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黍离”也可作“禾黍”——与邱洪章老师商榷
1
作者 周建成 《语文知识》 2004年第3期28-28,共1页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词小序“干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高中语文第三册(人教版2000年12月第2版)注日:“[《黍离》]《诗经·王风》中的篇名,首句是‘彼黍离离’。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悲叹...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词小序“干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高中语文第三册(人教版2000年12月第2版)注日:“[《黍离》]《诗经·王风》中的篇名,首句是‘彼黍离离’。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悲叹宫室宗庙毁坏,长满禾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 禾黍 姜夔 《扬州慢·淮左名都》 高中 语文 第三册 人教版
下载PDF
民国旧体诗“落花”意象之变迁
2
作者 徐钰茹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8期16-22,94,共8页
“落花”是中国古典诗歌重要的审美意象,时至民国时期,“落花”之咏同样纷繁叠出,新意频见。概其在民国时期的意蕴内涵,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迁:民国初期,胜朝遗老多借“落花”传达禾黍之叹;民国中期,文人以“落花”抒发文化失落的痛... “落花”是中国古典诗歌重要的审美意象,时至民国时期,“落花”之咏同样纷繁叠出,新意频见。概其在民国时期的意蕴内涵,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迁:民国初期,胜朝遗老多借“落花”传达禾黍之叹;民国中期,文人以“落花”抒发文化失落的痛楚;到了抗日战争时期,诗人用“落花”象征家国不幸。由此可见,传统的审美意象在近代历史变迁过程中,文化意蕴也在丰富、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落花诗 禾黍之叹 文化失落 家国不幸
下载PDF
《麦秀之歌》的作者考辨与艺术分析
3
作者 白雪筱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370-374,共5页
通过大量史料分析,对中国上古时期诗歌《麦秀之歌》的作者进行考辨,认为其应为殷商时期的箕子于西周初年所作。通过对《麦秀之歌》的文本分析,认为该诗的主旨是表达箕子在过殷商旧地时对殷王朝的思念和对导致殷王朝灭亡的纣王的不满,其... 通过大量史料分析,对中国上古时期诗歌《麦秀之歌》的作者进行考辨,认为其应为殷商时期的箕子于西周初年所作。通过对《麦秀之歌》的文本分析,认为该诗的主旨是表达箕子在过殷商旧地时对殷王朝的思念和对导致殷王朝灭亡的纣王的不满,其在艺术上与《诗经》等周代诗歌作品具有共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秀之歌》 箕子 禾黍 狡童
下载PDF
梵界奇人 文坛杰士——论近代诗僧八指头陀及其咏怀诗
4
作者 李克和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53-57,共5页
八指头陀,中华佛教总会第一任会长,不仅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位著名高僧,而且是一个成就斐然的诗人。然而,时至今日,他的名字已不大为人所知,其诗其文更为一般青年所陌生。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诗僧仙去不久,汹涌澎湃的新文化运动便勃... 八指头陀,中华佛教总会第一任会长,不仅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位著名高僧,而且是一个成就斐然的诗人。然而,时至今日,他的名字已不大为人所知,其诗其文更为一般青年所陌生。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诗僧仙去不久,汹涌澎湃的新文化运动便勃然兴起,人们还没来得及对他的诗文加以整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指头陀 诗僧 中华佛教总会 成就斐然 疏影横斜 真色 文化运动 禾黍离离 遗诗 创作才能
下载PDF
谒船山先生故宅七古
5
作者 周榆园 《船山学报》 1937年第1期218-,共1页
朱明宗祏十七传。巍峨宫殿均沉湮。禾黍离离麦渐渐。骚人韵士空流连。王黄李顾相比肩。船山先生我乡贤。儒林崇拜倾诚虔。馨香俎豆二百年。巍巍衡岳镇南楚。先生著作高岣嵝。经义词章兼杂俎。胸罗万象真富有。逃名空谷卧林薮。上承先贤... 朱明宗祏十七传。巍峨宫殿均沉湮。禾黍离离麦渐渐。骚人韵士空流连。王黄李顾相比肩。船山先生我乡贤。儒林崇拜倾诚虔。馨香俎豆二百年。巍巍衡岳镇南楚。先生著作高岣嵝。经义词章兼杂俎。胸罗万象真富有。逃名空谷卧林薮。上承先贤下启后。山崩川竭文不朽。中西学者齐类首。秋高气爽跻阶墀。瓣香晋谒祝公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黍离离 山崩川竭 宗祏 衡岳 经义 罗万象 空谷 南楚 鲁恭王 承先
下载PDF
哀江南用前韵(有序二首錄一)
6
作者 前人 《船山学报》 1938年第1期153-154,共2页
哀江南名作前有蘭成後有洲綺一賦一詩古今絕唱蓋以金陵名勝號稱上都兩 公一丁侯景之亂一罹洪楊之(去刄)
关键词 哀江南 禾黍之悲 徐福 重郭 資遣 洛陽 文乡 熊耳山
下载PDF
成都平原怀古(外一首)
7
作者 黎焕颐 《诗刊》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外一首 成都平原 蜀中 禾黍离离 秋兴八首 来去匆匆 八阵图 三苏 代都 封疆大吏
原文传递
岁月流影
8
作者 俞樟铃 《野草》 2007年第3期38-42,共5页
归去来兮陌头杨柳垂烟丝,燕子又觅旧时庐。母亲故去后的第一个清明,很好的天气。我回老屋,屋前道地上,已生了长长的杂草。推开虚掩的堂前门,瞧瞧灶间,母亲不在。一缕阳光疏疏地从屋瓦间照进来,灶头上,母亲用过的盘碗还在。
关键词 对我说 三升米 屋瓦 前道 村前 长伯 三生石 香樟树 俱足 禾黍离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