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瓜幼苗耐低温性与种子内含物质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闫世江 司龙亭 +2 位作者 马志国 杨佳明 张建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2-545,共4页
为研究黄瓜耐低温性的机理,摸索鉴定黄瓜耐低温性的方法,对不同来源黄瓜品系9504、9507、9524、9508、9511、9514、9506、9510和9517进行白天12℃,晚上8℃的低温处理,每天光照7.5h,强度为30μmol·m-2·s-1,共处理14d,对耐寒性... 为研究黄瓜耐低温性的机理,摸索鉴定黄瓜耐低温性的方法,对不同来源黄瓜品系9504、9507、9524、9508、9511、9514、9506、9510和9517进行白天12℃,晚上8℃的低温处理,每天光照7.5h,强度为30μmol·m-2·s-1,共处理14d,对耐寒性进行分级,并计算耐寒指数,测定常温下黄瓜种子含水量、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种子含油量、亚油酸含量和油酸含量。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不同来源黄瓜品系种子含水量、油酸含量基本相同,自由水、束缚水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种子含油量和亚油酸含量表现不同。其中9504和9507耐寒指数最高(0.8),自由水含量低(小于5%),束缚水含量高(大于2.98%),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淀粉含量较低,种子含油量较高,亚油酸含量较高。进一步的相关分析表明,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和亚油酸含量5个性状与耐寒指数的相关达显著水平,说明其与黄瓜耐低温性关系密切,可作为黄瓜耐低温性鉴定的间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耐低温性 种子内含物质 相关分析
下载PDF
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辽东楤木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映彤 于锡宏 +4 位作者 白国梁 张雪 刘汉兵 赵恒田 蒋欣梅 《中国林副特产》 2020年第5期7-10,14,共5页
为了探究外源赤霉素对辽东楤木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100、150、200、250、300 mg/kg)处理变温层积后的辽东楤木种子。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外源赤霉素对打破种子休眠、提高种子发芽率有促进作用,以200 mg/kg赤霉素浸种效... 为了探究外源赤霉素对辽东楤木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100、150、200、250、300 mg/kg)处理变温层积后的辽东楤木种子。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外源赤霉素对打破种子休眠、提高种子发芽率有促进作用,以200 mg/kg赤霉素浸种效果最好;辽东楤木种子萌发过程中,3种酶活性(POD、CAT、SOD)、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赤霉素含量逐渐提高,而可溶性糖含量和脱落酸含量降低;种子的发芽与3种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赤霉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可溶性糖含量和脱落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赤霉素的积累与3种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性糖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 种子萌发 种子内含物质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