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禽副黏病毒4型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静静 刘华雷 +6 位作者 王英丽 郑东霞 赵云玲 吕艳 左媛媛 于松梅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4年第3期68-71,共4页
本研究根据GenBank发表的禽副黏病毒4型(APMV-4)基因组序列,在保守区域分别设计了特异性RT-PCR引物和荧光探针,初步建立了可用于检测APMV-4的荧光RT-PCR方法。特异性试验表明本方法特异性强,与新城疫病毒(NDV)、禽流感病毒(AIV)、传染... 本研究根据GenBank发表的禽副黏病毒4型(APMV-4)基因组序列,在保守区域分别设计了特异性RT-PCR引物和荧光探针,初步建立了可用于检测APMV-4的荧光RT-PCR方法。特异性试验表明本方法特异性强,与新城疫病毒(NDV)、禽流感病毒(AI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等没有交叉反应。灵敏度试验表明本方法的检测下限为1 EID50,比常规RT-PCR的敏感度高100倍左右。本研究所建立的荧光RT-PCR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等优点,可用于APMV-4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副粘病毒4型 荧光RT-PCR 特异性 灵敏度
下载PDF
一株鸭源禽4型副粘病毒的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醒海 李元果 +6 位作者 冯娜 谢英 王铁成 孙伟洋 何健 高玉伟 夏咸柱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对不明原因死亡的家鸭进行病原鉴定及分离,对其全基因序列进行遗传信息系统发育分析,初步揭示病原的致病性和传播特点,为进一步研究禽4型副粘病毒的致病与传播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病死鸭脏器,经处理后接种SPF鸡胚,分离具有... 目的对不明原因死亡的家鸭进行病原鉴定及分离,对其全基因序列进行遗传信息系统发育分析,初步揭示病原的致病性和传播特点,为进一步研究禽4型副粘病毒的致病与传播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病死鸭脏器,经处理后接种SPF鸡胚,分离具有血液凝集特性的病原体。通过随机聚合酶链反应,用锚定特异引物对模板进行非特异性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克隆、测序,登录NCBI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以确定分离毒株种类;通过Sanger测序技术对病毒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采用MEGA7.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通过邻近归并法(Neighbor-Joining)构建种系发生进化树分析其基因特征。结果分离到1株血液凝集特性的病原体(SDD01),通过电镜观察、随机聚合酶链反应及测序确定为禽4型副粘病毒。PCR扩增得到其-NP-P-M-F-HN-基因全长序列以及L基因的完整CDS区。F基因氨基酸基序分析显示,蛋白切割位点为DVQPR↓F,MDT>144h,ICPI为0。系统发育分析毒株位于东半球谱系中Ib进化分支,与APMV-4/Mallard/Hubei/2014等野鸟源病毒株同源性为99.4%。结论在死亡家鸭脏器中分离到禽4型副粘病毒。该病毒对鸡的致病性较低,系统发育分析其F基因与野鸟源禽4型副粘病毒同源性为99.3%~99.4%,表明家鸭感染的禽4型副粘病毒可能由野鸟引入,并可在家禽和野鸟之间循环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副粘病毒 分离鉴定 进化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