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3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方法-目的链”理论视角下的女性遗产价值传递和寻求研究——以秋瑾故居为例
1
作者 梅晓琳 李佳怡 徐红罡 《旅游论坛》 2024年第8期1-12,共12页
作为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遗产需要更多的关注。红色旅游情境中,对女性遗产价值传递问题的研究仍有待推进。研究以秋瑾故居为例,基于“方法-目的链”理论研究女性遗产的价值传递及价值寻求问题。研究发现,秋瑾故居的价值传递过程是... 作为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遗产需要更多的关注。红色旅游情境中,对女性遗产价值传递问题的研究仍有待推进。研究以秋瑾故居为例,基于“方法-目的链”理论研究女性遗产的价值传递及价值寻求问题。研究发现,秋瑾故居的价值传递过程是游客从属性认知到获取遗产体验结果再到价值汲取的过程,其主要价值体现在:满足休闲需求的放松和享受、作为红色旅游的历史与家国情怀培植、女性遗产独有的女性激励作用,其中后二者是游客寻求的核心价值所在。研究厘清了女性遗产价值传递的具体路径,丰富了女性遗产价值及其传递过程的认识,并明确其独特性,为女性遗产的实践改善提供了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遗产 红色旅游 秋瑾故居 价值传递 “方法-目的链”理论
下载PDF
从《自由魂》发现“革命新女性”--秋瑾“本来面目”探源
2
作者 李向南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2-109,共8页
在历史剧《自由魂》中,夏衍打破了“失事”与“求似”之间的均衡,造成秋瑾形象的“失真”。专业批评意见不断质疑秋瑾造像的真实性,挑战夏衍的“真实”标准。夏衍接受并践行了菊池宽的“实在性格”理论,通过鲜明的无产阶级观念、国族意... 在历史剧《自由魂》中,夏衍打破了“失事”与“求似”之间的均衡,造成秋瑾形象的“失真”。专业批评意见不断质疑秋瑾造像的真实性,挑战夏衍的“真实”标准。夏衍接受并践行了菊池宽的“实在性格”理论,通过鲜明的无产阶级观念、国族意识与牺牲意志来凸显秋瑾的雄性气概,使秋瑾戴上了“革命新女性”的面具,同时也消泯了她作为女性的真实生命体验。夏衍从倍倍尔的《妇人与社会》一书获取了“新女性”的模板,将斯巴达女性与左联烈士冯铿作为秋瑾“本来面目”的现实参照,但经过“律法”的剪裁与重塑后,斯巴达女性、冯铿与秋瑾都丧失了“另一副面孔”。“失事”与“求似”之间的失衡,造成了历史人物叙事的内在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瑾 “本来面目” “革命新女性” 斯巴达女性 冯铿
下载PDF
论内在语在经典文学作品朗诵中的运用——以《秋瑾》为例
3
作者 刘祥祯 《艺术科技》 2024年第6期47-49,共3页
目的:文章探究内在语在经典文学作品朗诵中的运用,并结合《秋瑾》这一作品阐述其在朗诵艺术中的具体作用,理论联系实际,为朗诵者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在《我的艺术生活》一书中提出,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其技巧。朗... 目的:文章探究内在语在经典文学作品朗诵中的运用,并结合《秋瑾》这一作品阐述其在朗诵艺术中的具体作用,理论联系实际,为朗诵者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在《我的艺术生活》一书中提出,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其技巧。朗诵作为一门艺术,想要创作出更多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必须熟练掌握其创作技巧。内在语作为有声语言艺术内部技巧中的一种,关乎朗诵作品的创作是否成功。方法:想要有效运用内在语,须了解何为内在语,其在朗诵中有什么作用,并联系经典文学作品《秋瑾》进行分析,探析如何将内在语具体化为有声语言。结果:了解什么是内在语后,必须联系文章创作背景以及上下文,挖掘语句潜藏的含义,并与其余两种内部技巧相互配合,通过外部技巧将之具体化为有声语言。结论:有效运用内在语需要结合其他技巧,因为有声语言的表达是一个整体,每一种技巧都不能孤立使用,需要相互配合才能产生化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朗诵 内在语 潜台词 秋瑾
下载PDF
“纵今侠骨埋荒土,留给人间是姓名”:1950-1980年代台湾地区的“秋瑾文艺”研究
4
作者 黄茜 苗昱菲 《华文文学》 2024年第1期24-33,共10页
秋瑾是近代著名的革命先驱和妇女解放先锋。秋瑾就义后,百年来以秋瑾为主题的文艺作品不胜枚举。在中国台湾地区,“秋瑾文艺”集中出现于1950-1980年代,呈现出三条发展脉络。台湾地区主流报刊的纪念活动以及罗家伦的宣传实践,均为秋瑾... 秋瑾是近代著名的革命先驱和妇女解放先锋。秋瑾就义后,百年来以秋瑾为主题的文艺作品不胜枚举。在中国台湾地区,“秋瑾文艺”集中出现于1950-1980年代,呈现出三条发展脉络。台湾地区主流报刊的纪念活动以及罗家伦的宣传实践,均为秋瑾事迹在台传播奠定了基础,成为考察当代台湾地区文化场域中,辛亥革命历史记忆与晚清“崇侠尚武”思潮存续问题的重要视角。以秋灿芝、孟瑶、李元贞为代表的女性作家,借由秋瑾传记写作,对革命女性、妇女解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带动了秋瑾影视题材的兴盛,在“武侠热潮”与通俗文学的助推下,港台地区秋瑾题材的影视剧把武侠作为娱乐大众的手段,映射出“武侠”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流变问题。1950-1980年代台湾地区“秋瑾文艺”不同路向的发展演变,既显现了辛亥革命记忆在台传播的兴盛图景,也印证两岸作为命运共同体和历史记忆共同体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瑾文艺 台湾地区 辛亥革命记忆 女性议题 武侠
下载PDF
向吴秋瑾同志学什么
5
作者 陈惊天 《人民法治》 2024年第4期45-45,共1页
吴秋瑾同志现任安徽省女子监狱三级高级警长,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被评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等称号。吴秋瑾同志扎根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一线29... 吴秋瑾同志现任安徽省女子监狱三级高级警长,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被评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等称号。吴秋瑾同志扎根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一线29年间,始终不忘入党初心,忠诚践行入警誓言,以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勇毅顽强的意志品质、严于律己的道德情操,全身心投入到监秋事业中,在吴秋瑾同志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优秀的政法干警应有的风采。她不仅在工作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仰,成为全国政法系统的一面旗帜。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向吴秋瑾同志学习什么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监狱 英雄模范 秋瑾 司法行政系统 责任担当 严于律己 敬业精神
下载PDF
秋嘉禾父子宦游与秋瑾生年考
6
作者 汤毓贤 《闽台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5-11,共7页
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出生于福建云霄,与其祖父秋嘉禾宦闽两度署理漳州府云雪厅同知、其父秋寿南历三次科举落第携誉随侍南来的史实息息相关。通过秋嘉禾宦闽履历、秋寿南辗转闽台湘等历史人物生平事迹,以及秋瑾留下其他相关内容的关键... 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出生于福建云霄,与其祖父秋嘉禾宦闽两度署理漳州府云雪厅同知、其父秋寿南历三次科举落第携誉随侍南来的史实息息相关。通过秋嘉禾宦闽履历、秋寿南辗转闽台湘等历史人物生平事迹,以及秋瑾留下其他相关内容的关键佐证,再次考证秋瑾出生年和诞生地,揭示并还原此桩历史谜案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嘉禾 秋寿南 秋瑾 云霄
下载PDF
秋瑾研究中的一部力作——评《秋瑾全集笺注》
7
作者 赵慎修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90-92,共3页
《秋瑾全集笺注》一书对秋瑾存世的作品重新进行了编集、整理 ,并增加了校、笺、注 ,是目前最全面、最通行的一个整理本。不仅有助于青年学生的学习 ,对研究中国近代文、史的专家学者来说 ,也是很有价值的一部学术著作。
关键词 秋瑾 秋瑾集》 秋瑾全集笺注》
下载PDF
论秋瑾与光复会 被引量:4
8
作者 周雷鸣 金燕 《船山学刊》 CSSCI 2008年第1期171-173,共3页
秋瑾是辛亥革命时期最杰出的女革命家。察其革命行迹,她主要以光复会相号召,以大通学堂为中枢,运动会党,联络新军,促进光复会的组织发展,建立光复军,策划浙皖起义,推动了光复会武装斗争的开展,继陶成章、徐锡麟之后,成为光复会的主要领... 秋瑾是辛亥革命时期最杰出的女革命家。察其革命行迹,她主要以光复会相号召,以大通学堂为中枢,运动会党,联络新军,促进光复会的组织发展,建立光复军,策划浙皖起义,推动了光复会武装斗争的开展,继陶成章、徐锡麟之后,成为光复会的主要领导人,为辛亥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瑾 光复会 会党 新军
下载PDF
译者介入的困境——以秋瑾译《看护学教程》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志杰 潘华凌 丁亮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6-129,共4页
译者作为社会化的个体,以复杂的方式存在。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源文本的介入方式并非单一的,也可能以矛盾的方式出现。本文分析秋瑾翻译的国内首部护理学教材,揭示其理想主义的社会观与功利主义的翻译目的、大众化的语言观与文言语... 译者作为社会化的个体,以复杂的方式存在。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源文本的介入方式并非单一的,也可能以矛盾的方式出现。本文分析秋瑾翻译的国内首部护理学教材,揭示其理想主义的社会观与功利主义的翻译目的、大众化的语言观与文言语体的选择、女性主义的社会批判与父权主义的翻译话语、科学主义的翻译态度与实用主义的翻译策略间所凸显出的矛盾立场,指出译本能够以矛盾张力的方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 秋瑾 翻译 矛盾
下载PDF
秋瑾女性革命家形象的历史建构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细珠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7-152,共6页
秋瑾并不是天生的革命家,她的革命家形象是通过多种历史因素的机缘际会而建构起来的。秋瑾案引起的广泛的社会舆论,促成了秋瑾女性革命家形象的初步建构;孙中山等革命领导人的褒扬与各种民间的尤其是政府的纪念活动,使秋瑾女性革命家形... 秋瑾并不是天生的革命家,她的革命家形象是通过多种历史因素的机缘际会而建构起来的。秋瑾案引起的广泛的社会舆论,促成了秋瑾女性革命家形象的初步建构;孙中山等革命领导人的褒扬与各种民间的尤其是政府的纪念活动,使秋瑾女性革命家形象的建构获得了政治权威合法化保证;学术界的学术研究为秋瑾女性革命家形象的建构提供了学理上的支持;从小说、戏曲、话剧到电影与电视有关秋瑾的各种文艺形象的塑造,使秋瑾的女性革命家形象逐渐获得民众与世俗社会的广泛认同。在所有建构秋瑾革命家形象的诸种历史因素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她作为女性的性别优势。可以说,"女性"是秋瑾革命家形象建构的基石。近代中国是一个革命的时代,革命离不开作为"半边天"的女性。秋瑾有幸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因而成为近代中国女性革命的一面旗帜:一个代表近代中国革命女性的、颇具象征性意义的标志性历史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瑾 女性革命家形象 女权革命
下载PDF
秋瑾尚武思想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学松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63,共4页
秋瑾毕生热爱武术运动,积极倡导尚武爱国精神。以秋瑾的文选、诗选、词选、歌选、书信等为线索,对其尚武思想进行研究。认为秋瑾尚武爱国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刻社会、文化及个性成因;其尚武爱国思想凸显了鲜明的时代性、先进性、创造性及... 秋瑾毕生热爱武术运动,积极倡导尚武爱国精神。以秋瑾的文选、诗选、词选、歌选、书信等为线索,对其尚武思想进行研究。认为秋瑾尚武爱国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刻社会、文化及个性成因;其尚武爱国思想凸显了鲜明的时代性、先进性、创造性及个性化特征;对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妇女解放运动、军事人才培养、教育变革及武术发展产生重要的历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秋瑾 尚武思想
下载PDF
秋瑾北京时期思想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夏晓虹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4期114-118,共5页
秋瑾作为晚清女界的先觉者,其思想有一个随着时代思潮而演进的过程。1902年前后的北京之旅,是秋瑾女性独立意识萌生的一大契机。在京期间,她得以结交众多新派人物,获读各种新书刊,思想迅速趋向新潮和进步。北京时期的秋瑾,认... 秋瑾作为晚清女界的先觉者,其思想有一个随着时代思潮而演进的过程。1902年前后的北京之旅,是秋瑾女性独立意识萌生的一大契机。在京期间,她得以结交众多新派人物,获读各种新书刊,思想迅速趋向新潮和进步。北京时期的秋瑾,认识已达到争取妇女解放的高度,其实行手段是推广女学,以获取女性自立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瑾 北京时期 女学 妇女解放 女性独立意识
下载PDF
冤哉,秋瑾女士——析时论对秋瑾案的评说 被引量:6
13
作者 马自毅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9-59,共11页
1 90 7年的皖浙案震动全国 ,上海各报连续多日追踪报导 ,猛烈抨击地方政府和涉案官员 ,显示了民间舆论“天下己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与今日高扬秋瑾“革命女杰”、“反清志士”迥然不同的是 ,当时凡涉及秋瑾与浙案的新闻、论说 ,皆强... 1 90 7年的皖浙案震动全国 ,上海各报连续多日追踪报导 ,猛烈抨击地方政府和涉案官员 ,显示了民间舆论“天下己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与今日高扬秋瑾“革命女杰”、“反清志士”迥然不同的是 ,当时凡涉及秋瑾与浙案的新闻、论说 ,皆强调弱女子不会参加革命 ,这是官方株连无辜的冤案。其中原因既有清政府权威丧失 ,也与延续千年仍是当时社会主流意识的性别与社会角色观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瑾 冤案 弱女子 性别与社会角色
下载PDF
从婉约闺阁到鉴侠革命:秋瑾诗文与早期女性自觉 被引量:4
14
作者 常彬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2-136,共5页
晚清社会是中国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作为历史中间性人物,秋瑾的创作从文体到内质均体现了这种转型期的痕迹。她早期的部分诗文,不脱古代闺阁文学春愁、闲情、孤寂和婉约的感伤传统。如果不是晚清民族存亡危在旦夕,仁人志士强烈普遍... 晚清社会是中国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作为历史中间性人物,秋瑾的创作从文体到内质均体现了这种转型期的痕迹。她早期的部分诗文,不脱古代闺阁文学春愁、闲情、孤寂和婉约的感伤传统。如果不是晚清民族存亡危在旦夕,仁人志士强烈普遍的舍身救国思想,不是维新运动促成了中国最早的知识女性,不是西风东渐的男女平权思想和女国民意识,不是个人婚姻不幸等诸多因素激活了秋瑾个性中刚烈反抗的一面,大家闺秀的她是没有机会“心比男儿烈”地反出夫门,负笈东渡并参加反清活动,也就不会留下那么多英风豪气、强己自立、审视男权的诗文创作。秋瑾不仅是用墨写的文字,更是用血写的生命为社会革命、为女性自觉、为中国女性文学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瑾诗文 闺阁文学 女性自觉 现代转型
下载PDF
《六月霜》传奇中的秋瑾叙写——兼论《轩亭冤》传奇和《六月霜》小说 被引量:2
15
作者 邓丹 陈芝国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70-73,共4页
在晚清谱写秋瑾事迹的文艺作品中,不少作品表现出了对秋瑾其人其事的误读和曲解,而嬴宗季女的《六月霜》传奇在相当程度上接近了秋瑾的真实内心,展现了秋瑾崇高的精神境界,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爱国女杰形象。
关键词 晚清 《六月霜》 传奇 秋瑾
下载PDF
秋瑾的妇女人权思想述略 被引量:3
16
作者 欧阳云梓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6-159,共4页
中国近代妇女运动的先驱秋瑾,提出了系统的妇女人权思想。她猛烈地抨击了封建制度以及封建压迫,提倡妇女享有人身自由权,主张男女地位平等、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女子有受教育权和参加革命的权利。她还指出了妇女获得自身权利的途径:要... 中国近代妇女运动的先驱秋瑾,提出了系统的妇女人权思想。她猛烈地抨击了封建制度以及封建压迫,提倡妇女享有人身自由权,主张男女地位平等、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女子有受教育权和参加革命的权利。她还指出了妇女获得自身权利的途径:要勇于与封建纲常礼教抗争;放弃依赖思想,掌握一技之长以求经济独立;要积极参加革命,去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瑾 妇女 人权
下载PDF
秋瑾1905年入读和退学东京实践女学校之原因 被引量:3
17
作者 易惠莉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4-122,共9页
秋瑾于1905年3月从日本归国,又于7月再赴日重新就读东京实践女学校师范速成科。她归国是为筹集留学经费,然而很不顺利,费用严重不足,致使内心非常痛苦焦虑。秋瑾在东京读书期间参加了同盟会,频繁参与各种留学生活动,结交各色人物,其行... 秋瑾于1905年3月从日本归国,又于7月再赴日重新就读东京实践女学校师范速成科。她归国是为筹集留学经费,然而很不顺利,费用严重不足,致使内心非常痛苦焦虑。秋瑾在东京读书期间参加了同盟会,频繁参与各种留学生活动,结交各色人物,其行为又与学校管理规定严重抵触,给她造成了困惑。在该年11月发生的反对日本政府取缔规则运动中,秋瑾坚决站在罢课归国派一边,是此次运动激烈派的代表人物。12月末,秋瑾退学归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瑾 留学 日本
下载PDF
秋瑾1904年入读和退学东京实践女学校之原因 被引量:3
18
作者 易惠莉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7-156,共10页
秋瑾于1904年6月东渡,8月入东京实践女学校,成为该校旁听性质的"认可生"或"听讲生",但11月末则从该校退学。关于秋瑾此次退学之事及其退学原因,已往学界鲜有研究。从秋瑾入读实践女学校,实践女学校种种严格的规定... 秋瑾于1904年6月东渡,8月入东京实践女学校,成为该校旁听性质的"认可生"或"听讲生",但11月末则从该校退学。关于秋瑾此次退学之事及其退学原因,已往学界鲜有研究。从秋瑾入读实践女学校,实践女学校种种严格的规定和艰苦生活,留学经费的匮乏,积极参与东京浙江籍和湖南籍等省留学生的反清宣传活动等几方面探讨秋瑾入读和退学实践女学校之原因,可以在已往以女革命家秋瑾为主旨的革命研究范式之外,尽可能触摸秋瑾的内心深处,体会她的烦恼和困惑,乃至痛苦,加深对她由立志留学学师范教育最终却走上反清革命之路,而成为烈士的了解,从而不但丰富已有的秋瑾研究形象,而且也可以丰富二十世纪初反清青年人物之研究群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瑾 实践女学校 东京 外国留学生 反清宣传活动
下载PDF
秋瑾文体革新理论与实践考论 被引量:3
19
作者 龚喜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5-30,共6页
关于秋瑾与近代文学革新之关系 ,是一个尚未引起重视和得到发掘的重要问题。务实、尚俗、切用、崇外、求变、创新 ,共同体现出秋瑾文学革新的理论取向和写作态势 ,其中有关白话“演说”活动的倡导组织、理论建树和写作实践 ,尤具创新精... 关于秋瑾与近代文学革新之关系 ,是一个尚未引起重视和得到发掘的重要问题。务实、尚俗、切用、崇外、求变、创新 ,共同体现出秋瑾文学革新的理论取向和写作态势 ,其中有关白话“演说”活动的倡导组织、理论建树和写作实践 ,尤具创新精神和文体意义。她的白话文创作在晚清白话文运动中具有典范性 ,并代表着近代散文发展的正确方向。秋瑾关于文体革新的理论和实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瑾 晚清白话文运动 演说 理论 创作 文体意义
下载PDF
秋瑾和晚清文学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乐诗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115,共5页
在晚清文学中,秋瑾自身作为新女性的形象,秋瑾作品中的新女性形象,以及秋瑾作为文学作品中的新女性形象,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互为参照,又彼此间离的关系。对三者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对当时以秋瑾为代表的一种以女豪杰为特征的新女性形象提... 在晚清文学中,秋瑾自身作为新女性的形象,秋瑾作品中的新女性形象,以及秋瑾作为文学作品中的新女性形象,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互为参照,又彼此间离的关系。对三者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对当时以秋瑾为代表的一种以女豪杰为特征的新女性形象提供一个分析切入的视角。同时,新女性形象的多重折射,也反映出秋瑾所处过渡时代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文学 秋瑾 新女性形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