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0-2021年度华南江南等地秋冬连旱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赵琳 李威 +6 位作者 叶殿秀 刘绿柳 孙林海 王凌 常蕊 廖要明 姜允迪 《中国防汛抗旱》 2021年第6期6-10,共5页
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上旬,受拉尼娜事件和大气环流异常的共同影响,我国江南南部、华南大部及西南的云南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2020年11月上旬气象干旱开始露头并迅速发展,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秋冬连旱。此次干旱过程影响范围广... 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上旬,受拉尼娜事件和大气环流异常的共同影响,我国江南南部、华南大部及西南的云南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2020年11月上旬气象干旱开始露头并迅速发展,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秋冬连旱。此次干旱过程影响范围广、干旱日数多、强度强,造成江南、华南及西南的云南等地湖库蓄水大幅减少,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偏高。2021年2月8—11日,我国南方地区出现明显降水,江南、华南气象干旱解除,但西南的云南等地干旱仍然持续。从气候特征、干旱演变过程入手,分析了此次干旱过程的特点及气候成因,以期为从事气候影响评价和服务的科研人员提供相关信息,同时也为防旱抗旱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冬连旱 气候特征 气候成因 华南 江南 2020—2021年度
下载PDF
山东省2010~2011年秋冬连旱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4
2
作者 石春玲 李峰 +2 位作者 孟祥新 胡先锋 马红松 《干旱气象》 2012年第3期323-326,331,共5页
2010年9月下旬以来(2010年9月21日至2011年2月24日,下同)山东省出现严重的秋冬连旱天气,是自1951年山东省有气象水文纪录以来无有效降水持续时间最长、覆盖范围最广的气象干旱,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同期之最。对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的... 2010年9月下旬以来(2010年9月21日至2011年2月24日,下同)山东省出现严重的秋冬连旱天气,是自1951年山东省有气象水文纪录以来无有效降水持续时间最长、覆盖范围最广的气象干旱,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同期之最。对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的气候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气环流形势异常和水汽条件不足导致了山东降水量异常偏少,温度偏高,土壤失墒快,从而造成了山东省严重的干旱灾害,不仅使农业生产受灾严重,还对工业生产和人畜饮水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此外,山东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其他一些人为因素等也是造成此次严重干旱灾害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秋冬连旱 成因 大气环流
下载PDF
英德市重度秋冬连旱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林扬海 吴乃庚 +2 位作者 黄智 张润仙 张新龙 《广东气象》 2009年第1期32-34,共3页
利用1960-2007年英德市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英德市重度秋冬连旱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英德市重度秋冬连旱具有明显的阶段连续性的特点;且有趋于严重的变化趋势,20世纪60—80年代变化较为缓和,80~90年代有一个明显增大的变化过... 利用1960-2007年英德市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英德市重度秋冬连旱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英德市重度秋冬连旱具有明显的阶段连续性的特点;且有趋于严重的变化趋势,20世纪60—80年代变化较为缓和,80~90年代有一个明显增大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最近几年干旱灾害越发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英德市重度秋冬连旱与登陆影响的热带气旋降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和英德降水的季节分布不均匀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热带气旋 副热带高压 秋冬连旱 英德市
下载PDF
宿州市秋冬连旱的灰色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学浩 孙惠合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1649-11650,共2页
秋冬连旱是影响宿州冬小麦、油菜等越冬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以Z指数≤-0.8为标准,确定宿州市秋冬持续重旱年份序列,建立GM(1,1)预测模型,并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BP-ANN)对残差进行拟合,对GM(1,1)预测模型进行修正。结果表明,拟合结... 秋冬连旱是影响宿州冬小麦、油菜等越冬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以Z指数≤-0.8为标准,确定宿州市秋冬持续重旱年份序列,建立GM(1,1)预测模型,并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BP-ANN)对残差进行拟合,对GM(1,1)预测模型进行修正。结果表明,拟合结果较单一的GM(1,1)模型有一定提高。预测2008年后的下一个宿州市秋冬(10月~2月)持续重旱年度发生在2017~2018年,对当地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州 秋冬连旱 GM(1 1)模型 BP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徐州市2010年秋冬连旱成因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百战 吕翔 +3 位作者 孙建印 宋林军 赵杰 彭明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19195-19197,共3页
2010年徐州地区发生了195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秋冬连旱,连续5个多月的降水量偏少90%,依据GB气象干旱等级,达到了特旱级别。干旱严重影响了小麦播种和出苗,对小麦的生长和越冬造成了严重危害。根据详实的资料,分析了该次干旱的3个主要成因:... 2010年徐州地区发生了195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秋冬连旱,连续5个多月的降水量偏少90%,依据GB气象干旱等级,达到了特旱级别。干旱严重影响了小麦播种和出苗,对小麦的生长和越冬造成了严重危害。根据详实的资料,分析了该次干旱的3个主要成因:①La Nina事件在干旱中伴有主要角色;②秋冬季特殊的环流特征及其异常的演变阻碍了低纬度海面上的水汽向北方陆地输送,秋季盛行高指数环流,不利于冷空气南下,冬季的纬向环流指数异常偏低,有利于强冷空气频繁爆发南下,导致了秋季干热和冬季干冷即秋冬连旱;③降水量分布极端的不均匀也是秋冬连旱的重要原因之一。上述3个成因可作为今后干旱预测的着眼点和预测因子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冬连旱 成因分析 拉尼娜 环流特征
下载PDF
2008年徐州地区严重秋冬连旱成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杰 吕翔 +2 位作者 彭明艳 张百战 孙建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525-7526,7530,共3页
[目的]研究2008年徐州地区严重秋冬连旱的成因。[方法]利用观测站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2008年10月~2009年1月徐州地区秋冬连旱期间的环流背景、垂直运动、气温异常及水汽条件的变化,揭示此次秋冬连旱的成因。[结果]2008... [目的]研究2008年徐州地区严重秋冬连旱的成因。[方法]利用观测站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2008年10月~2009年1月徐州地区秋冬连旱期间的环流背景、垂直运动、气温异常及水汽条件的变化,揭示此次秋冬连旱的成因。[结果]2008年秋、冬季徐州地区长时间受稳定形势控制,处于东部沿海槽后,高空盛行下沉气流;南支槽强度明显偏弱,再加上副高位置偏东,强度偏弱,印度洋和南海的水汽输送条件不利。秋季偏暖,冷空气势力偏弱;入冬以来虽有几次冷空气活动,但影响主体偏北,再加上南方暖湿气流不充足,二者缺少很好的结合,使得冷空气影响时以大风降温天气为主,降水出现较少。[结论]该研究为该地区干旱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冬连旱 成因分析 徐州地区
下载PDF
2010年聊城市小麦秋冬连旱成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郭宪美 臧连邦 +1 位作者 李又君 赵艳敏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1期296-297,共2页
对聊城市2010年小麦播种至2011年1月的气候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9月以后,降水持续偏少,是小麦受旱的主要原因,冬前没有适时浇灌越冬水等其他管理因素是小麦受旱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小麦 秋冬连旱 成因 山东聊城 2010年
下载PDF
2009年洛阳市秋冬连旱的成因形势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兰霞 张小民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4期273-273,共1页
介绍了洛阳市近几年的气候变化状况,分析了区内出现秋冬连旱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秋冬连旱 成因 防治对策 河南洛阳 2009年
下载PDF
江苏连云港市2010年秋季干旱原因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静 李巍 +1 位作者 陈占才 董淳桓 《中国防汛抗旱》 2012年第2期67-68,共2页
2010年秋季以来连云港市降水稀少,比多年同期降雨量明显偏少,造成秋冬连旱。旱情持续时间之长,受旱面积之大为历年少有。结合灾情特点,对秋冬连旱旱情及干旱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今后应对旱情的思考及建议。
关键词 秋冬连旱 连云港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