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氮碳共渗+离子后氧化双重复合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程 孙定国 +1 位作者 赵慧丽 侯俊英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2-34,共3页
用自制的保温式多功能离子热处理炉对 4 5钢进行了离子氮碳共渗 +离子后氧化双重复合处理 (Ion(NC +O)复合处理 )。测试结果显示 ,Ion(NC +O)复合渗层是由黑色致密的Fe3O4 膜 ,厚的ε Fe2 3N白亮化合物层和α(N) +γ′扩散层等三部分... 用自制的保温式多功能离子热处理炉对 4 5钢进行了离子氮碳共渗 +离子后氧化双重复合处理 (Ion(NC +O)复合处理 )。测试结果显示 ,Ion(NC +O)复合渗层是由黑色致密的Fe3O4 膜 ,厚的ε Fe2 3N白亮化合物层和α(N) +γ′扩散层等三部分组成。经Ion(NC +O)双重复合处理后的 4 5钢表面硬度和耐蚀性能都有显著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碳共渗 离子 双重复合处理
下载PDF
45钢的离子氮碳共渗离子渗氧复合处理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定国 韩莉 赵程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45-47,共3页
研究了 4 5钢离子氮碳共渗 离子渗氧复合处理工艺。试验表明 ,4 5钢经离子氮碳共渗 离子渗氧复合处理后 ,表层可获得化合物和氧化物的复合层 ,该复合处理可以明显提高 4 5钢的耐磨性。
关键词 复合处理 离子碳共渗 离子 45钢
下载PDF
等离子碳氮共渗氧化复合表面处理工艺与装备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智欣 《新技术新工艺》 2006年第10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离子共渗 表面处理工艺 处理 复合 应用 装备 离子激活 FE3O4
下载PDF
低温氮、氧等离子体处理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涛 倪新亮 +4 位作者 金凡亚 沈丽如 陈美艳 童洪辉 龚学余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14-1219,共6页
采用霍尔源辉光放电产生氧等离子体和氮等离子体,对成型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进行表面处理,通过浸润性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探究氮、氧等离子体对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影响,同时考察处理前后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表面基团... 采用霍尔源辉光放电产生氧等离子体和氮等离子体,对成型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进行表面处理,通过浸润性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探究氮、氧等离子体对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影响,同时考察处理前后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表面基团和形貌的变化。结果显示氮、氧等离子体处理后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与去离子水的接触角随气压和电流的增大均先迅速降低再缓慢增加,在电流为1.0 A,气压为1.0 Pa时,处理结果较佳,氧等离子体处理后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在去离子水中活化时效性稍强于氮等离子体;氮、氧等离子体处理后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表面刻蚀现象明显,粗糙度提高,纤维树脂间粘连程度增加,红外分析表明甲基、酯基被打断,分别引入CH2-O-CH2和C=N、C≡N等极性基团,上述结果表明:氮、氧等离子体处理是提高成型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表面性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 离子 浸润性 极性基团 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
下载PDF
冷等离子体处理对PET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界面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秦伟 张志谦 +1 位作者 黄玉东 李敏锐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28,共4页
采用冷等离子体技术对 PET纤维进行表面处理 ,并采用 ESCA对处理前后的纤维表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冷等离子体处理工艺参数对 PET纤维 /环氧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横向拉伸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冷等离子体处理可以使 PET纤维表... 采用冷等离子体技术对 PET纤维进行表面处理 ,并采用 ESCA对处理前后的纤维表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冷等离子体处理工艺参数对 PET纤维 /环氧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横向拉伸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冷等离子体处理可以使 PET纤维表面的氧和氮的极性基团含量增加 ,从而改善其与树脂的浸润性 ,进而改善 PET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等离子处理 PET纤维 界面改性 涤纶纤维 复合材料 表面处理
下载PDF
离子氮碳共渗与离子镀TiN复合处理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亮 许晓磊 +1 位作者 许彬 黑祖昆 《金属热处理学报》 EI CSCD 1999年第3期52-55,共4页
通过离子氮碳共渗与离子镀硬质膜复合处理在低合金钢基体表面上形成较厚的强化层,可使表面硬度达到2200HV0-1 以上。耐磨性比单一渗氮处理有很大改善,硬质膜与基体结合力用划痕临界载荷( Lc) 表示达到60N 以上。
关键词 复合处理 耐磨性 离子 离子碳共渗 化钛
下载PDF
冷等离子体接枝处理对碳纤维织物/环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刘新宇 秦伟 王福平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0-43,共4页
采用冷等离子体接枝法对碳纤维织物进行表面处理,在纤维表面产生活性官能团,研究了冷等离子体接枝处理对碳纤维织物/环氧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冷等离子体接枝处理提高了碳纤维表面活性,从而改善了碳纤维织物/环... 采用冷等离子体接枝法对碳纤维织物进行表面处理,在纤维表面产生活性官能团,研究了冷等离子体接枝处理对碳纤维织物/环氧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冷等离子体接枝处理提高了碳纤维表面活性,从而改善了碳纤维织物/环氧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性能,进而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等离子体接枝处理 碳纤维织物/环复合材料 表面处理 剪切强度 界面性能 粘结性能
下载PDF
冷等离子体处理对碳纤维缝编织物/环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秦伟 张志谦 +4 位作者 黄玉东 叶杨 刘爱学 李海晨 王彪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8-41,共4页
采用冷等离子体对碳纤维缝编织物进行表面处理 ,并采用XRD对处理前后的碳纤维表面结构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冷等离子体处理对浸润性以及碳纤维缝编织物 /环氧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冷等离子体处理提高了碳纤维表... 采用冷等离子体对碳纤维缝编织物进行表面处理 ,并采用XRD对处理前后的碳纤维表面结构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冷等离子体处理对浸润性以及碳纤维缝编织物 /环氧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冷等离子体处理提高了碳纤维表面活性、浸润性 ,从而改善了碳纤维缝编织物 /环氧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性能 ,进而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等离子体技术 碳纤维缝编织物 复合材料 表面处理 界面性能 影响
下载PDF
W18Cr4V钢的离子氮碳共渗┐离子渗硫复合处理 被引量:10
9
作者 关磊 朱张校 曲泽阳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9-20,共2页
本文研究了W18Cr4V钢的离子氮碳共渗-离子渗硫复合处理工艺。试验表明,W18Cr4V钢经离子氮碳共渗-离子渗硫复合处理后,表层可获得氮碳化合物和硫化物的复合渗层。该复合渗层可以明显提高W18Cr4V钢的耐磨性。
关键词 离子碳共渗 离子渗硫 工具钢 复合处理
下载PDF
离子氮碳氧复合渗对45钢耐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定国 赵程 +1 位作者 韩莉 侯俊英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6期525-527,共3页
用离子氮碳氧复合渗处理的方法 ,在绝热式离子热处理炉上对 45钢试样进行处理。通过金相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了化合物层的显微组织和微观结构及在MPX 2 0 0型盘销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纯滑动干磨损试验。结果表明 ,45钢经离子氮... 用离子氮碳氧复合渗处理的方法 ,在绝热式离子热处理炉上对 45钢试样进行处理。通过金相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了化合物层的显微组织和微观结构及在MPX 2 0 0型盘销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纯滑动干磨损试验。结果表明 ,45钢经离子氮碳氧复合渗处理后 ,表层可获得化合物和氧化物的复合渗层 ,明显提高 45钢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复合 45钢 改性 耐磨性能
下载PDF
高压静电场和氮离子复合处理对链霉菌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磊 白爱枝 +1 位作者 鲍秀珍 梁运章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02-707,共6页
分析了不同剂量氮离子(N+)和高压静电场(HVEF)处理金色链霉菌的存活率和突变率关系,进而确定了最佳处理参数:N+能量10kev·cm-1,注入剂量1.82×1015N+ions·cm-2、2.86×1015N+ions·cm-2,电场剂量(时间、场强)20s&... 分析了不同剂量氮离子(N+)和高压静电场(HVEF)处理金色链霉菌的存活率和突变率关系,进而确定了最佳处理参数:N+能量10kev·cm-1,注入剂量1.82×1015N+ions·cm-2、2.86×1015N+ions·cm-2,电场剂量(时间、场强)20s×0.5kv·cm-2、60s×2kv·cm-2。用上述优选的HVEF和N+剂量对金色链霉菌进行复合处理,发现在部分复合处理条件下,菌株正变率比使用等剂量N+单因子处理的正变率要高。通过对出发菌株SL2、N+注入选育的高产菌株M226以及N+和HVEF复合处理获得的高产菌株D1114的3种保护酶POD、SOD、CAT的活性进行检测,发现D1114菌株3种酶的活性均最高,其次是M226,说明这3种酶在诱变处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HVEF和低能N+复合处理的效果较N+单一诱变效果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静电场 离子 链霉菌 复合处理
下载PDF
Q235钢的离子氮碳共渗-低温盐浴渗铬复合处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元盛 邹敢锋 +1 位作者 袁叔贵 王天旭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2-33,共2页
研究了 Q2 35钢的离子氮碳共渗 -低温盐浴渗铬工艺。试验表明 ,Q2 35钢经离子氮碳共渗 -低温盐浴渗铬复合处理后 ,表层可获得氮碳铬化合物和氮碳化合物的复合渗层。该复合渗层具有较高的硬度 ,并且明显提高 Q2 3
关键词 复合处理 离子碳共渗 低温盐浴渗铬 Q235钢
下载PDF
42CrMo钢离子氮碳共渗与激光复合处理及其耐磨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绪丁 王利捷 王庆祝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8,共3页
在相同的激光工艺参数条件下.对经调质,离子渗N、离子NC共渗和稀土催渗NC共渗的42CrMo钢进行激光相变复合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离子NC共渗和稀土催渗NC共渗渗速快,渗层深度大,渗层和钢表面的碳浓度高,使Ms点降低,增加了复合处理... 在相同的激光工艺参数条件下.对经调质,离子渗N、离子NC共渗和稀土催渗NC共渗的42CrMo钢进行激光相变复合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离子NC共渗和稀土催渗NC共渗渗速快,渗层深度大,渗层和钢表面的碳浓度高,使Ms点降低,增加了复合处理的硬化层深度,提高了硬化层的硬度,硬化层组织不同于其它复合处理;在滑动磨粒磨损条件下,其耐磨性比其它复合处理的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钢 离子碳共渗 激光复合处理
下载PDF
离子氮碳共渗及复合处理提高轧辊使用寿命的研究
14
作者 丁润刚 林化春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2-23,48,共3页
采用氯气和丙酮作气源研究了40Cr钢离子氮碳共渗和复合处理(离子氮碳共渗后再加热淬火回火)后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离子氮碳共渗能大幅度提高表面硬度、耐磨性和抗咬合性能,复合处理不仅使表层得到较厚的渗层深度、较好的硬度梯... 采用氯气和丙酮作气源研究了40Cr钢离子氮碳共渗和复合处理(离子氮碳共渗后再加热淬火回火)后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离子氮碳共渗能大幅度提高表面硬度、耐磨性和抗咬合性能,复合处理不仅使表层得到较厚的渗层深度、较好的硬度梯度及残余压应力分布状态,而且在较大负荷条件下显示出比离子氮碳共渗更优良的耐磨性和抗咬合性能。将试验结果用于轧辊,能显著提高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碳共渗 复合处理 轧辊 使用寿命
下载PDF
利用氧氮复合处理法提高高速钢刀具的寿命
15
作者 王振宁 王换琴 王晓连 《机械工程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53-54,共2页
提出了利用氧氮复合处理法提高高速钢成品刀具使用寿命的一般方法,此方法工艺简单、周期 短、成本低廉,利用此方法处理后的成品刀具比处理前寿命可提高两倍以上。
关键词 复合处理 高速钢刀具 渗层性能 硬度 使用寿命
下载PDF
离子碳氮共渗及复合处理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化春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47-50,共4页
采用氨气和丙酮作气源研究了40Cr钢离子碳氮共渗和复合处理后组织性能.研究表明,离子碳氮共渗大幅度提高了表面硬度、耐磨性和抗咬合性能,还具有周期短、操作方便等特点.研究指出,复合处理不仅使表层得到较厚的渗层深度、较好... 采用氨气和丙酮作气源研究了40Cr钢离子碳氮共渗和复合处理后组织性能.研究表明,离子碳氮共渗大幅度提高了表面硬度、耐磨性和抗咬合性能,还具有周期短、操作方便等特点.研究指出,复合处理不仅使表层得到较厚的渗层深度、较好的硬度梯度及残余应力分布状态,而且在较大负荷条件下显示出比离子碳氮共渗更优良的耐磨性、抗咬合性能.将试验结果用于轧辊,能显著提高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共渗 复合处理 耐磨性 金属材料热处理
下载PDF
利用氧氮局部复合处理法提高普通手锯条的寿命
17
作者 王振宁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2-53,共2页
利用氧氮局部复合处理法来提高普通手锯锯条的使用寿命 ,实验结果表明 ,此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
关键词 手锯条 局部复合处理 使用寿命
下载PDF
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的激光和等离子体涂装前处理技术
18
作者 汤朋 汪洋 +4 位作者 李冬冬 曹东萍 刘兰轩 高翔 刘秀生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8-104,共7页
为了提高涂料在玻纤增强复合材料表面的附着力,以激光和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对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进行了涂装前处理,采用三维体式显微镜、接触角测试仪和表面粗糙度仪研究了前处理对复合材料表面形貌、水接触角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为了提高涂料在玻纤增强复合材料表面的附着力,以激光和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对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进行了涂装前处理,采用三维体式显微镜、接触角测试仪和表面粗糙度仪研究了前处理对复合材料表面形貌、水接触角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处理能明显改变材料表面形貌,增加表面水接触角和表面粗糙度,等离子体处理对材料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较小,接触角与处理次数、处理功率和处理后时间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环复合材料 激光 离子 表面处理 附着力
下载PDF
CrMoCu铸铁离子氮碳共渗/渗硫复合层的微观结构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新 马世宁 +2 位作者 邱骥 刘吉延 刘谦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5-150,共6页
利用SEM、TEM、EDS、X射线衍射及电子衍射等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在CrMoCu合金铸铁表面制备的离子氮碳共渗/渗硫复合层的微观结构,探讨了氮碳共渗处理对渗硫层形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氮碳共渗表面形成的微观粗糙为与硫接触反应提供了... 利用SEM、TEM、EDS、X射线衍射及电子衍射等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在CrMoCu合金铸铁表面制备的离子氮碳共渗/渗硫复合层的微观结构,探讨了氮碳共渗处理对渗硫层形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氮碳共渗表面形成的微观粗糙为与硫接触反应提供了丰富界面及表面缺陷,同时氮碳共渗形成的ε相Fe3N的晶体结构类型与渗硫层的FeS的晶体结构相同,因此与在基体表面渗硫相比,有利于渗硫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碳共渗 离子渗硫 复合 微观结构 复合处理
下载PDF
35CrMoCe稀土钢离子硫氮碳复合渗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飞 张建林 +1 位作者 马宝铀 何家文 《中国机械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95-98,共4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分析对比35CrMo钢和35CrMoCe钢离子硫氮碳复合渗特性,探讨了稀土柿加速离子硫氮碳复合渗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钢的复合渗层均由硫化物层、氮... 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分析对比35CrMo钢和35CrMoCe钢离子硫氮碳复合渗特性,探讨了稀土柿加速离子硫氮碳复合渗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钢的复合渗层均由硫化物层、氮碳化物层和扩散层构成;稀土铈显著地提高了渗层深度;铈具有细化组织的作用,提供了更多可供氮碳原子扩散的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 复合 稀土钢 化学热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