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社会学(the sociology of the body)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与研究取向,能够拓展学术界对佛教身心关系的研究,更加关注人间佛教中有关身体的信仰实践。佛教经典之中有关业力观与身体观的论述构成了佛教身体观的意义表征与知识系统,&qu...身体社会学(the sociology of the body)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与研究取向,能够拓展学术界对佛教身心关系的研究,更加关注人间佛教中有关身体的信仰实践。佛教经典之中有关业力观与身体观的论述构成了佛教身体观的意义表征与知识系统,"缘起说"解释了身体的产生原因,而"舍""轮回"与"修"则是佛教经典有关身体观念的三大特征,至于当代中国人间佛教具体实践中所具有的个体修身和僧团共修两种形式,恰恰表现了当代社会中私人化的身体观与人间佛教强调共业共修之间的某种矛盾。因此,如何在身体私人化的同时,依旧能够强调实践"共修净化人心"的人间佛教修持方式,它们的问题依旧源自于佛教本身所讲究的解脱道与菩萨道的双重性。展开更多
文摘身体社会学(the sociology of the body)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与研究取向,能够拓展学术界对佛教身心关系的研究,更加关注人间佛教中有关身体的信仰实践。佛教经典之中有关业力观与身体观的论述构成了佛教身体观的意义表征与知识系统,"缘起说"解释了身体的产生原因,而"舍""轮回"与"修"则是佛教经典有关身体观念的三大特征,至于当代中国人间佛教具体实践中所具有的个体修身和僧团共修两种形式,恰恰表现了当代社会中私人化的身体观与人间佛教强调共业共修之间的某种矛盾。因此,如何在身体私人化的同时,依旧能够强调实践"共修净化人心"的人间佛教修持方式,它们的问题依旧源自于佛教本身所讲究的解脱道与菩萨道的双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