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争与流亡:巴勒斯坦的离散电影创作分析
1
作者 余克东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3期94-104,共11页
由于长期的战争影响,巴勒斯坦地区是当今阿拉伯世界产生难民、移民与流亡者最多的区域之一。根植于此,伊利亚·苏雷曼、拉希德·马萨拉威等饮誉世界的巴勒斯坦导演创作出了大量以家园、边界、身份为景观的离散电影,在个人化、... 由于长期的战争影响,巴勒斯坦地区是当今阿拉伯世界产生难民、移民与流亡者最多的区域之一。根植于此,伊利亚·苏雷曼、拉希德·马萨拉威等饮誉世界的巴勒斯坦导演创作出了大量以家园、边界、身份为景观的离散电影,在个人化、创伤化和暴力化的叙事中完成对后殖民主义的批判与和平的呼吁,呈现出一种凄婉、无奈、愤恨的流亡电影美学特征。新一轮巴以冲突语境下,对巴勒斯坦离散电影的再关注与再研究就显得非常具有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电影 流亡电影 巴以冲突 阿拉伯文化
原文传递
流动与复归:张律的离散电影创作
2
作者 齐青 仇煜 《电影文学》 2024年第22期98-101,共4页
作为出生边境的朝鲜族导演,张律的电影从自身经历出发,始终将东北亚地域空间作为创作先觉,并进一步发掘其中的人物和故事。他的镜头游走于中、日、韩、朝鲜,甚至蒙古国的城市和人物之间,因此跨文化性一直被视为张律导演电影创作的核心... 作为出生边境的朝鲜族导演,张律的电影从自身经历出发,始终将东北亚地域空间作为创作先觉,并进一步发掘其中的人物和故事。他的镜头游走于中、日、韩、朝鲜,甚至蒙古国的城市和人物之间,因此跨文化性一直被视为张律导演电影创作的核心特征之一。纵观张律导演的艺术创作生涯,不仅经历了从文学到电影的“作者身份”转变,也完成了从韩国到中国的“创作阵地”迁移,更实现了从“种群离散”到“现代放逐”的主题拓展。在他的创作中既体现出空间、文化、情感的“流动性”,又从现代化、一体化的视角出发,展现了一种离散后“复归”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律 离散电影 文人电影 电影空间
下载PDF
“柏尔电影”:马格里布-法国跨族裔电影创作分析
3
作者 余克东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8,共9页
在当代法国社会中,少数族裔问题是无法绕过的存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格里布第二代移民电影人一方面承袭欧洲电影的传统,另一方面又保有自身阿拉伯文化的遗存,形成了著名的“柏尔电影”新文化现象,使得离散的马格里布族裔从不可见的... 在当代法国社会中,少数族裔问题是无法绕过的存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格里布第二代移民电影人一方面承袭欧洲电影的传统,另一方面又保有自身阿拉伯文化的遗存,形成了著名的“柏尔电影”新文化现象,使得离散的马格里布族裔从不可见的边缘逐渐走向法国电影的中心舞台,更扛起法国电影复兴的大旗。“柏尔电影”中后殖民主义抵抗、代际矛盾隐喻以及身份认同焦虑的主题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法国电影的边界,映射着全球化当下欧洲尖锐的移民现实,并与美国黑人电影、土耳其-德国跨族裔电影、亚裔英国电影等一起织就了丰富而广袤的世界离散电影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尔电影 法国电影 阿拉伯电影 离散电影 跨族裔
原文传递
跨国电影的概念:电影研究中的批判性跨国主义 被引量:4
4
作者 林松辉 +1 位作者 杨佳凝(译) 刘宇清(译)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 2021年第1期247-260,共14页
此文意在详细阐释在过去十到十五年出现的不同的跨国电影(transnational cinema)概念、状态、相关的问题及其成因。本文认为跨国主义是电影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立场,能帮助我们更有效地理解国际与区域、国家和跨国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同... 此文意在详细阐释在过去十到十五年出现的不同的跨国电影(transnational cinema)概念、状态、相关的问题及其成因。本文认为跨国主义是电影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立场,能帮助我们更有效地理解国际与区域、国家和跨国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同时避免用欧洲中心的方式解读此类电影。通过两个为跨国概念提供了沃土的个案——离散与后殖民主义电影、中国及东亚电影——本文将阐明跨国电影的概念怎样既实用又多义、既开放又含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电影 批判性跨国主义 离散电影 后殖民主义 法语电影 华语电影 东亚电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