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钱选《秋江待渡图》题跋考
1
作者 周颖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3年第5期76-78,共3页
《秋江待渡图》是元朝钱选所画,图卷有十九段题跋。跋文保留完整,未有缺少。围绕《秋江待渡图》跋文展开分析考释。按照时间顺序,结合辨认印章,对每则跋文的内容、时间、地点、作者、境况进行初步考察,从而梳理其流转的脉络和过程。
关键词 钱选 秋江待渡图》 跋文
下载PDF
宋末元初画风研究——以钱选《秋江待渡图》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双 徐邠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2年第4期35-36,共2页
从文人画之祖王维的《雪景待渡图》,到五代两宋时期的待渡题材的绘画,都是以水墨山水为主的,唯独到了宋末元初,青绿山水又一次登上山水画的舞台。在钱选的《秋江待渡图》中,不仅表现了青绿山水的创新,在构图、内容、题材上也同样有所创... 从文人画之祖王维的《雪景待渡图》,到五代两宋时期的待渡题材的绘画,都是以水墨山水为主的,唯独到了宋末元初,青绿山水又一次登上山水画的舞台。在钱选的《秋江待渡图》中,不仅表现了青绿山水的创新,在构图、内容、题材上也同样有所创新。画面中大片的江水,红树青山相互映衬,可以看出钱选一心想隐居山林的愿望。寓情于景,同时作诗于画上,诗、书、画三者融合,便成为抒情的一大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美学 钱选 秋江待渡
下载PDF
诗画的融合与生命的回归——钱选《秋江待渡图》审美赏析
3
作者 吴天威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7年第11期64-67,共4页
钱选的青绿山水作品《秋江待渡图》将诗的哲理与画的意趣互补,画作本身的哲思张力与视觉空间冲击交织,具有虔诚而深邃的意境,蕴藉着深刻的生命体悟,使"待渡"的意境得以永恒,令人神往。在对意境的体悟中,整幅画的视觉表现和诗... 钱选的青绿山水作品《秋江待渡图》将诗的哲理与画的意趣互补,画作本身的哲思张力与视觉空间冲击交织,具有虔诚而深邃的意境,蕴藉着深刻的生命体悟,使"待渡"的意境得以永恒,令人神往。在对意境的体悟中,整幅画的视觉表现和诗意阐释集中、浓缩到了"待渡者"的精神世界中,同时也将"待渡"这一主题在中国哲学的密林深处得以深化,待渡者的灵魂得到救赎或回归,通过意境彰显了它本真的生命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选 青绿山水 秋江待渡图》 隐逸 意境
下载PDF
钱选的《秋江待渡图》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娜 《荣宝斋》 2007年第6期74-81,共8页
钱选(约一二三九—一三○一),字舜举,号玉潭、巽峰、霅溪翁、霅川翁,清癯(臞)老人是其别号。家有习懒(嫩),故又自号习懒翁。乌程人(即今浙江省湖州市南)。他与赵孟頫同为『吴兴八俊』之列,是元代初期的重要画家,有着广博而精深的书画造... 钱选(约一二三九—一三○一),字舜举,号玉潭、巽峰、霅溪翁、霅川翁,清癯(臞)老人是其别号。家有习懒(嫩),故又自号习懒翁。乌程人(即今浙江省湖州市南)。他与赵孟頫同为『吴兴八俊』之列,是元代初期的重要画家,有着广博而精深的书画造诣,尤以卉木蔬果、山水见长。他的山水画不媚世俗,有意识地返回到晋唐的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钱选 秋江待渡
原文传递
秋江待渡
5
作者 朱良志 《中华文化画报》 2011年第7期78-83,共6页
元代画家钱选有《秋江待渡图》,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面中间部分是如镜的江面,空阔渺远;远处乃是绵延不绝的群山;近处,红树一簇,树下有几人引颈眺望,而江面上隐隐约约有一叶小舟,那就是待渡者的希望。江面空阔,小舟缓缓,似渺然难见,... 元代画家钱选有《秋江待渡图》,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面中间部分是如镜的江面,空阔渺远;远处乃是绵延不绝的群山;近处,红树一簇,树下有几人引颈眺望,而江面上隐隐约约有一叶小舟,那就是待渡者的希望。江面空阔,小舟缓缓,似渺然难见,它和人急迫的等待之间构成强大的情绪张力。正是眼前渺渺秋江阔,隔岸扁舟发棹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江待渡 钱选 北京故宫博物院 小舟 山溪待渡 南宗禅 构图方式 潇湘图 许道宁 画中
原文传递
元初画家钱选考
6
作者 张丽波 《美术大观》 2007年第2期9-,共1页
  元代绘画在百年发展过程中大体上可分为前期启导和中后期发展并形成时代风貌两个阶段.前期创作又有两种倾向,一种是部分南宋遗民画家借助笔墨抒写亡国之痛和乱世之悲;一种是潜心艺事追摹唐宋典范.前者创作中多有道义上的冲动,后者...   元代绘画在百年发展过程中大体上可分为前期启导和中后期发展并形成时代风貌两个阶段.前期创作又有两种倾向,一种是部分南宋遗民画家借助笔墨抒写亡国之痛和乱世之悲;一种是潜心艺事追摹唐宋典范.前者创作中多有道义上的冲动,后者则着力于艺术上的正本清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初 钱选 浮玉山居图 前期创作 亡国之痛 选考 启导 中国绘画史 秋江待渡 八花图
下载PDF
清宫流散书画损毁摭拾
7
作者 徐邦达 《中国书画》 2005年第7期166-167,共2页
三十年来从事古书画鉴定工作,在阅文献或看实物中发现一些可资鉴证的资料,随笔记下,积久的数十条,长(不过三四百字)短不一,时代亦无诠次,现在这里先行发表,以供同好者参考,续得再行续记披露。清内府所藏书画,见于《石渠宝笈》初、续、... 三十年来从事古书画鉴定工作,在阅文献或看实物中发现一些可资鉴证的资料,随笔记下,积久的数十条,长(不过三四百字)短不一,时代亦无诠次,现在这里先行发表,以供同好者参考,续得再行续记披露。清内府所藏书画,见于《石渠宝笈》初、续、三编之著录的,从乾隆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200多年中,虽有一部分被赏赐或偷盗出外,但至清朝初被推翻时,宫内尚存十之六七——亦更有《石渠》未及收入的书画一小部分。民国十一年间溥仪还居住宫内,当时曾由载瀛、奎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渠宝笈 载瀛 书画鉴定 乾隆朝 赵士雷 行续 曹知白 王迪简 墨缘汇观 秋江待渡
下载PDF
《浮玉山居图》图式分析兼论“视觉错位”
8
作者 李振伟 《中国书画》 2016年第5期10-13,共4页
一、钱选的山居图式与复古主义纵观钱选的山水绘画题材,不论是《山居图》《幽居图》《浮玉山居图》,还是《秋江待渡图》,无一不是隐居题材,且以长卷为主,而从没见过有竖幅形式的山水作品流传,即便如赵孟頫也有《洞庭东山图》轴,再往后... 一、钱选的山居图式与复古主义纵观钱选的山水绘画题材,不论是《山居图》《幽居图》《浮玉山居图》,还是《秋江待渡图》,无一不是隐居题材,且以长卷为主,而从没见过有竖幅形式的山水作品流传,即便如赵孟頫也有《洞庭东山图》轴,再往后"元四家"几乎都是竖幅形式的作品。从画幅形制上来说,竖幅更便于悬挂观赏,而长卷或手卷便于把玩,更利于文人雅士之间的切磋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作品的文气与雅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玉山居图 钱选 秋江待渡 绘画题材 元四家 鹊华秋色图 赵孟 兼论 辋川图 湖庄清夏图
下载PDF
中西美术发展史比较年表·简编 被引量:1
9
作者 钟跃英 丁巧巧 马文启 《美苑》 CSSCI 1990年第1期53-57,共5页
关键词 美术发展史 二祖调心图 圣母子 武宗元 千里江山图 溪山 古木怪石图 黄休复 秋江待渡 架上绘画
原文传递
古代山水人物画中“杖”的山林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睿 《中华文化画报》 2013年第10期88-95,共8页
如果说羁旅的孤独感是因为颠沛流离,那么离群索居的山林田园生活就是更本真的孤独存在。在中国山水人物画中,"杖"是一个经常出现的图像。不管是曳杖而行、跋涉于山林的隐士,还是云游四方的罗汉高僧,抑或不辱使命的持节使者,... 如果说羁旅的孤独感是因为颠沛流离,那么离群索居的山林田园生活就是更本真的孤独存在。在中国山水人物画中,"杖"是一个经常出现的图像。不管是曳杖而行、跋涉于山林的隐士,还是云游四方的罗汉高僧,抑或不辱使命的持节使者,他们都喜爱用杖来标举自己的精神持守。可以说在中国传统士人精神的象征物中,杖有着独特而高贵的地位。杖的最初功能是助人行走、荷负行李,是老病者、跋涉者的用具。后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洪绶 象征物 游四方 田园生活 秋江待渡 病者 画中 野逸 雪山楼阁图 虎溪三笑图
原文传递
对于现代中国画之感想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湖帆 《新美域》 2006年第1期78-84,共7页
关键词 现代中国画 中国画学 墨守成法 绘画思想 秋江待渡 故宫书画集 石刻画像 画中 中西绘画 潘静淑
原文传递
从治印之石到篆刻之宝——中国印石的历史沿革及人文价值研究
12
作者 许佳慧 《松州学刊》 2010年第4期25-31,共7页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浩如烟海的人类文明史即是一部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石文化史。人类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经历了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的漫长进化过程,从岩洞穴居到建造摩天大厦、从墓葬中的粗糙饰物到后世的精美石雕...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浩如烟海的人类文明史即是一部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石文化史。人类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经历了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的漫长进化过程,从岩洞穴居到建造摩天大厦、从墓葬中的粗糙饰物到后世的精美石雕工艺品……随着历史从蛮荒时代逐步走向现代文明,人类与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原始社会末期,石器渐渐被青铜器或铁器所取代,直至消失殆尽,此后却有一种石材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根源在众多石材中脱颖而出,在极短的时间内身价飞升,这种石材就是印石。印石——一种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沿革和人文价值的软质石材,在悠久的石文化史上,堪称一代新贵。它的渊源究竟从何说起?它的身价为何今非昔比?本文基于大量的史料研究和实地考证,通过在石文化史、印章发展史、印学理论和篆刻艺术等领域里的深入探索和透彻哲辩,从浅入深,由点及面,平实详尽地阐释了印石由平民化到贵族化的历史演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艺术 原始社会末期 打制石器 蛮荒时代 现代文明 文彭 文人士大夫 秋江待渡 篆法 丁敬
原文传递
一根金色的芦苇
13
作者 朱良志 《明日风尚》 2008年第5期118-118,共1页
传说中,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大师来东土传法,从广州上岸,转赴金陵,见梁武帝。梁武帝好佛,达摩与他谈"廓然无圣"的道理,梁武帝毕竟道行较浅,不明达摩所言。于是,在一个大雾弥漫的夜晚,达摩踏着一根芦苇渡过长江,北去嵩山少林寺传... 传说中,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大师来东土传法,从广州上岸,转赴金陵,见梁武帝。梁武帝好佛,达摩与他谈"廓然无圣"的道理,梁武帝毕竟道行较浅,不明达摩所言。于是,在一个大雾弥漫的夜晚,达摩踏着一根芦苇渡过长江,北去嵩山少林寺传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一苇渡江"。人们常常提出疑问,一根芦苇怎能托起这位高僧呢?其实,这与中国古代最早的诗集《诗经》有关。《诗经》中有一篇叫《河广》、《河广》中吟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摩大师 嵩山少林寺 东土 暗用 弘忍 秋江待渡 诗云 钱选 小舟 中说
原文传递
明代盛著《沧浪独钓图》辨伪
14
作者 闫建科 《荣宝斋》 2015年第3期246-257,共12页
旅顺博物馆藏《沧浪独钓图》,纸本墨笔,纵六十三厘米,横三十点七厘米,以干笔绘崇山之间一泓秋水,水面几只飞鸟翔集,一人独坐扁舟上怡然垂钓。画心左下方有"武塘盛著"的署款,并钤"叔章"印。画心右上方题诗一首,诗后署款"至正辛亥八... 旅顺博物馆藏《沧浪独钓图》,纸本墨笔,纵六十三厘米,横三十点七厘米,以干笔绘崇山之间一泓秋水,水面几只飞鸟翔集,一人独坐扁舟上怡然垂钓。画心左下方有"武塘盛著"的署款,并钤"叔章"印。画心右上方题诗一首,诗后署款"至正辛亥八月空同生郑樗"。画心右下方有三方鉴藏印,分别是"梦瑶室人""养斋秘赏"和"竹痴"。此画经过重裱,不见原签原题。《沧浪独钓图》之名很可能是后人根据画中题诗首句"沧浪可濯缨"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懋 画心 旅顺博物馆 竹痴 鉴藏印 秋江待渡 右上方 至正 空同 画史会要
原文传递
名画从今欣得所 人民珍赏万千年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邦达 《美术》 1959年第10期36-39,共4页
我国的文化艺术,有极为悠久的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遗产,固然为数并不算太少,但要是按文献记载来查考对证一下,就会发现现在已经无法见到的艺术作品,实在“指不胜数”,尤其是较早的时代——宋、元以前的东西,损失更为巨大,难以估计。我... 我国的文化艺术,有极为悠久的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遗产,固然为数并不算太少,但要是按文献记载来查考对证一下,就会发现现在已经无法见到的艺术作品,实在“指不胜数”,尤其是较早的时代——宋、元以前的东西,损失更为巨大,难以估计。我们现在只谈古代绘画一部分吧,宋以前(壁画风行时代)的壁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绘画 艺术作品 秋江待渡 文化艺术 赵孟 没骨花 赵士雷 溪山 周之冕 郭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