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7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观禅诗“静”“净”“空”境界探析
1
作者 苏云燕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秦观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诗人,他的禅诗创作多杂糅进自己的情感体验与诉求,塑造了深邃的意境。境界是诗歌艺术性的本质所在,“静”“净”“空”是佛教的重要思想,对这三个禅境的探析可以作为理解秦观禅诗禅意理趣的重要切入点。据整理,秦观... 秦观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诗人,他的禅诗创作多杂糅进自己的情感体验与诉求,塑造了深邃的意境。境界是诗歌艺术性的本质所在,“静”“净”“空”是佛教的重要思想,对这三个禅境的探析可以作为理解秦观禅诗禅意理趣的重要切入点。据整理,秦观有96首禅诗,其创作的禅诗饱含情感,既表现了悠远缥渺的禅趣,又表现了浓郁动人的诗情,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一定程度上冲淡了说理的弊端。解析他的禅诗对于我们深入认识在历史中与佛交涉、深谙禅理的更真实的秦观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观 禅诗 境界
下载PDF
从认知诗学看《冷斋夜话》禅诗修辞对《诗经》的格义
2
作者 何和平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175-177,共3页
佛家既有出世也有入世,甚至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在中国化及世俗化过程中,受到过儒家等传统文化的影响,为方便说法而对《诗经》等有所格义,尤其是宋代的禅诗修辞等方面。以惠洪《冷斋夜话》为例,在认知诗学视角下,借鉴桐城姚鼐之法进... 佛家既有出世也有入世,甚至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在中国化及世俗化过程中,受到过儒家等传统文化的影响,为方便说法而对《诗经》等有所格义,尤其是宋代的禅诗修辞等方面。以惠洪《冷斋夜话》为例,在认知诗学视角下,借鉴桐城姚鼐之法进行分类、鉴赏及考证,通过对禅林笔记中的禅诗修辞进行结构分析、情思体悟及格义探讨,可以发现:禅与诗关系密切,且佛家存在禅诗修辞,源自《诗经》格义而非古印度,具有自身特点及意义,综合“不立文字”与“不离文字”而成“不执文字”,在继承儒家对偶、新用、方言、用典、婉曲、夸张、比喻、反语等手法时,又融入禅语、禅理及禅悦而有所发展。希望对地方禅诗的研究及佛儒二家关系的探讨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惠洪《冷斋夜话》 地方禅诗 修辞 经》 格义
下载PDF
中国古典禅诗译介在美国的滥觞与发展
3
作者 秦思 《外国语文研究》 2023年第4期95-107,共13页
20世纪70年代迄今,美国出版多部中国禅诗英译选集及禅宗隐逸诗僧诗作单行本,英译中国禅宗诗歌逐渐形成中国古典诗词在美译介一个醒目的翻译诗学特征与诗歌翻译次场域。禅诗翻译既是翻译文学,也是诗歌文学和宗教文学。本文试图从禅诗英... 20世纪70年代迄今,美国出版多部中国禅诗英译选集及禅宗隐逸诗僧诗作单行本,英译中国禅宗诗歌逐渐形成中国古典诗词在美译介一个醒目的翻译诗学特征与诗歌翻译次场域。禅诗翻译既是翻译文学,也是诗歌文学和宗教文学。本文试图从禅诗英译发生时美国的宗教、文学、以及诗歌翻译三个方面回溯与梳理禅诗英译次场域形成的历史脉络,再现禅诗英译在美的滥觞与发展。归根结底,禅诗翻译的形成与建立,源自宗教、文学与翻译场域的历史互动与对话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诗 歌翻译 中国古典
下载PDF
禅机诗意 观照人生——评姜剑云先生的《禅诗百首》
4
作者 李新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91-93,共3页
姜剑云先生的《禅诗百首》从古往今来历代文人作家的禅诗文本出发,以文史哲相兼容的方法,用当代学人的视角,对其所抒之情志、所示之佛禅思想加以分析解读,多有新见阐发,并为当代社会受众群体提供了人生智慧的启迪;在当今禅文学普及和研... 姜剑云先生的《禅诗百首》从古往今来历代文人作家的禅诗文本出发,以文史哲相兼容的方法,用当代学人的视角,对其所抒之情志、所示之佛禅思想加以分析解读,多有新见阐发,并为当代社会受众群体提供了人生智慧的启迪;在当今禅文学普及和研究领域的众多论著中,可谓自出机杼。该书主要有三方面的特色:一、品禅论诗,不拘一格;二、披文入情,以意逆志;三、以古鉴今,观照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诗百首 禅诗
下载PDF
中国现代禅诗二十年(1996-2016)
5
作者 李艳敏 《衡水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05-112,共8页
现代禅诗是以现代汉语写作的自由体禅诗,承续了诗禅相融的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其自觉写作已有二十余年,作者主要分布在河北石家庄、四川成都、福建三明和北京、上海等地。陈仲义1996年提出的禅思诗学如今正在现代汉诗创作领域发挥其积极... 现代禅诗是以现代汉语写作的自由体禅诗,承续了诗禅相融的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其自觉写作已有二十余年,作者主要分布在河北石家庄、四川成都、福建三明和北京、上海等地。陈仲义1996年提出的禅思诗学如今正在现代汉诗创作领域发挥其积极作用。由李天靖、南北和少木森编选的现代禅诗选本和以个人名义出版的现代禅诗集集中体现了其创作实力,致力于现代禅诗探索的现代禅诗派也在民间发展壮大。南北、雷默、古石、也牛、昌政、杨键、霍俊明、碧青、从容、白兰等人的大量诗作构成了当下中国的现代禅诗景观。现代禅诗总体上为现代汉诗的禅意书写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诗 现代禅诗 中国
下载PDF
论王安石的晚年禅诗 被引量:5
6
作者 霍松林 张小丽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7-31,共5页
王安石晚年二次罢相、退隐钟山后,创作了大量禅诗。这些禅诗主要表现在以禅典入诗、以禅理入诗和以禅趣入诗三个方面。其中禅趣诗最能代表王安石禅诗的成就,具有取境小巧、造语精工,善用譬喻、问句及诗风清雅、诗味含蓄等独特艺术特色。
关键词 王安石 禅诗
下载PDF
禅诗的“归家”之思 被引量:6
7
作者 余虹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2-116,共5页
明心见性是参禅悟道的旨归,禅宗常以"归家"喻回归本性真心,由此,"归家"便成了禅诗的核心主题。大量的禅诗皆围绕"归家"主题而展开。"归家"的过程即由迷而悟的过程,体现了禅宗对生命的独特理解... 明心见性是参禅悟道的旨归,禅宗常以"归家"喻回归本性真心,由此,"归家"便成了禅诗的核心主题。大量的禅诗皆围绕"归家"主题而展开。"归家"的过程即由迷而悟的过程,体现了禅宗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对生命存在本质的深沉思考,对生命终极价值的探索。禅僧们把这种独特的生命体验表现在诗歌中,形成了禅诗独特的审美特质。本文拟从迷失——呼唤——思乡——寻路——回家这一条"归家"之路,对禅诗如何展现存在之思作一粗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家 审美特质 禅诗
下载PDF
华严帝网印禅心──论《华严经》、华严宗对禅思禅诗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吴言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5-91,共7页
《华严经》蕴含着深邃灵动的禅悟思维。以《华严经》作为宗经的华严宗,建构起四法界、十玄无碍、六相圆融的话语体系,这个体系以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圆融境为根本特征。圆融既是华严的至境,也是禅的至境。华严的圆融境对禅思禅诗产... 《华严经》蕴含着深邃灵动的禅悟思维。以《华严经》作为宗经的华严宗,建构起四法界、十玄无碍、六相圆融的话语体系,这个体系以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圆融境为根本特征。圆融既是华严的至境,也是禅的至境。华严的圆融境对禅思禅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禅宗诗歌的理事圆融境、事事圆融、现量直观境。表达圆融境的禅诗,彰显出重重无尽、圆融谐和的美感特质。具体探讨《华严经》、华严宗的禅悟思维对禅思禅诗的影响,对建构21世纪的中国禅诗研究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经>> 华严宗 圆融 禅诗 悟思维
下载PDF
猿——唐代文人禅诗的另类书写 被引量:5
9
作者 张锦辉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51,共7页
文人禅诗具有宗教(禅)和文学(诗)的色彩,是文人在创作中融入禅悟思维,以对现实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为基础而形诸诗作,浸透着浓郁、强烈的禅学意蕴,具有一定的禅机、禅趣和禅意,渗透着淳淳禅韵和禅味。猿作为唐代文人禅诗中频繁出现的意象,... 文人禅诗具有宗教(禅)和文学(诗)的色彩,是文人在创作中融入禅悟思维,以对现实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为基础而形诸诗作,浸透着浓郁、强烈的禅学意蕴,具有一定的禅机、禅趣和禅意,渗透着淳淳禅韵和禅味。猿作为唐代文人禅诗中频繁出现的意象,在佛禅思想的浸染下具有了宗教性(禅性),体现出心灵的显化;禅境的外化和佛禅的化身等意蕴,开拓了猿意象的内蕴,丰富了唐诗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禅诗 内蕴
下载PDF
水与佛及禅诗意境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德民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1-163,共3页
佛理与水性的相似性特征,催生出以水喻佛、彰明佛理和以水修佛、参水悟心等文化互释现象。禅家以诗的形式表达妙悟玄机,观物见性的体会时,常取水为象,利用水的动静特点开拓禅诗意境,以营造禅家的知性世界和感性世界,具有非凡的艺术表现... 佛理与水性的相似性特征,催生出以水喻佛、彰明佛理和以水修佛、参水悟心等文化互释现象。禅家以诗的形式表达妙悟玄机,观物见性的体会时,常取水为象,利用水的动静特点开拓禅诗意境,以营造禅家的知性世界和感性世界,具有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水与佛及禅诗意境之间的关系玄妙精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诗 意境
下载PDF
般若空观印禅心——论《心经》对禅思禅诗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言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2-108,共7页
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心经》 ,既是《大般若经》的精华 ,也是佛法的总纲领。《心经》五蕴皆空、色空相即、诸法空相、了无所得的般若空观 ,深刻影响了禅宗破除五蕴执着、圆融真空妙有、体证澄明自性、彻见本来面目的思想。禅宗汲... 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心经》 ,既是《大般若经》的精华 ,也是佛法的总纲领。《心经》五蕴皆空、色空相即、诸法空相、了无所得的般若空观 ,深刻影响了禅宗破除五蕴执着、圆融真空妙有、体证澄明自性、彻见本来面目的思想。禅宗汲取《心经》精髓 ,并通过诗歌偈颂的形式 ,传达对《心经》般若空观的透彻之悟 ,流漾着玲珑透彻、色相俱泯的风致。体证般若空观及其对禅思禅诗的影响 ,对建构 2 1世纪禅悟诗学 ,有着重要的意义。般若空观剔除感官的粘滞性 ,超越物质声色世界 ,以跃入澄明自在的审美情境 ,与禅的终极关怀合若符契 ,对追求诗意地栖居的当代人文精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经》 《大般若经》 般若空观 观自在 禅诗
下载PDF
曹洞宗禅诗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言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5-151,177,共8页
在禅宗五家中,曹洞宗宗风绵密,其禅诗向来被视为晦涩难解、如天书哑谜。从其哲学的核心正偏回互理论入手,对曹洞宗禅诗文本解码,可发现曹洞宗禅诗由以体用为主的两大意象序列组成,形成了一个绵整严密的象喻体系。曹洞宗由此两组意... 在禅宗五家中,曹洞宗宗风绵密,其禅诗向来被视为晦涩难解、如天书哑谜。从其哲学的核心正偏回互理论入手,对曹洞宗禅诗文本解码,可发现曹洞宗禅诗由以体用为主的两大意象序列组成,形成了一个绵整严密的象喻体系。曹洞宗由此两组意象序列的回互,启迪参禅者进入禅悟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洞宗 禅诗 正偏 回互理论
下载PDF
论唐代文人禅诗莲意象的美学特色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锦辉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58,共9页
莲作为中国文学中常见的意象,随着佛教东传,莲的宗教意蕴产生了。禅宗诞生之后,莲亦沾染上禅宗的色彩。饱受禅佛思想沾溉的唐代文人,在禅宗独特的思维方式影响下,借助诗性智慧,使莲参与审美创造,最终形成了莲象征净洁无染的本心、建构... 莲作为中国文学中常见的意象,随着佛教东传,莲的宗教意蕴产生了。禅宗诞生之后,莲亦沾染上禅宗的色彩。饱受禅佛思想沾溉的唐代文人,在禅宗独特的思维方式影响下,借助诗性智慧,使莲参与审美创造,最终形成了莲象征净洁无染的本心、建构诗意栖居的乐土、疏淡自然诗境的因子等美学特色。其中疏淡自然的诗境是净洁无染的本心和诗意栖居乐土的升华,三者之间是一种层递的关系。唐代文人在对莲的审美观照中将禅思与诗情融为一体,发展和丰富了莲意象的内蕴,为唐诗的创作开辟了一片更为广阔的新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禅诗 美学特色 唐代文学
下载PDF
诗禅互动的审美效应——论洛夫的禅诗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橹 董迎春 《华文文学》 2009年第5期54-61,共8页
从洛夫的禅诗中不仅读到了许多妙悟和顿悟的诗语,更能读出他对现实和人生的强烈关注。丰盈的意象和独到的神思,与禅的意境融为一体,形成"诗禅互动"的审美效应,扩充了读者的审美视野,丰富了当下现代诗歌创作。
关键词 禅诗 洛夫 审美 互动
下载PDF
禅宗心性论要旨及其在唐代文人禅诗中的表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锦辉 苑丽丽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80-86,共7页
文人禅诗具有宗教(禅)和文学(诗)二重性,是文人在创作中融入禅悟思维,以对现实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为基础而形诸诗作,浸透着浓郁、强烈的禅学意蕴,具有一定的禅机、禅趣和禅意,渗透着淳淳禅韵和禅味。通过对禅宗心性论要旨的论析,可以发现... 文人禅诗具有宗教(禅)和文学(诗)二重性,是文人在创作中融入禅悟思维,以对现实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为基础而形诸诗作,浸透着浓郁、强烈的禅学意蕴,具有一定的禅机、禅趣和禅意,渗透着淳淳禅韵和禅味。通过对禅宗心性论要旨的论析,可以发现:心在文人禅诗中主要体现出禅心、尘心和猿心三种内型,并且与文人形成互动,最终对唐诗创作手法、内容和意蕴的发展起到补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禅诗 尘心 猿心 互动
下载PDF
论“空”在唐代文人禅诗中的表现及蕴含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锦辉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113-119,共7页
唐代文人禅诗作为唐诗的一个分支,是"文学",也是"禅学",是一种融通宗教(禅宗)与文学(诗歌)的特殊创作。唐代文人禅诗对"空"的书写表现为禅景空、禅理空和禅心空三个方面,并且具有独特的蕴含,最终使得唐... 唐代文人禅诗作为唐诗的一个分支,是"文学",也是"禅学",是一种融通宗教(禅宗)与文学(诗歌)的特殊创作。唐代文人禅诗对"空"的书写表现为禅景空、禅理空和禅心空三个方面,并且具有独特的蕴含,最终使得唐代文人禅诗呈现出诗意多样、语言朦胧、意境空灵等特色,丰富了唐诗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禅诗 景空 理空 心空
下载PDF
试析苏轼禅诗的理趣美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艳秋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47-49,共3页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命运多舛。在政治与生活的双重压力下,仍能泰然处之,与他接触佛学参禅悟道有着密切关系。佛学成为苏轼多难人生的精神支柱,他游历山水,借山水景物阐发佛理。他的禅诗寄寓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发人深省。
关键词 苏轼 禅诗 佛学思想 理趣美
下载PDF
从符号修辞学论禅诗之现代如何可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金燕 《华文文学》 2012年第5期92-96,共5页
禅诗写作以"平常语"入诗,反诗歌"陌生化"合禅宗顿悟"自性"之道,它呈现出的"反讽"修辞格的特点,也隐藏着禅宗美学"反讽"的符号学内涵。禅宗这种与后现代主义诗学契合的美学追求以及... 禅诗写作以"平常语"入诗,反诗歌"陌生化"合禅宗顿悟"自性"之道,它呈现出的"反讽"修辞格的特点,也隐藏着禅宗美学"反讽"的符号学内涵。禅宗这种与后现代主义诗学契合的美学追求以及古典禅诗成功的操作实践,可以为禅诗之现代提供契机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诗 宗美学 符号修辞学 反讽 平常语 陌生化
下载PDF
云门宗禅诗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言生 《五台山研究》 2001年第1期8-15,共8页
云门宗是禅宗五家七宗之一 ,以开山祖师云门文偃禅师 ( 864-94 9)而得名。云门宗的接机方法是云门三句 :函盖乾坤 ,截断众流 ,随波逐浪。本文从云门宗的接机方法、禅学思想、禅悟思维特质出发 ,对云门宗禅诗进行研究 ,揭示云门三句的禅... 云门宗是禅宗五家七宗之一 ,以开山祖师云门文偃禅师 ( 864-94 9)而得名。云门宗的接机方法是云门三句 :函盖乾坤 ,截断众流 ,随波逐浪。本文从云门宗的接机方法、禅学思想、禅悟思维特质出发 ,对云门宗禅诗进行研究 ,揭示云门三句的禅悟内涵 ,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云门宗禅诗之取象方式、运思特点、美感质性。探讨黄龙宗禅诗的禅悟内涵和美感特质 ,透析潜蕴其中的佛心、禅韵、诗情 ,对建构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门宗 云门三句 禅诗 美感特质
下载PDF
“诗魔”之“禅”——评《洛夫禅诗》集 被引量:3
20
作者 沈奇 《华文文学》 2004年第4期54-56,共3页
“禅”“魔”互证 ,是洛夫诗歌美学的核心。《洛夫禅诗》集的出版 ,为近年渐次展露的现代禅思诗学研究 ,提供了一个典型个案 :即经由现代诗淘洗之后 ,对富有“东方智慧”的古典诗美及汉语诗性本质的二度认领 ,以求在现代性诉求与汉诗审... “禅”“魔”互证 ,是洛夫诗歌美学的核心。《洛夫禅诗》集的出版 ,为近年渐次展露的现代禅思诗学研究 ,提供了一个典型个案 :即经由现代诗淘洗之后 ,对富有“东方智慧”的古典诗美及汉语诗性本质的二度认领 ,以求在现代性诉求与汉诗审美特性的发扬之间 ,寻求更具超越性和亲和性的连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洛夫 现代禅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