗透... 禅宗思维和诗性思维之间的“自性”观、“空”、“无”观有着本质的区别,禅与诗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但二者也有着极大的关联。并且这种关联还并非时人所论述的那样是禅对诗的单向渗透,而是一种双向渗透,禅宗思维中也不可避免的渗透着诗性思维。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中国古代的诗性思维最终促使了禅宗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思维 诗性思维 自性
下载PDF
禅思与诗思——王维山水诗创作的禅宗渗透 被引量:3
9
作者 高萍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25-27,37,共4页
被誉为“当代诗匠 ,又精禅理” ,有“诗佛”之称的王维 ,深受禅宗的影响。禅宗思维赋予诗人静观、内省型的美感心理结构和顿悟然领、淡化时空观念的审美方式 ,诗人以禅宗悟道的方式体验山水 ,梵我合一 ,我之“思”消融于物之“境”中 ,... 被誉为“当代诗匠 ,又精禅理” ,有“诗佛”之称的王维 ,深受禅宗的影响。禅宗思维赋予诗人静观、内省型的美感心理结构和顿悟然领、淡化时空观念的审美方式 ,诗人以禅宗悟道的方式体验山水 ,梵我合一 ,我之“思”消融于物之“境”中 ,使其山水诗形神兼备 ,意境空灵 ,禅趣盎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山水诗 禅宗 禅宗思维 创作方式
下载PDF
茶禅思维对影片《我不是药神》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杨春燕 《福建茶叶》 2019年第1期298-299,共2页
本文主要从剪辑角度分析禅宗思维对影片《我不是药神》的影响。第一部分简单阐述影片梗概,第二部分详细分析影片中的重复式、错觉式、象征隐喻式蒙太奇手法运用,第三部分深入分析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所具有的特殊含义。
关键词 蒙太奇 特写 转场 禅宗思维
下载PDF
顿悟与直觉:中西艺术思维方式的文化哲学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胜冰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28-34,85,共8页
顿悟和直觉是中西不同的艺术思维方式。它们深受各自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的顿悟发端于老庄哲学,尤其是《庄子》内篇中的思想,但它的正式形成则始自于中国的禅宗。禅宗直接为中国传统艺术提供了思维方式。西方的直觉则同柏拉图以来的非... 顿悟和直觉是中西不同的艺术思维方式。它们深受各自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的顿悟发端于老庄哲学,尤其是《庄子》内篇中的思想,但它的正式形成则始自于中国的禅宗。禅宗直接为中国传统艺术提供了思维方式。西方的直觉则同柏拉图以来的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有更紧密的联系,是对传统思辨逻辑的背叛与离异。从思维机制和思维内涵上讲,顿悟在禅宗思维的基础上,成功地吸收了儒家文化的理性原则和道家哲学的形而上本体意味,使中国艺术思维既具有直观领悟的瞬时判断性,又充满一种永恒性的深刻体验和迷人的空灵。而直觉主要来自于知觉经验的自组织能力,强调先天赋予性和天才、灵感的“本我”状态,容易激发创造力,获取新奇的艺术构思,但也容易走向非理性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思维方式 直觉说 顿悟 传统艺术思维 非理性主义 佛教禅宗 柏拉图 禅宗思维 理性原则 西方
下载PDF
禅宗感悟与语文学习
12
作者 张超 《山东教育》 1999年第8期14-16,共3页
当前的语文学习及研究,有过于强化理性逻辑分析的科学主义倾向,而少直觉、感悟(灵感)、综合的人文主义因素。人所共知,自然科学偏重于理性的逻辑思维(或曰“线型思维”),而语文学习似乎更需要灵活、直接、模糊、整合的“直觉感... 当前的语文学习及研究,有过于强化理性逻辑分析的科学主义倾向,而少直觉、感悟(灵感)、综合的人文主义因素。人所共知,自然科学偏重于理性的逻辑思维(或曰“线型思维”),而语文学习似乎更需要灵活、直接、模糊、整合的“直觉感悟思维”。所谓直觉感悟思维,是指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学习 “悟” 禅宗思维 生活体验 “三主”教学观 直觉感悟 人生哲学 文化素养 《沧浪诗话》 突发性
下载PDF
禅思与诗思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全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6期90-94,共5页
禅宗思维与诗性思维是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思维 ,那种所谓“诗学等禅宗 ,千古渊源共”、“论诗如论禅”、“舍筏登岸 ,禅家以为悟境 ,诗家以为化境 ,诗禅一致 ,等无差别”是把禅宗思维中渗透的诗性思维也当成了禅宗思维。它们之间的区别... 禅宗思维与诗性思维是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思维 ,那种所谓“诗学等禅宗 ,千古渊源共”、“论诗如论禅”、“舍筏登岸 ,禅家以为悟境 ,诗家以为化境 ,诗禅一致 ,等无差别”是把禅宗思维中渗透的诗性思维也当成了禅宗思维。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 ,表面上看都追求“自性”和“个性” ,也都有对“空”、“无”的独到见解 ,但实质上两者的“自性”观、“空”“无”观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思 诗思 比较研究 禅宗思维 诗性思维
下载PDF
现代女性心灵的自我拯救——读从容的诗
14
作者 吴思敬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7期19-23,共5页
诗人从容提出了"现代女性心灵禅诗"的命题,并以自己凝神打造的诗篇作为印证,其核心就是希望在诗歌写作中融入禅宗思维,提升诗歌的精神高度,从而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使女性书写从琐屑的生活流与狭隘封闭的心态中解脱出来。从容... 诗人从容提出了"现代女性心灵禅诗"的命题,并以自己凝神打造的诗篇作为印证,其核心就是希望在诗歌写作中融入禅宗思维,提升诗歌的精神高度,从而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使女性书写从琐屑的生活流与狭隘封闭的心态中解脱出来。从容这一主张及其浸透着佛性的诗作,为当下女性诗歌写作带来了一股熙和的清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女性 禅宗思维 从容
下载PDF
迷人而难启的“黑箱”──评废名的诗 被引量:13
15
作者 罗振亚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90-204,共15页
关键词 禅宗思维 废名诗歌 现代诗派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人民文学出版社 “是”字结构 意象 禅宗哲学 六朝文 卞之琳
下载PDF
于宗信诗歌近作的文化透视
16
作者 李万庆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86-90,共5页
今年出版的《于宗信抒情诗近作选》是中年诗人于宗信的第十部诗集。近年来随着大陆文化热的兴起与平复,随着海峡两岸诗歌的交流,一批习惯于贴近生活层面写作的中年诗人已经开始超越现实,走向历史与文化的深层建构。于宗信是得风气之先者... 今年出版的《于宗信抒情诗近作选》是中年诗人于宗信的第十部诗集。近年来随着大陆文化热的兴起与平复,随着海峡两岸诗歌的交流,一批习惯于贴近生活层面写作的中年诗人已经开始超越现实,走向历史与文化的深层建构。于宗信是得风气之先者,因此,早在1986年他就开始了《黄土层·画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精神 文化透视 抒情诗 民族生命 海峡两岸 近作 中国方式 生存状态 禅宗思维 中华民族
下载PDF
董其昌的绘画笔墨语言 被引量:1
17
作者 华枫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56-60,共5页
本文分析了晚明画家董其昌绘画的笔墨语言的特点。他借鉴禅宗的思维方式 ,成功地实现了对传统的整合与超越 ,在对传统的融会中达到了个人画风的新变 ,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地将书法性笔墨引入绘画 。
关键词 董其昌 笔墨语言 悟入 超出 禅宗思维 文人画
下载PDF
主持人的话
18
作者 刘红忠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共1页
在这篇论文中,末木文美士教授讨论的是被称为“世界禅者”的铃木大拙(1870—1966)。中国学界对铃木大拙发生兴趣是在1980年代。当时,我也正在写有关禅宗与文学之关系的一些文章,铃木的论著当然是必须参考的。可是那时候铃木大拙的... 在这篇论文中,末木文美士教授讨论的是被称为“世界禅者”的铃木大拙(1870—1966)。中国学界对铃木大拙发生兴趣是在1980年代。当时,我也正在写有关禅宗与文学之关系的一些文章,铃木的论著当然是必须参考的。可是那时候铃木大拙的著作还没有翻译成中文(只有台湾翻译过几种),我只好在北京图书馆借来日文本阅读。铃木大拙对于禅的说法,往往抽离历史背景,把禅哲理化或玄思化了,比如超越逻辑对立、进入超然境界、悟与无等等,比起当时主要能够用于参考的范文澜《唐代佛教》来,更容易用于禅宗思维与文学表现的解释,因此铃木禅在1980年代的中国,确实产生过颇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持人 禅宗思维 80年代 中国学界 文学表现 北京图书馆 文本阅读 哲理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