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eidel像差理论的离轴四反初始结构自动化设计方法研究
1
作者 朱历伟 杨磊 +3 位作者 陈洁 张文平 郭世亮 谢洪波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75,共12页
离轴反射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是确定适用初始结构并进行优化,一般从同轴结构或者专利库中寻找相似的结构开始优化,这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以Seidel像差理论为依据,研究了一种获取离轴四反系统初始结构的设计方法。在设计之初引入视... 离轴反射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是确定适用初始结构并进行优化,一般从同轴结构或者专利库中寻找相似的结构开始优化,这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以Seidel像差理论为依据,研究了一种获取离轴四反系统初始结构的设计方法。在设计之初引入视场偏置,通过追迹近轴光线给出五种单色像差的初级Seidel像差表示。以Seidel像差绝对值最小化作为目标函数,同时加入对光学和系统结构上的限制条件构建含有约束条件的单目标非线性优化模型,并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在此基础上,通过MATLAB调用CODE V API接口,判断此视场偏置情况下是否满足无遮拦的条件,并从中挑选出满足条件的初始结构。设计了一款焦距为1200 mm,视场1.2°×20°,F数为6的离轴四反光学系统,系统结构布局紧凑,成像质量良好,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离轴四反结构 Seidel像差 粒子群优化 望远镜
下载PDF
西南印度洋中脊49.5°E离轴地壳结构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伟 牛雄伟 +5 位作者 阮爱国 Syed Waseem Haider 胡昊 王奥星 卫小冬 张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406-4417,共12页
超慢速扩张西南印度洋中脊岩浆的集中供给在空间维度上表现为岩浆扩张段(NVR)与相邻的非转换断层不连续带(NTD)地壳结构的差异,而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为离轴与沿轴地壳结构的差异.为了进一步揭示岩浆集中供给的时空分布特征,本文选取西南... 超慢速扩张西南印度洋中脊岩浆的集中供给在空间维度上表现为岩浆扩张段(NVR)与相邻的非转换断层不连续带(NTD)地壳结构的差异,而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为离轴与沿轴地壳结构的差异.为了进一步揭示岩浆集中供给的时空分布特征,本文选取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区2010年海底地震仪深部探测中平行于洋中脊距轴部偏北约10 km的离轴测线d0d10,使用射线追踪正演和反演的方法,得到了NVR和NTD北侧离轴区域的地壳及上地幔P波速度结构,并与轴部速度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NTD北侧离轴区域的地壳厚度约5.2 km,其厚度明显大于轴部NTD下方地壳厚度(~3.2 km),由此推测洋脊轴部NTD区域形成的地壳在不断减薄;(2)NVR北侧离轴区域的地壳厚度约7.0 km,其厚度亦大于轴部NVR地壳厚度(~5.8 km),表明在洋中脊演化过程中洋脊轴区域的岩浆供给在不断减少,其活动性在不断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轴地壳结构 西南印度洋中脊 超慢速扩张洋中脊 海底地震仪
下载PDF
空间激光通信离轴两镜反射望远镜自由曲面光学天线设计 被引量:17
3
作者 关姝 王超 +3 位作者 佟首峰 姜会林 常帅 范雪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6-143,共8页
同轴两反结构作为空间激光通信光学天线时常存在接收视场小、发射效率低等缺点。同时,因中心遮拦造成的能量损失,也会大大降低通信系统的瞄准和捕获概率。针对此缺陷,提出采用离轴两反天线结构并引入自由曲面设计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同轴两反结构作为空间激光通信光学天线时常存在接收视场小、发射效率低等缺点。同时,因中心遮拦造成的能量损失,也会大大降低通信系统的瞄准和捕获概率。针对此缺陷,提出采用离轴两反天线结构并引入自由曲面设计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由初级像差理论推导得出离轴两反系统的初始结构,并采用Zernike多项式自由曲面面形,增加系统设计自由度,提高系统平衡像差的能力。给出入瞳口径与焦距相同的同轴两反和离轴两反系统的设计实例,并比较二者的光学传递函数MTF、点列图、衍射包围圆能量、波前误差等。结果表明:离轴两反自由曲面天线的像质明显优于同轴两反天线,因而该种天线结构的使用可提升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激光通信 光学天线 离轴两镜反射结构 自由曲面
下载PDF
天然气井甲烷逸散激光遥测光学收发传输特性研究
4
作者 贾亚君 王明吉 +4 位作者 吕妍 王迪 李玉爽 惠丽丽 周围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2023年第6期769-777,共9页
为提升天然气井非合作目标条件下逸散甲烷激光遥测系统回波信号的接收效率,通过蒙特卡洛光线追迹分析非合作目标下甲烷遥测系统光学收发模块的光路传输特性,开展光学收发模块不同F数菲涅尔透镜聚光性能分析、激光收发光机结构(共轴、离... 为提升天然气井非合作目标条件下逸散甲烷激光遥测系统回波信号的接收效率,通过蒙特卡洛光线追迹分析非合作目标下甲烷遥测系统光学收发模块的光路传输特性,开展光学收发模块不同F数菲涅尔透镜聚光性能分析、激光收发光机结构(共轴、离轴)回波信号接收性能分析以及非合作目标下不同孔径菲涅尔透镜回波信号接收性能分析。研制基于波长调制浓度反演算法的甲烷逸散激光遥感测试装置,由浓度反演标定实验数据拟合得到2f/1f信号幅值与CH_(4)浓度间的线性关系(R^(2)=0.99244)。测试结果表明:甲烷激光遥测系统最小检测限(MDL)为3.81 ppm·m、平均时间456.2 s,证实系统具有较优性能与便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调制浓度反演算法 甲烷遥测 天然气逸散 可调谐半导体吸收光谱 光路传输 激光 离轴结构
下载PDF
多路分光星载激光雷达接收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4
5
作者 杨超 陈宇 +2 位作者 于可心 苏鹏程 樊润东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2期7-12,共6页
设计了大口径星载激光雷达望远接收光学系统。采用离轴三反作为望远物镜,其初始结构通过计算获得,有效焦距为1000 mm,F数为1,离轴优化后各视场点列图RMS半径最大仅为18.691μm,符合设计要求。基于叶绿素获取等多种应用的需求,设计其后... 设计了大口径星载激光雷达望远接收光学系统。采用离轴三反作为望远物镜,其初始结构通过计算获得,有效焦距为1000 mm,F数为1,离轴优化后各视场点列图RMS半径最大仅为18.691μm,符合设计要求。基于叶绿素获取等多种应用的需求,设计其后的准直系统焦距为50 mm,光束口径为48 mm,经由7路分光光路接收并分别成像于各自的单元探测器上。每支光路焦面接收的光斑均不超过93.992μm,小于单元探测器的接收面元1 mm×1 mm,具有较好的光能接收率。整套光学系统三维尺寸为1000 mm×1150 mm×1300 mm,其布局合理,空间利用率高,对星载激光雷达的研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星载激光雷达 离轴三反结构 多路分光系统
下载PDF
Coaxial Si/anodic titanium oxide/Si nanotube arrays for lithium-ion battery anodes 被引量:1
6
作者 Jiepeng Rong Xin Fang +3 位作者 Mingyuan Ge Haitian Chen Jing Xu Chongwu Zhou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3期182-190,共9页
Silicon (Si) has the highest known theoretical specific capacity (3,590 mAh/g for Li1.5Si4, and 4,200 mAh/g for Li22Si4) as a lithium-ion battery anode, and has attracted extensive interest in the past few years. ... Silicon (Si) has the highest known theoretical specific capacity (3,590 mAh/g for Li1.5Si4, and 4,200 mAh/g for Li22Si4) as a lithium-ion battery anode, and has attracted extensive interest in the past few years. However, its application is limited by poor cyclability and early capacity fading due to significant volume changes during lithiation and delithiation processes. In this work, we report a coaxial silicon/anodic titanium oxide/silicon (Si-ATO--Si) nanotube array structure grown on a titanium substrate demonstrating excellent electrochemical cyclability. The ATO nanotube scaffold used for Si deposition has many desirable features, such as a rough surface for enhanced Si adhesion, and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Ti substrate working as current collector. More importantly, our ATO scaffold provides a rather unique advantage in that Si can be loaded on both the inner and outer surfaces, and an inner pore can be retained to provide room for Si volume expansion. This coaxial structure shows a capacity above 1,500 mAh/g after 100 cycles, with less than 0.05% decay per cycle.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is improved performance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lower stress induced on Si layers upon lithiation/delithiation compared with some other recently reported Si-based nano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 ion battery anodic titanium oxide silicon anod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