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汉族人群CD17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1
作者 叶先仁 陈珊 +1 位作者 刘景福 卢荣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18-1322,共5页
目的分析福建汉族人群CD177基因中包含1-3及7、8外显子的2个基因片段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方法提取112例福建汉族人群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基因组DNA,分别扩增包含CD177基因的1-3外显子及7、8外显子的2个基因片段,直接测序法检测该2个基因... 目的分析福建汉族人群CD177基因中包含1-3及7、8外显子的2个基因片段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方法提取112例福建汉族人群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基因组DNA,分别扩增包含CD177基因的1-3外显子及7、8外显子的2个基因片段,直接测序法检测该2个基因片段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做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等位基因连锁不平衡分析以及本组人群与其他地区人群之间基因频率的差异比较。结果 CD177的2个基因片段内共检测到9个SNP位点,包括位于外显子1的SNP c.42G>C,位于外显子7的5个位点(c.824G>C、c.828A>C、c.829A>T、c.832G>A及c.841A>G)以及位于内含子的3个SNP;9个SNP位点的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W平衡,第7外显子的5个SNP呈完全连锁不平衡(r2=1);与"千人基因组计划"数据库中的欧洲人群、日本人群及中国北京人群和南方人群比较,福建汉族人群CD177的7个SNP位点基因频率(c.42G>C:GG 4.46%,GC 47.32%、CC48.22%,rs4803613:GG 4.46%、AG 44.64%、AA 50.89%,c.824G>C:GG 39.29%、GC 58.03%、CC 2.68%,c.828A>C:AA 39.29%、AC 58.03%、CC 2.68%,c.829A>T:AA 39.29%、AT 58.03%、TT 2.68%,c.832G>A:GG 39.29%、AG58.03%、AA 2.68%,rs371812801:CC 97.32%、CG 2.68%、GG 0)与欧洲人群的差异较大(P<0.05);此外,与CD177表达密切相关的SNP c.829A>T的基因频率在福建人群中的分布(等位基因频率A 68.30%、T 31.70%,基因型频率AA 39.29%、AT 58.03%、TT 2.68%)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弄清了福建汉族人群CD177基因9个SNP位点的基因频率分布特征,或有助于CD177 SNPs相关的疾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l77基因 人类粒细胞抗原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福建汉族
下载PDF
福建汉族人群20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分析及法医学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坤 韩俊永 +3 位作者 陈金烟 金静君 薛士杰 刘慎敏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检测分析福建地区汉族人群的D1S1656等20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 locus,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及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利用五色荧光复合PCR扩增及毛细管电泳自动荧光检测的方法,对543名福建地区汉族无关... 目的检测分析福建地区汉族人群的D1S1656等20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 locus,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及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利用五色荧光复合PCR扩增及毛细管电泳自动荧光检测的方法,对543名福建地区汉族无关个体的D1S1656等20个STR基因座进行检测,并利用Modified-Powerstate软件分析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及群体遗传学参数。结果福建汉族人群在D1S1656等20个STR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P>0.05),杂合度(heterozygosity,He)为0.624 3~0.872 9,匹配概率(probability of match,Pm)为0.015 1~0.243 1,个体识别率(power of discrimination,PD)为0.756 9~0.984 9,多态信息总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532 2~0.907 0,非父排除率(Power of Exclusion,PE)为0.321 1~0.811 6。结论 D1S2656等20个STR基因座在福建汉族人群中,等位基因分布好,杂合度、个体识别率均较高,具有高度多态性,联合应用具有较高的法医学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多态性 福建汉族 基因频率 基因座
下载PDF
城市概念与中国农村的城市化途径──以福建汉族农村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石奕龙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29-33,共5页
城市概念与中国农村的城市化途径──以福建汉族农村为例石奕龙[摘要]城市化的定义应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获得。城市化除发展小城镇外,还有其他不同途径,如以经济的发展使得乡民的生活方式逐步趋同于城市式的生活方式,就是一个有效的... 城市概念与中国农村的城市化途径──以福建汉族农村为例石奕龙[摘要]城市化的定义应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获得。城市化除发展小城镇外,还有其他不同途径,如以经济的发展使得乡民的生活方式逐步趋同于城市式的生活方式,就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关键词]城市化,中国农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的定义应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获得.城市化除发展小城镇外 还有其他不同途径 如以经济的发展使得乡民的生活方式逐步趋同于城市式的生活方式 就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城市化 中国农村 福建汉族 途径
下载PDF
两种进口试剂盒在福建汉族人群STR基因分型中的一致性验证及应用
4
作者 冉鹏 宋秀宇 +3 位作者 周娟娟 谢金镇 洪素云 裴斌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54-156,共3页
目的确认PowerPlexFusion与GlobalFiler试剂盒基因分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收集2 410名福建地区无关汉族个体血样并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owerPlexFusion与GlobalFiler试剂盒检测个体的STR座位,观察20个重叠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及1... 目的确认PowerPlexFusion与GlobalFiler试剂盒基因分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收集2 410名福建地区无关汉族个体血样并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owerPlexFusion与GlobalFiler试剂盒检测个体的STR座位,观察20个重叠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及1个Y(DYS391)基因座分型结果的一致性。并比较分析这2个试剂盒在日本、韩国人群应用评价的结果。结果所有20个重叠常染色体STR基因座除D21S11、D22S1045和D5S818基因座观察到4例标本基因分型结果不一致外(占标本总数的0.17%),其他17个常染色体STR和DYS391基因分型结果均一致。2个试剂盒20个相同STR常染色体基因座基因型一致率为99.992%。2个试剂盒的杂合基因座峰高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werPlexFusion与GlobalFiler试剂盒基因分型一致性较好,在需要确认是否为无效等位基因时可互为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短串联重复序 无效等位基因 一致性验证 福建汉族人群
下载PDF
福建省汉族人群Ax亚型分子遗传学分析——附1例新的α1,3-N-乙酰半乳糖胺基转移酶等位基因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爱 池泉 +1 位作者 郭永建 任本春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1-394,共4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汉族人群中Ax亚型的表型频率,探讨其遗传学特征。方法用微板法对本中心2003~2009年的福建汉族献血者共424 792人(份)作血液标本筛查,对血清学表现为Ax亚型的献血者标本和50例(包括30人(份)血清学鉴定为正常A型及20... 目的了解福建省汉族人群中Ax亚型的表型频率,探讨其遗传学特征。方法用微板法对本中心2003~2009年的福建汉族献血者共424 792人(份)作血液标本筛查,对血清学表现为Ax亚型的献血者标本和50例(包括30人(份)血清学鉴定为正常A型及20人(份)B型抗-A减弱)对照标本,采用PCR扩增ABO基因第6、7外显子及第6内含子,并对扩增产物测序。结果从424 792份献血者血样中共检出9例Ax亚型,从这些个体的A等位基因中,新发现1例存在467C〉T、721C〉T突变的Axnew等位基因,3例为已报道的Ax09、2例为A307、2例为A102以及1例A205等位基因。结论福建省人群中Ax的表型频率估计约为0.002 1%,Ax表现型在福建省汉族人群中存在遗传异质性;发现1个新的引起Ax亚型的A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亚型 PCR 直接测序 糖基转移酶 等位基因 遗传学 福建汉族
下载PDF
福建汉族人群15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6
作者 刘建兴 林天彬 刘杰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5期479-480,共2页
本文应用AmpFlSTR Identifiler Direct试剂盒(Life Technologies公司,美国)对福建汉族人群15个STR基因座进行遗传多态性调查,为法医学个体识别、亲权鉴定以及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1材料与方法1.1样本309份福建汉族人群无... 本文应用AmpFlSTR Identifiler Direct试剂盒(Life Technologies公司,美国)对福建汉族人群15个STR基因座进行遗传多态性调查,为法医学个体识别、亲权鉴定以及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1材料与方法1.1样本309份福建汉族人群无关个体血痕样本为作者实验室积累,载体为FTA卡,使用BSD600-Duet自动打孔机,取直径1.2mm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物证学 STR基因座 遗传多态性 福建汉族
原文传递
福建籍汉族人群HLA-DR4等位基因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研究(附198例分析)
7
作者 张胜利 叶德富 +1 位作者 郑玲 陈君敏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75-76,共2页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 (HL A ) - DR4等位基因与福建籍汉族类风湿关节炎 (RA)易感性及病情和预后估计的意义。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性引物基因扩增法 (PCR- SSP)对 98例 RA和 10 0例正常人进行 HL A- DR4基因型鉴定 ,...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 (HL A ) - DR4等位基因与福建籍汉族类风湿关节炎 (RA)易感性及病情和预后估计的意义。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性引物基因扩增法 (PCR- SSP)对 98例 RA和 10 0例正常人进行 HL A- DR4基因型鉴定 ,并作病程、红细胞沉降率 (ESR)、 C反应蛋白 (CRP)、类风湿因子 (RF)、补体 3(C3)、补体 4 (C4 )、X线分期的比较分析。结果  RA患者 HL A- DR4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组 (5 8.1%对 2 1% ) ,DR4阳性组 RA较阴性组病程长 ,ESR、CRP及 RF值升高 ,C3、C4降低 ,易发生早期的骨质侵蚀。结论 福建籍汉族人群中 RA和 HL A- DR4显著相关 ,HL A- DR4可作为估计 RA病情及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汉族人群 相关性研究 类风湿关节炎 HLA-DR4等位基因
下载PDF
福建汉族人群25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8
作者 杨堃 郑武 +2 位作者 詹翊宇 黄和鸣 陈靖宇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3期311-313,共3页
本文对中国福建地区汉族229个健康无关男性个体进行25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调查。采用人类STRtyper-27Y扩增荧光检测试剂盒进行直接扩增及检测。结果在25个Y-STR基因座共检出228种单倍型,其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 本文对中国福建地区汉族229个健康无关男性个体进行25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调查。采用人类STRtyper-27Y扩增荧光检测试剂盒进行直接扩增及检测。结果在25个Y-STR基因座共检出228种单倍型,其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所调查的汉族人群25个Y-STR基因座具有较好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物证学 Y-STR基因座 遗传多态性 福建汉族
原文传递
影响福建省汉族城乡中学生体质差异的家庭因素探析
9
作者 欧阳虹 《运动》 2013年第20期83-84,共2页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福建省汉族城乡中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家庭因素、家长的遗传、学历、经历等是影响中学生体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乡镇家庭教育是提高乡村中学生体质、缩小城乡差异的...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福建省汉族城乡中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家庭因素、家长的遗传、学历、经历等是影响中学生体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乡镇家庭教育是提高乡村中学生体质、缩小城乡差异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 福建汉族 城乡中学生 体质
下载PDF
论中华文化与闽台文化
10
作者 徐晓望 《东南文化》 CSSCI 1992年第Z1期9-16,共8页
闽台文化是一元还是多元的?它在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体系中所占地位如何?尽管这二个问题尚未成为学者们争论的重点,但从海内外报刊发表的各种言论看,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分歧是确实存在的.笔者认为:闽台文化是一体多块的地方性文化,其中,台... 闽台文化是一元还是多元的?它在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体系中所占地位如何?尽管这二个问题尚未成为学者们争论的重点,但从海内外报刊发表的各种言论看,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分歧是确实存在的.笔者认为:闽台文化是一体多块的地方性文化,其中,台湾文化是闽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总体而言,闽台文化是中华文化之中的一个区域文化,它是中世纪中原文化的延伸,并在吸收古老的闽越文化、畲族文化与海外文化成分的基础上,形成了富有开创性的地方性文化.以下我们试从民族语言、宗教信仰、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经济结构等方而论证我们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文化 闽越人 中华文化 中原文化 台湾 福建汉族 闽越文化 福建方言 潮州 泉州
下载PDF
中国各民族不落夫家婚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承权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1-51,共11页
自本世纪50年代起,人类学和民族学家先后调查发现,在我国很多民族中,过去存在着一种引人注目的风俗,即男女结婚后新娘不落夫家,返归娘家长住若干年,待她怀孕或生育孩子之后,始到夫家居住。对此,有的民族叫“不落夫家”,有的又称“长住... 自本世纪50年代起,人类学和民族学家先后调查发现,在我国很多民族中,过去存在着一种引人注目的风俗,即男女结婚后新娘不落夫家,返归娘家长住若干年,待她怀孕或生育孩子之后,始到夫家居住。对此,有的民族叫“不落夫家”,有的又称“长住娘家”或“坐家”。1962年,厦门大学林惠祥教授发表《论长住娘家风俗的起源及母系制到父系制的过渡》一文,以福建汉族惠安女的婚俗材料为重点进行了论证。此后,陈国强、蒋炳钊、宋兆麟教授等均发表过有关这方面的著述。然而,迄今为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落夫家 比较研究 各民族 长住娘家 福建汉族 本世纪50年代 人类学 父系制 惠安女 民族学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