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市私恩”与“谢恩私门”
1
作者 华金良 《政工学刊》 2019年第4期74-75,共2页
干部得到提拔使用,是感恩组织,还是感恩个人,相信被提拔使用者不管是听到的要求,还是自己的表态,都肯定是前者。至于心里怎么想,私底下又做了什么,在有些人那里还要打一个问号。比如,有的领导干部喜欢以“恩人”自居,把部属的升迁完全... 干部得到提拔使用,是感恩组织,还是感恩个人,相信被提拔使用者不管是听到的要求,还是自己的表态,都肯定是前者。至于心里怎么想,私底下又做了什么,在有些人那里还要打一个问号。比如,有的领导干部喜欢以“恩人”自居,把部属的升迁完全归功于自己,常把“你是我用起来的,你是我的人”挂在嘴边,以求回报;也有的干部把职务升迁看成个别领导的“恩典”,将其视为“恩人”和“靠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恩 个别 靠山 干部 底下 领导 职务
下载PDF
“公恩私谢”与“私恩公谢”
2
作者 王厚明 《党政干部论坛》 2012年第6期47-47,共1页
一个人或单位在工作当中多少会得到领导或组织的关心帮助,或大力提携促其成长进步,或雪中送炭解决实际困难,或创造条件帮带赢得荣誉。不少单位或同志事后会由衷感激,通过不同形式表达自身的谢意。这本身无可厚非,所谓“滴水之恩,... 一个人或单位在工作当中多少会得到领导或组织的关心帮助,或大力提携促其成长进步,或雪中送炭解决实际困难,或创造条件帮带赢得荣誉。不少单位或同志事后会由衷感激,通过不同形式表达自身的谢意。这本身无可厚非,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懂得感恩是中国传统文化美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谢" "私恩公谢" 中国传统文化 特色文化
下载PDF
从“子为父隐”到“窃负而逃”——儒家伦理亲亲与仁民之困
3
作者 唐桃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年第11期82-85,共4页
儒家伦理以孝悌为行仁的起点,以一体之仁为行仁的终点,其中,爱路人是行仁的关键节点。但由于儒家一贯强调差等之爱,因此,在亲亲与仁民发生冲突时,"门内之治恩掩义,门外之治义断恩"的道德教训往往形同虚设。由《论语》"... 儒家伦理以孝悌为行仁的起点,以一体之仁为行仁的终点,其中,爱路人是行仁的关键节点。但由于儒家一贯强调差等之爱,因此,在亲亲与仁民发生冲突时,"门内之治恩掩义,门外之治义断恩"的道德教训往往形同虚设。由《论语》"子为父隐"、《孟子》"窃负而逃"这两个案例可以看出,从孔孟开始,"私恩"与"公义"孰轻孰重的天平已经错误的倾斜,孝道近乎无条件优先的情理逻辑最终导致了行仁的起点背离了关键点,由此暴露出儒家伦理的狭隘与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伦理 私恩 公义 矛盾
下载PDF
西汉时期忠君观的演进及其特征
4
作者 宋娜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0-13,共4页
西汉时期,忠君观经历了发展演变的不同阶段,每一阶段的忠君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内涵,这些涵义不同的忠君观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西汉 忠君观 私恩 天命维德
下载PDF
公私对立与公私并济——宋儒对《孟子》中舜的行为的合理性论证
5
作者 彭婷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67,共7页
学界对《孟子》中舜的行为是否合理纷争不已,主要原因在于,未阐明舜或孟子看待亲亲与守法公正之关系的特定视角。对此,宋儒阐发了公私对立与公私并济两种观点,从道德责任角度论证舜的行为的合理性,彰显出公私观的多维伦理意涵。公心与... 学界对《孟子》中舜的行为是否合理纷争不已,主要原因在于,未阐明舜或孟子看待亲亲与守法公正之关系的特定视角。对此,宋儒阐发了公私对立与公私并济两种观点,从道德责任角度论证舜的行为的合理性,彰显出公私观的多维伦理意涵。公心与私意对立的道德价值观阐明,合理的行为出于主体道德责任意识与伦理角色的合宜要求,并排除主观情欲与私自用智的干扰。公义与私恩并济的政治伦理观则揭示出公私领域既分明、又可能重叠之事实,以及家庭与社会双重责任的不容推卸性。据此,有效化解恩义伦理困境的方式不是恩义的价值高低排序与选择,而是出于伦理责任与仁义道德的恩义两全与恩义不相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儒 公心 公义 私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