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γ-氨基丁酸对小白鼠离体胃标本胃酸分泌的促进效应(英文) 被引量:19
1
作者 徐项桂 杨再福 +1 位作者 黄胜和 弋小红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0-175,共6页
为了探索γ 氨基丁酸 (GABA)对小白鼠离体胃标本胃酸分泌 (GAS)的影响及机制 ,在体外 37℃缓冲液中培育离体、胃腔灌流并维持胃内 12cm水柱压力的全胃标本 ,用 pHS 3型精密酸度计测定灌流液的 pH。结果表明 :γ 氨基丁酸 (GABA) (1~ 10... 为了探索γ 氨基丁酸 (GABA)对小白鼠离体胃标本胃酸分泌 (GAS)的影响及机制 ,在体外 37℃缓冲液中培育离体、胃腔灌流并维持胃内 12cm水柱压力的全胃标本 ,用 pHS 3型精密酸度计测定灌流液的 pH。结果表明 :γ 氨基丁酸 (GABA) (1~ 10× 10 -7mol/L)和巴氯芬 (Bac,0 6~ 9 6× 10 -7mol/L)以一种浓度依赖的方式显著地促进胃酸分泌 (GAS) ,而西咪替丁 (Cim ,2~ 2 0× 10 -7mol/L)以一种浓度依赖的方式有力地抑制GAS。印防已毒素 (Pic ,3× 10 -7mol/L)不影响基础胃酸分泌 (BGAS)和GABA促进GAS的效应 ,而番氯芬(Phac ,0 .6× 10 -7mol/L)能完全阻断GABA的促进效应。Cim不能完全消除GABA和Bac对GAS的促进效应。以上结果提示 ,在小鼠中GABA可以通过激活胃中GABAB 受体促进离体胃标本的GAS ,可能胃壁胆碱能神经元和非神经细胞 ,如壁细胞及某些内分泌细胞上都存在GABAB 受体 ,GABA可直接或简接地剌激胃壁细胞分泌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鼠离体胃 Γ-氨基丁酸 酸分泌 Γ-氨基丁酸B受
下载PDF
离体胃肿瘤超声三维重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黄敏 沈延政 +2 位作者 严禹 邓学东 孙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30-331,共2页
离体胃肿瘤超声三维重建的实验研究黄敏①沈延政严禹邓学东孙勤本文对37例离体胃标本进行超声三维重建研究,旨在探讨三维超声对胃肿瘤诊断方面的可行性和可靠性。1资料和方法1.1胃标本来源和处理方法系本院1997年5月~19... 离体胃肿瘤超声三维重建的实验研究黄敏①沈延政严禹邓学东孙勤本文对37例离体胃标本进行超声三维重建研究,旨在探讨三维超声对胃肿瘤诊断方面的可行性和可靠性。1资料和方法1.1胃标本来源和处理方法系本院1997年5月~1997年10月的外科手术后的离体胃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离体胃 实验 超声三维重建
下载PDF
苍术对大鼠离体胃平滑肌条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伟 郑天珍 +2 位作者 瞿颂义 丁永辉 卫玉玲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9年第6期29-30,共2页
苍术水煎剂可增高大鼠胃底和胃体平滑肌条的张力,并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阿托品。
关键词 苍术 平滑肌条 收缩活动 离体胃 药理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三种麻醉剂对大鼠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英红 艾洪滨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78-81,共4页
把大鼠离体小肠段和离体胃的浸浴液(台氏液)分别换成含不同麻醉剂的台氏液.用二道记录仪记录平滑肌的收缩曲线.以收缩频率、平均幅度、运动指数和抑制率为指标,判断三种麻醉剂对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性的影响,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种麻... 把大鼠离体小肠段和离体胃的浸浴液(台氏液)分别换成含不同麻醉剂的台氏液.用二道记录仪记录平滑肌的收缩曲线.以收缩频率、平均幅度、运动指数和抑制率为指标,判断三种麻醉剂对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性的影响,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种麻醉剂对大鼠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氨基甲酸乙酯对离体胃平滑肌收缩性的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为95 .6% ;水合氯醛的抑制作用最小,抑制率为5 6.4% ;然而,水合氯醛对离体十二指肠平滑肌收缩性的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为99.5 % ;戊巴比妥钠的抑制作用最小,抑制率为48.9% .建议如进行麻醉大鼠胃运动的中枢调控机制的研究,宜采用水合氯醛麻醉;如进行麻醉大鼠小肠运动的中枢调控机制的研究,宜采用戊巴比妥钠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离体胃 离体小肠段 氨基甲酸乙酯 戊巴比妥钠 水合氯醛
下载PDF
运脾汤对大鼠离体胃肌条收缩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亚瑞 刘蓉 唐方 《天津中医药》 CAS 2006年第5期417-419,共3页
[目的]研究运脾汤对胃动力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肢体缺血-再灌注造成胃动力低下动物模型,以阿托品和心得安为对照,观察运脾汤对离体大鼠胃体肌条张力和收缩振幅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运脾汤(15、30、60g/L)呈剂量依... [目的]研究运脾汤对胃动力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肢体缺血-再灌注造成胃动力低下动物模型,以阿托品和心得安为对照,观察运脾汤对离体大鼠胃体肌条张力和收缩振幅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运脾汤(15、30、60g/L)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胃体肌条运动振幅,而对张力影响不大。对于M受体阻滞剂所致胃平滑肌舒张,运脾汤未显示有效的拮抗作用,但对β受体阻滞剂引发的胃平滑肌肌条的舒张效应,运脾汤显示明显拮抗作用。[结论]运脾汤剂量依赖性增加胃动力障碍大鼠胃体肌条运动振幅,可明显拮抗β受体阻滞剂所致舒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脾汤 芳香化湿药 大鼠离体胃 收缩活动
下载PDF
经血管灌流生长抑素对大鼠离体胃运动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田瑞 周洁 周吕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7-20,共4页
采用血管灌流大鼠离休胃模型,探讨生长抑素对胃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长抑素能明显抑制胃窦自发和胃动素兴奋的胃运动;(2)生长抑素可抑制离休胃内源性胃泌素释放;(3)抗生长抑素血清和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消炎痛可阻... 采用血管灌流大鼠离休胃模型,探讨生长抑素对胃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长抑素能明显抑制胃窦自发和胃动素兴奋的胃运动;(2)生长抑素可抑制离休胃内源性胃泌素释放;(3)抗生长抑素血清和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消炎痛可阻断生长抑素对胃窦运动的抑制作用。上述结果提示:生长抑素的抑制作用除通过直接作用于生长抑素受体外,还可能通过胃窦局部前列腺素介导来抑制胃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血管灌流 离体胃 生长抑素 内分泌
下载PDF
菝葜乙醇提取物对大鼠离体胃肠道平滑肌收缩活动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郭莉 邱阳 +1 位作者 刘越坚 郭慧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14-18,共5页
目的研究菝葜乙醇提取物对大鼠离体胃肠道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以大鼠离体胃肠道平滑肌条作为研究对象,用生物功能实验系统记录和观察20、40和80 mg/mL的菝葜乙醇提取物分别在正常条件下及阿托品作用下对大鼠胃肠道平... 目的研究菝葜乙醇提取物对大鼠离体胃肠道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以大鼠离体胃肠道平滑肌条作为研究对象,用生物功能实验系统记录和观察20、40和80 mg/mL的菝葜乙醇提取物分别在正常条件下及阿托品作用下对大鼠胃肠道平滑肌振幅的影响。结果菝葜乙醇提取物可显著增强大鼠胃肠道平滑肌条的振幅,且随浓度呈升高趋势;而菝葜乙醇提取物对阿托品引起的胃肠道平滑肌松弛效应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结论菝葜乙醇提取物对大鼠胃肠道平滑肌条的收缩活动具有显著的加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菝葜乙醇提取物 离体胃平滑肌 离体肠道平滑肌 收缩活动
下载PDF
地龙匀浆液对离体胃底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戴启刚 黄仕文 汪受传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58-60,共3页
目的:研究地龙匀浆液对离体胃底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影响,并联合受体阻断剂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长约4 cm的离体胃底平滑肌条,一端固定于恒温水浴槽独立内管底部的玻璃弯钩上,另一端固定在张力传感器上,后者连接于BL-420E+生物... 目的:研究地龙匀浆液对离体胃底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影响,并联合受体阻断剂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长约4 cm的离体胃底平滑肌条,一端固定于恒温水浴槽独立内管底部的玻璃弯钩上,另一端固定在张力传感器上,后者连接于BL-420E+生物机能实验记录系统。向槽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地龙匀浆液,描记收缩曲线并选择最适宜的地龙匀浆液浓度。再分别向槽中加入50μg/mL的胃肠平滑肌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观察其对平滑肌收缩曲线的影响,计算张力变化率。结果:地龙匀浆液能舒张胃底平滑肌,最适宜浓度为33.3%;地龙匀浆液与M型受体阻断剂阿托品能协同减弱平滑肌的收缩能力,而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使用前后胃底平滑肌的收缩张力无明显改变。结论:地龙匀浆液能舒张胃底平滑肌,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阻断了胃底平滑肌表面的M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龙匀浆液 阻断剂 离体胃底平滑肌 收缩功能
下载PDF
离体胃22例超声分析
9
作者 章安庆 干晓燕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1990年第4期115-115,共1页
关键词 离体胃 超声波诊断 病理归类
下载PDF
小儿健脾膏整方及其单味药对大鼠离体胃、回肠平滑肌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谢海燕 陈婉姬 杨明华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70-673,共4页
目的观察比较小儿健脾膏整方及其单味药对大鼠离体胃、回肠平滑肌的作用,辨识该方中具有促胃肠动力的味药,为探讨其药效物质奠定基础。方法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小儿健脾膏整方及其单味药对正常大鼠胃、回肠平滑肌收缩张力的变化,并... 目的观察比较小儿健脾膏整方及其单味药对大鼠离体胃、回肠平滑肌的作用,辨识该方中具有促胃肠动力的味药,为探讨其药效物质奠定基础。方法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小儿健脾膏整方及其单味药对正常大鼠胃、回肠平滑肌收缩张力的变化,并比较其作用大小。结果整方及其单味药对胃肌收缩的促进作用:整方>丁香>山楂>肉桂,白胡椒作用不显著;对回肠平滑肌的促进作用:丁香>整方>山楂,肉桂、白胡椒作用不显著;吴茱萸对胃、回肠收缩呈双向调节,小剂量促进,大剂量抑制。结论小儿健脾膏整方对离体胃、回肠平滑肌收缩有促进作用;单味药中有明显促进作用的是丁香和山楂,吴茱萸呈双向调节作用;丁香和山楂是该方中促胃肠动力作用的主要味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健脾膏 离体胃、回肠平滑肌 收缩张力
原文传递
离体猪胃模型应用于内镜模拟手术培训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倩倩 熊英 +3 位作者 张荣贵 柴宁莉 令狐恩强 HUANG Qiyang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对离体猪胃模型应用于内镜模拟手术培训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对消化科专科医师进行为期6个月的培训,共操作胃ESD 6例及POEM3例,此培训在北京平谷医院动物实验基地进行。进行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记录ESD总体操作时间、创面范围、操作部... 目的对离体猪胃模型应用于内镜模拟手术培训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对消化科专科医师进行为期6个月的培训,共操作胃ESD 6例及POEM3例,此培训在北京平谷医院动物实验基地进行。进行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记录ESD总体操作时间、创面范围、操作部位、操作速度(创面面积/时间)、POEM总体操作时间、隧道长度,并应用李克特量表调查问卷检测学员培训前后的变化。数据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胃窦及胃体部位进行ESD操作时间无明显差异,且操作时间与创面大小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OEM成功1例。随着培训次数的增加,学员的操作速度逐渐提高。通过李克特量表调查问卷,发现在对适应症及禁忌症的把握、操作器械的熟悉情况、操作过程的熟悉情况、操作并发症的处理、操作的自信心程度方面均有所提高。结论离体猪胃模型应用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模拟培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模型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培训 模拟手术
下载PDF
适用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操作训练的人工血液灌注离体猪胃模型的制备 被引量:3
12
作者 孔令建 殷积彬 +4 位作者 周洋洋 张冀豫 李德亮 赵丽霞 刘冰熔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1-455,共5页
目的:制作一种适用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操作训练的人工血液灌注离体猪胃模型。方法:取离体6 h内的,保留有食管下段、胃周围网膜、十二指肠的新鲜(屠宰后6 h内)完整的离体猪胃,分别于胃贲门部小弯侧、胃体部大弯侧、胃窦部小弯侧进... 目的:制作一种适用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操作训练的人工血液灌注离体猪胃模型。方法:取离体6 h内的,保留有食管下段、胃周围网膜、十二指肠的新鲜(屠宰后6 h内)完整的离体猪胃,分别于胃贲门部小弯侧、胃体部大弯侧、胃窦部小弯侧进行动脉和静脉插管。将离体猪胃套在塑料胃模型外侧,经插管动脉用静脉输液器以120 cmH2O(1 cmH2O=0.098 kPa)的压力输注抗凝猪全血,收集从静脉流出的灌注液再重复用于动脉灌注。利用该模型进行ESD操作训练。结果:人工血液灌注后离体猪胃呈粉红色,有血液灌注的胃黏膜色泽红润。贲门处灌注范围主要是胃小弯贲门侧2/3胃壁,胃大弯灌注部位主要是胃底和胃体大弯侧,胃窦四壁均可得到血液供应。ESD操作过程中可以观察到胃黏膜和黏膜下层的出血,出血程度为活动性渗血,未有喷射状出血。结论:人工血液灌注离体猪胃模型制备成功,并适用于ESD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注 离体模型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下载PDF
简易离体猪胃模型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礼川 杜平 +1 位作者 李杰 张秉强 《中国内镜杂志》 2021年第8期80-85,共6页
目的设计一种简易离体猪胃模型,通过举办8期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培训班来评估其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2018年12月-2020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设计的一种简易离体猪胃模型,探讨其在ESD学员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共... 目的设计一种简易离体猪胃模型,通过举办8期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培训班来评估其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2018年12月-2020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设计的一种简易离体猪胃模型,探讨其在ESD学员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共举办8期猪胃ESD手把手教学培训班,选用12个猪胃,共培训学员72例,其中公立医院46例、私立医院26例。将当天新鲜购买未经冷冻的重量在0.6~0.9 kg的猪胃洗净后,用民用缝衣针线或医用外科缝合针线将猪胃缝合完整,仅保留食管入口,再将猪胃固定于厚度为2 cm的珍珠棉泡沫板上(长60 cm,宽40 cm),每个猪胃需要固定5个点,猪胃与泡沫板之间预先放置手术电刀所需的电极板,胃镜通过食管入口后,用外科止血钳夹闭食管入口处,防止漏气。将上述装置平放于手术平台上,尽量防止移动。ESD手术流程参照传统ESD操作流程进行,通过评估手术操作时间、完整切除率、完成率、成功率和后期能否独立开展ESD工作等来判断该模型的应用效果。结果所有学员在培训当天使用该模型独立完成1例ESD操作,多采用口袋法完成ESD,完成时间为30~50 min,平均(38.6±5.3)min,完整切除率为95%,完成率为98%,成功率为98%,整个过程中医生和助手均不需要对模型进行按压或校正,胃腔始终能保持扩张状态。部分学员熟练操作后,甚至可以在没有助手辅助的情况下独立完成整个ESD。通过培训,学员返回自己医院后,可以独立制作该模型进行反复的ESD练习,有3名医生通过培训后,能独立进行临床ESD工作。结论简易离体猪胃模型设计简单,所需材料容易获得,缝合方式可靠,基本不会漏气,视野清晰,手术操作流畅,可以良好地模拟ESD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简易离体模型 内镜技术 消化道早癌 技术培训
下载PDF
胰腺炎相关腹水对大鼠胃肠动力影响
14
作者 刘殿刚 孙家邦 +2 位作者 李非 张淑文 朱斌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609-610,61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相关腹水和L-NNA对离体胃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方法以5%牛磺胆酸钠溶液逆行注入胰胆管制作AP模型,24小时后收集腹腔液低温离心取上清液作为胰腺炎相关腹水。用Maclab数据分析系统,描记离体肠断的运动。观察20%和40%...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相关腹水和L-NNA对离体胃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方法以5%牛磺胆酸钠溶液逆行注入胰胆管制作AP模型,24小时后收集腹腔液低温离心取上清液作为胰腺炎相关腹水。用Maclab数据分析系统,描记离体肠断的运动。观察20%和40%浓度的胰腺炎相关腹水单独和同时与L-NNA应用对离体空肠段运动的影响。结果20%和40%浓度的胰腺炎相关腹水可引起离体空肠运动峰值频率降低和平均振幅减弱,与自身基准组比较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10-4M的L-NNA引起离体空肠平均振幅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0-4M的L-NNA可逆转20%PAAF对离体肠管运动频率和振幅的影响,同时应用10-4M的LNNA和20%PAAF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相关腹水抑制胃肠蠕动是通过降低胃肠平滑肌的运动频率和振幅,这种作用随腹水的浓度增高而增加。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NA主要增加大鼠肠动力,可逆转腹水的这种作用。腹水可能通过增加胃肠组织内NOS活性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水 相关 肠动力 大鼠 急性胰腺炎 显著性差异 肠平滑肌运动 数据分析系统 抑制肠蠕动 运动频率 NNA 牛磺胆酸钠 肠平滑肌 NOS活性 峰值频率 0.05 离体空肠 离体肠管 一氧化氮 可逆转 振幅 离体胃 胰胆管 上清液
下载PDF
仁术健脾理气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顺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震宇 卢小芳 张声生 《北京中医药》 2020年第7期684-688,共5页
目的观察仁术健脾理气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模型大鼠胃顺应性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实验: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以及仁术健脾理气颗粒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幼年期碘乙酰胺灌胃... 目的观察仁术健脾理气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模型大鼠胃顺应性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实验: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以及仁术健脾理气颗粒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幼年期碘乙酰胺灌胃联合成年期夹尾应激刺激制造FD动物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仁术健脾理气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对应剂量的仁术健脾理气颗粒灌胃,持续7 d。检测3 h进食量,并应用电子恒压器对各组大鼠进行胃顺应性检测。离体实验:制备大鼠近端胃体离体肌条标本,检测仁术健脾理气颗粒对大鼠近端胃体肌条张力的影响。结果在体实验:模型组大鼠3 h进食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仁术健脾理气颗粒高、中剂量组大鼠3 h进食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大鼠胃顺应性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仁术健脾理气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胃顺应性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离体实验:300、3000、6000μg/mL的仁术健脾理气颗粒可显著降低大鼠近端胃体肌条张力,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L-NAME)可部分抑制其对平滑肌张力的降低作用。结论仁术健脾理气颗粒可改善FD大鼠胃顺应性,通过调节一氧化氮的合成与释放进而降低近端胃体平滑肌张力,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仁术健脾理气颗粒 顺应性 近端离体肌条张力 大鼠
下载PDF
内镜医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16
作者 张炳兰 李攀 张秉强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2期177-181,共5页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目前消化道早癌的首选微创治疗方法,其操作难度大,是国内内镜教学培训的热点和难点。本研究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青年医师和进修ESD操作的内镜医师为教学对象,建立了ES...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目前消化道早癌的首选微创治疗方法,其操作难度大,是国内内镜教学培训的热点和难点。本研究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青年医师和进修ESD操作的内镜医师为教学对象,建立了ESD规范化培训流程。培训周期共3月,教学内容包括理论培训、临床观摩、简易离体猪胃模型操作、真实患者实践操作,以及结业考核。通过问卷调查,100%的学员认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中心ESD教学培训对于掌握ESD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且能明显提高学员的ESD操作水平。因此,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中心ESD规范化培训流程总体设置合理,为我国内镜医师的教学与培训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消化道早癌 简易离体模型 内镜技术 规范化培训 内镜教学
下载PDF
离体猪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模型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应生 朱惠明 +4 位作者 王嘉敏 王曼秋 房媛媛 李荣萍 彭欢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31-835,共5页
目的探讨离体猪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其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硅橡胶印模材料和直径1 cm、2 cm、3 cm钢球制成半球形阴模,将生牛肉糜放进阴模,两个阴模对合固定,置入100℃水中煮沸20 min后制成球形... 目的探讨离体猪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其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硅橡胶印模材料和直径1 cm、2 cm、3 cm钢球制成半球形阴模,将生牛肉糜放进阴模,两个阴模对合固定,置入100℃水中煮沸20 min后制成球形肿物模型。选取离体猪胃6只,将球形肿物模型经猪胃浆膜层切口置入黏膜下层,每只离体猪胃的胃底、胃体、胃窦部各置入1枚,直径分别为1 cm、2 cm、3 cm。应用胃镜及内镜超声对模型进行观察,并对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行ESD。结果6只猪胃共置入肿物模型18枚,其中17枚成功置入,1例失败。置入的17枚肿物模型在内镜下均表现为明显向腔内凸起的占位改变,表面黏膜与周边黏膜对比无明显改变。内镜超声下表现为位于黏膜下层的混合回声占位。对肿物模型进行ESD,与实际ESD操作过程基本一致,未出现肿物模型脱出、破碎等影响操作的情况。结论本方法制作的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模型可较好复制疾病状态,为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内镜治疗方法研究及内镜医师培训提供了一个较为合适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模型 动物 离体 黏膜下隆起性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原文传递
Effect of explosive noise on gastrointestinal transit and plasma levels of polypeptide hormones 被引量:1
18
作者 Zhen-Bin Mu Yu-Xin Huang Bao-Min Zhao Zhen-Xiong Liu Bing-Hua Zhang Qing-Li W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4期2284-2287,共4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iring noise on gastrointestinal transit and probe its mechanism by measuring the levels of plasma polypeptide hormones. METHODS: A total of 64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iring noise on gastrointestinal transit and probe its mechanism by measuring the levels of plasma polypeptide hormones. METHODS: A total of 64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three stimulating groups. Firing noise of different intensity by sub-machine guns was used as inflicting factor. The effect of firing noise on liquid substance gastrointestinal transit and solid substance gastrointestinal transit was observed by measuring the ratio of carbon powder suspension transmitting and barium sticks transmitting respectively. Plasma levels of polypeptide hormones were measured by radio-immunoassay. RESULTS: The noise accelerated gastrointestinal transit of solid food by more than 80 db;and accelerated gastrointestinal transit of liquid food significantly by more than 120 db. Meantime, plasma levels of plasma motilin (MTL)(157.47±16.08; 151.90±17.08), somatostatin (SS)(513.97±88.77; 458.25±104.30), substance P (SP)(115.52±20.70; 110.28±19.96) and 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 (214.21±63.17; 251.76±97.24) remarkably changed also. CONCLUSION: Within a certain intensity range, the firing noise changes the levels of rat plasma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s, but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nsit is still normal. Beyond the range, the noise induces plasma hormone levels disturbance and gastrointestinal transit disorder.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losive noise Gastrointestinal transit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
下载PDF
Effects of Rumen-protected Methionine on Rumen Fermentation, lactation Performance and Plasma Characteristics in Dairy Cows
19
作者 Qiang. Liu Cong. Wang +6 位作者 Wen.Zhu.Yang Xiong. Luo Xiao.Min. Yang Dong.Chang. He Ping. Zhang KuanHu. Dong Ying.Xiang. Huang 《Feed & Livestock》 2010年第2期15-18,20-23,25,26,共10页
The objective was to evaluate effects of rumen-protected methionine (RP-Met) supplementation on rumen fermentation, lactation performance and plasma characteristics in dairy cows. Twenty-four multiparous (2.2 - 0.4... The objective was to evaluate effects of rumen-protected methionine (RP-Met) supplementation on rumen fermentation, lactation performance and plasma characteristics in dairy cows. Twenty-four multiparous (2.2 - 0.40 parity) Holstein dairy cows, averaged 620 ± 12.3 kg of BW, 68 ± 2.5 day in milk and daily milk production averaged 26.0 ±0.3 kg/cow were used in a replicated 4 × 4 Latin square experiment. The treatments were: control (without RP-Met), LRP-Met, MRP-Met and HRP-Met with 20, 40 and 60 g RP-Met per cow per day, respectively. RP-Met was hand-mixed into the top one-third of the daily ration. Experimental periods were 30 days with 15 d of adaptation and 15 d of sampling. Dry matter (DM) intake and milk yields were not affected (P 〉 0.05) with increasing RP-Met supplementation. Yields of 4%FCM, ECM, milk fat and milk protein were higher (P 〈 0.03) for RP-Met supplementation than control and were quadratically (P 〈 0.05) changed due to the higher percentage of milk fat and protein for RP-Met supplementation than control (P 〈 0.03). Ruminal pH tended to be lower (P = 0.071) for RP-Met supplementation than control, whereas total VFA concentration tended to be higher (P = 0.086) for RP-Met supplementation than control. Ratio of acetate to propionate decreased linearly (P = 0.001) from 4.01 to 3.57 as RP-Met supplementation increased due to the increase in propionate production. Digestibilities of DM, OM, CP, NDF and ADF in the total tract were higher (P 〈 0.05) for RP-Met supplementation than control and were quadratically (P 〈 0.05)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RP-Met supplementation.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glucose not affected (P 〉 0.05) with RP-Met supplementation,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non-esterified fatty acids (NEF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P = 0.017) for RP-Met supplementation than control and were linearly (P = 0.011) changed.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beta-hydroxybutyrate tended to be lower (P = 0.068) for RP-Met supplementation than control and were linearly (P = 0.001) changed. The pres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supplementation of diet with RP-Met improved the content of milk fat and protein, rumen fermentation and feed digestion, decreased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NEFA.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RP-Met stimulated the digestive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In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of this trial, the optimum RP-Met dose was about 25 g RP-Met per cow per d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men-protected methionine rumen fermentation lactation performance blood metabolites dairy cow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新型带线缝合夹悬吊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方军 谢静 +3 位作者 刘亚萍 施新岗 王东 李兆申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21-325,共5页
目的评价新型带线缝合夹悬吊法用于胃部ESD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根据SPSS软件将20个离体猪胃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n=10)和对照组(n=10),每个模型均于胃窦大弯和胃窦后壁各进行1次相同方法的ESD,操作由同一名内镜医生和间一名... 目的评价新型带线缝合夹悬吊法用于胃部ESD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根据SPSS软件将20个离体猪胃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n=10)和对照组(n=10),每个模型均于胃窦大弯和胃窦后壁各进行1次相同方法的ESD,操作由同一名内镜医生和间一名护上完成。对比分析穿孔发生率、剥离黏膜直径、总的剥离时间、黏膜暴露至完整剥离时间、黏膜下注射次数及一次性完整切除率的组间差异。结果40例次离体猪胃胃窦部ESD操作均成功完成,拟切除黏膜均一次性完整剥离,无一例次出现穿孔。(1)胃窦大弯ESD:2组在剥离黏膜直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8),总的剥离时间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4.70±1.06)min和(37.10±2.23)min(P=0.009)、黏膜下暴露至完整剥离时间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1.40±2.00)13min和(34.80±2.20)min(P=0.817),黏膜下注射次数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60±1.00)次和(10.60±1.00)次(P〈0.001)。(2)胃窦后壁ESD:2组在剥离黏膜直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8),实验组总的剥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37.00±1.25)min比(39.60±1.65)min,P〈0.001],黏膜下暴露至完整剥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34.50±1.35)min比(37.00±1.25)min,P〈0.001],黏膜下注射次数较对照组明硅减少[(7.60±1.27)次比(11.40±1.00)次,P〈0.001]。结论动物实验仞步显示胃部ESD术中使用新型缝合夹悬吊法安全、有效,较之传统ESD方法具有操作时间短、黏膜下注射次数少、简单易行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合技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悬吊法 离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