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管细胞HCO_3^-分泌:囊性纤维化跨膜电导调节体和SLC26转运体(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ISHIGURO Hiroshi STEWARD Martin NARUSE Satoru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5-476,共12页
胰管细胞以至少6倍浓度差逆向分泌HCO_3^-(人体浓度约140 mmol/L)。HCO_3^-跨顶膜转运的可能机制包括SLC26阴离子转运体的Cl^--HCO_3^-交换和囊性纤维化跨膜电导调节体(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对HCO... 胰管细胞以至少6倍浓度差逆向分泌HCO_3^-(人体浓度约140 mmol/L)。HCO_3^-跨顶膜转运的可能机制包括SLC26阴离子转运体的Cl^--HCO_3^-交换和囊性纤维化跨膜电导调节体(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对HCO_3^-的传导扩散。SLC26家族成员介导上皮顶膜Cl^--HCO_3^-交换,胰管中检测到SLC26A6和SLC26A3。共表达研究揭示,鼠类slc26a6和slc26a3通过slc26的STAS结构域与CFTR的R结构域相互作用,导致活性互相增强。研究显示这些交换体是产电的:slc26a6介导ICl^--2HCO_3^-交换,slc26a3介导2Cl^--1HCO_3^-交换。近期slc26a6-/-小鼠离体胰管研究显示,slc26a6介导大部分Cl^-依赖的HCO_3^-跨顶膜分泌,与slc26a6的产电性一致。然而,因为人体能分泌非常高浓度的HCO3^-,SLC26A6在胰管HCO_3^-分泌中的作用并不十分清楚。SLC26A6的作用只能在与人类似能分泌约140 mmol/L HCO_3^-的物种,如豚鼠中研究。现有的豚鼠研究数据显示,像slc26a6介导的ICl^--2HCO_3^-交换不可能完成这种高浓度差的HCO_3^-分泌。另一方面,CFTR的HCO_3^-电导性可以在理论上支持HCO_3^-逆向分泌。所以,在豚鼠和人胰腺HCO_3^-的分泌中,CFTR可能比SLC26A6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纤维化跨膜电导调节 slc26 胰管 HCO3^-分泌
下载PDF
胃乐散对大鼠胃溃疡黏膜碳酸氢盐转运蛋白CFTR、SLC26A3及SLC26A6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文国容 徐靖宇 +6 位作者 刘雪梅 赵正兰 江义霞 谢睿 陈萍 余丽梅 庹必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研究胃乐散对大鼠胃溃疡黏膜碳酸氢盐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胃乐散低剂量组[0.075g/(mL·kg)]、中剂量组[0.150g/(mL·kg)]、高剂量组[0.300g/(mL·kg)]和雷尼替丁... 目的研究胃乐散对大鼠胃溃疡黏膜碳酸氢盐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胃乐散低剂量组[0.075g/(mL·kg)]、中剂量组[0.150g/(mL·kg)]、高剂量组[0.300g/(mL·kg)]和雷尼替丁组[0.030g/(mL·kg)],每组8只。采用冰醋酸烧灼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制模后第2天,各用药组开始给药,连续用药后第14天处死大鼠,取溃疡部位组织提取蛋白,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组织Cl-/HCO-3离子交换体solute carrier26A3(SLC26A3)及solute carrier26A6(SLC26A6)的含量;将大鼠胃溃疡及周围组织切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囊性纤维化跨膜转运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用药后胃乐散高剂量组及雷尼替丁组大鼠胃黏膜中SLC26A3的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尼替丁组,胃乐散中、高剂量组大鼠胃黏膜中SLC26A6的表达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胃乐散中、高剂量组大鼠胃溃疡黏膜的CFTR表达也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乐散能提高大鼠胃溃疡黏膜SLC26A3、SLC26A6和CFTR的表达,增加碳酸氢盐的分泌,保护胃黏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乐散 胃溃疡 离子交换26a3 离子交换26a6 囊性纤维化跨膜转运调节因子 免疫荧光法 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茶多酚对十二指肠溃疡模型黏膜碳酸氢盐转运蛋白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肖鹏 肖宏 金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15-1218,共4页
目的研究茶多酚对十二指肠溃疡黏膜碳酸氢盐转运蛋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正常人群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十二指肠组织,采用Western印迹、免疫组化和RT-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组织中碳酸氢盐转运蛋白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 目的研究茶多酚对十二指肠溃疡黏膜碳酸氢盐转运蛋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正常人群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十二指肠组织,采用Western印迹、免疫组化和RT-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组织中碳酸氢盐转运蛋白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和离子交换体(SLC)26A3的变化。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茶多酚100 mg/kg)及高剂量组(茶多酚300 mg/kg)各10只。采用盐酸半胱胺(300 mg/kg)皮下注射法建立十二指肠溃疡模型,造模后48 h,各给药组采用灌胃法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大鼠的进食、体重等情况,连续给药4 w后处死大鼠,选取十二指肠溃疡处标本,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不同组溃疡变化情况,采用Western印迹、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组织中碳酸氢盐转运蛋白CFTR和SLC26A3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织比较,十二指肠溃疡组织十二指肠黏膜组织碳酸氢盐转运蛋白CFTR和SLC26A3蛋白及mRNA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高剂量组十二指肠黏膜中CFTR和SLC26A3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多酚能提高十二指肠溃疡模型十二指肠溃疡黏膜碳酸氢盐转运蛋白CFTR和SLC26A3的表达,增加碳酸氢盐的分泌,保护十二指肠黏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十二指肠溃疡 碳酸氢盐 转运蛋白CFTR 离子交换(slc)26a3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十二指肠黏膜上皮细胞碳酸氢盐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邓时莉 金海 +1 位作者 文国容 庹必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086-2090,共5页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小鼠十二指肠上皮细胞碳酸氢盐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C57小鼠随机分为四组,三组分别给予HP菌株SS1、NCTC11637、NCTC11639感染,一组仅给予同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PBS)灌胃(对照组),2 w后收集组织。体外...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小鼠十二指肠上皮细胞碳酸氢盐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C57小鼠随机分为四组,三组分别给予HP菌株SS1、NCTC11637、NCTC11639感染,一组仅给予同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PBS)灌胃(对照组),2 w后收集组织。体外培养十二指肠上皮细胞,与HP菌株共培养,其中对照组给予等量PBS干预,收集细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组织及细胞中碳酸氢盐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HP感染小鼠后,由吉姆萨染色镜检见,感染后可见大量紫蓝色小体,呈逗点状、短棒状;细胞实验:HP菌株NCTC11637与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共培养后应用RT-PCR扩增HP16srRNA,小鼠及细胞实验均目的基因为单一扩增,扩增良好。小鼠及细胞实验均3种HP菌种囊性纤维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离子交换体(SLC)26A3及SLC26A6感染2 w后,碳酸氢盐转运蛋白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体内到体外,HP可通过调控碳酸氢盐转运蛋白含量来干预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十二指肠溃疡 碳酸氢盐转运蛋白 囊性纤维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 离子交换(slc)26a3 slc26a6
下载PDF
碱度胁迫对尼罗罗非鱼鳃离子细胞形态以及鳃、肾和肠中HCO3^-转运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燕 赵金良 +3 位作者 吴俊伟 thammaratsuntorn jeerawat 岳蒙蒙 赵岩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27-1037,共11页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碱度(0、2、4 g/L Na HCO_3)胁迫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鳃离子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了鳃、肾、肠中4个HCO_3^-转运因子碳酸酐酶(CAⅡ、CAⅣ)、碳酸氢钠协同转运载体(SLC4A4)...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碱度(0、2、4 g/L Na HCO_3)胁迫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鳃离子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了鳃、肾、肠中4个HCO_3^-转运因子碳酸酐酶(CAⅡ、CAⅣ)、碳酸氢钠协同转运载体(SLC4A4)、Cl^-/HCO_3^-离子交换体(SLC26A6)的阳性反应变化。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鳃离子细胞分布在鳃小片基部。根据其表面开孔形状和尺寸,可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4种亚型,各亚型离子细胞的开孔尺寸随碱度胁迫强度增高呈正比增大,Ⅲ型离子细胞开孔尺寸变化最明显(P<0.01);离子细胞总数目也随碱度升高而增加,Ⅲ型离子细胞数目上升最为显著(P<0.01)。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在淡水、碱水组中,CAⅡ、CAⅣ、SLC4A4、SLC26A6在鳃小片基部和肾中均有阳性反应,且随着碱度升高,阳性反应增强,但在肠道中未观察到阳性反应。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尼罗罗非鱼可通过鳃离子细胞形态和数量调节适应碱度变化,鳃和肾为主要应答调节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碱度胁迫 离子细胞 碳酸酐酶(CAⅡ CAⅣ) 碳酸氢钠协同转运载(slc4A4) Cl^-/HCO3^-离子交换(slc26a6)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