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锈钢餐、厨具中铬离子迁移量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惠波 江乙逵 +4 位作者 魏敏生 洪泽浩 李杰龙 陈丽玲 陈诚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10年第12期1309-1313,共5页
本文通过研究不锈钢材料的显微组织、化学成份、加工变形量、材料表面粗糙度以及检测条件对不锈钢铬离子迁移量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实验表明,马氏体组织比奥氏体组织容易析出铬离子;不锈钢餐、厨具冷加工过程可诱发马氏... 本文通过研究不锈钢材料的显微组织、化学成份、加工变形量、材料表面粗糙度以及检测条件对不锈钢铬离子迁移量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实验表明,马氏体组织比奥氏体组织容易析出铬离子;不锈钢餐、厨具冷加工过程可诱发马氏体相变,导致铬离子析出量增加;不锈钢产品表面粗糙度增加、检测温度和醋酸浓度提高都会增加铬离子析出量。通过选材、加工过程和使用过程的控制,可以有效抑制铬离子的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餐具 厨具 离子迁移量 控制
下载PDF
不锈钢食具中铬离子迁移量研究及购买和使用不锈钢食具时的注意事项 被引量:3
2
作者 赵俊鸿 《科技视界》 2012年第25期60-62,216,共4页
本文通过研究不锈钢食具的材料显微组织、化学成份、加工变形量、材料表面粗糙度以及检测条件对不锈钢铬离子迁移量的影响,并提出选择合格不锈钢食具的方法和使用过程的注意事项。实验表明,马氏体组织比奥氏体组织容易析出铬离子;不锈... 本文通过研究不锈钢食具的材料显微组织、化学成份、加工变形量、材料表面粗糙度以及检测条件对不锈钢铬离子迁移量的影响,并提出选择合格不锈钢食具的方法和使用过程的注意事项。实验表明,马氏体组织比奥氏体组织容易析出铬离子;不锈钢食具冷加工过程可诱发马氏体相变,导致铬离子析出量增加;不锈钢产品表面粗糙度增加、检测温度和醋酸浓度提高都会增加铬离子的析出量。在使用过程中要防止不锈钢制品长时间接触酸、碱类食品,如餐具破损、变形要及时更换,将铬离子的析出量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食具 离子迁移量 购买和使用注意
下载PDF
脉冲波对离子跨膜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辉 王李阳 +1 位作者 张小娣 张培杰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1-486,共6页
基于能斯托公式和玻尔兹曼公式,该文利用矩形脉冲波的傅里叶展开和电磁波理论,给出了脉冲波引起离子跨膜迁移量变化的分析方法。并就脉冲波和定态电磁波对离子跨膜迁移量的影响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脉冲波引起的电磁波生物学效应主要... 基于能斯托公式和玻尔兹曼公式,该文利用矩形脉冲波的傅里叶展开和电磁波理论,给出了脉冲波引起离子跨膜迁移量变化的分析方法。并就脉冲波和定态电磁波对离子跨膜迁移量的影响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脉冲波引起的电磁波生物学效应主要由脉冲波的直流分量引起的;相比定态电磁波,相同功率流密度的矩形脉冲波能引起更多的离子跨膜迁移,产生更为显著的生物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脉冲波 离子跨膜迁移 定态电磁波
下载PDF
机体离子浓度影响药物离子导入量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酆建淑 赵爽 +3 位作者 房鹰 王进喜 张玫 仲伟纲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药物离子的导入量是影响利用直流电离子透入法对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对由于机体离子浓度改变而引起药物离子导入量的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为临床利用直流电离子透入疗法进行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模拟的方法,... 目的:药物离子的导入量是影响利用直流电离子透入法对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对由于机体离子浓度改变而引起药物离子导入量的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为临床利用直流电离子透入疗法进行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模拟的方法,用稀盐酸(HCI)中的氢离子(H+)代替药物离子,用稀盐水润湿了的滤纸代替机体,观察在电场力的作用下H+从正极向负极移动的情况。结果:稀盐酸(HCI)中的H+的迁移率随稀盐水的浓度增加而减小。结论:直流电药物离子透入疗法,药物离子的导入量随机体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离子透入疗法 迁移 迁移速度:药物离子导入
下载PDF
不同干燥条件对混凝土导电量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王中平 王振 +2 位作者 侯旭良 徐俊 黄晨明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22-727,共6页
采用ASTM C 1202《混凝土抵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的电量评价方法》,研究了不同干燥条件对混凝土导电量的影响;在电量试验结束后,检测了氯离子的迁移量和氯离子渗透深度.结果表明:60℃,7 d的干燥条件对水胶比小于0.42且不掺矿物掺和料的基准... 采用ASTM C 1202《混凝土抵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的电量评价方法》,研究了不同干燥条件对混凝土导电量的影响;在电量试验结束后,检测了氯离子的迁移量和氯离子渗透深度.结果表明:60℃,7 d的干燥条件对水胶比小于0.42且不掺矿物掺和料的基准混凝土及水胶比小于0.49但掺加矿物掺和料的混凝土导电量影响很小,该条件可以作为气体渗透试验的干燥条件;105℃的干燥处理需要慎重,因为该条件会导致混凝土导电量及氯离子迁移量明显增加,混凝土抗渗性能变差;对于电量试验后氯离子渗透深度贯穿的试样,导电量评价标准已不适于评价此类试样的渗透性能,可以考虑将氯离子迁移量或试样的饱水量作为评价其渗透性能的一个定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干燥 微裂纹 导电 离子迁移量
下载PDF
碱激发胶凝材料硬化体内Na^(+)分布规律模拟 被引量:2
6
作者 卞立波 陶志 +2 位作者 赵阳光 巴合卓力·克孜尔开勒迪 赵乙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121,共6页
本工作通过试验探究了标准养护条件下的碱激发胶凝材料硬化体内Na^(+)在一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同时,基于Fick扩散方程,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模拟软件,通过有限元条件下硬化体内的Na^(+)扩散系数、湿度水头和孔隙率等边界条件... 本工作通过试验探究了标准养护条件下的碱激发胶凝材料硬化体内Na^(+)在一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同时,基于Fick扩散方程,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模拟软件,通过有限元条件下硬化体内的Na^(+)扩散系数、湿度水头和孔隙率等边界条件的设定,建立了碱激发胶凝材料硬化体有限元模型,模拟了碱激发胶凝材料硬化体一维方向上Na^(+)的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0~3 d碱激发胶凝材料硬化体内Na^(+)的迁移量呈“∨”型分布,Na^(+)以两端析出为主,3~28 d碱激发胶凝材料硬化体内的Na^(+)迁移量呈“∧”型分布,Na^(+)以内部迁移为主。基于Fick扩散定律的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模拟,在扩散系数D F,C=1×10^(-8)m^(2)/s、湿度水头∅=0.85、孔隙率p=20%的条件下建立溶质传递方程与溶剂运输方程,拟合得到的碱激发胶凝材料硬化体内Na^(+)一维分布规律与试验结果相近。本工作实现了基于试验的碱激发胶凝材料硬化体内Na^(+)一维分布的数学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激发胶凝材料 硬化体 离子迁移量 一维分布 有限元模拟
下载PDF
混凝土导电量与气体渗透系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9
7
作者 王中平 王振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0-84,共5页
探讨了普通混凝土导电量和气体渗透系数这2种耐久性指标间的相关性,并就电极溶液中氯离子迁移量和混凝土导电量的关系以及干燥过程引发的微裂纹对混凝土导电量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导电量与气体渗透系数、阴极溶液氯... 探讨了普通混凝土导电量和气体渗透系数这2种耐久性指标间的相关性,并就电极溶液中氯离子迁移量和混凝土导电量的关系以及干燥过程引发的微裂纹对混凝土导电量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导电量与气体渗透系数、阴极溶液氯离子减少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ASTM C1202试验中氯离子对混凝土导电量的贡献仅占总导电量的1%~3%,因此以混凝土导电量直接衡量其氯离子渗透性可能有些牵强,可以考虑将阴极溶液氯离子减少量作为评价混凝土渗透性能的一个指标;干燥引发的微裂纹会导致混凝土导电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 气体渗透系数 相关性 离子迁移量 微裂纹
下载PDF
掺合料混凝土导电量与气体渗透系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振 王中平 +1 位作者 郁群 翁友法 《中国港湾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53,共5页
由于混凝土渗透性能的不同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探讨几种渗透性能指标间的相关性已成为一种趋势。文章采用ASTM C1202直流电量法和Cembureau法探讨掺合料混凝土导电量与气体渗透系数两种耐久性指标间的相关性,并就电极溶液中氯离子的迁... 由于混凝土渗透性能的不同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探讨几种渗透性能指标间的相关性已成为一种趋势。文章采用ASTM C1202直流电量法和Cembureau法探讨掺合料混凝土导电量与气体渗透系数两种耐久性指标间的相关性,并就电极溶液中氯离子的迁移量和导电量的关系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掺合料混凝土导电量与气体渗透系数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其换算关系还需要更系统的实验来确立;在对以导电量直接评价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有所质疑时,可以考虑将实际的氯离子迁移量(阴极溶液氯离子减少量、阳极溶液氯离子增加量、氯离子渗透深度)作为评价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一个辅助指标;干燥引发的微裂纹会导致混凝土导电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导电 气体渗透系数 微裂纹 离子迁移量 相关性
下载PDF
单轴受压后混凝土导电量变化规律研究
9
作者 王振 王中平 +1 位作者 郁群 翁友法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19,共4页
采用ASTM C1202直流电量法探讨混凝土在单轴受压后产生的微裂纹对混凝土导电量及其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类试样在经过不同水平的压缩荷载后,其导电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导电量随着荷载水平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增长,同等荷载水... 采用ASTM C1202直流电量法探讨混凝土在单轴受压后产生的微裂纹对混凝土导电量及其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类试样在经过不同水平的压缩荷载后,其导电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导电量随着荷载水平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增长,同等荷载水平下,掺合料混凝土的导电量要低于普通混凝土;随着荷载提高至某一水平,其导电量水平已不能反映其抗渗性能,此时,将荷载后试块的实际氯离子迁移量,作为评价混凝土荷载后渗透性能的一个指标将更为恰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导电 荷载 微裂纹 离子迁移量
下载PDF
食具容器用不锈钢材料的选择和加工注意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敏生 陈野 《科技视界》 2013年第25期324-325,共2页
研究不锈钢材料的种类、拉伸条件、显微组织、材料表面粗糙度以及检测条件对铬离子迁移量的影响,研究铬离子的迁移机理。研究结果对我国不锈钢食具容器的加工制造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和加工过程的控制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帮助提高我国不锈钢... 研究不锈钢材料的种类、拉伸条件、显微组织、材料表面粗糙度以及检测条件对铬离子迁移量的影响,研究铬离子的迁移机理。研究结果对我国不锈钢食具容器的加工制造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和加工过程的控制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帮助提高我国不锈钢食具容器生产厂家的出口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食具 离子迁移量 不锈钢材料 显微组织 拉伸
下载PDF
Unlocking solid-state conversion batteries reinforced by hierarchical microsphere stacked polymer electrolyte 被引量:5
11
作者 Jiulin Hu Keyi Chen +1 位作者 Zhenguo Yao Chilin Li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SCD 2021年第7期694-707,M0004,共15页
Pursuing all-solid-stat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with dual upgrading of safety and energy dens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However, searching compatible solid electrolyte and reversible conversion cathode is still a ... Pursuing all-solid-stat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with dual upgrading of safety and energy dens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However, searching compatible solid electrolyte and reversible conversion cathode is still a big challenge.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at cathode and Li deformation at anode would usually deactivate the electrode-electrolyte interfaces. Herein, we propose an all-solid-state Li-FeF_(3) conversion battery reinforced by hierarchical microsphere stacked polymer electrolyte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gC_(3)N_(4) stuffed polyethylene oxide(PEO)-based electrolyte is lightweight due to the absence of metal element doping, and it enables the spatial confinement and dissolution suppression of conversion products at soft cathode-polymer interface, as well as Li dendrite inhibition at filler-reinforced anode-polymer interface. Two-dimensional(2 D)-nanosheet-built porous g-C_(3)N_(4) as three-dimensional(3 D) textured filler can strongly cross-link with PEO matrix and Li TFSI(TFSI: bistrifluoromethanesulfonimide) anion, leading to a more conductive and salt-dissociated interface and therefore improved conductivity(2.5×10^(-4) S/cm at 60℃) and Li+transference number(0.69). The compact stacking of highly regular robust microspheres in polymer electrolyte enables a successful stabilization and smoothening of Li metal with ultra-long plating/striping cycling for at least 10,000 h. The corresponding Li/LiFePO_(4) solid cells can endure an extremely high rate of 12 C. All-solid-state Li/FeF_(3) cells show highly stabilized capacity as high as 300 m Ah/g even after 200 cycles and of 200 m Ah/g at extremely high rate of 5 C, as well as ultra-long cycling for at least 1200 cycles at 1 C. High pseudocapacitance contribution(>55%) and diffusion coefficient(as high as10^(-12) cm^(2)/s) are responsible for this high-rate fluoride conversion. This result provides a promising solution to conversion-type Li metal batteries of high energy and safety beyond Li-S batteries, which are difficult to realize true "all-solid-state" due to the indispensable step of polysulfide solid-liquid conver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solid-state batteries Conversion fluoride cathode Li dendrite suppression Polymer electrolyte C-N filler reinforcemen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