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茎秆高糖的能源玉米新品种选育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凤华 董海合 +5 位作者 吴俊强 杨兆顺 楼辰军 钱芳 郭冬升 郝志宝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21,共3页
利用茎秆含糖量高的玉米自交系进行了能源玉米新品种的选育研究。结果表明:①津259、津1009、津1112、津2122、津单2号5个品种的茎秆产量、茎秆含糖量、子粒产量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生产燃料乙醇的材料进一步试验;②玉米茎秆含糖量性状... 利用茎秆含糖量高的玉米自交系进行了能源玉米新品种的选育研究。结果表明:①津259、津1009、津1112、津2122、津单2号5个品种的茎秆产量、茎秆含糖量、子粒产量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生产燃料乙醇的材料进一步试验;②玉米茎秆含糖量性状可以达到或超过甜高梁水平;③玉米各节间的含糖量变化比甜高粱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能源 秆高 新品种
下载PDF
籼粳亚种间组合秆高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戴魁根 康春林 伏军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1-35,共5页
对54个籼粳交组合及其亲本的分析表明,F1代秆高优势明显,表现为地上部伸长节间数增多和各节间伸长,特别是第二、三节间伸长,F1秆高与高、中亲值及其抽穗日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数不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F1具6个伸长节间,以第四、... 对54个籼粳交组合及其亲本的分析表明,F1代秆高优势明显,表现为地上部伸长节间数增多和各节间伸长,特别是第二、三节间伸长,F1秆高与高、中亲值及其抽穗日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数不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F1具6个伸长节间,以第四、第六节间长度对秆高的直接影响大,第六节长度与每穗总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但第1、2、3、4节间长度与每穗总粒数则是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籼粳亚种 组合 秆高
下载PDF
甜龙竹发笋和退笋规律及秆高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国学 辉朝茂 +2 位作者 石明 孙茂盛 刘蔚漪 《世界竹藤通讯》 2020年第1期30-33,40,共5页
文章对甜龙竹秆基芽目发育规律、芽目发笋顺序、发笋规律、秆高生长、秆龄识别、退笋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甜龙竹发笋历期较长,约120 d,发笋盛期主要集中于7月下旬到8月中旬。初期所发笋笋体较大,退笋少,成竹率高;盛期竹发笋... 文章对甜龙竹秆基芽目发育规律、芽目发笋顺序、发笋规律、秆高生长、秆龄识别、退笋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甜龙竹发笋历期较长,约120 d,发笋盛期主要集中于7月下旬到8月中旬。初期所发笋笋体较大,退笋少,成竹率高;盛期竹发笋笋体粗状,退笋增多,末期所发笋笋体较小,且退笋多、成竹率降低。甜龙竹Ⅰ、Ⅱ年生秆的发笋量较大,Ⅲ年生秆基本不发笋,Ⅳ年生秆不发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龙竹 发笋 退笋 秆高生长 云南省
下载PDF
基于毛竹胸径和秆高对竹材产量估算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4
作者 何仁华 邱永华 +3 位作者 徐佳 孔振 董大川 高培军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24,共4页
以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3度毛竹、4度毛竹砍伐后的胸径、秆高和秆重等因子,建立毛竹胸径、秆高与秆重的多元线性方程:Y1=8.336X1+2.882X2-70.954(模型的回归系数为0.933),Y2=8.613X1+2.670X... 以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3度毛竹、4度毛竹砍伐后的胸径、秆高和秆重等因子,建立毛竹胸径、秆高与秆重的多元线性方程:Y1=8.336X1+2.882X2-70.954(模型的回归系数为0.933),Y2=8.613X1+2.670X2-69.310(模型的回归系数为0.982),其中,X1为胸径,X2为秆高,Y1为3度(5年生)毛竹秆重,Y2为4度(7年生)毛竹秆重,经检验方程具有实际意义,可以作为毛竹竹材采伐量快速估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胸径 秆高 回归分析
下载PDF
低秆高油向日葵“大头翁”高产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振波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4年第11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秆高油向日葵 大头翁 栽培技术 整地 播种 田间管理
下载PDF
多效唑控制籼粳交及两系杂交稻秆高的试验初报
6
作者 董晓青 刘华旺 +2 位作者 李培红 陈继祥 樊娟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28-29,共2页
试验对籼粳交杂交水稻汕优 413和两系杂交水稻 N 5088 S/R 9—l,在剑叶全展期喷施 450ppm多效唑进行控高处理,结果表明,植株高度降低 5. 92和 7. 64 cm。植株高度降低的主要部位是穗颈和茎基部 l~4... 试验对籼粳交杂交水稻汕优 413和两系杂交水稻 N 5088 S/R 9—l,在剑叶全展期喷施 450ppm多效唑进行控高处理,结果表明,植株高度降低 5. 92和 7. 64 cm。植株高度降低的主要部位是穗颈和茎基部 l~4节。对于产量和主要经济性状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唑 汕优413 N5088S/R9-1 控制秆高
下载PDF
水稻高秆高产品种的设想
7
作者 伊藤隆二 刘雅娴 《世界农业》 1984年第1期31-32,共2页
在鸿巢农事试验场工作期间,研究水稻栽培的松岛省三、研究土壤肥料的出井嘉光和研究害虫防治的湖山笃利等三位农业科学家曾进行过水稻高产竞赛。这段竞赛情况被森谷睦夫收录在农事试验场出版的《鸿巢回忆》一书中。 本文拟通过培育高秆... 在鸿巢农事试验场工作期间,研究水稻栽培的松岛省三、研究土壤肥料的出井嘉光和研究害虫防治的湖山笃利等三位农业科学家曾进行过水稻高产竞赛。这段竞赛情况被森谷睦夫收录在农事试验场出版的《鸿巢回忆》一书中。 本文拟通过培育高秆高产品种之设想,重新认识过去育种技术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种 水稻栽培 水稻品种 光合能力 结实率 叶面积 品种 害虫防治 育种技术 品种改良
下载PDF
具广亲和性的水稻隐性高秆细胞突变体 被引量:38
8
作者 孙立华 王月芳 +1 位作者 蒋宁 李和标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1期67-73,共7页
02428h系粳稻隐性高秆细胞突变体。来源于半矮秆广亲和种质02428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103个R_2代株系中,有1株系在抽穗后分离出高、矮秆两种类型,高秆比矮秆高61.4%,系因倒一和倒二节间伸长所致,以倒一节间... 02428h系粳稻隐性高秆细胞突变体。来源于半矮秆广亲和种质02428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103个R_2代株系中,有1株系在抽穗后分离出高、矮秆两种类型,高秆比矮秆高61.4%,系因倒一和倒二节间伸长所致,以倒一节间伸长最为明显,占增长的66.3%。在R_3、R_4代中矮秆类型继续分离出高秆和矮秆两种类型,分离比为3:1,高秆类型未见分离。显示所分离的高秆是供体亲本02428的单基因突变。暂名为02428h。突变系02428h与供体亲本杂交,F_1的株高88.8厘米,较02428h矮42.2厘米,与02428株高87.6厘米近似;02428h与其它籼、粳品种杂交F_1的株高亦有类似结果。F_2的株高明显分离为两种类型,经x ̄2测验,矮秆与高秆的分离比符合3:1。说明02428h是受隐性单基因控制的高秆突变体。02428h与籼、粳稻品种杂交F_1的平均结实率分别为80.6%和83.1%,表明02428h仍保持着供体亲本的广亲和性。此外,本文对它的出现和在杂交稻育种中的利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亲和性 突变型
下载PDF
一个新的水稻隐性高秆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被引量:9
9
作者 马玉银 李磊 +5 位作者 李育红 左示敏 殷跃军 张亚芳 陈宗祥 潘学彪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967-3973,共7页
【目的】寻找新的水稻隐性高秆基因,为解决水稻不育系的包颈现象及增加恢复系的株高提供重要的遗传资源。【方法】在田间试验时发现一株高秆突变体,经过连续3代的自交和选择后,获得稳定遗传的高秆突变体。突变体的株高比野生型中花11平... 【目的】寻找新的水稻隐性高秆基因,为解决水稻不育系的包颈现象及增加恢复系的株高提供重要的遗传资源。【方法】在田间试验时发现一株高秆突变体,经过连续3代的自交和选择后,获得稳定遗传的高秆突变体。突变体的株高比野生型中花11平均增加72.3%。将带有高秆基因的杂合体自交,分析F2代株高的遗传行为,结果表明高秆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分别配制突变体、野生型与培矮64之间的杂交种及其自交F2分离群体,在突变体配制的分离群体中鉴定出72株极端高秆突变体,株高明显高于对照群体中的最高植株高度。【结果】利用均匀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147对多态性分子标记,分析这些标记位点在极端高秆突变体群体中的分离特征,结果证明高秆基因位于水稻第3染色体。进一步发展了4个InDel标记,确定高秆基因位于RM168与M127.1-3-3标记之间,物理距离为713 kb。【结论】该基因是一个新的隐性高秆基因,暂命名为lc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隐性突变体 基因 基因定位 微卫星标记 INDEL标记
下载PDF
高秆隐性杂交稻(e-杂交稻)的育种技术 被引量:59
10
作者 杨仁崔 张书标 +2 位作者 黄荣华 杨蜀岚 章清杞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用核辐射直接诱变杂交稻B系和R系 ,获得长穗颈高秆隐性eui突变体 ,继而育成长穗颈不育系 (eA)和高秆隐性恢复系 (eR) ,并组配出带有eui基因的高秆隐性杂交稻 (e 杂交稻 )。研究结果表明 ,eui基因具有较高的突变率 ,平均为 0 .10 % ,变幅... 用核辐射直接诱变杂交稻B系和R系 ,获得长穗颈高秆隐性eui突变体 ,继而育成长穗颈不育系 (eA)和高秆隐性恢复系 (eR) ,并组配出带有eui基因的高秆隐性杂交稻 (e 杂交稻 )。研究结果表明 ,eui基因具有较高的突变率 ,平均为 0 .10 % ,变幅为 0 .0 2 %~ 0 .4 7% ;依不同B系遗传背景和不同剂量而异。eui基因存在遗传多型性 ,发现了eui2 (t)新基因。eA系穗颈节显著伸长、异交潜力明显提高。e 杂交稻株高增高 3~ 10cm ,早熟 2~ 3d ,粒重增大 ,有增产的潜力。就不用 (少用 )赤霉素的种子生产技术体系以及e 杂交稻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辐射诱变 EUI基因 隐性杂交稻 E-杂交稻 育种
下载PDF
水稻隐性高秆广亲和种质02428h的鉴定与研究 被引量:36
11
作者 李和标 邹江石 +2 位作者 李传国 陈忠明 孙立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48-50,共3页
02428h是梗型广亲和种质02428组培突变而得到的高秆水稻材料。研究结果表明:02428h比02428的秆高增加61.4%,秆高的增加主要是倒一、二节间伸长所致,特别是最上部节间伸长,占总增长量的66.3%,但叶鞘长度仅略有增长,因而穗伸出度增加4.... 02428h是梗型广亲和种质02428组培突变而得到的高秆水稻材料。研究结果表明:02428h比02428的秆高增加61.4%,秆高的增加主要是倒一、二节间伸长所致,特别是最上部节间伸长,占总增长量的66.3%,但叶鞘长度仅略有增长,因而穗伸出度增加4.6倍。02428h与半矮秆02428杂交,F_l为半矮秆,F_2矮秆与高秆分离符合3:1比例,02428h是02428单基因隐性突变系。02428h和02428一样带有广亲和基因,对02428h在杂交稻育种中的直接、间接利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隐性 性状 广亲和性 种质
下载PDF
高秆突变体Mh—1的株高遗传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朱旭东 张晓惠 +3 位作者 钱前 严学强 闵绍楷 熊振民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11-316,共6页
Mh-1是从矮秆品种桂朝2号辐射诱变后代中产生的高秆突变体。用Mh-1与sd-1矮秆、非sd-1矮秆和普通高秆材料杂交,通过对F1、F2、F3等世代以及测交后代的株高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Mh-1的高秆特性是由1对隐... Mh-1是从矮秆品种桂朝2号辐射诱变后代中产生的高秆突变体。用Mh-1与sd-1矮秆、非sd-1矮秆和普通高秆材料杂交,通过对F1、F2、F3等世代以及测交后代的株高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Mh-1的高秆特性是由1对隐性抑制基因控制的。该抑制基因能调节sd-1基因的表达,而对由非sd-1基因控制的矮秆没有抑制作用,这一隐性抑制基因暂时被定名为i-sd-1(t)。还讨论了该基因的遗传学意义和可能的育种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突变 抑制基因 遗传 隐性基因
下载PDF
水稻长穗颈高秆隐性基因eui2的遗传及其微卫星分析 被引量:51
13
作者 杨蜀岚 杨仁崔 +3 位作者 曲雪萍 章清杞 黄荣华 王斌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1年第1期67-71,共5页
从水稻 (OryzasativaL .)协青早B的辐射M2 群体中获得以最上节间伸长为特征的长穗颈高秆突变系协青早eB_1和协青早eB_2 ,与原品系协青早B的秆性状相比 ,协青早eB_2的第一节间长占总秆长的 6 5 .3% ,其第一节间的增长量占秆长总增长量的 ... 从水稻 (OryzasativaL .)协青早B的辐射M2 群体中获得以最上节间伸长为特征的长穗颈高秆突变系协青早eB_1和协青早eB_2 ,与原品系协青早B的秆性状相比 ,协青早eB_2的第一节间长占总秆长的 6 5 .3% ,其第一节间的增长量占秆长总增长量的 90 .2 % ;协青早eB_1的第一节间长占总秆长的 5 4.8% ,其第一节间的增长量占秆长总增长量的 5 3.3%。遗传分析表明 :协青早eB_1和协青早eB_2中的长穗颈高秆性状各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二者之间互不等位。与已报道的eui基因的等位性测验表明 :协青早eB_2的eui基因与其不等位 ,为新的长穗颈高秆隐性基因 ,命名为eui2 ;协青早eB_1的eui基因则与其等位。微卫星分析表明 :eui2基因与第 10染色体的RM2 5 8、RM2 6 9、RM2 71和RM30 4连锁 ,其遗传距离分别为 12 .0cM、12 .9cM、35 .1cM、1.4cM。由此推断 ,eui2基因位于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eui2 遗传 微卫生标记 杂交稻 长穗颈 隐性基因
下载PDF
偏高秆偏大穗粳爪交组合的选育路线、高产生理基础及其栽培体系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杨振玉 张忠旭 +4 位作者 高勇 魏耀林 赵迎春 李任华 王象坤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7,共3页
以生态育种、理想株型、杂种优势为出发点,探讨培育偏高秆、偏大穗粳爪交组合的可行性。笔者认为,必须突破现有矮秆株型概念。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从挖掘提高生物产量与净同化率的潜力入手,从而提出适当增加秆高、降低单位面... 以生态育种、理想株型、杂种优势为出发点,探讨培育偏高秆、偏大穗粳爪交组合的可行性。笔者认为,必须突破现有矮秆株型概念。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从挖掘提高生物产量与净同化率的潜力入手,从而提出适当增加秆高、降低单位面积穗数〔270~345(万/hm2)〕,培育植株偏高(115~120cm),穗偏大(3~4g/穗),抗倒伏,适于不同生产水平和各种不良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根系、分蘖、穗粒优势及后期光合优势的新组合。栽培上采用大垅双行稀植,早促早控,提高中、后期群体质量的配套技术,以实现大面积单产9.75~11.25t/hm2的产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偏大穗 粳爪交 育种 栽培
下载PDF
高秆矮秆谷子根的遗传、分布差异及根与产量有关性状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籍贵苏 杜瑞恒 张喜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2-47,共6页
对谷子根部性状的遗传及根的地下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成熟期高秆、矮秆材料的根重、根伤流液大小均是受遗传控制的性状。高秆材料的根条数明显地高于矮秆材料。谷子的根部性状与产量及与产量关系密切的性状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根条多、... 对谷子根部性状的遗传及根的地下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成熟期高秆、矮秆材料的根重、根伤流液大小均是受遗传控制的性状。高秆材料的根条数明显地高于矮秆材料。谷子的根部性状与产量及与产量关系密切的性状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根条多、根重大、后期根伤流液大小适中对植株的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形成非常有利。根系大、在耕作层的分布范围广、后期根活力大、不早衰是高秆材料在产量上明显优于矮秆材料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遗传 分布 产量 性状
下载PDF
4WG-1.5型高秆芦苇收割机的研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舒彩霞 廖庆喜 +2 位作者 闵光泽 李章勇 田波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29-130,共2页
针对我国南方芦苇生产的实际 ,如收割季节短、劳动强度大 ,研制了适应南方地区的芦苇收割机 ,重点解决了芦苇的收割、输送。
关键词 4WG-1.5型 芦苇收割机 技术参数 工作原理
下载PDF
水稻长穗颈高秆隐性基因eui2的分子标记和定位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杨蜀岚 马洪丽 +3 位作者 张书标 朱宏波 王斌 杨仁崔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80-483,共4页
以协青早eB-2和矮脚南特杂交的F3为分析群体,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及BSA分析方法筛选出4个多态性片段E1、E2、E3和E4与eui2连锁,其中E1被定位于第10染色体长臂中部RFLP标记G291和G2155之间,与G291相距4.7cM,与G2155相距13.1cM.用SSR标记RM... 以协青早eB-2和矮脚南特杂交的F3为分析群体,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及BSA分析方法筛选出4个多态性片段E1、E2、E3和E4与eui2连锁,其中E1被定位于第10染色体长臂中部RFLP标记G291和G2155之间,与G291相距4.7cM,与G2155相距13.1cM.用SSR标记RM304、RM258、RM269、RM271和E1构建的eui2基因的局部分子标记连锁图表明,eui2基因位于分子标记E1和RM304之间,二者距eui2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6和1.4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穗颈隐性基因eui2 分子标记 水稻 基因定位
下载PDF
高秆野生稻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梁云涛 潘英华 +2 位作者 余建平 陈成斌 张宗琼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05-909,共5页
获得品质优良的愈伤组织是野生稻资源离体保存和遗传转化的基础。以高秆野生稻为材料,通过采用N6D与NB为基础培养基,研究不同浓度激素组合对高秆野生稻愈伤诱导的影响,并分析比较优质胚性愈伤组织分化成苗的情况。结果表明,以N6D为基础... 获得品质优良的愈伤组织是野生稻资源离体保存和遗传转化的基础。以高秆野生稻为材料,通过采用N6D与NB为基础培养基,研究不同浓度激素组合对高秆野生稻愈伤诱导的影响,并分析比较优质胚性愈伤组织分化成苗的情况。结果表明,以N6D为基础培养基,2,4-D浓度为2.0 mg·L-1的培养基诱导高秆野生稻的出愈率最高,达到50.00%。以NB为基本培养基,最优激素组合为2.0 mg·L-12,4-D+3.0 mg·L-1NAA+3.0 mg·L-1IAA+1.5 mg·L-1KT,出愈率为35.0%,愈伤直径为0.43 cm,愈伤色泽淡黄,质地紧密。说明适宜的激素组合能够诱导高质量的高秆野生稻胚性愈伤,良好的胚性愈伤在MS分化培养基上的分化率为60.0%。通过培养基改良的方式可建立高秆野生稻脱分化与分化的离体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 诱导分化 脱分化
下载PDF
高秆隐性恢复系eR127在杂交稻配组上的应用研究初报 被引量:10
19
作者 黄荣华 杨仁崔 +1 位作者 梁康迳 张书标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5-7,共3页
用 9.6 99C· kg- 1 Co6 0 γ射线直接照射恢复系 R12 7干种子 ,在 M2 群体获高秆突变体 ,记为 e R12 7。研究结果表明 ,该突变基因与贵州的 Grlc,江苏的 0 2 42 8h和美国的 76∶ 45 12、IR5 0 eui等高秆突变体的基因属等位基因 ;用... 用 9.6 99C· kg- 1 Co6 0 γ射线直接照射恢复系 R12 7干种子 ,在 M2 群体获高秆突变体 ,记为 e R12 7。研究结果表明 ,该突变基因与贵州的 Grlc,江苏的 0 2 42 8h和美国的 76∶ 45 12、IR5 0 eui等高秆突变体的基因属等位基因 ;用 e R12 7和 R12 7组配龙特浦 A、冈 46 A、珍汕 97A和威 2 0 A等三系不育系 ,成对杂种株型无明显差异 ,但含有 eui基因的杂种比相应不含 eui基因的杂种早熟 2~ 3d,植株稍高 ,千粒重增加 ,有更高的产量潜力 ;e R12 7作为制种田父本不需喷 92 0就可达到制种高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诱变 EUI基因 杂交稻 隐性恢复系 eR127 杂交组配 应用
下载PDF
高秆翻埋还田分禾镇压装置的设计与性能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勇 许绮川 +1 位作者 夏俊芳 吴一鸣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结合我国秸秆还田的现状及对机械技术发展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犁耕基础上的集土壤翻耕与高秆翻埋功能于一体,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性能可靠的机械化技术方案及配套装置。通过田间模拟试验及数据分析,表明残留秸秆高度对秸秆回弹系数... 结合我国秸秆还田的现状及对机械技术发展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犁耕基础上的集土壤翻耕与高秆翻埋功能于一体,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性能可靠的机械化技术方案及配套装置。通过田间模拟试验及数据分析,表明残留秸秆高度对秸秆回弹系数有特别显著影响,镇压力对秸秆回弹系数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埋还田 回弹系数 镇压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