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硅基焦磷酸锆离子交换剂的制备及其对Cs^(+)的吸附性能研究
1
作者 刁新雅 郝乐存 +5 位作者 马锋 赵昕 靳强 陈宗元 郭治军 吴王锁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90-2298,共9页
放射性废液中放射性Cs^(+)的高效去除和回收对于降低废物处置成本、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溶胶-凝胶共沉淀和高温处理相结合的新方法,合成了一种成本低廉的新型无机离子交换树脂硅基焦磷酸锆,采用SEM、FT-IR、XRF、XR... 放射性废液中放射性Cs^(+)的高效去除和回收对于降低废物处置成本、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溶胶-凝胶共沉淀和高温处理相结合的新方法,合成了一种成本低廉的新型无机离子交换树脂硅基焦磷酸锆,采用SEM、FT-IR、XRF、XRD等手段对新树脂进行了表征,并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及柱实验系统测定了在弱酸性溶液中其对Cs^(+)的吸附性能。结果显示,Cs^(+)在该树脂上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在6 h内达到平衡。在0.001 mol/L HNO3溶液中,该树脂对Cs^(+)的静态吸附容量可达2.7 mg/g。树脂对Cs^(+)的吸附具有良好的选择性,Cs^(+)与高放废液中其他共存金属离子的分离因子均大于1.5。此外,柱实验结果显示树脂颗粒柱负载的Cs^(+)可以被2.0 mol/L NH4NO3有效洗脱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 焦磷酸锆 二氧化硅 无机离子交换剂 吸附
下载PDF
新型含磷无机离子交换剂的研究(Ⅱ)——焦磷亚硒酸锡的合成及性质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旭 刘锦春 程介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5期411-416,共6页
通过合成、化学组成、离子交换容量、热分析、分配系数及红外、X射线衍射、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焦磷亚硒酸锡是一种交换容量大、热稳定及化学稳定性好的新型无机阳离子交换剂。对Ag(Ⅰ)、Pb(Ⅱ)、Ba(Ⅱ)、Bi(Ⅲ)及Zr(Ⅳ)具有高选择性。
关键词 离子交换剂 离子交换容量 无机离子交换剂 (Ⅱ) 分配系数 Ag(Ⅰ) Zr(Ⅳ) 高选择性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纤维辐照接枝制备弱酸性离子交换剂及其对Cu^(2+)的吸附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政朴 王志鹏 +2 位作者 吴强 张宝贵 张砚耕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4-87,共4页
以聚四氟乙烯纤维为基体通过6 0 Co辐射引发与丙烯酸接枝制备弱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 .产物功能基含量为 3 0 6mmol g,在pH =5时该纤维达到对Cu2 + 的最大动态吸附量为 10 7 4 8mg g.使用不同浓度HCl对饱和吸附铜的接枝纤维进行洗脱 。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纤维 辐照接枝 弱酸性离子交换剂 离子 吸附性能 丙烯酸
下载PDF
球形复合无机离子交换剂的制备及其对Sr^(2+)和Cs^+的去除 被引量:14
4
作者 储昭升 张利田 孙兆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9-74,共6页
用溶胶 凝胶的方法制备了水合二氧化钛 水合五氧化二锑 (HTO HAP)球形复合无机离子交换剂 ,研究了其对Sr2 +和Cs+的离子交换性能 ,并对其组成、结构及稳定性作了初步的研究 .结果表明 ,此种球形交换剂机械强度好 ,适合装柱 ,在弱酸性条... 用溶胶 凝胶的方法制备了水合二氧化钛 水合五氧化二锑 (HTO HAP)球形复合无机离子交换剂 ,研究了其对Sr2 +和Cs+的离子交换性能 ,并对其组成、结构及稳定性作了初步的研究 .结果表明 ,此种球形交换剂机械强度好 ,适合装柱 ,在弱酸性条件下对Sr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二氧化钛 水合五氧化二锑 无机离子交换剂 溶胶-凝胶
下载PDF
用于脱除水中氨氮的 NaA-1 型离子交换剂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肖天存 魏淑芬 +4 位作者 包南 殷涌泉 郑滢 王淑仁 吕士琛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27-331,共5页
通过对失去干燥性能的分子筛废弃物进行再生改性,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用于脱除水中氨氮的离子交换剂。研究了水中共存阳离子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测定了交换容量,研究了交换时间、温度及再生方法等条件与氨氮去除率的关系,并对交换剂... 通过对失去干燥性能的分子筛废弃物进行再生改性,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用于脱除水中氨氮的离子交换剂。研究了水中共存阳离子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测定了交换容量,研究了交换时间、温度及再生方法等条件与氨氮去除率的关系,并对交换剂的性能与结构进行了关联,优化了该交换剂用于处理氨氮废水的操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剂 氨氮 废水处理 化学工业
下载PDF
新型球形复合无机离子交换剂的制备及其对锶和铯的去除 被引量:18
6
作者 储昭升 孙兆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0-95,共6页
用溶胶凝胶的方法制备了新型球形复合无机离子交换剂水合二氧化钛-水合五氧化二锑(HTO-HAP),并以此为基体,进一步制备了磷酸钛-五氧化二锑(TiP-HAP)、 磷酸钛-五氧化二锑-磷钼酸铵(TiP-HAP-AMP)球形复合无机离子交换剂.研究比较... 用溶胶凝胶的方法制备了新型球形复合无机离子交换剂水合二氧化钛-水合五氧化二锑(HTO-HAP),并以此为基体,进一步制备了磷酸钛-五氧化二锑(TiP-HAP)、 磷酸钛-五氧化二锑-磷钼酸铵(TiP-HAP-AMP)球形复合无机离子交换剂.研究比较了它们对Sr2+和Cs+的离子交换性能和稳定性.结果表明:HTO-HAP在弱酸性条件下对Sr2+和Cs+有较大的交换容量,但耐酸性不好;而作为基体与磷酸反应,或进一步复合磷钼酸铵后,其耐酸性和对Cs+的交换性能均有较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无机离子交换剂 溶胶-凝胶法 交换容量 交换性能 交换稳定性
下载PDF
锂离子交换剂制备及交换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8
7
作者 赵丽丽 王榕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33-937,共5页
通过XRD分析、Li+抽出率βLi及Mn2+溶出率γMn的计算,考察了不同焙烧温度及抽锂剂对前驱体锂锰氧化物LiMn2O4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750℃下焙烧2h,并使用过硫酸铵(NH4)2S2O8作抽锂剂,制备的Li+交换剂MnO2(Li)对Li+的交换容量αL... 通过XRD分析、Li+抽出率βLi及Mn2+溶出率γMn的计算,考察了不同焙烧温度及抽锂剂对前驱体锂锰氧化物LiMn2O4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750℃下焙烧2h,并使用过硫酸铵(NH4)2S2O8作抽锂剂,制备的Li+交换剂MnO2(Li)对Li+的交换容量αLi较大.另外,通过Li+在固液两相间分配系数的测定及交换反应动力学实验,对离子交换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有限浴条件下MnO2(Li)离子交换反应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该离子交换过程近似符合颗粒扩散控制;交换反应主要发生在交换剂颗粒外层;提出的动力学模型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剂 制备 交换反应动力学 抽锂 锂锰氧化物
下载PDF
新型含磷无机离子交换剂的合成 Ⅴ.六偏磷酸锡的合成、性能和应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姚兴东 刘良斌 +1 位作者 刘锦春 程介克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97-102,共6页
本文报道一种新的无机离子交换剂——六偏磷酸锡。通过对合成条件的选择,热分析,红外、X-射线衍射分析及离子交换性能的测定,表明它是一种交换容量大(2.55m mol/g)、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的多功能基无定形无机离子交换剂,对某些高价... 本文报道一种新的无机离子交换剂——六偏磷酸锡。通过对合成条件的选择,热分析,红外、X-射线衍射分析及离子交换性能的测定,表明它是一种交换容量大(2.55m mol/g)、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的多功能基无定形无机离子交换剂,对某些高价金属离子、Pb(Ⅱ)和Ag(Ⅰ)具有高选择性。成功用于Fe(Ⅲ)/Fe(Ⅱ)的分离和微量Fe(Ⅲ)的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偏磷酸锡 离子交换剂 合成
下载PDF
一种分离纯化透明质酸的新型离子交换剂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润 倪杭生 +1 位作者 罗敏 贺艳丽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18,共3页
以含有多个氮原子的组氨酸对强碱型阴离子树脂进行修饰 ,获得一种新型的离子交换剂。用该离子交换剂对透明质酸粗品进行离子交换层析 ,使透明质酸与蛋白质、核酸达到有效的分离。
关键词 透明质酸 离子交换剂 离子交换层析
下载PDF
水合二氧化钛-磷钼酸铵微球复合无机离子交换剂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9
10
作者 臧春梅 储昭升 孙兆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9-93,共5页
水合二氧化钛磷钼酸铵 (HTO AMP)球形复合无机离子交换剂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对Cs+ 和Sr2 + 同时交换的性能 .从对复合交换剂组成分析看 ,有一部分基体二氧化钛在复合过程中转变为磷酸钛 ;结构分析表明 ,复合交换剂很稳定 ,与HTO和AMP的混... 水合二氧化钛磷钼酸铵 (HTO AMP)球形复合无机离子交换剂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对Cs+ 和Sr2 + 同时交换的性能 .从对复合交换剂组成分析看 ,有一部分基体二氧化钛在复合过程中转变为磷酸钛 ;结构分析表明 ,复合交换剂很稳定 ,与HTO和AMP的混合样品存在很大差异 ,在复合材料中可能形成新化学键Ti—O—Mo键 .将HTO AMP和磷酸钛磷钼酸铵 (TiPAMP)对Cs+ 的交换性能作了比较 ,发现前者的交换速率快 ,后者的交换容量则更大 ,但洗脱效果不如前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二氧化钛-磷钼酸铵 无机离子交换剂
下载PDF
偏钛酸型锂离子交换剂固相合成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8
11
作者 钟辉 郭灵虹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3-105,共3页
偏钛酸型锂离子交换剂固相合成反应动力学钟辉*郭灵虹(成都理工学院应用化学系成都610059)(四川联合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成都)关键词偏钛酸锂,离子交换剂,合成,固相反应动力学1997-08-25收稿,1997-12-1... 偏钛酸型锂离子交换剂固相合成反应动力学钟辉*郭灵虹(成都理工学院应用化学系成都610059)(四川联合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成都)关键词偏钛酸锂,离子交换剂,合成,固相反应动力学1997-08-25收稿,1997-12-10修回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钛酸锂 离子交换剂 合成 固相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聚锑酸离子交换剂的制备及分离锶和钇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明愉 陈靖 王建晨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7-222,共6页
以三氧化二锑为原料,双氧水为氧化剂,经氧化回流法制备聚锑酸无机离子交换剂。该聚锑酸离子交换剂对锶-钇混合溶液中的锶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吸附能力。通过正交实验设计法对反应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60℃时加入40 mL水和12 mL H... 以三氧化二锑为原料,双氧水为氧化剂,经氧化回流法制备聚锑酸无机离子交换剂。该聚锑酸离子交换剂对锶-钇混合溶液中的锶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吸附能力。通过正交实验设计法对反应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60℃时加入40 mL水和12 mL H2O2氧化10 g Sb2O3固体,反应120 min可制得对Sr2+和Y3+具有较高分离系数的聚锑酸离子交换剂。理化性能研究表明,产物是一种阳离子交换剂,对溶液中的Sr2+和Y3+的动态吸附分离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锑酸离子交换剂
下载PDF
新型固液双重致孔球形离子交换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蕾 甘一如 孙彦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61-666,共6页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单体 ,采用固液联合致孔方式 ,通过一步悬浮聚合制备了一种新型双孔高分子球形载体 .经化学修饰后 ,得到含二乙胺羟丙基的阴离子交换剂 (介质A) .优化了制备条件 .并与用相同方法制备的但仅含有机溶剂致孔剂的...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单体 ,采用固液联合致孔方式 ,通过一步悬浮聚合制备了一种新型双孔高分子球形载体 .经化学修饰后 ,得到含二乙胺羟丙基的阴离子交换剂 (介质A) .优化了制备条件 .并与用相同方法制备的但仅含有机溶剂致孔剂的介质B进行了比较 .介质A和B均具有较高的静态吸附容量和机械强度 .由于介质A内含有流动相可以对流通过的大孔 ,因此其动态吸附容量远高于介质B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孔介质 悬浮聚合 离子交换剂 制备 性能 吸附 蛋白质 分离
下载PDF
利用无机离子交换剂从碱性澄清液中除去^(137)Cs和^(90)Sr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翁皓珉 刘正浩 史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5年第4期55-58,共4页
本文的实验结果表明:沸石串联柱,对^(137)Cs的去污因素达到1000,浓缩倍数可达到500.钛酸钠交换柱,对^(90)Sr的去污因素为1000时,浓缩倍数为1800.负载^(137)Cs的沸石和负载^(90)Sr的钛酸钠在900℃下煅烧,失去交换性能,可作为固体废物贮存... 本文的实验结果表明:沸石串联柱,对^(137)Cs的去污因素达到1000,浓缩倍数可达到500.钛酸钠交换柱,对^(90)Sr的去污因素为1000时,浓缩倍数为1800.负载^(137)Cs的沸石和负载^(90)Sr的钛酸钠在900℃下煅烧,失去交换性能,可作为固体废物贮存,也可直接与水泥渗合,固化,本法处理碱性放射性废水澄清液,对Cs和Sr的去污因素和浓缩倍数都比较高,可减少最终贮存固体废物的体积,降低Cs,Sr在水泥中的渗出,对安全贮存放射性固体废物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离子交换剂 CS SR 固体废物 放射性废水 澄清液 浓缩倍数 去污 交换性能 钦酸钠
下载PDF
无机离子交换剂焦磷钨酸锡的合成、性质及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鹏 刘锦春 +1 位作者 刘良斌 程介克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08-210,共3页
合成了一种新的无机离子交换剂——焦磷钨酸锡。合成条件的选择、化学组成、离子交换容量、热分析、分配系数的测定以及红外和 X-射线衍射分析的结果表明,它是一种交换容量大、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的多功能基阳离子交换剂,对 Rb(Ⅰ)... 合成了一种新的无机离子交换剂——焦磷钨酸锡。合成条件的选择、化学组成、离子交换容量、热分析、分配系数的测定以及红外和 X-射线衍射分析的结果表明,它是一种交换容量大、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的多功能基阳离子交换剂,对 Rb(Ⅰ)、Cs(Ⅰ)、Ag(Ⅰ)、Pb(Ⅱ)、Bi(Ⅲ)和 Zr(Ⅳ)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磷钨酸锡 合成 离子交换剂
下载PDF
偏钛酸型锂离子交换剂的交换性质及从气田卤水中提锂 被引量:36
16
作者 钟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07-309,共3页
关键词 气田卤水 提取 偏钛酸型锂离子交换剂
下载PDF
新型含磷无机离子交换剂研究(Ⅵ)——非晶态交换剂六偏磷酸锡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兴东 姚松年 +2 位作者 刘锦春 刘良斌 程介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10期1006-1010,共5页
通过大角度X射线散射分析,求出了新型无机离子交换剂六偏磷酸锡的径向分布函数,推断其化学结构。应用此结构较好地解释了交换剂的离子交换性质。
关键词 六偏磷酸锡 X-射线衍射分析 结构分析 径向分布函数法 无机离子交换剂
下载PDF
含铯亚铁氰化钛钾无机离子交换剂的分解┐催化氧化法处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利宇 宋崇立 +1 位作者 鲍卫民 孙永霞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4-111,共8页
含铯量较高的亚铁氰化物的固化问题未能很好解决的主要原因是在高温操作中亚铁氰根会发生分解,放出剧毒的氰气,具有较大的危险性。本研究表明,金属氧化物CG-1对氰气的氧化分解有较强的催化作用,可以很好地将含氰废气中的氰除去... 含铯量较高的亚铁氰化物的固化问题未能很好解决的主要原因是在高温操作中亚铁氰根会发生分解,放出剧毒的氰气,具有较大的危险性。本研究表明,金属氧化物CG-1对氰气的氧化分解有较强的催化作用,可以很好地将含氰废气中的氰除去,使之转变为无害的CO2和N2。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分解催化氧化法处理工艺,用以处理高放含铯废液分离流程中产生的含铯亚铁氰化钛钾无机离子交换剂。该工艺首先将含铯交换剂加热分解,然后用催化氧化法来除去释放出的氰(氰去除率在99.99%以上)。在除氰的同时也将含铯交换剂转变成各种固体金属氧化物,这有利于后继的含铯交换剂的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物 催化氧化 离子交换剂 高放废液处理
下载PDF
纤维状离子交换剂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20
19
作者 张华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1995年第5期43-47,共5页
介绍了纤维状离子交换材料的几种常见制备方法,聚合物混纤法将成为重点研究对象,同时,探讨了其在众多领域中的应用。指出此种新型的离子交换材料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再生 净化 吸附 离子交换纤维 离子交换剂 制备
下载PDF
聚锑酸离子交换剂对锶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明愉 陈靖 王建晨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2-457,共6页
研究了聚锑酸离子交换剂吸附0.01mol/LHNO3溶液中锶的热力学特征,通过吸附动力学实验,初步探讨了温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锑酸对0.01mol/LHNO3溶液中锶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经验公式,表现为吸热的化学吸附过程。根据毛细孔扩... 研究了聚锑酸离子交换剂吸附0.01mol/LHNO3溶液中锶的热力学特征,通过吸附动力学实验,初步探讨了温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锑酸对0.01mol/LHNO3溶液中锶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经验公式,表现为吸热的化学吸附过程。根据毛细孔扩散模型,由平衡数据和动力学曲线计算了锶在聚锑酸离子交换剂颗粒内液相有效扩散系数为8.18×10-9cm2/s(20℃)和1.33×10-8cm2/s(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锑酸离子交换剂 吸附热力学 吸附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