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离子喷涂层和钢的制动磨损特性 被引量:3
1
作者 易茂中 黄伯云 +2 位作者 韩志海 何家文 周惠久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5-90,共6页
在MM—1000制动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试验了两种不同组成的Fe-Ni-Co-WC复合涂层并与传统的钢制件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涂层比钢的耐磨性有较大的提高,WC质量分数高的涂层耐磨性更好。制动时涂层的磨损以磨粒磨损为... 在MM—1000制动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试验了两种不同组成的Fe-Ni-Co-WC复合涂层并与传统的钢制件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涂层比钢的耐磨性有较大的提高,WC质量分数高的涂层耐磨性更好。制动时涂层的磨损以磨粒磨损为主,有轻微的氧化和粘着。钢的氧化磨损和粘着比涂层严重。因摩擦热的影响,制动后钢的摩擦表面出现热震开裂和特有的浅层剥落,浅层剥落是一个塑性变形积累、裂纹形成和扩展的过程。但涂层无热震开裂和浅层剥落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 磨损 离子喷涂层
下载PDF
WC/Ni60A等离子喷涂层的相结构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陈传忠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7-152,共6页
利用X射线衍射,SEM; EDAX; TEM及选区电子衍射等手段研究了 WC/ Ni60A等离 子喷涂层的显微组织及其相结构结果表明:涂层组织呈片层状。在Ni基合金片层中的镍基固溶体上析出 了大量高度弥散分布的 M_7C_3,... 利用X射线衍射,SEM; EDAX; TEM及选区电子衍射等手段研究了 WC/ Ni60A等离 子喷涂层的显微组织及其相结构结果表明:涂层组织呈片层状。在Ni基合金片层中的镍基固溶体上析出 了大量高度弥散分布的 M_7C_3, M_23C_6及 Ni_3B;由于等离子喷涂温度较高, WC大部分熔化并与 Ni 包覆层互溶,发生高温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结构 离子喷涂层 WC/Ni60A 镍基合金
下载PDF
WC/Ni60等离子喷涂层的耐磨粒磨损特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马永会 阎殿然 何继宁 《新技术新工艺》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9-41,共3页
对Ni60和不同含量的WC+Ni60复合材料的等离子喷涂层进行了磨粒磨损试验,结果表明:WC+Ni60涂层比Ni60涂层有较高的耐磨粒磨损性能,其中25%WC+Ni60涂层试样的耐磨粒磨损性能最好。几种涂层的磨粒磨损机理均为显微切削。
关键词 自熔性合金 复合粉 离子喷涂层 磨粒磨损
下载PDF
WC-12Co等离子喷涂层的冲蚀磨损数值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侯素娟 李新梅 +1 位作者 逯平平 王晓辉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76,共5页
西部强风沙尘环境下金属材料表面等离子喷涂层由于受到颗粒的撞击作用,造成涂层冲蚀磨损。以等离子喷涂WC-12Co涂层为对象,研究不同影响因素下涂层的冲蚀磨损速率和冲蚀效果;运用ANASYS-FLUENT软件中标准k-ε模型和离散相模型(DPM),通... 西部强风沙尘环境下金属材料表面等离子喷涂层由于受到颗粒的撞击作用,造成涂层冲蚀磨损。以等离子喷涂WC-12Co涂层为对象,研究不同影响因素下涂层的冲蚀磨损速率和冲蚀效果;运用ANASYS-FLUENT软件中标准k-ε模型和离散相模型(DPM),通过改变风速、颗粒直径、颗粒质量流量对涂层冲蚀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其冲蚀磨损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风速为15.68 m/s时,涂层冲蚀磨损速率最大为2.232×10^-4kg/(m2·s);颗粒直径为0.55 mm时,涂层冲蚀磨损速率最大为1.824×10^-4kg/(m2·s)。模拟结果验证了试验所得到的涂层冲蚀磨损的磨损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12Co等离子喷涂层 离散相模型 冲蚀磨损 数值模拟
下载PDF
Ni-Cr_2O_3复合等离子喷涂层热处理改性前后的结构及性能
5
作者 李水清 林恺 +1 位作者 丁毅 马立群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21,2,共3页
等离子喷涂层经热处理后可进一步改进其结构及性能,以往对其改性机理研究不多。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20钢表面制备了Ni-Cr2O3复合涂层,经500℃、6 h热处理后随炉冷却。通过金相显微分析、X射线衍射、盐雾腐蚀、电化学试验等方法,对比研... 等离子喷涂层经热处理后可进一步改进其结构及性能,以往对其改性机理研究不多。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20钢表面制备了Ni-Cr2O3复合涂层,经500℃、6 h热处理后随炉冷却。通过金相显微分析、X射线衍射、盐雾腐蚀、电化学试验等方法,对比研究了热处理前后Ni-Cr2O3复合涂层的组织形貌、相组成以及耐蚀性的变化。结果表明:Ni-Cr2O3复合涂层热处理前后物相组成未发生改变,经热处理后,孔隙率减小,组织更致密,耐蚀性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喷涂Ni-Cr2O3 热处理 结构 耐蚀性 20钢
下载PDF
镍基合金等离子喷涂层磨料磨损耐磨性的研究
6
作者 姚震虞 《山东农机》 1990年第2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镍基合 离子喷涂层 磨料 耐磨性
下载PDF
ZrO2纳米粉等离子喷涂层组织与性能
7
作者 税毅 肖云峰 +1 位作者 蒋驰 王术刚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 2003年第1期471-472,共2页
用纳米结构粉末做喂料进行喷涂,缩短了颗粒熔化时间,在有限的飞行时间内,颗粒熔化效果更好,从而制备的涂层孔隙率更小,表面更平整。用ZrO2纳米结构喂料制备了等离子喷涂层,研究了功率、粒度、氧化钇含量等工艺参数条件下涂层的微... 用纳米结构粉末做喂料进行喷涂,缩短了颗粒熔化时间,在有限的飞行时间内,颗粒熔化效果更好,从而制备的涂层孔隙率更小,表面更平整。用ZrO2纳米结构喂料制备了等离子喷涂层,研究了功率、粒度、氧化钇含量等工艺参数条件下涂层的微观组织、孔隙率、相组成及抗热震性能。经X衍射分析表明,原始粉末由m-ZrO2,t-ZrO2,c-ZrO2构成,单斜相的含量为11%,主要由四方相和立方相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锆 纳米结构 离子喷涂层 金相组织 性能参数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薄壁工件涂层中温度场解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牛丽萍 张廷安 +1 位作者 赫冀成 豆志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9-522,共4页
沉积层中的热梯度及涂层与基体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差异是引起等离子喷涂残余应力的主要原因.考虑到喷涂子层增厚,建立起基于喷涂颗粒沉积过程温度场的解析模型.在分析中同时考虑了热传导、热辐射对涂层的影响,计算了在不同的基体-涂层体... 沉积层中的热梯度及涂层与基体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差异是引起等离子喷涂残余应力的主要原因.考虑到喷涂子层增厚,建立起基于喷涂颗粒沉积过程温度场的解析模型.在分析中同时考虑了热传导、热辐射对涂层的影响,计算了在不同的基体-涂层体系下涂层的温度场.结果表明,涂层沉积过程中升温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初级阶段,即体系温度不超过相应喷涂材料熔点的15%;完成阶段,即涂层与基体达到热平衡后继续升温到最高温度,并在界面处结合最终形成残余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喷涂层 温度场 基体 残余应力
下载PDF
FeAl系电热爆炸等离子体喷涂层高温耐蚀性能研究
9
作者 魏世丞 徐滨士 +2 位作者 王海斗 金国 吕红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5,21,共6页
利用金属导体FeAl系合金箔,电热爆炸产生的瞬间高能量冲击波效应,制备FeAl、FeCrAl、FeCrAlRE等离子体喷涂层。通过涂层SEM等检测,可以看出涂层致密,同时涂层与基体可以形成冶金结合层,涂层与基体之间存在明显的过渡层。经高温氧化、氯... 利用金属导体FeAl系合金箔,电热爆炸产生的瞬间高能量冲击波效应,制备FeAl、FeCrAl、FeCrAlRE等离子体喷涂层。通过涂层SEM等检测,可以看出涂层致密,同时涂层与基体可以形成冶金结合层,涂层与基体之间存在明显的过渡层。经高温氧化、氯化、硫化耐蚀性测试,得出3种等离子体喷涂层的腐蚀变化规律,从而优选出耐高温腐蚀的FeCrAlRE电热爆炸等离子体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爆炸 离子喷涂 FeCrAlRE 耐高温腐蚀
下载PDF
FeAl系电热爆炸喷涂层抗高温腐蚀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魏世丞 徐滨士 +1 位作者 王海斗 金国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8-60,共3页
FeAl系合金箔在电热爆炸过程中产生瞬间冲击波效应,在45G钢上制备了FeAl、FeCrAl、FeCrAlRE三种等离子体喷涂层。通过SEM等测试手段对比分析涂层腐蚀前后组织形貌,可以看出涂层具有纳米晶、微米晶组织结构,同时涂层与基体形成冶金结合层... FeAl系合金箔在电热爆炸过程中产生瞬间冲击波效应,在45G钢上制备了FeAl、FeCrAl、FeCrAlRE三种等离子体喷涂层。通过SEM等测试手段对比分析涂层腐蚀前后组织形貌,可以看出涂层具有纳米晶、微米晶组织结构,同时涂层与基体形成冶金结合层,涂层与基体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过渡层。经高温氧化耐蚀性测试,得出三种等离子体喷涂层的腐蚀变化规律,从而优选出耐高温腐蚀的FeCrAlRE电爆喷涂等离子体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爆炸 离子喷涂 FeCrAlRE 耐高温腐蚀
下载PDF
FeAl系电热爆炸喷涂层抗高温氧化腐蚀性能对比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世丞 徐滨士 +2 位作者 王海斗 金国 吕红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4-117,共4页
利用金属导体FeAl系合金箔,电热爆炸产生的瞬间高能量冲击波效应,制备FeAl、FeCrAl、FeCrAlRE三种等离子体喷涂层。通过涂层SEM等检测手段,可以看出涂层具有致密的组织结构,同时涂层与基体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过渡层。经高温氧化耐蚀性... 利用金属导体FeAl系合金箔,电热爆炸产生的瞬间高能量冲击波效应,制备FeAl、FeCrAl、FeCrAlRE三种等离子体喷涂层。通过涂层SEM等检测手段,可以看出涂层具有致密的组织结构,同时涂层与基体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过渡层。经高温氧化耐蚀性测试等综合分析,结果表明,FeCrAlRE喷涂层耐高温氧化腐蚀能力较FeCrAl平均提高2.20倍,较FeAl喷涂层增加3.83倍,同时还研究了三种等离子体喷涂层的高温氧化过程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爆炸 离子喷涂 FeCrAlRE 耐高温腐蚀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火焰炬的不稳定性研究
12
作者 彭补之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1-61,共1页
等离子喷涂层的质量控制与等离子炬的弧柱与喷射流的稳定性有关,观察了不同的不稳定形态对涂层质量的影响,探讨了等离子火焰气流速率下降时所观察到的电弧状态。利用帧面传输速率为40500帧/s的仪器可以目测到阳极的移动和决定电弧周... 等离子喷涂层的质量控制与等离子炬的弧柱与喷射流的稳定性有关,观察了不同的不稳定形态对涂层质量的影响,探讨了等离子火焰气流速率下降时所观察到的电弧状态。利用帧面传输速率为40500帧/s的仪器可以目测到阳极的移动和决定电弧周围冷气层的厚度所显示的图象与电压的交易是同步的,获得了有关弧流大小,不同气体喷嘴的流速和阳极的磨损量等资料,并得出电弧周围冷气层厚度和运行参数不稳定形态间的相互关系,而电弧的不稳定性又可促进离子喷射流和冷却传输的不稳定性。这些结果对指导喷嘴设计,限制等离子射流不稳定性对涂层性能的影响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喷涂火焰炬 不稳定性 研究 离子喷涂层 质量控制 弧柱 喷射流
下载PDF
化学法去除碳化钨–钴涂层的工艺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晗晔 冮冶 刘志强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69-271,共3页
采用化学法分别去除GH4169合金及TC4合金基材表面的WC–Co等离子喷涂层。通过正交试验对去除液配方和处理温度进行优化。GH4169基WC–Co涂层的最优去除工艺条件为:HNO3 30 m L/L,H2O2 550 m L/L,处理温度35°C。TC4合金基WC–Co涂... 采用化学法分别去除GH4169合金及TC4合金基材表面的WC–Co等离子喷涂层。通过正交试验对去除液配方和处理温度进行优化。GH4169基WC–Co涂层的最优去除工艺条件为:HNO3 30 m L/L,H2O2 550 m L/L,处理温度35°C。TC4合金基WC–Co涂层的最优去除工艺条件为:HNO3 70 m L/L,H2O2 550 m L/L,处理温度30°C。采用上述工艺可有效去除GH4169和TC4表面的WC–Co涂层,对基体无明显的化学腐蚀,不会导致基体吸氢。1 L去除液可处理约10 dm2 0.3 mm厚的WC–Co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碳化钨 离子喷涂层 去除
下载PDF
功能梯度热障涂层热震裂纹的形成和扩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成志芳 吕广庶 +2 位作者 王富耻 马壮 沈金文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0-33,共4页
探索热障涂层在热震中裂纹的形成规律 ,揭示涂层热震危险截面位置 .采用在铝基体上以等离子喷涂法制备 Al/Ni- Zr O2 功能梯度涂层 ,在所研制的热性能测试仪上 ,用单面加热急冷法 ,观察不同热循环次数下的裂纹形成情况 .结果是热震 15... 探索热障涂层在热震中裂纹的形成规律 ,揭示涂层热震危险截面位置 .采用在铝基体上以等离子喷涂法制备 Al/Ni- Zr O2 功能梯度涂层 ,在所研制的热性能测试仪上 ,用单面加热急冷法 ,观察不同热循环次数下的裂纹形成情况 .结果是热震 15次时首先在纯 Zr O2 与 Zr O2 和 Al/Ni质量比为 8∶ 2的界面上方产生水平裂纹 ,5 0次时出现龟裂纹 .热震裂纹出现的最危险截面在上述界面上方大约 80 μm处 ,此处热应力最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热障涂 热震裂纹 水平裂纹 龟裂纹 形成规律 离子喷涂 裂纹扩展
下载PDF
HA涂层有益吗?(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林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1998年第1期45-51,共7页
该文总结了有关种植体HA涂层的观点。虽然HA涂层种植体比金属表面的种植体与骨有更强的结合,但其缺点是可能被生理性吸收,这种吸收对于种植体的长期成活率的影响及意义仍然不清楚。
关键词 种植体 HA涂 DENTAL 生化组成 离子喷涂层 磷酸钙 溶解性 磷酸三钙 英文 BRANEMARK
下载PDF
热喷涂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相退火时的变化
16
作者 王华仁 《国外金属热处理》 2004年第6期24-27,共4页
由氧化钇部分稳定化的氧化锆 (Y_PSZ)制备的热障涂层的相稳定性 ,是延长使用寿命的一个要求。用中子衍射数据的Rietveld分析法计算Y_PSZ等离子喷涂层分别在 10 0 0℃、12 0 0℃和 14 0 0℃时退火 1~ 10 0 0h的特性曲线。结果表明 ,喷... 由氧化钇部分稳定化的氧化锆 (Y_PSZ)制备的热障涂层的相稳定性 ,是延长使用寿命的一个要求。用中子衍射数据的Rietveld分析法计算Y_PSZ等离子喷涂层分别在 10 0 0℃、12 0 0℃和 14 0 0℃时退火 1~ 10 0 0h的特性曲线。结果表明 ,喷涂态正方晶系氧化锆的组成中 ,氧化钇的浓度一般随退火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当氧化钇在正方晶系相中的含量接近极限浓度时 ,正方晶系相冷却时转变为单斜晶系相。在 14 0 0℃退火 2 4h后已清晰看到单斜晶系相含量增加。在 14 0 0℃退火 10 0h后已接近 35 % ;在 12 0 0℃退火较长时间后也看到相似的趋势 ,在 4 0 0h后开始形成单斜晶系相。在 10 0 0℃的实验时间内 ,虽然看到了正方晶系相中氧化钇的浓度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火 喷涂 离子喷涂层 热障涂 相稳定性 相含量 氧化锆 氧化钇 单斜晶系 制备
下载PDF
金属喷涂工艺与设备
17
《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 1996年第4期44-44,共1页
研究了Ni-Cr-B-Si合金粉末等离子喷涂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耐磨性、热稳定性,并介绍了其在连杆毛坯滚锻模上的应用。结果表明,这种深层的某些高温性能大大优于5CrNiMo钢,在冲击载荷不大的场合,可以作为热锻模的强化方法.
关键词 金属喷涂 离子喷涂层 金属陶瓷 高温抗氧化性能 合金粉末 热稳定性 冲击载荷 高温性能 耐磨性 工艺与设备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陶瓷涂层摩擦学特性的实验 被引量:7
18
作者 金元生 夏为民 程华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7-25,共9页
比较了 WC-12%Co,Cr3C2-25%NiCr,Al2O3-20%TiO2和 Cr2O3 4种等离子陶瓷涂层的摩擦学特性,采用同种材料配对的摩擦副,利用SRV试验机进行了高低温干摩擦和高温润滑摩擦的试验。结果表明... 比较了 WC-12%Co,Cr3C2-25%NiCr,Al2O3-20%TiO2和 Cr2O3 4种等离子陶瓷涂层的摩擦学特性,采用同种材料配对的摩擦副,利用SRV试验机进行了高低温干摩擦和高温润滑摩擦的试验。结果表明,存在两种主要磨损机理:塑性涂平和粘着撕裂。另外采用一种含添加剂的全合成油作为400℃时的润滑剂,结果表明对所试验的几种涂层材料具有不同的润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喷涂层 摩擦 磨损 陶瓷涂
原文传递
以纳米SiC为填料的激光重熔等离子喷涂陶瓷涂层组织及耐腐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花国然 罗新华 +2 位作者 黄因慧 赵剑峰 张永康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03-206,共4页
在45#钢表面,以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WC/Co-NiCrAl涂层(TC-1)。采用激光直接重熔等离子喷涂陶瓷涂 层技术制备了激光重熔WC/Co-NiCrAl/laser-remelting陶瓷涂层(FC-2);以纳米SiC粉末为填料,对等离子喷涂层进行 了填料下的激光重熔,制备... 在45#钢表面,以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WC/Co-NiCrAl涂层(TC-1)。采用激光直接重熔等离子喷涂陶瓷涂 层技术制备了激光重熔WC/Co-NiCrAl/laser-remelting陶瓷涂层(FC-2);以纳米SiC粉末为填料,对等离子喷涂层进行 了填料下的激光重熔,制备了纳米SiC改性的WC/Co-NiCrAl/nano-SiC复合陶瓷涂层(FC-3)。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 镜对三种涂层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同时对陶瓷涂层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C-1涂层由WC,W2C, W6C2.54,W,Co,CoO组成;TC-2重熔层由WC,W2C,CoO及W组成;纳米改性后的重熔层TC-3由SiC,Si2W,WC,W及 CoO组成。在激光作用下,原等离子喷涂层WC/Co的片层状组织得以消除。与TC-1涂层相比,TC-2及TC-3陶瓷涂层 致密化程度明显提高,涂层耐腐蚀性能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 陶瓷涂 激光重熔 离子喷涂层 纳米SIC 耐腐蚀性能 状组织 填料 制备 组成
原文传递
激光重熔等离子喷涂自润滑复合涂层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应丽霞 王黎钦 +2 位作者 古乐 郑德志 贾小梅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5-109,共5页
为获得高副接触情况下具有抗疫劳的自润滑涂层,采用包覆的Ni包TiB2和Ni包石墨超细微粉,在9Cr18不锈钢表面,利用激光重熔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金属陶瓷自润滑复合涂层。研究了涂层制备的工艺方法、组织特征、界面形态及其形成机制,分析了... 为获得高副接触情况下具有抗疫劳的自润滑涂层,采用包覆的Ni包TiB2和Ni包石墨超细微粉,在9Cr18不锈钢表面,利用激光重熔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金属陶瓷自润滑复合涂层。研究了涂层制备的工艺方法、组织特征、界面形态及其形成机制,分析了涂层的耐磨性、抗疲劳性、自润滑性、组成物质及元素分布。结果表明,激光重熔等离子喷涂Ni包TiB2/Ni包石墨涂层,能够大大改善等离子喷涂层的组织结构,获得组织均匀致密,与基体结合强度高,同时含有硬质相和润滑相的复合涂层,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涂层的干摩擦系数,提高了涂层的耐磨性和抗疲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重熔 离子喷涂层 复合涂 自润滑 TIB2 耐磨性 金属陶瓷 组成物 石墨 制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