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异丙酚、芬太尼对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
12
1
作者
王亚平
王建斌
+4 位作者
常业恬
李李
吕志平
邹定全
杨东林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23-425,共3页
目的 评价异丙酚、芬太尼对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采用离体鼠Langendroff脏模型,SD大鼠 32只,取心脏用 K-H液恒温恒压主动脉逆灌、平衡 15min,随机分为 4组:(A)脂肪乳剂对照组;(B)5μg·ml-1异丙酚组;(C)10ng...
目的 评价异丙酚、芬太尼对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采用离体鼠Langendroff脏模型,SD大鼠 32只,取心脏用 K-H液恒温恒压主动脉逆灌、平衡 15min,随机分为 4组:(A)脂肪乳剂对照组;(B)5μg·ml-1异丙酚组;(C)10ng·ml-1芬太尼组;(D)5μg·ml-1异丙酚加10ng·ml-1芬太尼组。用含相应药液的 K-H液灌注 10min,常温全心停灌30min,然后用含相应药液的K-H液恢复灌注30min,记录各组用药前、停灌前1min、再灌30min时心脏机械功能变化、冠脉流量以及测定再灌注30min冠脉流出液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 再灌30min时B、C、D组心功能的恢复明显好于A组,D组明显好于B、C组。LDH活性B、C、D组明显低于A组,D组明显低于B、C组。结论5μg·ml-1异丙酚、10ng·ml-1芬太尼能抑制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两者复合应用其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芬太尼
离体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麻醉
原文传递
心肌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
69
2
作者
卢志强
张艳军
+2 位作者
崔广智
庄朋伟
张金保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53-1057,共5页
心肌缺血(myocardial ischemia)是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异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心血管疾病康复机制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复制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建立适当的动物模型,不仅为该病的发...
心肌缺血(myocardial ischemia)是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异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心血管疾病康复机制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复制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建立适当的动物模型,不仅为该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提供重要的资料,更重要的是能促进新药的开发,推进临床诊断和各种治疗方法的进步。该文全面总结归纳了急性心肌缺血、慢性心肌缺血、可控性心肌缺血和离体心肌缺血四类心肌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以及各自的特点,为该疾病模型的制作与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冠状动脉
急性
心肌缺血
慢性
心肌缺血
可控
心肌缺血
离体心肌缺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第30卷1-6期总目次
3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5-840,共6页
关键词
大鼠肝脏
武汉大学学报
邢怡桥
细胞凋亡
糖尿病大鼠
离体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小鼠
小家鼠
医学
现代医药学
大鼠脑组织
血红素加氧酶
大鼠肾脏
方法学研究
姜黄素
王焱
基质金属蛋白酶
蛋白表达
临床意义
目次
原文传递
题名
异丙酚、芬太尼对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
12
1
作者
王亚平
王建斌
常业恬
李李
吕志平
邹定全
杨东林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麻醉科
出处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23-425,共3页
文摘
目的 评价异丙酚、芬太尼对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采用离体鼠Langendroff脏模型,SD大鼠 32只,取心脏用 K-H液恒温恒压主动脉逆灌、平衡 15min,随机分为 4组:(A)脂肪乳剂对照组;(B)5μg·ml-1异丙酚组;(C)10ng·ml-1芬太尼组;(D)5μg·ml-1异丙酚加10ng·ml-1芬太尼组。用含相应药液的 K-H液灌注 10min,常温全心停灌30min,然后用含相应药液的K-H液恢复灌注30min,记录各组用药前、停灌前1min、再灌30min时心脏机械功能变化、冠脉流量以及测定再灌注30min冠脉流出液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 再灌30min时B、C、D组心功能的恢复明显好于A组,D组明显好于B、C组。LDH活性B、C、D组明显低于A组,D组明显低于B、C组。结论5μg·ml-1异丙酚、10ng·ml-1芬太尼能抑制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两者复合应用其作用更强。
关键词
异丙酚
芬太尼
离体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麻醉
Keywords
Propofol
Fentanyl
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jury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心肌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
69
2
作者
卢志强
张艳军
崔广智
庄朋伟
张金保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天津市中药药理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53-1057,共5页
基金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No2011ZX09201-201)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No IRT0973)
文摘
心肌缺血(myocardial ischemia)是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异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心血管疾病康复机制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复制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建立适当的动物模型,不仅为该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提供重要的资料,更重要的是能促进新药的开发,推进临床诊断和各种治疗方法的进步。该文全面总结归纳了急性心肌缺血、慢性心肌缺血、可控性心肌缺血和离体心肌缺血四类心肌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以及各自的特点,为该疾病模型的制作与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冠状动脉
急性
心肌缺血
慢性
心肌缺血
可控
心肌缺血
离体心肌缺血
Keywords
animal model
coronary artery
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
chronic myocardial ischemia
controllable myocardial ischemia
myocardial ischemia in vitro
分类号
R05 [医药卫生]
R363-332 [医药卫生—病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第30卷1-6期总目次
3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5-840,共6页
关键词
大鼠肝脏
武汉大学学报
邢怡桥
细胞凋亡
糖尿病大鼠
离体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小鼠
小家鼠
医学
现代医药学
大鼠脑组织
血红素加氧酶
大鼠肾脏
方法学研究
姜黄素
王焱
基质金属蛋白酶
蛋白表达
临床意义
目次
分类号
R [医药卫生]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异丙酚、芬太尼对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王亚平
王建斌
常业恬
李李
吕志平
邹定全
杨东林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2
原文传递
2
心肌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研究进展
卢志强
张艳军
崔广智
庄朋伟
张金保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6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第30卷1-6期总目次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