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成分比对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圆柱形介质管内表面鞘层演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田立成 石红 +1 位作者 李雪春 张天平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1-336,共6页
采用一维和双离子自洽流体模型研究了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圆柱形聚对苯=甲酸乙=醇酯介质内表面的离子鞘层动力学。在模型中,考虑工作气体为氮气时离子成分为氮原子离子N+和分子离子N2+。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的离子成分比具有不同的鞘层... 采用一维和双离子自洽流体模型研究了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圆柱形聚对苯=甲酸乙=醇酯介质内表面的离子鞘层动力学。在模型中,考虑工作气体为氮气时离子成分为氮原子离子N+和分子离子N2+。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的离子成分比具有不同的鞘层演化特性,氮原子离子含量高会导致严重的充电效应。在实际工艺中,可通过调整相关参数以降低原子离子N+的成分以抑制充电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 离子成分比 充电效应
下载PDF
东亚地区降水离子成分时空分布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40
2
作者 叶小峰 王自发 +3 位作者 安俊岭 松田秀和 朱彬 陈万隆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5-123,共9页
利用东亚酸沉降监测网(EANET)观测资料,对2001年东亚地区降水成分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与过去的观测进行对比,揭示东亚各地酸雨分布情况及降水化学特性差异,为东亚酸沉降长距离输送模式比较计划提供前期分析资料.分析结果表明:... 利用东亚酸沉降监测网(EANET)观测资料,对2001年东亚地区降水成分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与过去的观测进行对比,揭示东亚各地酸雨分布情况及降水化学特性差异,为东亚酸沉降长距离输送模式比较计划提供前期分析资料.分析结果表明:(1)东亚地区降水化学成分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滨海地区的日本降水含量中Na+、Cl-分别为219、208μmol·L-1居东亚地区之首,而中国西北地区Ca2+、NO-3、NH4+、SO24-、Mg2+、K+含量最高各为755、168、260、768、59.3、53.6 μmol·L-1;降水酸度主要受阳离子Ca2+、NH4+和阴离子SO24-、NO3-的影响.(2)东亚地区降水化学成分季节变化明显,除部分源自人为或工业排放源影响外(如北部地区冬季取暖),东亚地区气候呈季节变化也是影响的主要因子之一.春季沙尘源区沙尘、扬沙频繁,其上空存在较强的西风带,在天气系统冷锋影响下,沙尘粒子易随大风扬起而由锋前强烈抬升气流输送到对流层中层,在高空西风急流作用下输送到下游地区.(3)东亚地区酸雨区降水与以往主要以硫酸型酸雨为主的降水性质不同,除中国西南工业欠发达地区仍为硫酸型外,其他酸雨区均为硫酸和硝酸混合型.表征酸雨类型的特征参量[SO24-]/[NO3-]的比值在中国西南地区为3~5,东南和华南地区为0.5~3;其他各国均在0.5~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地区 降水 离子成分 时空分布 特征分析
下载PDF
大磁暴中环电流离子成分的变化及其与磁暴演化的关系 被引量:11
3
作者 傅绥燕 濮祖荫 +3 位作者 宗秋刚 肖池阶 谢伦 B.Wilken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1,T001,共12页
利用CRRES/MICS的观测数据 ,研究了磁暴期间内磁层离子成分的变化 .对1 991年两个典型磁暴和 1 2个大磁暴的分析表明 ,组成暴时环电流的离子可以分成两组 ,一组由O+、低能H+和He+组成 ,起源于电离层 (IOP) ;另一组为高能H+和He++,主要... 利用CRRES/MICS的观测数据 ,研究了磁暴期间内磁层离子成分的变化 .对1 991年两个典型磁暴和 1 2个大磁暴的分析表明 ,组成暴时环电流的离子可以分成两组 ,一组由O+、低能H+和He+组成 ,起源于电离层 (IOP) ;另一组为高能H+和He++,主要来自太阳风 (SOP) .宁静时环电流主要成分为SOP ,大磁暴主相极大时环电流的主要成分是IOP .大磁暴期间离子可被注入到很低的高度 (L =3— 4) .IOP对环电流的贡献随磁暴强度增大而增加 ,在大磁暴主相极大时可达 80 % (数密度 ) .IOP中O+的快速增减是导致Dst指数在磁暴主相期间快速下降和恢复相中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小磁暴中 (Dst>- 50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暴 环电流 离子成分 太阳风 电离层 数据处理 能量粒子 CRRES/MICS观测数据
下载PDF
2003年夏季临安地区大气气溶胶离子成分的尺度分布特征 被引量:19
4
作者 颜鹏 张养梅 +4 位作者 杨东贞 汤洁 于晓岚 程红兵 俞向明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80-987,共8页
文中利用2003年夏季在浙江临安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观测的资料,分析了临安的气溶胶质量浓度、离子成分的尺度分布特点及主要离子间的相互关系。初步结果显示,该期间临安气溶胶主要以粒径小于2.1μm的细粒子为主,约占总质量浓度的66%,其... 文中利用2003年夏季在浙江临安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观测的资料,分析了临安的气溶胶质量浓度、离子成分的尺度分布特点及主要离子间的相互关系。初步结果显示,该期间临安气溶胶主要以粒径小于2.1μm的细粒子为主,约占总质量浓度的66%,其中粒径小于0.65μm的粒子可达总质量浓度的50%,远高于其他各级尺度段上的粒子浓度。与质量浓度分布相似,可溶性无机离子成分主要集中在粒径小于2.1μm(记为PM2.1)的细粒子中,PM2.1粒子中可溶性无机离子约占所有尺度段(包括所有5级)离子质量浓度总和的88%。其中粒径小于0.65μm的亚微米粒子中的离子质量浓度是细粒子的主要部分,占所有尺度段上离子质量浓度总和的77%。SO42-,NH4+和K+是PM2.1中决定性的离子成分。相关分析和离子平衡表明,PM2.1中SO42-与NH4+和K+有很高的相关,在粒径小于0.65μm的亚微米粒子中,非海盐硫酸盐(Nss-SO42-)主要为(NH4)2SO4,由气-粒转化产生;而在粒径为0.65~2.1μm尺度段,Nss-SO42-除(NH4)2SO4外,可能还有K2SO4,Na2SO4等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离子成分 尺度分布
下载PDF
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的自然污秽离子成分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恒真 刘刚 +3 位作者 李立浧 谭帼馨 阮雄杰 陈荣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54-2159,共6页
为了更为有效地测量与研究电力外绝缘表面污秽的离子成分,首先从防污发展的需求入手,分析了进行电力外绝缘污秽化学成分研究的必要性。其次研究了使用离子交换色谱进行离子成分测量的具体方法,并使用该方法测量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电力外... 为了更为有效地测量与研究电力外绝缘表面污秽的离子成分,首先从防污发展的需求入手,分析了进行电力外绝缘污秽化学成分研究的必要性。其次研究了使用离子交换色谱进行离子成分测量的具体方法,并使用该方法测量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电力外绝缘自然污秽的离子成分。主要考虑污秽物对污闪电压的贡献和溶解度,制定了阴阳离子配对原则,并进行了人工配对,得出了自然污秽的化合物形式,发现了一种新的主要化学成分NH4NO3。最后讨论认为离子交换色谱法可用于批量测量电力外绝缘污秽离子成分;未来硝酸盐可能代替硫酸盐,成为电力外绝缘自然污秽的主要成分,由于硝酸盐不同于硫酸盐的性质,届时将面临更为严峻的防污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色谱法 珠江三角洲地区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 自然污秽 离子成分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广西平桂地区锡矿土壤离子电导率异常特征和离子成分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4
6
作者 文美兰 欧阳菲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84-789,共6页
为了解广西平桂地区锡矿土壤离子电导率异常特征,研究不同种类离子的含量变化关系对电导率的贡献大小,为解释锡矿土壤离子电导率异常的形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对广西平桂地区锡矿的土壤离子电导率异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已知锡矿体... 为了解广西平桂地区锡矿土壤离子电导率异常特征,研究不同种类离子的含量变化关系对电导率的贡献大小,为解释锡矿土壤离子电导率异常的形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对广西平桂地区锡矿的土壤离子电导率异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已知锡矿体上测出了清晰的土壤离子电导率异常,异常形态呈典型双峰形态"兔耳"状或"单峰"状,异常垂直指示锡矿体的赋存位置;②弄清了锡矿体组成土壤离子电导率异常的离子成分特征,其成分主要是SO42-、Ca2+、HCO3-、Cl-、Fe3+、Mg2+、Na+、K+、Mn2+、F-等一套水可溶性离子,经过相关分析得出锡矿土壤离子电导率异常与各种水可溶性离子的相关系数SO42->Ca2+>HCO3->Cl->Fe3+>Mg2+>Na+>K+>Mn2+>F-;③在未知区的找矿预测中找到2个具有成矿远景的土壤离子电导率异常,经深部工程验证找到了隐伏锡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离子电导率 异常特征 离子成分 找矿预测 广西平桂锡矿
下载PDF
含杂质多离子成分等离子体中的碰撞鞘结构 被引量:2
7
作者 陈银华 王明然 赵化桥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7-43,共7页
采用流体模型,研究含杂质多离子成分等离子体的碰撞鞘,首先导出描述碰撞鞘的非线性方程组,然后采用数值方法研究鞘宽和离子注入能量与等离子体参数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碰撞率及杂质(尘埃)密度对鞘宽和离子注入能量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杂质 离子成分 离子 离子体鞘 注入能
下载PDF
耳蜗内淋巴环境阳离子成分稳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唐玥玓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耳蜗内淋巴环境 离子成分稳态 研究进展 血管纹
下载PDF
氮异常辉光放电中离子成分及能量分子束质谱诊断
9
作者 刘佳宏 唐书凯 +1 位作者 王文春 杨学锋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9-402,共4页
利用国内首台三级差分抽空的分子束质谱装置 ,对短间隙氮异常辉光放电阴极鞘层区正离子组分及能量分布进行了诊断研究 .在所研究的实验条件下 (压力 13 3~ 2 79Pa,放电电流 2~ 7m A) ,离子流中主要离子成分是 N+、N+ 2 ,且 N+比 N+ 2... 利用国内首台三级差分抽空的分子束质谱装置 ,对短间隙氮异常辉光放电阴极鞘层区正离子组分及能量分布进行了诊断研究 .在所研究的实验条件下 (压力 13 3~ 2 79Pa,放电电流 2~ 7m A) ,离子流中主要离子成分是 N+、N+ 2 ,且 N+比 N+ 2 的浓度大 5倍左右 .鞘层区的 N+、N+ 2的能量分布均有一极大值 ,该极值在所研究实验条件下随气压增高而减小 ,随放电电压增大而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束质谱 离子体诊断 离子成分 辉光放电
下载PDF
猪精子体外获能前后离子成分变化
10
作者 冯怀亮 秦鹏春 +2 位作者 吴光明 陈大元 刘建民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3期326-333,共8页
应用扫描电镜和镜射电镜能谱技术,为猪精子获能前后质膜表面和内部的离子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猪精子获能后质膜表面的Na^+和Al^(3+)升高,而Cl^-和Ca^(2+)降低;精子顶体内Na^+和Cl^-降低,Ca^(2+)、K^+和Fe^(2+)升高;中段线粒体内的N... 应用扫描电镜和镜射电镜能谱技术,为猪精子获能前后质膜表面和内部的离子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猪精子获能后质膜表面的Na^+和Al^(3+)升高,而Cl^-和Ca^(2+)降低;精子顶体内Na^+和Cl^-降低,Ca^(2+)、K^+和Fe^(2+)升高;中段线粒体内的Na^+、Ca^(2+)和Fe^(2+)升高,而K^+和Cl^-降低。文章分析了精子获能后顶体内Na^+、Cl^-、K^+、Ca^(2+)和Fe^(2+)变化的浓度比和摩尔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精子 精子体外获能 离子成分
下载PDF
气体成分对超低压等离子喷涂制备YSZ涂层组织结构的影响
11
作者 孙成琪 安连彤 高阳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81-88,共8页
【目的】分析超低压下不同气体产生的热喷涂等离子射流特性与制备涂层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氩氢和氩氦2种混合气体产生的热喷涂等离子射流,并使用这2种混合气体在不同电流强度下沉积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涂层,使用扫描电镜观察涂层... 【目的】分析超低压下不同气体产生的热喷涂等离子射流特性与制备涂层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氩氢和氩氦2种混合气体产生的热喷涂等离子射流,并使用这2种混合气体在不同电流强度下沉积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涂层,使用扫描电镜观察涂层微观结构。【结果】超低压下,氩氢等离子射流中的温度要高于氩氦等离子体射流,而氩氦等离子射流中的黏度要大于氩氢等离子体射流;氩氦等离子体可以制备出的全纳米等轴晶的YSZ涂层,功率增加,涂层中的晶粒变大,氩氢等离子体制备的YSZ涂层是由大颗粒的等轴晶和未熔化的粉末团以及大的裂纹和气孔组成。【结论】氩氦等离子射流更有利于均匀一致等轴晶结构YSZ涂层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压等离子喷涂 氧化钇稳定氧化锆 微观结构 离子气体成分
下载PDF
大鼠无髓鞘神经纤维正后电位的钙激活钾离子流成分
12
作者 胡三觉 迟素敏 陈丽敏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4年第3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无髓鞘神经纤维 钙激活钾 离子成分
下载PDF
多离子成分空间等离子体中斜传播波的混杂共振:(Ⅱ)实验观测与波模识别
13
作者 汤克云 《地球物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20-427,共8页
在分析ARCS3探空火箭记录到的由人工离子束激发的低频等离子波的特征和激发机制的过程中,提出了多离子成分冷等离子体中的一般混杂共振和一般混杂波的概念,给出了斜向传播冷等离子体波的混杂共振条件.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考虑... 在分析ARCS3探空火箭记录到的由人工离子束激发的低频等离子波的特征和激发机制的过程中,提出了多离子成分冷等离子体中的一般混杂共振和一般混杂波的概念,给出了斜向传播冷等离子体波的混杂共振条件.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考虑了电子、氧离子、氦离子和人工氩离子束的贡献,计算出ARCS3实验条件下的等离子体介电函数,并用等离子体波模识别的方法,识别出频率在180Hz。附近的最强波峰乃是O+-He+双离子混杂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成分 空间等离子 混杂波 混杂共振 波模
下载PDF
用光谱法测量HL-2A中性束注入器离子束成分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立梅 于利明 +3 位作者 余德良 韩晓玉 雷光玖 段旭如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1-364,共4页
在HL-2A中性束试验平台上,利用多普勒频移光谱方法测量了离子源引出离子流的各组成成分及其随弧流的变化情况。在数据分析中提出了遗传算法(GA)和L-M优化算法相结合进行光谱拟合的方法。结果表明,当束能量为30keV、弧流为340A时,离子流... 在HL-2A中性束试验平台上,利用多普勒频移光谱方法测量了离子源引出离子流的各组成成分及其随弧流的变化情况。在数据分析中提出了遗传算法(GA)和L-M优化算法相结合进行光谱拟合的方法。结果表明,当束能量为30keV、弧流为340A时,离子流中各组分之比+++J H:JH2:J H3=0.57:0.36:0.07。当弧流从90A增加到350A时,H+百分比从45%增加到57%,而则从17%降到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成分 多普勒频移 多峰拟合
下载PDF
采精频率对杜洛克种公猪精液品质及精浆离子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梅军四 江中良 +4 位作者 王健 卫帅毅 谢东淇 杨公社 胡建宏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7-21,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采精频率对成年杜洛克种公猪精液品质和精浆离子成分所造成的影响,初步确定最佳的采精频率,为实际生产中进行合理的采精频率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选用8头遗传因素相近的成年杜洛克种公猪(24月龄),按照不同的采精间隔将采精... 本研究旨在探索采精频率对成年杜洛克种公猪精液品质和精浆离子成分所造成的影响,初步确定最佳的采精频率,为实际生产中进行合理的采精频率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选用8头遗传因素相近的成年杜洛克种公猪(24月龄),按照不同的采精间隔将采精频率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每间隔120 h采精一次,重复采精3次;休息1周后,每间隔96 h采精一次,重复采精3次;休息1周后,每间隔72 h采精一次,重复采精3次。以此类推,直到采精间隔为24 h一次为止。结果表明:随着采精频率的提高,精子的密度、活力、总精子数3个指标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这3个指标均在采精频率为1次/72 h时达到最大;Mg^(2+)、Ca^(2+)、Zn^(2+)、Cu^(2+)等4种离子的浓度都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K+的浓度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且Mg^(2+)、Zn^(2+)、Cu^(2+)等3种离子的浓度均在采精频率为1次/72 h时达到最大,Ca^(2+)的浓度在采精频率为1次/96 h时达到最大。结果显示,成年杜洛克种公猪的最佳采精频率为1次/72 h,Mg^(2+)、Ca^(2+)、Zn^(2+)、Cu^(2+)、K+等离子元素与精液质量呈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精频率 精液品质 精浆离子成分 相关性
下载PDF
日本山形降雨中离子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家厚 杨林 王晓燕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56,共4页
分时段对每次降雨连续采样,对pH值、电导率、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氯离子、铵、氟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等共11项进行监测。分析了各种离子的组成、所占比例、时段变化规律和对部分离子的来源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 分时段对每次降雨连续采样,对pH值、电导率、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氯离子、铵、氟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等共11项进行监测。分析了各种离子的组成、所占比例、时段变化规律和对部分离子的来源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山形的降雨为硝酸型酸雨,有别于我国大多数城市的硫酸型酸雨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山形 降雨 离子成分 酸雨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牙菌斑液中5种阳离子成分
17
作者 耿秋明 邓动梅 高学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315-1315,共1页
关键词 龋齿 菌斑液 离子成分测定 HPCE
下载PDF
射频离子源离子束成分光谱测量
18
作者 谢炜民 李明 赵淼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8-162,共5页
为HL-2A装置中性束注入器研制了引出束功率为1MW的射频离子源。在测试平台上,实验离子源已经成功引出了束能量和束电流分别为35ke V和12.4A、束质子比为79%、脉宽为100ms的氢离子束,达到了设计束功率要求的44%。在射频离子源实验平台上... 为HL-2A装置中性束注入器研制了引出束功率为1MW的射频离子源。在测试平台上,实验离子源已经成功引出了束能量和束电流分别为35ke V和12.4A、束质子比为79%、脉宽为100ms的氢离子束,达到了设计束功率要求的44%。在射频离子源实验平台上,利用多普勒频移光谱方法测量了离子源引出束流成分比例,对比了束流成分和射频离子源引出束流之间的关系。实验数据分析表明,在10A引出束流的情况下,离子流成分H+1、H+2和H+3分别为75%、18%和7%。并且当引出束流从3.3A升至10.4A时,H+1从37%升至78%,而H+3则从19%降至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离子 中性束注入 离子源束成分 多普勒频移
下载PDF
济南市城区泉水离子成分变化特征与回归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青 王兆军 +1 位作者 唐厚全 田勇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6-54,共9页
以济南市城区泉水SO_(4)^(2−)、NO_(3)^(−)、Cl^(−)为研究对象,从降水、补源、人类活动3个维度选取影响因子,研究影响因子与3种离子浓度的相关性;以通径分析判定影响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通过计算决策系数判定影响因子对离子浓度... 以济南市城区泉水SO_(4)^(2−)、NO_(3)^(−)、Cl^(−)为研究对象,从降水、补源、人类活动3个维度选取影响因子,研究影响因子与3种离子浓度的相关性;以通径分析判定影响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通过计算决策系数判定影响因子对离子浓度变化的作用大小和方向;通过建立的回归方程预测泉水NO_(3)^(−)浓度和环境可承载的废水排放总量。结果表明:2008—2019年,城区泉水SO_(4)^(2−)、Cl^(−)、NO_(3)^(−)浓度均呈上升趋势,SO_(4)^(2−)和Cl^(−)浓度为显著上升(P<0.01)。废水排放总量与SO_(4)^(2−)、Cl^(−)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811和0.577;补源水库H^(+)浓度与NO_(3)^(−)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692。各影响因子中,对泉水SO_(4)^(2−)、NO_(3)^(−)、Cl^(−)浓度直接作用最大的均为废水排放总量。废水排放总量在SO_(4)^(2−)、Cl^(−)浓度变化过程中起增进作用;水库H+浓度、降水量、废水排放总量在泉水NO_(3)^(−)浓度变化过程中起增进作用,水库H+浓度为主要决策变量。通过方程预测2020年泉水NO_(3)^(−)浓度为8.42 mg/L,满足GB/T 1481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如将泉水NO_(3)^(−)浓度保持在10 mg/L以下,废水排放总量应控制在6.324×10^(9) m^(3)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水 离子成分 影响因子 相关性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 济南市
下载PDF
次生铜矿物存在的条件下通过调整矿浆离子成分分离混合精矿 被引量:2
20
作者 В.Ф.普多夫 张兴仁 雨田 《国外金属矿选矿》 2001年第2期22-24,共3页
论述了在分离铜 -铅 -锌混合精矿过程中通过调整锌剩余浓度和矿浆的pH值 ,达到优化锌矾 (ZnSO4·7H2 O)、氰化钠、硫化钠和苏打用量的几种新方法的制订和应用情况。试验确定了在方铅矿与闪锌矿和铜矿物、铜矿物与闪锌矿的浮选分离... 论述了在分离铜 -铅 -锌混合精矿过程中通过调整锌剩余浓度和矿浆的pH值 ,达到优化锌矾 (ZnSO4·7H2 O)、氰化钠、硫化钠和苏打用量的几种新方法的制订和应用情况。试验确定了在方铅矿与闪锌矿和铜矿物、铜矿物与闪锌矿的浮选分离过程中、以及在粗选阶段被锌氰络合物抑制的铜矿物再浮选过程中最佳的锌剩余浓度和 pH值。这些新方法已在哈萨克斯坦的很多选矿厂中得到应用 ,并使这些选矿厂提高了精矿品位和金属回收率及降低药剂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铅-锌混合精矿 浮选 分离 矿浆 离子成分 回收率 PH值 锌矾 氰化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