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家蚕秋用品种资源秋繁继代及种性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杜周和
胡祚忠
+1 位作者
刘俊凤
张剑飞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24-427,共4页
为节省家蚕品种资源保存成本 ,减缓世代演替进程 ,避免因饲养环境不当而造成基因漂失 ,研究了家蚕秋用品种资源不经春季饲养只作秋繁继代的可行性。以 4个中系品种和 4个日系品种为研究材料 ,以供试品种春制冷藏浸酸种为对照种做常规技...
为节省家蚕品种资源保存成本 ,减缓世代演替进程 ,避免因饲养环境不当而造成基因漂失 ,研究了家蚕秋用品种资源不经春季饲养只作秋繁继代的可行性。以 4个中系品种和 4个日系品种为研究材料 ,以供试品种春制冷藏浸酸种为对照种做常规技术处理 ,以秋制越年种为试验种 ,经复式冷藏至次年 8月与对照种同时出库 ,常规饲养。经 7年连续 7个世代对虫蛹生命率、4龄结茧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健蛹率、制种率、产卵量、孵化率等指标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 :对照种和试验种无显著差异 ,家蚕秋用品种资源秋繁继代能够保持种性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品种
资源
秋用品种
繁育继代
种性维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夏秋用斑纹限性家蚕品种521B和523B的选育及皖·丰×夏·晖的组配
被引量:
3
2
作者
秦凤
石凉
+7 位作者
童晓琪
张彦
夏家凤
黄浩
张远祥
张世应
俞宗斌
黄德辉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4-550,共7页
根据家蚕斑纹限性遗传规律,采用杂交、连续回交及系统选择方法育成强健性中系斑纹限性夏秋用家蚕品种521B、523B,再将2个新品种与保育并改良的日系品种524、526组配成四元杂交组合皖·丰×夏·晖。新品种杂交组合不仅具有...
根据家蚕斑纹限性遗传规律,采用杂交、连续回交及系统选择方法育成强健性中系斑纹限性夏秋用家蚕品种521B、523B,再将2个新品种与保育并改良的日系品种524、526组配成四元杂交组合皖·丰×夏·晖。新品种杂交组合不仅具有强健好养、丝质优、繁育系数高的特点,而且可利用中系斑纹限性的表型,在幼虫5龄期准确鉴别雌雄,能有效降低蚕种繁育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和蚕种的杂交率。新品种杂交组合在安徽省农村试养鉴定试验中,亦表现出孵化和发育齐一、食桑旺盛、强健好养、老熟齐涌、产茧量高、丝质优的特点,主要成绩为:虫蛹率98.44%,万蚕收茧量19.110 kg,茧层率21.02%,鲜毛茧出丝率16.22%,茧丝长1 124.4 m,解舒丝长899.3 m,解舒率79.77%,纤度2.983 dtex,洁净95.09分。皖·丰×夏·晖于2018年1月通过安徽省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长江流域蚕区的夏季及中晚秋季节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夏
秋用品种
皖·丰×夏·晖
斑纹限性
强健性
丰产性
连续回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立秋用家蚕品种鉴定标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3
作者
陶鸣
《中国蚕业》
2003年第4期51-53,共3页
1 问题的提出 1980年<桑蚕品种国家审定条例>(试行草案)和<桑蚕品种国家审定工作细则>(草案)颁布试行以来,经过不断修订完善,已经成为我国桑蚕品种鉴定工作的指南,并且还促成了有关省份相继出台了本省的桑蚕品种审定工作条...
1 问题的提出 1980年<桑蚕品种国家审定条例>(试行草案)和<桑蚕品种国家审定工作细则>(草案)颁布试行以来,经过不断修订完善,已经成为我国桑蚕品种鉴定工作的指南,并且还促成了有关省份相继出台了本省的桑蚕品种审定工作条例和有关细则,这对规范和指导我国及各省桑蚕品种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依此推出的一批批新的桑蚕品种,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和相关省份桑蚕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但是,由于条例中仅对春用和夏秋用家蚕品种的鉴定标准作了明确的规定,尚未就秋用品种鉴定标准制定相关指标,这给秋用家蚕品种鉴定工作的科学性造成了一定的缺陷.鉴于此,笔者认为似有建立我国秋用家蚕品种鉴定标准、健全完善桑蚕品种鉴定标准体系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秋用品种
品种
鉴定
鉴定标准
必要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
虫蛹率
茧层率
解舒率
解舒丝长
茧丝纤度
出丝率
净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苏省第五代家蚕春、中秋用蚕品种中试成绩与推广建议
被引量:
1
4
作者
奚觉民
许明川
《江苏蚕业》
1999年第1期14-17,共4页
江苏省第五代家蚕新品种从育种、鉴定(包括省实验室共鉴、省农村生产鉴定、全国蚕品种鉴定)、大面积中试到1998年正式推广,长达十几个春秋,跨越三个五年计划.江苏省第五代家蚕品种由5对新品种组成,即本省育成的春用品种苏·海×...
江苏省第五代家蚕新品种从育种、鉴定(包括省实验室共鉴、省农村生产鉴定、全国蚕品种鉴定)、大面积中试到1998年正式推广,长达十几个春秋,跨越三个五年计划.江苏省第五代家蚕品种由5对新品种组成,即本省育成的春用品种苏·海×瑞·春(5·4×24.46)、春·蕾×锡·方和中秋用品种苏·菊×明·虎(9·7×10·14),引进中国农科院蚕研所育成的春用品种苏·镇×春·光和中秋用品种871×872.以上5对品种均经过全国农作物品审会审定合格,可以在我国主要蚕区逐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用
蚕
品种
江苏省
春用新
品种
家蚕
品种
春用
品种
苏·镇
中试
综合成绩
春·光
解舒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秋用蚕品种组配规律的研究
5
作者
何勇
唐啸尘
+1 位作者
潘渠
吴小兰
《四川蚕业》
1996年第3期14-17,共4页
育成一个新品种常需多年工作。在培育过程中,配合力是极其重要的,往往需要花费多年时间对大量组配的反复测定,才能选出一对较好的杂交组合。如果我们能找出杂交组配的某些规律,就能使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合适的杂交组合,缩短育种年...
育成一个新品种常需多年工作。在培育过程中,配合力是极其重要的,往往需要花费多年时间对大量组配的反复测定,才能选出一对较好的杂交组合。如果我们能找出杂交组配的某些规律,就能使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合适的杂交组合,缩短育种年限。在短时间内如能从现行育成的大量品种中进行有效配合力测定,就可在较短时间内选出最优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用
蚕
品种
组配规律
茧层量
配合力测定
四川省
杂交组合
一代杂交种
蚕桑研究
春用
品种
茧丝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秋蚕新品种的秋种春养试验简报
6
作者
范建奇
朱建华
+2 位作者
费伟英
江为民
杨明观
《蚕桑茶叶通讯》
2002年第4期30-31,共2页
经过农村对比试验初步得出 ,春蚕期饲养秋用品种华丰·A5×白云和白·晨×华丰的产量与产值优于菁松×皓月 。
关键词
春蚕期
饲养试验
秋用品种
家蚕
秋种春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夏秋用家蚕杂交新组合皖·丰×夏·晖的性状及推广应用
7
作者
叶发忠
张彦
+2 位作者
童晓琪
黄浩
黄德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8期176-177,共2页
本文阐述了强健性中系斑纹限性夏秋用家蚕品种521B、523B与本课题组保育并改良的日系品种524、526组配成的四元杂交组合皖·丰×夏·晖的性状特征及其饲养技术要点,并报告了该品种在安徽省金寨、岳西县和歙县示范推广饲养...
本文阐述了强健性中系斑纹限性夏秋用家蚕品种521B、523B与本课题组保育并改良的日系品种524、526组配成的四元杂交组合皖·丰×夏·晖的性状特征及其饲养技术要点,并报告了该品种在安徽省金寨、岳西县和歙县示范推广饲养情况。该杂交组合具有体健好养、丝质优、繁育系数高的特点,可利用中系斑纹限性的表型,在幼虫五龄期准确鉴别雌雄,能有效降低蚕种繁育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和蚕种的杂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夏
秋用品种
皖·丰×夏·晖
斑纹限性
性状
推广应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家蚕新品种同丰×新玉春期试养初报
被引量:
3
8
作者
钱文春
柳丽萍
+2 位作者
金勤生
吕金火
杨水宝
《中国蚕业》
2007年第1期30-30,共1页
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家蚕饲养环境越来越恶劣。近十年来湖州市春蚕期重点蚕区都饲养秋用品种以减少养蚕风险。从2006年开始湖州地区砖瓦厂被关停,同时对蚕桑业污染严重的企业在蚕期停产,使养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此,在2006年春期...
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家蚕饲养环境越来越恶劣。近十年来湖州市春蚕期重点蚕区都饲养秋用品种以减少养蚕风险。从2006年开始湖州地区砖瓦厂被关停,同时对蚕桑业污染严重的企业在蚕期停产,使养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此,在2006年春期我们在湖州市区引进春秋兼用的家蚕新品种新玉×同丰进行试养,现将试养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新
品种
试养
春期
饲养环境
养蚕环境
秋用品种
湖州地区
春蚕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蚕品种引进与推广体会
被引量:
2
9
作者
王亚琴
吴海荣
《四川蚕业》
2005年第3期47-50,共4页
关键词
品种
引进
蚕茧生产
菁松×皓月
苏菊×明虎
蚕
品种
优质高产
市场要求
春用
品种
秋用品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蚕品种洞、庭、碧、波的种性维持
10
作者
廖模祥
向生刚
《四川蚕业》
2000年第4期34-36,共3页
一个新品种育成后,要使之世代延续,不断发挥其优良性状,关键就是要如何维持其种性。洞庭×碧波是我所新育成具有全面优良的斑纹全限性四元杂交夏秋用品种,因其好养、易繁、茧丝质优,受到种场、丝厂、农村的普遍欢迎,已表现出...
一个新品种育成后,要使之世代延续,不断发挥其优良性状,关键就是要如何维持其种性。洞庭×碧波是我所新育成具有全面优良的斑纹全限性四元杂交夏秋用品种,因其好养、易繁、茧丝质优,受到种场、丝厂、农村的普遍欢迎,已表现出良好的推广趋势。怎样才能保持新品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成
种性维持
蚕
品种
新
品种
茧丝质
秋用品种
优良性状
农村
才能
趋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蚕品种改良和蚕种业法规(续八)
11
作者
顾家栋
《广西蚕业》
1995年第1期85-86,共2页
日本蚕品种改良和蚕种业法规(续八)(日)石黑武重等著5-1-3关于生产率及育种技术如上所述,战后指定蚕品种单位头数生丝生产量,对夏秋用品种直至今天,一直是处于上升趋向。但春用品种,在近10年已经处于到顶的状态。对今后...
日本蚕品种改良和蚕种业法规(续八)(日)石黑武重等著5-1-3关于生产率及育种技术如上所述,战后指定蚕品种单位头数生丝生产量,对夏秋用品种直至今天,一直是处于上升趋向。但春用品种,在近10年已经处于到顶的状态。对今后发展感到担心,还有单位食桑量的茧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
品种
春用
品种
秋用品种
育种技术
改良
夏秋
蚕种业
生产率
法规
生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家蚕新品种“限_1×限_2”在黔江县的推广应用
12
作者
曾平
杨胜烈
《蚕学通讯》
1998年第1期21-22,共2页
黔江县地处四川省东南部,位于重庆市的南部,与湖南、湖北、贵州交界.该县雨量充足,气候温和,夏、秋季没有过度高温等恶劣气候,宜桑宜蚕.而现行夏。
关键词
家蚕新
品种
黔江县
“七”
秋用
蚕
品种
品质跟踪
1996年
丝绸公司
重庆市
湖南省
得了满意的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把握蚕桑发展机遇 努力提高蚕种市场竞争能力
13
作者
朱时建
鲁华云
+1 位作者
宋高海
倪春霄
《杭州农业与科技》
2002年第2期12-15,共4页
近二年来,我市蚕桑生产发展速度快,新种桑园立地条件好,引进新桑品种多,种植质量高,逐步形成相对集中、连片种植、区域规模的蚕桑生产基地,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生产效益有了较大提高,促进了蚕桑产业的升级。蚕种需求量增加,十分利于我...
近二年来,我市蚕桑生产发展速度快,新种桑园立地条件好,引进新桑品种多,种植质量高,逐步形成相对集中、连片种植、区域规模的蚕桑生产基地,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生产效益有了较大提高,促进了蚕桑产业的升级。蚕种需求量增加,十分利于我市蚕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种生产
蚕种场
蚕种质量
市场竞争能力
蚕桑生产
蚕桑产业
桑园
生产效益
相对集中
秋用
蚕
品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家蚕原种夏制春用生产模式的创新与探讨
14
作者
沈树坤
彭建学
《蚕桑通报》
2014年第3期28-30,共3页
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承担全省秋丰和白玉母种、原原种和原种的生产任务,同时也是浙江省家蚕种质资源保护基地之一。原种生产习惯是春制秋用、春制春用或秋制春用。春制秋用由于春期桑叶营养、气候环境适应蚕生长发育,生产成绩较为稳定...
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承担全省秋丰和白玉母种、原原种和原种的生产任务,同时也是浙江省家蚕种质资源保护基地之一。原种生产习惯是春制秋用、春制春用或秋制春用。春制秋用由于春期桑叶营养、气候环境适应蚕生长发育,生产成绩较为稳定,造卵数多,一蛾产卵量高,大肚蛾、残存卵少,死卵少,原种卵面比较好看,孵化率高。春制春用,因品种而言,一化性(春用品种)孵化略比二化性(秋用品种)高一点,但比秋制春用的蚕种孵化率要低,卵质也相对差一些,凹陷深,表面看卵粒不是很饱满,甚至有些年春用品种孵化率也不高。春制春秋丰、白玉由于蚕种保护时间长,营养消耗大。根据冷库孵化试验数据统计,白玉实用孵化率91%~92%,秋丰实用孵化率只有85%~86%;而秋制春实用孵化率高,但是中秋生产受桑叶和自然环境影响,一蛾产卵少,不良卵多,生产成绩也极不稳定。2007年,由于品种研究和品种保护需要,我公司开始饲养夏蚕,并繁育了少量的秋丰、白玉原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2008年开始逐步扩大饲养量,至2010年全部实现春制秋用、夏制春用新的原种生产模式。近几年来我公司生产的夏制春用原种质量稳定,实用孵化率也接近春制秋用的蚕种,见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用
品种
生产模式
原原种
家蚕
实用孵化率
创新
秋用品种
营养消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蚕秋用品种资源秋繁继代及种性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杜周和
胡祚忠
刘俊凤
张剑飞
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出处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24-427,共4页
文摘
为节省家蚕品种资源保存成本 ,减缓世代演替进程 ,避免因饲养环境不当而造成基因漂失 ,研究了家蚕秋用品种资源不经春季饲养只作秋繁继代的可行性。以 4个中系品种和 4个日系品种为研究材料 ,以供试品种春制冷藏浸酸种为对照种做常规技术处理 ,以秋制越年种为试验种 ,经复式冷藏至次年 8月与对照种同时出库 ,常规饲养。经 7年连续 7个世代对虫蛹生命率、4龄结茧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健蛹率、制种率、产卵量、孵化率等指标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 :对照种和试验种无显著差异 ,家蚕秋用品种资源秋繁继代能够保持种性的稳定。
关键词
家蚕
品种
资源
秋用品种
繁育继代
种性维持
Keywords
Bombyx moriVariety resourcesRace for autumn rearingSuccession generation Specific property keeping
分类号
S882.1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夏秋用斑纹限性家蚕品种521B和523B的选育及皖·丰×夏·晖的组配
被引量:
3
2
作者
秦凤
石凉
童晓琪
张彦
夏家凤
黄浩
张远祥
张世应
俞宗斌
黄德辉
机构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安徽珂欣茧业有限公司
金寨县天丰桑蚕原种场有限公司
霍山县天衡桑蚕制种有限公司
出处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4-550,共7页
基金
安徽省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No.1701J07010004)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青年创新基金项目(No.17B0612)
+1 种基金
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蚕桑中药材)项目[No.皖农科(2016)18号]
2018年度安徽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No.YDZX20183400004891,2018080702D0094)
文摘
根据家蚕斑纹限性遗传规律,采用杂交、连续回交及系统选择方法育成强健性中系斑纹限性夏秋用家蚕品种521B、523B,再将2个新品种与保育并改良的日系品种524、526组配成四元杂交组合皖·丰×夏·晖。新品种杂交组合不仅具有强健好养、丝质优、繁育系数高的特点,而且可利用中系斑纹限性的表型,在幼虫5龄期准确鉴别雌雄,能有效降低蚕种繁育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和蚕种的杂交率。新品种杂交组合在安徽省农村试养鉴定试验中,亦表现出孵化和发育齐一、食桑旺盛、强健好养、老熟齐涌、产茧量高、丝质优的特点,主要成绩为:虫蛹率98.44%,万蚕收茧量19.110 kg,茧层率21.02%,鲜毛茧出丝率16.22%,茧丝长1 124.4 m,解舒丝长899.3 m,解舒率79.77%,纤度2.983 dtex,洁净95.09分。皖·丰×夏·晖于2018年1月通过安徽省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长江流域蚕区的夏季及中晚秋季节饲养。
关键词
家蚕夏
秋用品种
皖·丰×夏·晖
斑纹限性
强健性
丰产性
连续回交
Keywords
Silkworm variety for summer and autumn rearing
Wan-FengxXia-Hui
Speckle sex-limited marking
Vitality
High productivity
Continuous backcross
分类号
S882.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立秋用家蚕品种鉴定标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3
作者
陶鸣
机构
江苏省蚕种管理所
出处
《中国蚕业》
2003年第4期51-53,共3页
文摘
1 问题的提出 1980年<桑蚕品种国家审定条例>(试行草案)和<桑蚕品种国家审定工作细则>(草案)颁布试行以来,经过不断修订完善,已经成为我国桑蚕品种鉴定工作的指南,并且还促成了有关省份相继出台了本省的桑蚕品种审定工作条例和有关细则,这对规范和指导我国及各省桑蚕品种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依此推出的一批批新的桑蚕品种,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和相关省份桑蚕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但是,由于条例中仅对春用和夏秋用家蚕品种的鉴定标准作了明确的规定,尚未就秋用品种鉴定标准制定相关指标,这给秋用家蚕品种鉴定工作的科学性造成了一定的缺陷.鉴于此,笔者认为似有建立我国秋用家蚕品种鉴定标准、健全完善桑蚕品种鉴定标准体系的必要.
关键词
家蚕
秋用品种
品种
鉴定
鉴定标准
必要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
虫蛹率
茧层率
解舒率
解舒丝长
茧丝纤度
出丝率
净度
分类号
S88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省第五代家蚕春、中秋用蚕品种中试成绩与推广建议
被引量:
1
4
作者
奚觉民
许明川
机构
江苏省蚕种管理所
出处
《江苏蚕业》
1999年第1期14-17,共4页
文摘
江苏省第五代家蚕新品种从育种、鉴定(包括省实验室共鉴、省农村生产鉴定、全国蚕品种鉴定)、大面积中试到1998年正式推广,长达十几个春秋,跨越三个五年计划.江苏省第五代家蚕品种由5对新品种组成,即本省育成的春用品种苏·海×瑞·春(5·4×24.46)、春·蕾×锡·方和中秋用品种苏·菊×明·虎(9·7×10·14),引进中国农科院蚕研所育成的春用品种苏·镇×春·光和中秋用品种871×872.以上5对品种均经过全国农作物品审会审定合格,可以在我国主要蚕区逐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秋用
蚕
品种
江苏省
春用新
品种
家蚕
品种
春用
品种
苏·镇
中试
综合成绩
春·光
解舒率
分类号
S88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秋用蚕品种组配规律的研究
5
作者
何勇
唐啸尘
潘渠
吴小兰
机构
四川省蚕桑研究所
出处
《四川蚕业》
1996年第3期14-17,共4页
文摘
育成一个新品种常需多年工作。在培育过程中,配合力是极其重要的,往往需要花费多年时间对大量组配的反复测定,才能选出一对较好的杂交组合。如果我们能找出杂交组配的某些规律,就能使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合适的杂交组合,缩短育种年限。在短时间内如能从现行育成的大量品种中进行有效配合力测定,就可在较短时间内选出最优组合。
关键词
秋用
蚕
品种
组配规律
茧层量
配合力测定
四川省
杂交组合
一代杂交种
蚕桑研究
春用
品种
茧丝质
分类号
S88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秋蚕新品种的秋种春养试验简报
6
作者
范建奇
朱建华
费伟英
江为民
杨明观
机构
浙江省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嘉兴秀洲区王店镇
浙江大学蚕蜂系
出处
《蚕桑茶叶通讯》
2002年第4期30-31,共2页
文摘
经过农村对比试验初步得出 ,春蚕期饲养秋用品种华丰·A5×白云和白·晨×华丰的产量与产值优于菁松×皓月 。
关键词
春蚕期
饲养试验
秋用品种
家蚕
秋种春养
分类号
S88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夏秋用家蚕杂交新组合皖·丰×夏·晖的性状及推广应用
7
作者
叶发忠
张彦
童晓琪
黄浩
黄德辉
机构
安徽省金寨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8期176-177,共2页
基金
安徽省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1701j07010004,1801j0701656)
2018年度安徽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18080702D0094,YDZX20183400004891)
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蚕桑中药材)项目(皖农科〔2016〕18号)
文摘
本文阐述了强健性中系斑纹限性夏秋用家蚕品种521B、523B与本课题组保育并改良的日系品种524、526组配成的四元杂交组合皖·丰×夏·晖的性状特征及其饲养技术要点,并报告了该品种在安徽省金寨、岳西县和歙县示范推广饲养情况。该杂交组合具有体健好养、丝质优、繁育系数高的特点,可利用中系斑纹限性的表型,在幼虫五龄期准确鉴别雌雄,能有效降低蚕种繁育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和蚕种的杂交率。
关键词
家蚕夏
秋用品种
皖·丰×夏·晖
斑纹限性
性状
推广应用
Keywords
silkworm variety for summer and autumn rearing
Wan·Feng×Xia·Hui
speckle sex-limited marking
property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分类号
S88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蚕新品种同丰×新玉春期试养初报
被引量:
3
8
作者
钱文春
柳丽萍
金勤生
吕金火
杨水宝
机构
浙江省湖州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南浔区农技中心经作站
南浔区双林镇向阳村
出处
《中国蚕业》
2007年第1期30-30,共1页
文摘
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家蚕饲养环境越来越恶劣。近十年来湖州市春蚕期重点蚕区都饲养秋用品种以减少养蚕风险。从2006年开始湖州地区砖瓦厂被关停,同时对蚕桑业污染严重的企业在蚕期停产,使养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此,在2006年春期我们在湖州市区引进春秋兼用的家蚕新品种新玉×同丰进行试养,现将试养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
家蚕新
品种
试养
春期
饲养环境
养蚕环境
秋用品种
湖州地区
春蚕期
分类号
S88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蚕品种引进与推广体会
被引量:
2
9
作者
王亚琴
吴海荣
机构
江苏省启东市蚕桑指导站
出处
《四川蚕业》
2005年第3期47-50,共4页
关键词
品种
引进
蚕茧生产
菁松×皓月
苏菊×明虎
蚕
品种
优质高产
市场要求
春用
品种
秋用品种
分类号
S88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F32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蚕品种洞、庭、碧、波的种性维持
10
作者
廖模祥
向生刚
机构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出处
《四川蚕业》
2000年第4期34-36,共3页
文摘
一个新品种育成后,要使之世代延续,不断发挥其优良性状,关键就是要如何维持其种性。洞庭×碧波是我所新育成具有全面优良的斑纹全限性四元杂交夏秋用品种,因其好养、易繁、茧丝质优,受到种场、丝厂、农村的普遍欢迎,已表现出良好的推广趋势。怎样才能保持新品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
育成
种性维持
蚕
品种
新
品种
茧丝质
秋用品种
优良性状
农村
才能
趋势
分类号
S88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S883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蚕品种改良和蚕种业法规(续八)
11
作者
顾家栋
出处
《广西蚕业》
1995年第1期85-86,共2页
文摘
日本蚕品种改良和蚕种业法规(续八)(日)石黑武重等著5-1-3关于生产率及育种技术如上所述,战后指定蚕品种单位头数生丝生产量,对夏秋用品种直至今天,一直是处于上升趋向。但春用品种,在近10年已经处于到顶的状态。对今后发展感到担心,还有单位食桑量的茧层...
关键词
蚕
品种
春用
品种
秋用品种
育种技术
改良
夏秋
蚕种业
生产率
法规
生产量
分类号
S88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F32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蚕新品种“限_1×限_2”在黔江县的推广应用
12
作者
曾平
杨胜烈
机构
重庆市黔江县丝绸公司
出处
《蚕学通讯》
1998年第1期21-22,共2页
文摘
黔江县地处四川省东南部,位于重庆市的南部,与湖南、湖北、贵州交界.该县雨量充足,气候温和,夏、秋季没有过度高温等恶劣气候,宜桑宜蚕.而现行夏。
关键词
家蚕新
品种
黔江县
“七”
秋用
蚕
品种
品质跟踪
1996年
丝绸公司
重庆市
湖南省
得了满意的效果
分类号
S88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把握蚕桑发展机遇 努力提高蚕种市场竞争能力
13
作者
朱时建
鲁华云
宋高海
倪春霄
机构
杭州市农业局
出处
《杭州农业与科技》
2002年第2期12-15,共4页
文摘
近二年来,我市蚕桑生产发展速度快,新种桑园立地条件好,引进新桑品种多,种植质量高,逐步形成相对集中、连片种植、区域规模的蚕桑生产基地,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生产效益有了较大提高,促进了蚕桑产业的升级。蚕种需求量增加,十分利于我市蚕种生产。
关键词
蚕种生产
蚕种场
蚕种质量
市场竞争能力
蚕桑生产
蚕桑产业
桑园
生产效益
相对集中
秋用
蚕
品种
分类号
F32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蚕原种夏制春用生产模式的创新与探讨
14
作者
沈树坤
彭建学
机构
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
出处
《蚕桑通报》
2014年第3期28-30,共3页
文摘
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承担全省秋丰和白玉母种、原原种和原种的生产任务,同时也是浙江省家蚕种质资源保护基地之一。原种生产习惯是春制秋用、春制春用或秋制春用。春制秋用由于春期桑叶营养、气候环境适应蚕生长发育,生产成绩较为稳定,造卵数多,一蛾产卵量高,大肚蛾、残存卵少,死卵少,原种卵面比较好看,孵化率高。春制春用,因品种而言,一化性(春用品种)孵化略比二化性(秋用品种)高一点,但比秋制春用的蚕种孵化率要低,卵质也相对差一些,凹陷深,表面看卵粒不是很饱满,甚至有些年春用品种孵化率也不高。春制春秋丰、白玉由于蚕种保护时间长,营养消耗大。根据冷库孵化试验数据统计,白玉实用孵化率91%~92%,秋丰实用孵化率只有85%~86%;而秋制春实用孵化率高,但是中秋生产受桑叶和自然环境影响,一蛾产卵少,不良卵多,生产成绩也极不稳定。2007年,由于品种研究和品种保护需要,我公司开始饲养夏蚕,并繁育了少量的秋丰、白玉原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2008年开始逐步扩大饲养量,至2010年全部实现春制秋用、夏制春用新的原种生产模式。近几年来我公司生产的夏制春用原种质量稳定,实用孵化率也接近春制秋用的蚕种,见表1。
关键词
春用
品种
生产模式
原原种
家蚕
实用孵化率
创新
秋用品种
营养消耗
分类号
S88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家蚕秋用品种资源秋繁继代及种性稳定性研究
杜周和
胡祚忠
刘俊凤
张剑飞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夏秋用斑纹限性家蚕品种521B和523B的选育及皖·丰×夏·晖的组配
秦凤
石凉
童晓琪
张彦
夏家凤
黄浩
张远祥
张世应
俞宗斌
黄德辉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建立秋用家蚕品种鉴定标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陶鸣
《中国蚕业》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江苏省第五代家蚕春、中秋用蚕品种中试成绩与推广建议
奚觉民
许明川
《江苏蚕业》
199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秋用蚕品种组配规律的研究
何勇
唐啸尘
潘渠
吴小兰
《四川蚕业》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秋蚕新品种的秋种春养试验简报
范建奇
朱建华
费伟英
江为民
杨明观
《蚕桑茶叶通讯》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夏秋用家蚕杂交新组合皖·丰×夏·晖的性状及推广应用
叶发忠
张彦
童晓琪
黄浩
黄德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家蚕新品种同丰×新玉春期试养初报
钱文春
柳丽萍
金勤生
吕金火
杨水宝
《中国蚕业》
200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新蚕品种引进与推广体会
王亚琴
吴海荣
《四川蚕业》
200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新蚕品种洞、庭、碧、波的种性维持
廖模祥
向生刚
《四川蚕业》
200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日本蚕品种改良和蚕种业法规(续八)
顾家栋
《广西蚕业》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家蚕新品种“限_1×限_2”在黔江县的推广应用
曾平
杨胜烈
《蚕学通讯》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把握蚕桑发展机遇 努力提高蚕种市场竞争能力
朱时建
鲁华云
宋高海
倪春霄
《杭州农业与科技》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家蚕原种夏制春用生产模式的创新与探讨
沈树坤
彭建学
《蚕桑通报》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