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离子传输机理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钟欣洁 何文 +1 位作者 张旭东 王朝阳 《山东陶瓷》 CAS 2016年第2期18-22,共5页
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取决于电极材料,电解质以及隔膜。锂离子在这些材料中的传输途径和速率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最近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输出功率,科学家们开展了一系列锂离子传输机理研究。本文综述了锂离... 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取决于电极材料,电解质以及隔膜。锂离子在这些材料中的传输途径和速率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最近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输出功率,科学家们开展了一系列锂离子传输机理研究。本文综述了锂离子在不同电极材料、电解质、自组装膜中的传输扩散机理和其研究进展,并对各种机理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探索锂离子传输机理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今后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传输机理 电极材料 电解质 自组装膜
下载PDF
固态电解质中锂离子传输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丙凯 杨卢奕 +1 位作者 李舜宁 潘锋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9-277,共9页
固态电解质在室温下表现出非凡的离子导电性,使其有潜力应用于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开发新的高性能固态电解质需要对锂离子传输机理及其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本文论述了近期研究中锂离子传输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离子传输理论基础的概述... 固态电解质在室温下表现出非凡的离子导电性,使其有潜力应用于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开发新的高性能固态电解质需要对锂离子传输机理及其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本文论述了近期研究中锂离子传输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离子传输理论基础的概述;总结Li_(10)GeP_(2)S_(12)、Li_(7)La_(3)Zr_(2)O_(12)和Li_(1+x)Al_(x)Ti_(2-x)(PO_(4))_(3)固态电解质材料中晶体结构、离子传输和研究进展;阐述锂离子传输中结构特征、传输机理(单离子跳跃传输和多离子协同传输)以及构效关系;总结(反)Meyer-Neldel规则的关键问题和相关电解质材料。最后,展望了给出电解质材料的设计策略和未来机理研究的重点,为无机固态电解质材料的探索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电解质 离子传输机理 协同传输 构效关系 Meyer-Neldel规则
下载PDF
高性能离子交换膜构效关系、多离子传导机理及其制备方法的研究年度总结报告
3
作者 李先锋 王保国 +2 位作者 徐万兴 曹静玉 袁志章 《科技资讯》 2016年第4期169-170,共2页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成功开发出不同结构的膜材料,包括非氟离子交换膜、非氟多孔离子传导隔膜及部分含氟隔膜材料等,并对其构效关系、成膜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2013年度围绕离子交换膜氧化稳定性降解机理以及多孔离子传导膜的构效关系和...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成功开发出不同结构的膜材料,包括非氟离子交换膜、非氟多孔离子传导隔膜及部分含氟隔膜材料等,并对其构效关系、成膜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2013年度围绕离子交换膜氧化稳定性降解机理以及多孔离子传导膜的构效关系和非氟离子传导膜规模放大工艺以及放大过程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展开研究。阐明了非氟离子交换膜的降解机理、掌握了高选择性、高电导率和高稳定性多孔离子传导膜的构效关系,为液流电池离子交换膜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在原创性提出多孔离子传导隔膜的基础之上,成功解决了非氟多孔离子传导隔膜离子选择性与传导性地矛盾,开发出高选择性、高稳定性非氟多孔离子传导隔膜。建立了高性能低成本离子传导膜的合成路线和工艺,确立膜材料的规模放大工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商业化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价格昂贵、离子选择透过性差等缺点,加快了液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氟离子传导膜 多孔离子传导隔膜 构效关系 离子传输机理
下载PDF
K4玻璃与可伐合金的阳极焊机理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喻萍 孟庆森 +2 位作者 张丽娜 潘川 薛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6-28,共3页
通过K4玻璃与可伐合金的阳极焊试验,初步研究了在阳极焊过程中离子的传输和结合机理,即在外加电场和温度的作用下使焊接材料中发生离子的迁移,从而使阳极焊得以实现.通过K4玻璃与铝片焊接的对比试验,说明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对焊接过程产... 通过K4玻璃与可伐合金的阳极焊试验,初步研究了在阳极焊过程中离子的传输和结合机理,即在外加电场和温度的作用下使焊接材料中发生离子的迁移,从而使阳极焊得以实现.通过K4玻璃与铝片焊接的对比试验,说明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对焊接过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界面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认为在K4玻璃与可伐合金的结合面处形成了以FeSiO3和Fe7SiO10以及一些非晶态物质为主的过渡层,将K4玻璃与可伐合金连接在一起,并发现被焊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对阳极焊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焊 可伐合金 K4玻璃 结合机理 离子传输机理 界面结构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在锂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邢学奇 倪雨 +3 位作者 王泽楷 卢宏宇 姜晓霞 白宁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0-254,共15页
高离子导电率、宽电化学窗口、高锂离子选择性和良好机械性能的固态电解质是高性能固态电池的核心。复合固态电解质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优异的机械性能,是目前固态电解质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本综述总结了复合固态电解质的组成,锂离... 高离子导电率、宽电化学窗口、高锂离子选择性和良好机械性能的固态电解质是高性能固态电池的核心。复合固态电解质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优异的机械性能,是目前固态电解质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本综述总结了复合固态电解质的组成,锂离子的传输途径,重点阐述了每类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制备、离子电导率和电池性能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复合固态电解质耐受锂金属还原性和高压正极氧化性的双层或多层结构设计。最后,概述了复合固态电解质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高离子导电率和低界面阻抗的复合固态电解质仍是未来的主要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固态电解质 固态锂电池 填料 离子电导率 离子传输机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