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禽组织和禽蛋中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刘书余 郭亚文 +4 位作者 汤亚云 高鹏飞 管凡荀 朱雅丽 谢恺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482-491,共10页
快速检测技术操作简单、能够快速检测得出检测结果,因此得到迅速发展。本文综述了目前禽组织和禽蛋中常见的兽药残留种类及危害,从快速检测技术实际应用的角度进行分析,比较了不同快速检测技术之间的优缺点,探讨了酶联免疫法、胶体金免... 快速检测技术操作简单、能够快速检测得出检测结果,因此得到迅速发展。本文综述了目前禽组织和禽蛋中常见的兽药残留种类及危害,从快速检测技术实际应用的角度进行分析,比较了不同快速检测技术之间的优缺点,探讨了酶联免疫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生物芯片技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生物传感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等检测技术在禽组织和禽蛋中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价值,并提出了新型功能材料的拓展研发,如核酸适配体、亲和体和基因工程抗体等;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与不同检测技术的相互融合提高快速检测技术的灵敏度和准确度等策略,旨在提升快速检测技术在禽类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兽药残留评估、检测和监管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检测技术 兽药残留 禽组织 免疫学技术
下载PDF
间接荧光抗体法快速检测病禽组织中的新城疫抗原 被引量:1
2
作者 鲜思美 文明 《贵州畜牧兽医》 2004年第1期1-2,共2页
利用间接荧光抗体法IFA对用新城疫病毒NDV攻毒鸡胚的卵黄、胚体、尿囊液、尿囊膜和人工感染鸡、自然病死鸡的心、肝、脾、肺、肾、脑、盲肠扁桃体、法氏囊等8种脏器进行检测。结果鸡胚收集液、6例人工感染和15例自然病例的脏器检测结果... 利用间接荧光抗体法IFA对用新城疫病毒NDV攻毒鸡胚的卵黄、胚体、尿囊液、尿囊膜和人工感染鸡、自然病死鸡的心、肝、脾、肺、肾、脑、盲肠扁桃体、法氏囊等8种脏器进行检测。结果鸡胚收集液、6例人工感染和15例自然病例的脏器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脏器以肝、脾、肺、脑的检出率最高,检出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荧光抗体法 检测技术 禽组织 新城疫 抗原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禽组织滴虫病
3
作者 刘佑东 任婧 文艳玲 《兽医导刊》 2014年第09X期93-93,共1页
禽组织滴虫病是严重危害养禽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重要传染病。本文通过对该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阐述其危害性,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经验。
关键词 禽组织滴虫病 症状 防治
下载PDF
北京动物园禽组织滴虫感染调查
4
作者 国欣欣 李祥翔 +4 位作者 郑梦君 朱云芸 李莹 张成林 王运盛 《畜禽业》 2022年第1期10-11,共2页
为了解北京动物园圈养禽类组织滴虫感染情况,采用粪便镜下观察方法对57份禽类粪便样品进行组织滴虫检测。结果显示,在57份样品中,有23份检出组织滴虫,总检出率为40.3%。通过这次调查不仅可以了解北京动物园内禽类组织滴虫的流行情况,还... 为了解北京动物园圈养禽类组织滴虫感染情况,采用粪便镜下观察方法对57份禽类粪便样品进行组织滴虫检测。结果显示,在57份样品中,有23份检出组织滴虫,总检出率为40.3%。通过这次调查不仅可以了解北京动物园内禽类组织滴虫的流行情况,还可以为北京动物园滴虫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组织滴虫 寄生虫普查 圈养野生动物
下载PDF
禽组织中盐酸克伦特罗残留量的 ELISA 法测定
5
作者 胡学肖 袁谦 +1 位作者 杨华 周方 《杭州农业与科技》 2002年第Z1期90-92,共3页
本文利用 ELISA 法对禽类动物的血清、肌肉、肝脏等组织进行了盐酸克伦特罗残留量的检测,各组织中盐酸克伦特罗残留量呈显著相关性。本文还对阳性判定界限和实验要点作了探讨。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200-2000ng/kg,肝脏和肌肉样品的添加... 本文利用 ELISA 法对禽类动物的血清、肌肉、肝脏等组织进行了盐酸克伦特罗残留量的检测,各组织中盐酸克伦特罗残留量呈显著相关性。本文还对阳性判定界限和实验要点作了探讨。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200-2000ng/kg,肝脏和肌肉样品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3.6%和80.1%;方法灵敏度高、快速有效,适合大批量样品的定性和半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克伦特罗 残留量 禽组织 半定量检测 标准曲线 肝脏 样品 乌骨鸡 肌肉 回收率
下载PDF
3种方法检测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人工感染鸡胚孵化雏鸡的带毒比较
6
作者 徐凤霞 孙万里 +3 位作者 张亚文 常爽 王一新 赵鹏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2期80-85,共6页
为比较血液和粪便等样品采用不同方法检测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REV)的准确率,从而为制定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净化程序提供参考,利用鸡胚卵黄囊接种构建REV垂直传播感染雏鸡模型,分别采用DF-1细胞病毒分离、RT-PCR检测和荧光定量... 为比较血液和粪便等样品采用不同方法检测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REV)的准确率,从而为制定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净化程序提供参考,利用鸡胚卵黄囊接种构建REV垂直传播感染雏鸡模型,分别采用DF-1细胞病毒分离、RT-PCR检测和荧光定量RT-PCR检测,对1日龄雏鸡血液和胎粪样品,7~70日龄鸡(每隔1周)的血液和泄殖腔棉拭子样品,进行REV检测和结果比较。结果显示:对1日龄出壳的SPF鸡血浆进行检测,荧光定量RT-PCR灵敏度最高,阳性检出率为100%(25/25),其次为病毒分离,阳性检出率为96%(24/25),RT-PCR检出率最低;对1日龄出壳的SPF鸡胎粪进行检测,荧光定量RT-PCR与病毒分离灵敏度一致,阳性检出率均为80%(20/25),RT-PCR检出率最低,为28%(7/25)。对7~70日龄鸡(每隔1周)进行血液和泄殖腔棉拭子检测,3种方法阳性检出率与1日龄检测情况总体相似,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荧光定量RT-PCR、病毒分离和RT-PCR。结果表明,在同一检测时间点使用同一检测方法,胎粪/泄殖腔棉拭子REV阳性检出率基本低于血液检出率。本研究初步比较了不同方法检测REV人工感染鸡胚孵化雏鸡的带毒情况,为实施REV净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 病毒分离 RT-PCR 荧光定量RT-PCR
下载PDF
IFN-α对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体内外增殖的抑制作用
7
作者 徐凤霞 孙万里 +3 位作者 张亚文 常爽 王一新 赵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7,共8页
为明确禽源α干扰素(IFN-α)对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体内外增殖的抑制效果,本试验在细胞和动物水平上分别采用鸡胚成纤维(DF-1)细胞和海兰褐鸡作为模型,于REV接种前(预防)和接种后(治疗)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禽IFN-α处理,分析禽... 为明确禽源α干扰素(IFN-α)对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体内外增殖的抑制效果,本试验在细胞和动物水平上分别采用鸡胚成纤维(DF-1)细胞和海兰褐鸡作为模型,于REV接种前(预防)和接种后(治疗)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禽IFN-α处理,分析禽IFN-α在体外和体内对REV增殖的影响。体外试验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组相比,禽IFN-α浓度为33 IU/mL的治疗组72 h细胞和上清中REV的增殖受到了显著抑制(P<0.05),禽IFN-α浓度为33 IU/mL的预防组72 h细胞中REV的增殖受到了显著抑制(P<0.05)。通过比较各组海兰褐鸡的平均体重、血液中REV阳性率和病毒载量、泄殖腔REV阳性率和排毒量、免疫器官指数和病毒载量系统评估禽IFN-α对REV体内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组相比,禽IFN-α浓度为1 500 IU的治疗组海兰褐鸡21和28日龄时体重显著升高(P<0.05),14日龄时肝脏发育指数以及14和28日龄时的脾脏发育指数显著降低(P<0.05),14日龄时血液和脾脏中病毒载量显著降低(P<0.05),7和21日龄时泄殖腔排毒量显著降低(P<0.05)。本试验在体外细胞和体内动物2个层面均证实了禽IFN-α对REV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这不仅为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的防控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辅助手段,也为未来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 干扰素 体外水平 体内水平 抑制作用
下载PDF
不同途径感染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的动态监测
8
作者 徐凤霞 孙万里 +3 位作者 张亚文 常爽 王一新 赵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7,共7页
为明确鸡群经不同途径感染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的排毒动态,本试验通过设立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6胚龄卵黄囊感染组、1日龄SPF鸡腹腔感染组以及对上述两组SPF鸡分别加入感染鸡的卵黄囊感染同居组和腹腔感染同居组,建立SPF鸡感... 为明确鸡群经不同途径感染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的排毒动态,本试验通过设立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6胚龄卵黄囊感染组、1日龄SPF鸡腹腔感染组以及对上述两组SPF鸡分别加入感染鸡的卵黄囊感染同居组和腹腔感染同居组,建立SPF鸡感染REV模型,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在不同日龄记录各组鸡的体重和死亡情况,并综合运用反转录PCR(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3种检测方法对各感染组进行REV的动态监测。结果显示:(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腹腔感染组和卵黄囊感染组SPF鸡体重增长在感染后第21~70天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卵黄囊感染组SPF鸡的死亡率在感染后第49和63天显著升高(P<0.05),腹腔感染组SPF鸡的死亡率在感染后第42天显著升高(P<0.05),卵黄囊感染组SPF鸡血浆中REV病毒载量在感染后第21天显著高于腹腔感染组(P<0.05);(2)卵黄囊感染组SPF鸡自出壳即可检测到病毒血症阳性,并在感染后第21天时达到排毒高峰,腹腔感染组SPF鸡在感染后第14天时达到排毒高峰;(3)卵黄囊感染同居组的10只SPF鸡在感染后第7天时即检测到2只鸡呈病毒血症阳性,腹腔感染同居组SPF鸡在感染后第21天时检测到1只鸡呈阳性;(4)3种检测方法中,RT-qPCR和IFA检出REV效果更好。本试验通过分析不同途径感染REV后鸡群血浆中的带毒状态,为REV感染的科学防控和净化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 排毒规律 反转录PCR(RT-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
下载PDF
黔东南小香鸡种群禽白血病、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和鸡白痢感染情况检测与分析
9
作者 王璇 张晓可 +8 位作者 李婷 赵宇 张涛 潘永 王庆红 章厉劼 潘淑惠 金晓峰 文正常 《农技服务》 2023年第12期60-62,共3页
为了解黔东南小香鸡种群禽白血病(AL)、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和鸡白痢(PD)的感染状况,便于有效预防、净化疫病,更好地保护黔东南小香鸡的种质资源,从鸡群采集524份血清样品,采用ELISA检测禽白血病病毒p27抗原(ALV-p27)、禽网状内皮... 为了解黔东南小香鸡种群禽白血病(AL)、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和鸡白痢(PD)的感染状况,便于有效预防、净化疫病,更好地保护黔东南小香鸡的种质资源,从鸡群采集524份血清样品,采用ELISA检测禽白血病病毒p27抗原(ALV-p27)、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及鸡白痢感染抗体水平,采用PCR核酸检测进行禽白血病病毒A、B、J亚群(ALV-A、B、J)鉴定。结果表明:样品中ALV-p27抗原的阳性率为85.88%、ALV-J亚群的阳性率42.67%,REV抗体的阳性率为25.57%,鸡白痢抗体的阳性率为3.82%。根据检测结果,建议尽早对种群采取净化措施,以避免AL进一步发生及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小香鸡 白血病 鸡白痢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 ELISA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的诊治
10
作者 郭广富 孙贤 +3 位作者 陶宏卫 汤立锋 练国俊 贺生中 《北方牧业》 2023年第16期42-42,共1页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reticuloendotheliosis,RE)是由反转录病毒属的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病毒(avian 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感染多种禽类引起的一群病理综合征。目前该病在我国被列为三类动物疫病。徐佳等于2018和2019年...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reticuloendotheliosis,RE)是由反转录病毒属的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病毒(avian 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感染多种禽类引起的一群病理综合征。目前该病在我国被列为三类动物疫病。徐佳等于2018和2019年对黑龙江省四个种鸡场随机采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转录病毒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 动物疫病 随机采样 REV 种鸡场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及其危害
11
作者 邓小芸 《北方牧业》 2023年第7期42-42,共1页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是由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引起的禽类的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性和致瘤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鸡群中REV流行逐渐严重,是养禽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威胁之一。本文综述了REV的分子病原学、流行病学,以及直接和间...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是由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引起的禽类的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性和致瘤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鸡群中REV流行逐渐严重,是养禽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威胁之一。本文综述了REV的分子病原学、流行病学,以及直接和间接危害,对人们更好地认识和防控该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 免疫抑制性 REV 分子病原学 流行病学 致瘤性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洪勋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第9期115-116,共2页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也被称为极性网状内皮组织细胞癌,是一种重要的家禽免疫抑制疾病。其病原体禽网状内皮组织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广泛分布于不同鸟类,可引起亚临床感染。REV具有免疫抑制作用,REV整合到其他较大DNA病毒基因组中...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也被称为极性网状内皮组织细胞癌,是一种重要的家禽免疫抑制疾病。其病原体禽网状内皮组织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广泛分布于不同鸟类,可引起亚临床感染。REV具有免疫抑制作用,REV整合到其他较大DNA病毒基因组中的能力使其诊断和预防变得复杂,可能导致其他疫病的疫苗接种失败。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和预防疫苗,这也使如何限制RE对家禽养殖的影响变得复杂。本文综述了RE已知的知识现状,强调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 病毒 共同感染
下载PDF
2021年北京市种鸡场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和禽白血病监测
13
作者 张跃 李刚 +11 位作者 沈光年 吴惠明 周德刚 刘晓冬 王慧强 程敏姮 傅彩霞 杜鹃 吴迪 李蕊 李志军 赵浩军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11期25-29,共5页
为了解北京市种鸡场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和禽白血病病毒(ALV)的流行情况,采用ELISA方法,对2021年从9个区27个种鸡场采集的2660份血清和2660份蛋液样品分别进行了REV抗体和ALVp27抗原监测。监测结果显示:2021年北京市种鸡场的... 为了解北京市种鸡场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和禽白血病病毒(ALV)的流行情况,采用ELISA方法,对2021年从9个区27个种鸡场采集的2660份血清和2660份蛋液样品分别进行了REV抗体和ALVp27抗原监测。监测结果显示:2021年北京市种鸡场的REV抗体和ALVp27抗原个体表观阳性率分别为33.83%和1.54%,真实阳性率分别为34.53%(95%CI:32.72%~36.33%)和1.57%(95%CI:1.10%~2.05%);群体表观阳性率分别为81.48%和29.63%,真实阳性率分别为83.14%和30.23%。除第四季度未检出REV抗体阳性外,其他季度均检出这2种病原,其中第三季度ALV个体阳性率最高(4.86%),与其他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季度REV个体阳性率最高(85.40%),不同季度间的REV个体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祖代群和父母代群均检出REV抗体和ALVp27抗原阳性个体,且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北京市种鸡场REV和ALV分布广泛,感染较严重,净化效果不佳,存在病原传播风险。结果提示,北京市各种鸡场应高度重视这两种疫病的防控,加快推进种群净化工作。本次监测结果为北京市REV和ALV的净化及其感染的防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 白血病 种鸡场 监测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流行现状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邓小芸 祁小乐 +4 位作者 高玉龙 高宏雷 秦立廷 王永强 王笑梅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3-96,共4页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是禽类一种重要的致瘤性和免疫抑制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鸡群中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流行比较严重;REV与马立克病病毒(MDV)、鸡贫血病病毒(CAV)和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AL...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是禽类一种重要的致瘤性和免疫抑制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鸡群中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流行比较严重;REV与马立克病病毒(MDV)、鸡贫血病病毒(CAV)和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ALV-J)几种免疫抑制性病毒的混合感染在我国部分养鸡场中均普遍存在,使得鸡群处于免疫力低下的状态,导致禽流感、新城疫等重要疫苗免疫失败,并容易造成继发感染,使疫病的诊断和防控难度加大。另外,REV可以整合到MDV和鸡痘病毒(Fowlpox virus,FPV)基因组中,从而导致商品化疫苗受到污染,并可用做将外源基因插入到鸡和哺乳动物细胞内的表达载体;基于REV传统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新型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如PCR、实时荧光PCR、LAMP提高了诊断REV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 流行 感染 基因重组 检测技术
下载PDF
分子克隆化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传染性及其前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吉荣 崔治中 +1 位作者 王锡乐 孙淑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8-455,共8页
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含有SNV株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前病毒全基因组cDNA克隆质粒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用对REV的单克隆抗体和抗REV env-gp90的鼠血清作间接免疫荧光反应,在原始的转染细胞及随后传代的细胞中均显示病毒... 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含有SNV株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前病毒全基因组cDNA克隆质粒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用对REV的单克隆抗体和抗REV env-gp90的鼠血清作间接免疫荧光反应,在原始的转染细胞及随后传代的细胞中均显示病毒特异性抗原。而且,在连续传代细胞中的阳性率明显升高。用REV特异性引物对进一步传代后的细胞基因组作PCR,也检测出REV基因组。这些结果均表明所得到的分子克隆化病毒具有传染性,因而也进一步证明所用的质粒克隆包含有具感染性的全病毒基因组。对该全基因组cDNA克隆进行酶切所获得的数个亚克隆进行测序,并将序列进行拼接,完成了REV全基因组序列。REV的这个传染性克隆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RE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传染性克隆 测序
下载PDF
鸡肿瘤病料中马立克氏病病毒和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共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44
16
作者 张志 崔治中 +1 位作者 姜世金 周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4-278,共5页
采用细胞培养、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和斑点杂交 (Dotblot)的方法从我国不同地区发生肿瘤的病料中同时进行MDV和REV的分离和鉴定。在分离到的 1 3株MDV野毒株中 ,有 4株培养物既能在IFA中与REV的单抗反应 ,又可... 采用细胞培养、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和斑点杂交 (Dotblot)的方法从我国不同地区发生肿瘤的病料中同时进行MDV和REV的分离和鉴定。在分离到的 1 3株MDV野毒株中 ,有 4株培养物既能在IFA中与REV的单抗反应 ,又可以用PCR扩增出REV的LTR ;另有 4株培养物能扩增出REV的LTR ,但在IFA中却不与REV的单抗反应。结果表明我国MD肿瘤中存在着REV的共感染 ,且我国MDV某些野毒株的基因组中有可能已经整合进了REV的LTR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病毒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病毒 共感染
下载PDF
野鸭源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
17
作者 姜莉莉 祁小乐 +9 位作者 高玉龙 邓小芸 柴洪亮 张礼洲 贠炳岭 秦立廷 王永强 高宏雷 王笑梅 华育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77-1282,共6页
利用扩增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长末端重复序列(LTR)的特异性引物作为检测引物,对采集于吉林省某地健康野鸭的脏器样品进行PCR检测。阳性样品经DF1培养增殖,进行病毒的分离,经PCR和间接免疫荧光(IFA)方法鉴定,确定分离到2株REV... 利用扩增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长末端重复序列(LTR)的特异性引物作为检测引物,对采集于吉林省某地健康野鸭的脏器样品进行PCR检测。阳性样品经DF1培养增殖,进行病毒的分离,经PCR和间接免疫荧光(IFA)方法鉴定,确定分离到2株REV,分别来自于针尾鸭和绿头鸭,将分离病毒分别命名为DBYR1101和DBYR1102。克隆2个病毒株的主要保护性抗原基因gp90,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个分离株gp90基因氨基酸相似性为99.5%;DBYR1101 gp90基因与REV 3个型的代表株170A、SNV和CSV的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5.7%、94.2%和98.2%;DBYR1102 gp90基因与REV 3个型的代表株170A、SNV和CSV的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5.2%、93.7%和97.7%;与中国早期南方分离株HA9901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4.7%和94.2%;与中国北方分离株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9.2%~100%。核苷酸遗传进化分析表明,2个野鸟源REV分离株与现有的东北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趋于形成1个北方分离群;与SNV株亲缘关系最远;与170A株亲缘关系较远;与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某些分离株相似性较高。该研究首次自野鸭体内分离到REV,丰富了REV流行病学资料,同时提醒我们重视野生鸟类迁徙在疾病传播中所扮演的角色,为深入研究REV致病机制、免疫抑制机制等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鸟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囊膜糖蛋白gp90的原核表达 被引量:16
18
作者 吉荣 崔治中 +3 位作者 丁家波 秦爱建 刘岳龙 金文杰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0,共3页
根据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REV) SNV株的前病毒基因组 c DNA序列 ,设计并合成 1对引物 ,以 SNV株前病毒 c DNA全基因组克隆为模板 ,通过 PCR技术 ,扩增出该病毒囊膜糖蛋白 (env) gp90基因部分片段。将 PCR产物按正确的阅读框架定... 根据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REV) SNV株的前病毒基因组 c DNA序列 ,设计并合成 1对引物 ,以 SNV株前病毒 c DNA全基因组克隆为模板 ,通过 PCR技术 ,扩增出该病毒囊膜糖蛋白 (env) gp90基因部分片段。将 PCR产物按正确的阅读框架定向克隆进 p GEX- 5 X- 3载体中谷胱甘肽 - S-转移酶 (GST)的下游 ,将重组质粒转化进宿主菌BL2 1 中 ,在 1.0 mm ol/ L IPTG(37℃ )诱导下 ,gp90基因部分片段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获得了良好的表达。表达产物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 ,确定其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 6 40 0 0。将表达产物从凝胶中回收后免疫小鼠 ,所得的抗血清可与 REV野毒株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在免疫荧光试验中起反应。由此表明 ,体外表达的 SNV株gp90 - GST融合蛋白保留了天然蛋白所具有的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囊膜糖蛋白gp90 原核表达
下载PDF
用单抗介导的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组织切片中的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被引量:20
19
作者 张志 王锡乐 +1 位作者 庄国庆 崔治中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2-124,共3页
以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的单克隆抗体 1 1B1 5 4作为一抗 ,建立了从组织病理切片中检测 REV的免疫荧光技术 (Mc- IFA)。运用该技术对人工接种 REV的肉鸡和疑似 REV病鸡的肝脏、脾脏、心脏和肾脏... 以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的单克隆抗体 1 1B1 5 4作为一抗 ,建立了从组织病理切片中检测 REV的免疫荧光技术 (Mc- IFA)。运用该技术对人工接种 REV的肉鸡和疑似 REV病鸡的肝脏、脾脏、心脏和肾脏等器官的组织切片进行了检测 ,并与病毒分离和斑点杂交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在人工接种的感染肉鸡中 ,3种方法均为阳性 ;在 30份疑似 REV的病料中 ,用 Mc- IFA可以检测出 1 0份阳性 ,而病毒分离只有 8份样品为阳性。由此表明 ,Mc- IF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 ,完全可以用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单克隆抗体 免疫荧光试验 组织切片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感染对SPF鸡免疫器官和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凯 高立 +4 位作者 祁小乐 高宏雷 高玉龙 王永强 王笑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0-345,共6页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RE)是禽类的一种重要免疫抑制性疾病,目前对其造成免疫抑制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对实验室分离的一株REV流行毒株(HLJR0901株)感染1日龄SPF鸡后对感染鸡免疫器官和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日...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RE)是禽类的一种重要免疫抑制性疾病,目前对其造成免疫抑制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对实验室分离的一株REV流行毒株(HLJR0901株)感染1日龄SPF鸡后对感染鸡免疫器官和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日龄SPF鸡感染REV后出现生长迟缓,法氏囊、胸腺萎缩,脾肿大的症状。感染鸡出现法氏囊滤泡淋巴细胞大量坏死减少,间质结缔组织增生;胸腺出血,胸腺小体增多;脾小结明显萎缩,淋巴细胞减少等病理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病毒在感染鸡法氏囊、胸腺和脾内均有分布,且持续存在。SPF鸡感染REV后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使AIV灭活疫苗和NDV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显著下降。本研究为阐明REV的免疫抑制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 致病性 免疫器官 免疫抑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