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9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秋将至,如何应对“秋燥”?
1
《华北电业》 2024年第8期77-77,共1页
皮肤干燥、瘙痒;口干口渴,口腔溃疡,嘴唇干裂;鼻腔干燥、流鼻血;嗓子发痒不适,声音沙哑,干咳;大便干燥,便秘;头发干枯发黄……金秋将至,你是否出现了上述的问题?这些症状都属于“秋燥症”的典型表现。中医认为,秋季的特点就是“燥”。... 皮肤干燥、瘙痒;口干口渴,口腔溃疡,嘴唇干裂;鼻腔干燥、流鼻血;嗓子发痒不适,声音沙哑,干咳;大便干燥,便秘;头发干枯发黄……金秋将至,你是否出现了上述的问题?这些症状都属于“秋燥症”的典型表现。中医认为,秋季的特点就是“燥”。尤其是对于平时的体质偏于阴虚内热的人,更容易在秋季出现各种形式的干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虚内热 鼻腔干 口干口渴 流鼻血 秋燥 皮肤干 口腔溃疡 典型表现
下载PDF
如何缓解秋燥
2
作者 张胜 《致富天地》 2024年第9期76-76,共1页
1.“秋老虎”来袭,应根据个人体质调整饮食。对于阴虚内热的人群,应多吃养阴清肺的食品;对于偏阳虚、脾胃虚寒的人群,可以选择健脾且不伤津的食品,比如百合、山药等;对于容易上火的人群,宜少食辛辣食物,可食用苦瓜,降心火、清肝热。2.... 1.“秋老虎”来袭,应根据个人体质调整饮食。对于阴虚内热的人群,应多吃养阴清肺的食品;对于偏阳虚、脾胃虚寒的人群,可以选择健脾且不伤津的食品,比如百合、山药等;对于容易上火的人群,宜少食辛辣食物,可食用苦瓜,降心火、清肝热。2.秋季的干燥气候,易诱发鼻出血等症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王全桂提示,一些患者有抠鼻孔、用力擤鼻涕或把鼻毛剃得很干净等习惯,会对鼻腔黏膜造成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虚内热 养阴清肺 鼻毛 秋燥 鼻腔黏膜 伤津 脾胃虚寒 辛辣食物
下载PDF
疏导肺经畅气血,养阴生津解“秋燥”
3
作者 严石卿 严正易 《中医健康养生》 2024年第8期26-28,共3页
8月上旬,正处于长夏时期,中医理论认为,长夏养脾,秋季养肺,中医导引学则倡导通过对自身经络的主动调摄来改善、提高相应脏腑机能,以达到顺天应时、健康养生的效果。脾司运化之职,平日里,我们无论是吃五谷杂粮还是山珍海味,抑或是生病服... 8月上旬,正处于长夏时期,中医理论认为,长夏养脾,秋季养肺,中医导引学则倡导通过对自身经络的主动调摄来改善、提高相应脏腑机能,以达到顺天应时、健康养生的效果。脾司运化之职,平日里,我们无论是吃五谷杂粮还是山珍海味,抑或是生病服药,都需要依赖脾的运化吸收,因此,中医理论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喜燥恶湿,喜暖恶寒,长夏时节雨水较多,天气潮湿闷热,人们常与空调、冷饮相伴,久之则易伤脾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脾为后天之本 伤脾胃 长夏 健康养生 秋燥 肺经 养阴生津
下载PDF
牢记6个保健穴,宣肺养阴缓秋燥
4
作者 燕炼钢 《中医健康养生》 2023年第10期58-59,共2页
秋季是由热向冷过渡的季节,气候由潮湿炎热逐步转向干燥清凉。从季节养生角度来看,“燥”是秋季的主气,燥邪为病,易耗损津液,表现为口鼻干燥、咽干舌燥。秋季对应的脏腑为肺,肺主气,司呼吸,在秋季容易发生与呼吸系统相关的疾病;肺与大... 秋季是由热向冷过渡的季节,气候由潮湿炎热逐步转向干燥清凉。从季节养生角度来看,“燥”是秋季的主气,燥邪为病,易耗损津液,表现为口鼻干燥、咽干舌燥。秋季对应的脏腑为肺,肺主气,司呼吸,在秋季容易发生与呼吸系统相关的疾病;肺与大肠相表里,肺金与肾水又是母子关系,如果秋季不遵循养生之法,损伤肺部,到了冬季,机体的闭藏能力会随之减弱,使冬季易发“飧泄之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母子关系 肺主气 鼻干 秋燥 肾水 咽干
下载PDF
喻昌《秋燥论》治燥五律探析
5
作者 茆春阳 杜燕 牛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94-1796,共3页
清朝初年著名医家喻昌首创《秋燥论》,提出治燥五律。明确了治燥首要明辨燥湿,重在辨表里气血,关键在于区分肝肺之燥,切忌纯用润药。当遇杂病兼燥,则需慎用燥药。喻氏告诫后世医者:治燥首当避免误以湿治,要辨清燥邪侵犯的病位,重视脏腑... 清朝初年著名医家喻昌首创《秋燥论》,提出治燥五律。明确了治燥首要明辨燥湿,重在辨表里气血,关键在于区分肝肺之燥,切忌纯用润药。当遇杂病兼燥,则需慎用燥药。喻氏告诫后世医者:治燥首当避免误以湿治,要辨清燥邪侵犯的病位,重视脏腑之间的关系,不可纯用润剂;当非燥病而兼燥者,需慎用燥药,避免以燥治燥,燥上加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喻昌 秋燥论》 五律
下载PDF
三款甜汤缓解秋燥
6
作者 吴婉虹 《致富天地》 2023年第11期77-77,共1页
秋冬季天气干燥,空气中湿度降低,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出现鼻腔干燥出血等不适症状。这是由于秋季有很多植物开花,空气中的花粉浓度增加,加之天气干燥,灰尘、丝絮等致敏颗粒常飘浮在空中,人体鼻腔黏膜常因为欠湿润导致屏障保护作用降低,鼻... 秋冬季天气干燥,空气中湿度降低,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出现鼻腔干燥出血等不适症状。这是由于秋季有很多植物开花,空气中的花粉浓度增加,加之天气干燥,灰尘、丝絮等致敏颗粒常飘浮在空中,人体鼻腔黏膜常因为欠湿润导致屏障保护作用降低,鼻腔的过敏反应会加重,进而出现鼻腔黏膜充血、肿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干 鼻腔黏膜 秋燥 花粉浓度 过敏反应 不适症状 致敏颗粒
下载PDF
“秋燥”身不适,食疗可帮你
7
作者 陈日益 《健康生活》 2023年第9期46-47,共2页
进入秋季,天气逐渐凉爽,早晚温差增大,气候变得干燥多风,不少人(尤其是体弱年老者)会出现咽干、鼻燥(甚至流鼻血)、咳嗽、少痰、大便秘结、皮肤干燥等症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缓解“秋燥”,除了积极运动,提高心肺功能和机体抵抗... 进入秋季,天气逐渐凉爽,早晚温差增大,气候变得干燥多风,不少人(尤其是体弱年老者)会出现咽干、鼻燥(甚至流鼻血)、咳嗽、少痰、大便秘结、皮肤干燥等症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缓解“秋燥”,除了积极运动,提高心肺功能和机体抵抗力,以适应气候变化,还可通过饮食进行调理。根据中医“燥则润之”的原则,本文将介绍一些可养阴生津、润肺清燥的食疗食谱,有兴趣者不妨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加以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燥 流鼻血 咽干 大便秘结 皮肤干 养阴生津 心肺功能
下载PDF
喻昌《秋燥论》的燥病辩证防治观 被引量:8
8
作者 梁帅 邓自辉 +1 位作者 范庆寅 牛阳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5期591-594,共4页
喻昌是清朝初年著名的医家,治学态度严谨,对中国医学的理论贡献颇多。代表作《医门法律》是本综合性的医书,既讨论病证治疗又力求证治规范,其包含'阴病论'、'中风论'、'秋燥论'等。其'秋燥论'的观点影... 喻昌是清朝初年著名的医家,治学态度严谨,对中国医学的理论贡献颇多。代表作《医门法律》是本综合性的医书,既讨论病证治疗又力求证治规范,其包含'阴病论'、'中风论'、'秋燥论'等。其'秋燥论'的观点影响深远。此外,其确立了秋燥病名并强调燥证的辨证施治和首创了治燥专方,建立了中医学燥证的独特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燥 喻昌 瘟病
下载PDF
关于秋燥之邪温凉属性之争的探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媛 郑韦莎 +2 位作者 李玉 刘桂荣 司国民 《中医药信息》 2018年第1期24-26,共3页
关于秋燥之邪属凉还是属热,历代医家各有不同的见解,有燥属火热、燥属次寒、燥分温凉等多种观点。从秋燥实质的角度,对两种观点进行探究,认为秋燥本由凉生,而产生之后可表现为热,由此尝试对古代的两种观点做出了解释。
关键词 秋燥 寒温属性 吴鞠通 喻嘉言 费伯雄 王孟英
下载PDF
谈喻昌“秋燥论”之学术特色 被引量:3
10
作者 郝贤 马艳春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477-478,共2页
喻昌的秋燥论,完整地论述了秋燥致病,并确立治疗大法及创制治燥专方。喻昌区分凉燥和温燥,强调燥气终属于热,重点叙述温燥之气。"大热之后,继以凉生,凉生而热解,渐至大凉而燥气乃行"。喻氏这一论点,对后世温病学派的形成和发... 喻昌的秋燥论,完整地论述了秋燥致病,并确立治疗大法及创制治燥专方。喻昌区分凉燥和温燥,强调燥气终属于热,重点叙述温燥之气。"大热之后,继以凉生,凉生而热解,渐至大凉而燥气乃行"。喻氏这一论点,对后世温病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喻昌 秋燥 理论研究
下载PDF
论秋燥咳嗽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惠珍 王同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5年第1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秋燥 咳嗽 《内经》 温病学派 秋燥论》 救肺汤
下载PDF
喻嘉言“秋燥”论治及治燥名方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步高 喻松仁 《新中医》 CAS 2012年第4期138-139,共2页
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提出了“秋燥论”,纠正《内经》“秋伤于湿”之误,开创了秋煤论治的新方法、新思路,对后世燥证论治影响较大。现就喻嘉言秋燥论治及其治燥名方探析如下。
关键词 秋燥 中医疗法 救肺汤 喻嘉言
下载PDF
秋燥辨治三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海松 梁苹茂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3-14,共2页
介绍吴鞠通《温病条辨》与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中治疗秋燥观点的相通之处,并对《温病条辨》中治疗秋燥的代表方证加以详细分析。
关键词 秋燥 治法 吴鞠通 温病条辨 俞根初 通俗伤寒论
下载PDF
桑杏汤治疗秋燥咳嗽38例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风森 王乐 《新疆中医药》 2003年第2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桑杏汤 秋燥咳嗽 观察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秋燥”质疑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业贺 《河南中医》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59-259,共1页
燥为六淫之一,《内经》即有'燥胜则干'的记述(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并制定了治燥大法:'燥者润之'(见《素问·至真要大论》)。历代医家都把燥列为秋天时邪,如喻嘉言、俞根初等人,径以'秋燥'立病证... 燥为六淫之一,《内经》即有'燥胜则干'的记述(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并制定了治燥大法:'燥者润之'(见《素问·至真要大论》)。历代医家都把燥列为秋天时邪,如喻嘉言、俞根初等人,径以'秋燥'立病证,用以包罗秋天的常见外感病,并将秋燥分为'温燥'与'凉燥',立法处方,形成一整套治疗秋季常见外感时邪的理、法、方、药。然而,笔者根据较长时间的观察、临床、查阅文献与思考,认为秋燥之说有欠妥贴。现试述如下,以求同道教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燥 病机
下载PDF
养阴清肺汤治疗秋燥咳嗽22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元粉 《中医研究》 2014年第4期20-21,共2页
目的:观察养阴清肺汤治疗秋燥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秋燥咳嗽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给予养阴清肺汤(生地黄、玄参、浙贝母、麦冬、白芍、牡丹皮、荆芥、桔梗、僵蚕、防风、薄荷、甘草),1 d 1剂,... 目的:观察养阴清肺汤治疗秋燥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秋燥咳嗽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给予养阴清肺汤(生地黄、玄参、浙贝母、麦冬、白芍、牡丹皮、荆芥、桔梗、僵蚕、防风、薄荷、甘草),1 d 1剂,分2次口服。对照组22例采用止咳和抗生素消炎处理,给予头孢丙烯分散片,0.5 g/次,2次/d,温水送服;枸橼酸喷托维林片,10 mL/次,3次/d,口服。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在治疗过程中,停止使用其他止咳药物,且严禁食用油腻、生冷和刺激性较大的食物。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显效2例,好转1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45%;对照组治愈11例,显效5例,好转3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86.36%。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清肺汤治疗秋燥咳嗽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阴清肺汤 中医药疗法 治疗应用 秋燥咳嗽 临床 疗效
下载PDF
秋燥与咽炎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伟 马鹏飞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年第12期6-7,9,共3页
咽炎易由秋燥引起,秋燥是感受燥热病邪,秋燥以肺经为病变中心。本文提出,"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就是针对秋燥初、中、末不同阶段确立的治疗大法。在治疗的基础上应经常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关键词 咽炎 秋燥 治气 增液 治血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谈秋燥挟湿咳嗽的证治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彦晖 申秀云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50-52,共3页
谈秋燥挟湿咳嗽的证治王彦晖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医部申秀云内经教研室关键词秋燥,咳嗽湿为长夏主气,湿邪致病缠绵难愈,病程一般较长。燥为秋令主气,夏秋两季相邻,临床上每有湿病缠绵未愈而复感秋令燥邪者,即成外感燥邪,内蕴... 谈秋燥挟湿咳嗽的证治王彦晖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医部申秀云内经教研室关键词秋燥,咳嗽湿为长夏主气,湿邪致病缠绵难愈,病程一般较长。燥为秋令主气,夏秋两季相邻,临床上每有湿病缠绵未愈而复感秋令燥邪者,即成外感燥邪,内蕴湿邪之证。此病证治,若医理不明,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燥 咳嗽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秋燥治疗浅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娟娟 刘亚珠 《甘肃中医》 2009年第4期39-39,共1页
秋燥的治疗历代均有不同的观点,如《内经》云:“燥者濡之”,“燥化于天,治以辛寒,佐以苦甘”等;金元时期“补土派”医家李东垣从养血、补肝肾、调肠液等方面立法治疗此病;清·喻嘉言《医门法律》云:“治燥病者,补肾水阴寒... 秋燥的治疗历代均有不同的观点,如《内经》云:“燥者濡之”,“燥化于天,治以辛寒,佐以苦甘”等;金元时期“补土派”医家李东垣从养血、补肝肾、调肠液等方面立法治疗此病;清·喻嘉言《医门法律》云:“治燥病者,补肾水阴寒之虚,而泻心火阳热之实,除肠中燥热之甚,济胃中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洁,津液生而不枯,气血利而不涩,则病自已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燥 治疗
下载PDF
秋燥养肺二冬膏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献国 《蜜蜂杂志》 2019年第10期21-21,共1页
二冬,即麦门冬、天门冬,二者均有养阴润肺之功,临床常相须为用。秋季燥邪为患,常食二冬,可养阴润肺。现介绍几则蜜膏疗方,供选用。1二冬膏(中成药)二冬膏由天冬、麦冬组成。口服。1次9~15 g,1日2次。可养阴润肺。适用于肺阴不足引起的... 二冬,即麦门冬、天门冬,二者均有养阴润肺之功,临床常相须为用。秋季燥邪为患,常食二冬,可养阴润肺。现介绍几则蜜膏疗方,供选用。1二冬膏(中成药)二冬膏由天冬、麦冬组成。口服。1次9~15 g,1日2次。可养阴润肺。适用于肺阴不足引起的燥咳痰少、痰中带血、鼻干咽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阴润肺 肺阴不足 二冬膏 秋燥 鼻干 养肺 咳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