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慎复兴华夏文学思想的文化解读——以《禹王碑》、《禹碑歌》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安女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1年第7期37-41,共5页
明嘉靖时期,古代文学面对时代转型,谋求新的发展出路。杨慎谪居云南,考释了华夏文化源头之作———《禹王碑》全文,并自觉实作了功标史林的三通《禹王碑》立于云南各地。在引证《禹王碑》的基础上,杨慎创作《禹碑歌》并刊刻立石,提出华... 明嘉靖时期,古代文学面对时代转型,谋求新的发展出路。杨慎谪居云南,考释了华夏文化源头之作———《禹王碑》全文,并自觉实作了功标史林的三通《禹王碑》立于云南各地。在引证《禹王碑》的基础上,杨慎创作《禹碑歌》并刊刻立石,提出华夏文学的起源应在殷商文学之前的学术观点,主张复兴华夏文学应从《禹王碑》溯源,进一步阐释《禹王碑》所孕包"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哲学思想为复兴华夏文学的思想基础,无疑具有深刻的跨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慎 禹碑 华夏文学思想 文化解读
下载PDF
千古之谜——禹碑 被引量:1
2
作者 熊考核 文龙 《船山学刊》 2007年第1期91-93,共3页
禹碑是衡阳历史文化一大奇观,也是中国历史文化一大奇观。最早论述衡阳禹碑的是南北朝徐灵期。禹碑文字古奥奇特,刻凿出衡阳历史文化的古远与瑰丽。
关键词 禹碑 衡阳 历史文化 奇观
下载PDF
《禹碑》考
3
作者 王先虎 《美术大观》 2022年第6期57-67,共11页
《禹碑》,又名“岣嵝碑”“岣嵝禹碑”等,相传与大禹治水有关,最早由南宋何致于嘉定壬申(1212)发现。自《禹碑》问世之后,其真伪问题一直是众多学者讨论的重点。笔者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比对《禹碑》碑文文字构形特征,认为南宋之前文献所... 《禹碑》,又名“岣嵝碑”“岣嵝禹碑”等,相传与大禹治水有关,最早由南宋何致于嘉定壬申(1212)发现。自《禹碑》问世之后,其真伪问题一直是众多学者讨论的重点。笔者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比对《禹碑》碑文文字构形特征,认为南宋之前文献所记衡山有《禹碑》一事实际是道家的传言,《禹碑》字形神秘诡异,应该是与道家秘文有关;并通过整理与何致相关的史料,最终认定《禹碑》是何致伪造。最后,笔者又根据考证《禹碑》真伪的经验,提出碑刻真伪考定的两种方法,即“文字比对法”与“文献参验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碑 真伪 何致 道家秘文
下载PDF
汉 张禹碑
4
作者 张家铭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4-75,共2页
此碑首行缺失,不见碑主名讳及生卒年月,自首次刊发后就引起学界重点关注。经过对碑主家族世系、碑铭文字多重讨论,可证志主张公与《后汉书·张禹传》为同一人,当无疑议,故此碑可与史书互证互补。《张禹碑》出土于偃师市高龙镇火神凹... 此碑首行缺失,不见碑主名讳及生卒年月,自首次刊发后就引起学界重点关注。经过对碑主家族世系、碑铭文字多重讨论,可证志主张公与《后汉书·张禹传》为同一人,当无疑议,故此碑可与史书互证互补。《张禹碑》出土于偃师市高龙镇火神凹村,碑文通篇为四字韵文,记载张禹仕宦过程及为官之道,兼谈亡日葬地及皇陵地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碑 后汉书 偃师市 生卒年月 家族世系
原文传递
汉源文化历史探源三题
5
作者 王中达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29-32,共4页
汉水(汉江)是中华民话的一条重要的"母亲河",其历史文化淀积厚重。这里仅以"传统"、"冢山"、"禹碑"作为话题,对汉水源头文化进行追溯。
关键词 汉源 文化历史 汉水 起源 传统 冢山 禹碑
下载PDF
蒙古旗人德成杂剧十种考论
6
作者 武迪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126,共13页
德成的杂剧十种被中国内地学者误认为毁于抗日战争时期,实际庋藏于台北“中央研究院”,为海内孤本。杂剧十种以“日记”形式记述德成宦闽期间的行迹与心绪,是一部片段式的私人生活史与心灵史。其中《请撰》《纪姬》兼具记事与立传之意,... 德成的杂剧十种被中国内地学者误认为毁于抗日战争时期,实际庋藏于台北“中央研究院”,为海内孤本。杂剧十种以“日记”形式记述德成宦闽期间的行迹与心绪,是一部片段式的私人生活史与心灵史。其中《请撰》《纪姬》兼具记事与立传之意,摘引人物传记入曲,以第一人称叙述,实现杂剧由“代人立言”向“自我登场”转变;《寻碑》《辨龙》是德成乡野探访的实录,其中他对闽地历史古迹、民间传说的质疑与辨析,体现其考据意识。杂剧十种与同时代的旗人剧作共同呈现出旗人戏曲在清中叶的纪实性转向。特殊的题材、体制与创作手法赋予杂剧十种独特的个体意义。它的再发现,丰富了旗人戏曲的种数与面向,也使德成这位鲜为人知的旗人曲家重现于世人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成 张嘉特氏 禹碑 白鸡传说 曲史互证
原文传递
三苗南迁与湖南境内虞夏传说的发生 被引量:7
7
作者 周书灿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6-121,共6页
先秦、秦汉以来,今湖南境内保存有大量虞、夏之际的传说,舜葬苍梧和大禹在湘治水等传说多与历史事实相抵触,显然其中绝大部分并非信史。以上传说的发生可能与三苗南迁有关,这些被后人指斥为"荒唐谬悠"的"流俗妄语"... 先秦、秦汉以来,今湖南境内保存有大量虞、夏之际的传说,舜葬苍梧和大禹在湘治水等传说多与历史事实相抵触,显然其中绝大部分并非信史。以上传说的发生可能与三苗南迁有关,这些被后人指斥为"荒唐谬悠"的"流俗妄语"实际上包含了先秦、秦汉时期今湖南境内民族渗透、混融和演变、分合的若干可信的历史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舜葬苍梧 禹碑 三苗 迁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