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情共享”理念下茶思禅语的外译传播探究
1
作者 陆秀英 许晓雪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5,共6页
茶思禅语是诠释茶精神和茶文化的茶言茶语,文雅隽永,含意深远,体现了独具一格的茶文化以及人生和生活哲理。中国茶文化中含有大量的茶思禅语,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茶精神和茶文化“走出去”,本文聚焦茶思禅语外译传播难点,分析有效对外传... 茶思禅语是诠释茶精神和茶文化的茶言茶语,文雅隽永,含意深远,体现了独具一格的茶文化以及人生和生活哲理。中国茶文化中含有大量的茶思禅语,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茶精神和茶文化“走出去”,本文聚焦茶思禅语外译传播难点,分析有效对外传播茶思禅语的对策和建议,让更多海外读者“共情共享”中国茶文化及其背后的智慧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思禅语 茶文化 外译传播 共情 共享
下载PDF
论紫砂壶作品《静听禅语》的美学内涵
2
作者 徐燕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3年第1期110-110,共1页
中国有独特的“茶禅”文化,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反应,对紫砂壶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件《静听禅语》将“禅”作为创作主体,在艺术表现上具有明亮、智慧的美感,充满淳朴气息的泥料、精简的造型与精心点缀的装饰完美配合,展现了紫... 中国有独特的“茶禅”文化,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反应,对紫砂壶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件《静听禅语》将“禅”作为创作主体,在艺术表现上具有明亮、智慧的美感,充满淳朴气息的泥料、精简的造型与精心点缀的装饰完美配合,展现了紫砂壶的工艺特征与艺术追求,刻画了一个超尘脱俗、清静寂定的禅意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砂壶 静听禅语 禅意 美学内涵
下载PDF
宋诗话中佛禅话头及其喻意(一)——范温《潜溪诗眼》禅语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周裕锴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0-155,共6页
在宋诗话的作者队伍里,不少人与佛禅有各种瓜葛,大致有以下五种情况:一、被禅宗灯录列为法嗣,如《彦周诗话》的作者许顗,《岁寒堂诗话》的作者张戒。二、自以学佛居士为别号,如《藏海诗话》作者吴可号藏海居士,《竹坡诗话》的作者周紫... 在宋诗话的作者队伍里,不少人与佛禅有各种瓜葛,大致有以下五种情况:一、被禅宗灯录列为法嗣,如《彦周诗话》的作者许顗,《岁寒堂诗话》的作者张戒。二、自以学佛居士为别号,如《藏海诗话》作者吴可号藏海居士,《竹坡诗话》的作者周紫芝号竹坡居士,《石林诗话》的作者叶梦得号石林居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彦周诗话》 《潜溪诗眼》 佛禅 《石林诗话》 《岁寒堂诗话》 作者队伍 禅语 范温
下载PDF
《词源》禅语汇释
4
作者 许兴宝 《阴山学刊》 2012年第3期27-32,共6页
张炎《词源》用大量禅语论词,与严羽《沧浪诗话》用禅语论诗相似。但后者在郭绍虞校释本中注释确切明白,而前者却在夏承焘的校注本中提及甚少,其他释本亦如是,显然不能适应阅读者的需求。张炎30多岁以后飘零不偶,跻身佛道,对禅理有独到... 张炎《词源》用大量禅语论词,与严羽《沧浪诗话》用禅语论诗相似。但后者在郭绍虞校释本中注释确切明白,而前者却在夏承焘的校注本中提及甚少,其他释本亦如是,显然不能适应阅读者的需求。张炎30多岁以后飘零不偶,跻身佛道,对禅理有独到领会,所以在词作与词论中多以禅语作为材料表达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炎 词源 禅语
下载PDF
禅语会话的认知隐喻解读 被引量:2
5
作者 任珊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85-86,共2页
禅宗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禅语的非逻辑又使人们难以理解。解读禅语言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禅语会话作为一种教授方式注重交际的有效性,而禅宗要义非逻辑语言所能表达,它"不立文字"。如何启发学人... 禅宗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禅语的非逻辑又使人们难以理解。解读禅语言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禅语会话作为一种教授方式注重交际的有效性,而禅宗要义非逻辑语言所能表达,它"不立文字"。如何启发学人从语言中去领悟语言本身难以传达的信息?认知隐喻让我们理解禅语录中的"胡言乱语"有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语 隐喻 认知 源域 目标域
下载PDF
禅语解读──“头白”与“头黑”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壮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9-55,共7页
禅语之所以难解,一方面与禅门所特有的反常的思惟方式及隐喻性的表达方式有关,另一方面也由于禅僧讲话多用方音土语。马祖道一的著名禅语“头白、头黑”之所以成为千古以来无人能解的公案,其源盖出于方音所引起的误记。马祖道一最初... 禅语之所以难解,一方面与禅门所特有的反常的思惟方式及隐喻性的表达方式有关,另一方面也由于禅僧讲话多用方音土语。马祖道一的著名禅语“头白、头黑”之所以成为千古以来无人能解的公案,其源盖出于方音所引起的误记。马祖道一最初住寺于闽北建阳,而建阳一带人发音“头”、“侯”不分,故马祖语录中所谓“头白”“头黑”者,实属闽语“侯白”“侯黑”之误。由此而联系佛禅典籍中的有关论述,则知隐埋在“头白,头黑”此段禅语背后的深层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灯会元》 《景德传灯录》 马祖道一 禅语 百丈怀海 “不可说” 表达方式 深层意蕴 见山是山 学人
下载PDF
禅语问答的认知语言学观照——以《景德传灯录》为中心
7
作者 任珊 《重庆社会科学》 2006年第2期62-68,共7页
近年来,禅宗语言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对其进行语义、语法、修辞等各个方面研究的成果层出不穷。正如公认的语言系统是由组合和聚合两大关系推动的一样,禅语问答中也存在类似的系统,由此衍生出丰富的禅籍语录。本文以《传灯录》为研... 近年来,禅宗语言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对其进行语义、语法、修辞等各个方面研究的成果层出不穷。正如公认的语言系统是由组合和聚合两大关系推动的一样,禅语问答中也存在类似的系统,由此衍生出丰富的禅籍语录。本文以《传灯录》为研究对象,来描述禅语问答中的组合和聚合关系,并用二十世纪末兴起的认知语言学及其相关理论对禅语问答进行解释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语 问答 认知 隐喻 语用推理
下载PDF
浅谈紫砂“心经壶”的壶风禅语 被引量:2
8
作者 周黎丽 《江苏陶瓷》 CAS 2017年第1期66-67,共2页
紫砂壶温润中和、朴实无华的特性在"心经壶"上体现明显。陶刻《心经》笔墨清逸,恬淡随性。"心经壶"和陶刻兼有禅意,或天地或性灵,两者一脉相承、温和清淡,壶风禅语尽在不言中。
关键词 心经壶 紫砂 造型 壶风禅语
下载PDF
马祖道一禅语分析
9
作者 文豪 《五台山研究》 2005年第4期23-27,共5页
马祖道一是中国禅宗史上影响深广的高僧大德,他创立洪州禅系及其“平常心是道”的禅学思想标志着禅学中国化的完成。马祖道一的传法方式灵活多样,禅语风格自成一家。本文从口头语言和动作语言这两个方面对马祖道一的禅语进行分析。
关键词 马祖道一 禅语 口头语言 动作语言
下载PDF
茶道中的佛典与禅语 被引量:1
10
作者 见慧 《协商论坛》 2010年第1期62-62,共1页
“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中国茶道得佛教文化的滋养,如石蕴玉,如水含珠。在茶道中佛典和禅语的引用,往往可启悟人的慧性,帮助人们对茶道内涵的理解,并从中得到悟道的无穷乐趣。
关键词 茶道 禅语 佛典 佛教文化 悟道
下载PDF
在中日临济宗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兼《东瀛禅语》发行纪念会上的致辞
11
《佛学研究》 2007年第1期28-32,共5页
10月24日,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与日本临济宗妙心寺派灵云院、灵云院国际禅交流友好协会在北京京都信苑饭店联合举行“中日临济宗学术研讨会”,中心议题是“关山慧玄无相大师的禅风——纪念无相大师圆寂650周年”。会议开幕式兼为则竹... 10月24日,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与日本临济宗妙心寺派灵云院、灵云院国际禅交流友好协会在北京京都信苑饭店联合举行“中日临济宗学术研讨会”,中心议题是“关山慧玄无相大师的禅风——纪念无相大师圆寂650周年”。会议开幕式兼为则竹秀南法师中文版《东瀛禅语》发行仪式,接着中日双方7名代表发表论文。现将领导、贵宾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的致词及中日两国学者的论文刊载,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临济宗 纪念会 开幕式 大师 禅语 发行 圆寂
下载PDF
紫砂壶艺术中的陶刻之美——浅谈《禅语》的创作感悟
12
作者 杨国琴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2年第8期169-169,共1页
陶刻是陶器创作中重要的装饰技法之一,在紫砂壶艺术中得以发扬光大,蕴含着丰厚的文化价值。《禅语》一壶形态简洁、新颖,气质清新、淡雅,其中的陶刻装饰直接表达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并展现了紫砂壶陶刻独特的布局与技巧。通过对此壶的分析... 陶刻是陶器创作中重要的装饰技法之一,在紫砂壶艺术中得以发扬光大,蕴含着丰厚的文化价值。《禅语》一壶形态简洁、新颖,气质清新、淡雅,其中的陶刻装饰直接表达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并展现了紫砂壶陶刻独特的布局与技巧。通过对此壶的分析,可以了解陶刻与紫砂壶艺术结合的方式,以及陶刻工艺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砂壶 禅语 陶刻 佛文化
下载PDF
灵鹫峰文殊寺瞻礼偶效禅语
13
作者 弘历 《五台山研究》 1996年第1期33-33,共1页
灵鹫峰文殊寺瞻礼偶效禅语弘历六度重兹到五台,默符天地数中该。《汉书云》,五六者,天地之中合。予凡六度来五台,其数适相符协云。不期再至却常住,予八旬正寿以前,于中祀已皆亲祭一周,以尽抱蜀之职。兹来五台瞻谒,亦犹中祀一周... 灵鹫峰文殊寺瞻礼偶效禅语弘历六度重兹到五台,默符天地数中该。《汉书云》,五六者,天地之中合。予凡六度来五台,其数适相符协云。不期再至却常住,予八旬正寿以前,于中祀已皆亲祭一周,以尽抱蜀之职。兹来五台瞻谒,亦犹中祀一周之义。归政前可不再至矣。既曰言归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殊 禅语 弘历 抱蜀 天地 汉书 辩才 御笔 乾隆 季春
下载PDF
禅语
14
作者 野鹤 《黄河之声》 2014年第9期53-53,共1页
时间终考一生 道持前行 般若投胎 瞬间一点既为长
关键词 禅语 时间 般若 瞬间
下载PDF
玄妙的禅语
15
作者 那秋生 《阅读与写作》 2009年第11期5-5,共1页
禅语即禅宗的语录,具有玄虚的思想风格与奇妙的修辞特色。
关键词 禅语 修辞特色 思想风格 禅宗 奇妙
下载PDF
画者的禅语
16
作者 连国卿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67-68,70,共3页
以禅宗的思维方式和机理本原来阐释绘画艺术,不失为一种独特视角。艺术没有真理只有生命的观点虽不大过新颖,却也不无道理。而且鲁迅先生也说过,写小说不能依靠小说技法之类书籍。然而小说也好,绘画也好,创作出来之后既已定型,还... 以禅宗的思维方式和机理本原来阐释绘画艺术,不失为一种独特视角。艺术没有真理只有生命的观点虽不大过新颖,却也不无道理。而且鲁迅先生也说过,写小说不能依靠小说技法之类书籍。然而小说也好,绘画也好,创作出来之后既已定型,还是有标准、能评论的。事物具有规律性,这已为世人所公认;创作没有成规,也是文艺工作者的共同体会。个性的东西、独特的东西究竟怎样产生,这确乎不仅是个实践问题,同时也是个理论问题。望同好积极参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讲座 画家 绘画艺术 禅宗 禅语
下载PDF
理家未必皆禅语──屏山诗一辨
17
作者 张福勋 《阴山学刊》 1994年第1期26-29,共4页
王士祯论理学家刘子诗作“往往多禅语”,其实不尽准确。考刘氏诸诗,大部分并非“多禅语”,并不乏“形神兼具”“驰骋痛快”且含“讽刺”之作,显然与把恪守道学和作诗看成“第一对病”的其他道学家有很大不同。这和他两宋之际所身遭... 王士祯论理学家刘子诗作“往往多禅语”,其实不尽准确。考刘氏诸诗,大部分并非“多禅语”,并不乏“形神兼具”“驰骋痛快”且含“讽刺”之作,显然与把恪守道学和作诗看成“第一对病”的其他道学家有很大不同。这和他两宋之际所身遭的家仇国恨密切相关。所以他的诗或痛陈时政,或借古喻今,慷慨悲歌,毫无“迂腐粗糙”之气。就是他归隐后,也未忘天下忧,而且“躬耕”的生活使他的诗作更贴近了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子翚 理学家 禅语
下载PDF
朱英诞的诗与禅
18
作者 王泽龙 梁淼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2-53,共12页
作为一个被历史淹没的京派代表诗人,朱英诞的诗歌于历史洪流之外另辟一块自己的园地。古朴幽美的诗风、澄明空静的诗心、戏言近庄的诗趣,都呈现出与主流诗潮迥别的纯粹诗美。深受中国禅宗文化的浸染,朱英诞的诗歌与“禅”有着不解之缘... 作为一个被历史淹没的京派代表诗人,朱英诞的诗歌于历史洪流之外另辟一块自己的园地。古朴幽美的诗风、澄明空静的诗心、戏言近庄的诗趣,都呈现出与主流诗潮迥别的纯粹诗美。深受中国禅宗文化的浸染,朱英诞的诗歌与“禅”有着不解之缘。隐而不奥的禅语、自由空灵的禅思、借禅为谐的禅趣,诗与禅在朱英诞笔下有着深刻的一致性。不仅以禅入诗,化用禅宗典故,更取法禅宗“藉境观心”的思维方式,叩问生命、宇宙之门。从诗与禅的角度鉴赏朱英诞的诗歌,才能领悟其诗的纤美与广博、真诚与智巧、平淡与梦幻。经由佛意禅旨的点化与浸润,朱英诞的诗歌以潜在而独特的写作方式丰富了现代诗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英诞诗歌 京派 禅语 禅思 禅趣
下载PDF
《红楼梦》中的禅语、禅诗与禅境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德坤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0-113,共14页
《红楼梦》在三个层面表现出明确的禅学意蕴:禅语,拣择精当,寓意显豁;禅诗,勘破法我、反躬自照;禅境,脱却根尘,顿现本来。此文析出禅语、禅诗和禅境,探讨在什么层面、何种程度体现禅宗意蕴,并厘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文本意义。
关键词 《红楼梦》 禅语 禅诗 禅境
原文传递
钱钟书以杜诗、禅语评印 被引量:2
20
作者 卞孝萱 《文史知识》 2009年第1期102-103,共2页
友人赠我一页钱钟书先生手迹的复印件。读后,我觉得应写一篇札记,作为纪念。先录钱先生原文如下:
关键词 钱钟书 杜诗 禅语 复印件 札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