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秀水37等特早熟晚粳的特性与栽培技术研究
1
作者 温怀楠 杨志根 +3 位作者 王焕 徐关明 赵如英 赵海龙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52-258,共7页
通过对秀水37等短生育期品种的温度、光照及生育期等特性的研究,确认该类品种的温光特性与晚粳稻相似,全生育期与中粳稻相似,属于晚粳品种中新类型。该类型移栽时的秧龄短(20~25d)、叶龄低(5叶左右)、秧身矮(约25cm),宜浅插以利发根和... 通过对秀水37等短生育期品种的温度、光照及生育期等特性的研究,确认该类品种的温光特性与晚粳稻相似,全生育期与中粳稻相似,属于晚粳品种中新类型。该类型移栽时的秧龄短(20~25d)、叶龄低(5叶左右)、秧身矮(约25cm),宜浅插以利发根和防止败苗。另外,该类品种的秧龄弹性大,较耐迟栽,且齐穗期早而稳定(9月18~22日)。在本田期它们的分蘖叶位比晚粳稻多0.4~1.1个,植株矮壮,叶片上举、厚而挺,能充分利用光能。种植3年来,早栽亩产超500kg,迟栽比晚粳稻增产5%以上,且稳产性好。文中,作者还根据大面积高产实践,针对秀水37品种特性,对应掌握的配套栽培技术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秀水37 栽培技术 特早熟晚粳
下载PDF
连作晚稻短秧龄特早熟品种秀水37
2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01-104,共4页
“典型晚粳、长秧龄水育大秧、前控(秧田)后促(本田)”已主宰了浙北连作晚稻生产30余年。传统观念和习惯性思维,使我们对这条年复一年、重复使用着的法则之合理性深信不疑。但事实上,该法则在使生产受益的同时,也给生产带来了自身难以... “典型晚粳、长秧龄水育大秧、前控(秧田)后促(本田)”已主宰了浙北连作晚稻生产30余年。传统观念和习惯性思维,使我们对这条年复一年、重复使用着的法则之合理性深信不疑。但事实上,该法则在使生产受益的同时,也给生产带来了自身难以解决的矛盾,如:连作晚稻专用秧田过多,影响早稻种植面积;秧苗高,拔秧、挑秧、播秧等田间操作特别费工费时,影响双抢进度;抽穗迟,影响安全齐穗,不利高产、稳产;成熟迟,不利于大小麦的适期播种,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品种 秀水37 选育 产量
下载PDF
晚粳秀水3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3
作者 姚海根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6-7,共2页
秀水37(原系号为C86—37)是本育种组选育出的晚粳早熟新品种,省工、省秧田,适应机械化插秧的要求。1987年浙北试种0.6万亩,1988年种植19万亩,1989年将推广90~100万亩。秀水37已被列为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主要推广项目之一。
关键词 粳稻 晚粳 秀水37 选育 栽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