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种拮抗菌复合发酵对致病疫霉的抑制及离体防病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申芬 蒋继志 +3 位作者 侯宁 李成斌 田荟遥 李岩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6,23,共7页
为了克服单一拮抗菌抑菌活性不够稳定、防病效果较差等不足,采用对峙培养法对HT-6、SR13-2、W-7、ST-1和Sy11这5株拮抗菌进行复合发酵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复合发酵菌液I(4株拮抗菌)和复合发酵菌液Ⅱ(5株拮抗菌)在抑菌... 为了克服单一拮抗菌抑菌活性不够稳定、防病效果较差等不足,采用对峙培养法对HT-6、SR13-2、W-7、ST-1和Sy11这5株拮抗菌进行复合发酵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复合发酵菌液I(4株拮抗菌)和复合发酵菌液Ⅱ(5株拮抗菌)在抑菌活性、菌丝体致畸、离体组织防病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5株拮抗菌之间无明显拮抗作用,可进行复合发酵;在与致病疫霉同时对峙培养至第11天时,与5株菌中抑菌活性最强的HT-6相比,复合发酵菌液Ⅱ的抑菌作用较强,抑菌率为83.77%,与复合发酵菌液I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致病疫霉预先生长1d后再对峙培养,发现复合发酵菌液Ⅱ的抑菌作用在对峙培养的第7天和第9天也显著优于复合发酵菌液I和HT-6,并与复合发酵菌液I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镜检发现复合发酵菌液Ⅱ处理的病菌菌丝体畸变率最高(73.96%),其次是HT-6菌液,畸变率为49.47%;预先以菌液处理马铃薯块茎切片2d后接种致病疫霉,发现至接种后第9天,复合发酵菌液Ⅱ处理的块茎切片只出现轻微褐变,未出现或仅出现少量菌丝体,病情指数最低(28.13),与复合发酵菌液I有显著性差异(P<0.05),保护率达63.83%。这表明复合发酵菌液Ⅱ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潜力明显优于复合发酵菌液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发酵 致病疫霉 抑制作用 离体防病
下载PDF
复合发酵菌液的离体防病效果及对马铃薯的促生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申芬 蒋继志 +3 位作者 侯宁 李成斌 田荟遥 李岩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74,共6页
为进一步明确Sy11、W-7、SR13-2、ST-1和HT-6这5株拮抗菌复合发酵得到的菌液(CFBF-Ⅱ)对马铃薯的防病促生潜力,本试验采用浸泡、浇灌等方法探讨了CFBF-Ⅱ对马铃薯种薯萌发、植株生长、离体叶片防病和根系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CF... 为进一步明确Sy11、W-7、SR13-2、ST-1和HT-6这5株拮抗菌复合发酵得到的菌液(CFBF-Ⅱ)对马铃薯的防病促生潜力,本试验采用浸泡、浇灌等方法探讨了CFBF-Ⅱ对马铃薯种薯萌发、植株生长、离体叶片防病和根系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CFBF-Ⅱ处理后种薯芽高、芽直径和萌发率均明显优于4株拮抗菌(Sy11、SR13-2、ST-1和HT-6)的复合发酵菌液(CFBF-Ⅰ)以及单一菌株HT-6菌液的处理;CFBF-Ⅱ在离体叶片上对晚疫病的预防效果也最好,达到94.6%,显著优于HT-6和甲霜灵锰锌处理;叶片中叶绿素尤其是叶绿素总含量以及叶绿素b的含量以CFBF-Ⅱ处理最高,与甲霜灵锰锌处理和LB对照之间均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植株生长至第55天,CFBF-Ⅱ处理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和叶面积比LB对照分别增加了14.8%,26.5%,16.6%和32.9%,也明显优于HT-6的促生效果。此外,CFBF-Ⅱ处理后第50天,马铃薯根际土壤中细菌数量与对照基本一致,但显著高于甲霜灵锰锌处理,真菌数量显著低于甲霜灵锰锌处理和对照,放线菌数量均与甲霜灵锰锌处理相近但均显著低于对照。以上结果表明这5株菌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能更好地直接抑制致病疫霉生长、预防马铃薯晚疫病并促进植株生长,还能改善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群落结构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发酵 致病疫霉 离体防病 促生作用 根系微生物
下载PDF
6株拮抗细菌对致病疫霉抑制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游游 蒋继志 +3 位作者 李颖 张亚辉 孙涵 郎亚峰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9-175,共7页
比较在前期获得的明显抑制致病疫霉菌丝生长的6株细菌的抑菌性能及其防病潜力,为开发生防制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提供依据.采用对峙培养法和打孔法测定6株细菌活体、菌液和无菌体发酵液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利用块茎切片法评价拮抗... 比较在前期获得的明显抑制致病疫霉菌丝生长的6株细菌的抑菌性能及其防病潜力,为开发生防制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提供依据.采用对峙培养法和打孔法测定6株细菌活体、菌液和无菌体发酵液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利用块茎切片法评价拮抗菌菌液对晚疫病的离体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株菌的菌液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均明显优于活体和无菌体发酵液,抑菌带宽度均在27mm以上,且均可引起菌丝体畸变,其中以WL2菌株的抑菌作用最强,活体、菌液和发酵液的抑菌带宽均在26mm以上,致畸作用也最强;此外,6株菌的菌液在离体块茎切片上的防病效果也以WL2菌液处理最好,病情指数最低(13.7),相对保护率最高(80.5%).这表明菌株WL2比其他5个菌株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方面有更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细菌 致病疫霉 抑制 离体防病
下载PDF
三株拮抗菌对导致马铃薯晚疫病的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亚辉 蒋继志 +3 位作者 王蓓蓓 李颖 万安琪 沙海天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2-166,共5页
为了明确前期获得的对致病疫霉有显著抑制和诱抗作用的拮抗菌中生防潜力更大的菌株,以对峙培养法、打孔法、离体组织切片法对菌株Sy11、M15和A5295抑制致病疫霉的部分性能和抑菌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在抑制致病疫霉菌丝生长和孢子... 为了明确前期获得的对致病疫霉有显著抑制和诱抗作用的拮抗菌中生防潜力更大的菌株,以对峙培养法、打孔法、离体组织切片法对菌株Sy11、M15和A5295抑制致病疫霉的部分性能和抑菌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在抑制致病疫霉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方面,Sy11和M15均显著优于A5295,在马铃薯块茎切片上预防晚疫病方面,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但Sy11在抑制致病疫霉孢子囊形成和游动孢子萌发方面则明显优于M15;Sy11的抑制率分别为68.9%和71.3%,M15的抑制率分别为56.7%和67.3%,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表明Sy11菌株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具有更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疫霉 马铃薯 拮抗菌 抑菌作用 离体组织防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