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火扰动后次生白桦林下重引入落叶松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
1
作者 唐慧敏 宋晓倩 +5 位作者 金鹭 施宇 关鑫 陈嘉琦 张衷华 唐中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5,24,共8页
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西南部林火干扰后林地,选择5种不同经营措施形成的林分类型——(1)白桦纯林,(2)存在落叶松幼苗更新的白桦林,(3)主林层为白桦、副林层为落叶松的白桦林,(4)落叶松-白桦混交林,(5)落叶松纯林;每种林分类型设... 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西南部林火干扰后林地,选择5种不同经营措施形成的林分类型——(1)白桦纯林,(2)存在落叶松幼苗更新的白桦林,(3)主林层为白桦、副林层为落叶松的白桦林,(4)落叶松-白桦混交林,(5)落叶松纯林;每种林分类型设置4个60 m×60 m的试验区,每个试验区4角设立4个20 m×20 m模拟自然落种的样地;在种子重引入试验区样地分别模拟4种种子与地表接触方式——直接播种(模拟种子与凋落物层接触)、去除凋落物层播种(模拟种子与土表接触)、穴状破土播种(模拟种子与穴状破土土壤接触)、条状破土播种(模拟种子与条状破土土壤接触),于2022年10月初地表积雪覆盖前播种。测定样地灌木和草本的植物种名、植株(丛)数量,测量样方凋落物厚度,调查每个播种区域落叶松种子出苗情况,计算5种林型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马加利夫丰富度指数(Margalef richness index)、辛普森优势度指数(Simpson index)、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皮卢均匀度指数(Pielou’s evenness index);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One-Way ANOVE)、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SD)、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播种方式(种子与地表接触方式)、林分类型、植物多样性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穴状破土和条状破土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不同林分类型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不显著。穴状破土播种的种子萌发率,与灌木种数量、灌木马加利夫丰富度指数、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皮卢均匀度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与草本种数量、白桦占比呈显著负相关;条状破土播种的种子萌发率,与草本盖度、凋落物厚度、皮卢均匀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草本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辛普森优势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去除凋落物层后播种的种子萌发率,与乔木种数量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迹地 森林更新 白桦 落叶松 种子萌发 大兴安岭
下载PDF
依据云南栘[木衣]种子萌发至成苗期间转录组的SSR、SNP及InDel特征
2
作者 张浩 田金红 +1 位作者 王大玮 李菊彩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57,74,共7页
依据云南栘[木衣](Docynia delavayi(Franch.)Schneid.)种子萌发至成苗期间的转录组数据,分别使用MISA、GATK3软件对SSR、SNP、InDel位点进行挖掘并进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从转录组数据的63782个非冗余基因序列(unigene)中,共挖掘出76... 依据云南栘[木衣](Docynia delavayi(Franch.)Schneid.)种子萌发至成苗期间的转录组数据,分别使用MISA、GATK3软件对SSR、SNP、InDel位点进行挖掘并进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从转录组数据的63782个非冗余基因序列(unigene)中,共挖掘出76981个SSR位点,其发生频率为30.18%。在各种不同的重复基元种类里,重复出现频次最高的为单碱基重复基元,频次最低的是六碱基重复基元。就所有基元而言,A/T基元的出现频率最高,占总SSR位点数量的38.09%;其次是AG/GT,占总SSR位点数量的27.63%。各类重复基元的重复次数介于5~15次,SSR序列长度为10~66 bp。15个样品中,SNP位点数量介于202602~278026个,平均每个样品包含253064个SNP,且每个样品的转换类型与颠换类型数量比都在6∶4左右。InDel位点数量介于35609~48977个,平均每个样品中含有44642个InDel位点。云南栘[木衣]种子萌发至成苗期间,转录组中的SSR、SNP、InDel位点丰富,且具有较高的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栘[木衣] 种子萌发至成苗期间 转录组 SSR SNP INDEL
下载PDF
低温和外源钙胁迫对不同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3
作者 赵柳 《现代园艺》 2025年第3期8-10,共3页
为了探讨低温和外源钙对花生不同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6℃为低温胁迫,采用不同浓度(0、10、30、50mmol/L)的CaCl_(2)处理‘鲁花11号’‘晋花3号’‘吉花3号’,研究低温和外源钙胁迫对花生不同品种种子萌发特性和幼苗生长的... 为了探讨低温和外源钙对花生不同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6℃为低温胁迫,采用不同浓度(0、10、30、50mmol/L)的CaCl_(2)处理‘鲁花11号’‘晋花3号’‘吉花3号’,研究低温和外源钙胁迫对花生不同品种种子萌发特性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吉花3号’‘晋花3号’‘鲁花11号’的发芽率均显著低于CK,分别为66.67%、65.33%和59.33%;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也显著低于对照。施外源钙后,‘吉花3号’‘晋花3号’‘鲁花11号’的种子发芽率可以提高到79.67%、78.67%和75.33%,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也显著上升。同时,在低温和外源钙的作用下,所有品种幼苗的SOD和POD酶活性、脯氨酸的含量与钙离子浓度呈正相关,但丙二醛含量则先增后减。花生不同品种对低温和外源钙的响应有较大差异,但低浓度的外源钙均可以促进3个品种对低温逆境的抵抗。这表明外源钙可有效缓解低温胁迫,为花生主产区的生产栽培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外源钙 花生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下载PDF
六价铬对红芸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毒害作用及外源NO的缓解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小环 杨婧怡 +3 位作者 王子然 王成龙 宋亚萍 马金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66-1376,共11页
为了研究铬(Cr)对红芸豆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的胁迫作用及硝普钠(SNP,NO供体)的缓解作用,以红芸豆品种‘红芸3号’为试材,采用纸间发芽方法和水培法,研究Cr和外源NO对红芸豆种子萌发、种胚和幼苗抗氧化系统、幼苗光合特性以及营养元... 为了研究铬(Cr)对红芸豆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的胁迫作用及硝普钠(SNP,NO供体)的缓解作用,以红芸豆品种‘红芸3号’为试材,采用纸间发芽方法和水培法,研究Cr和外源NO对红芸豆种子萌发、种胚和幼苗抗氧化系统、幼苗光合特性以及营养元素吸收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20μmol·L^(−1)K_(2)Cr_(2)O_(7)胁迫诱发红芸豆种胚和幼苗氧化损伤,抑制幼苗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转运,降低幼苗光合作用,进而抑制红芸豆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的生长。添加100μmol·L^(−1)SNP(外源NO)可减轻Cr对种胚和幼苗的氧化胁迫伤害,降低Cr在幼苗中的积累,促进幼苗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转运,增强幼苗光合作用。种子萌发生长72 h时,20μmol·L^(−1)K_(2)Cr_(2)O_(7)胁迫下添加SNP,种胚H_(2)O_(2)、O_(2)^(-)和MDA含量分别比Cr胁迫处理降低36.15%、30.96%和34.97%;Cr胁迫下,添加SNP幼苗生长10 d,根系H_(2)O_(2)、O_(2)^(-)和MDA含量分别比Cr胁迫处理降低55.25%、48.60%和33.54%,叶片H_(2)O_(2)、O_(2)^(-)和MDA含量分别比Cr胁迫处理降低27.71%、36.40%和53.85%,根系活力比Cr胁迫处理升高59.16%;幼苗根和叶中Cr含量比Cr胁迫处理降低69.14%和24.08%,幼苗根中Mg、Fe、Cu和Zn含量比Cr胁迫处理分别增加37.10%、17.96%、5.17%和13.60%,幼苗叶中Mg、Fe、Cu、Zn元素含量比Cr胁迫处理分别增加32.57%、29.49%、22.45%和36.07%;幼苗净光合速率和PSⅡ最大光合效率比Cr胁迫处理提高58.60%和11.27%。外源NO通过诱导种胚抗氧化酶活性提高,降低幼苗对Cr的吸收,促进幼苗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转运,增强幼苗光合作用,缓解Cr对红芸豆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的胁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芸豆 一氧化氮(NO) 铬(Cr)胁迫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下载PDF
水杨酸对盐胁迫下苦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马广民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5,共6页
为探究水杨酸(SA)对苦瓜盐害的缓解作用,以苦瓜品种良苦1号为试材,采用拌种和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0.001、0.01、0.1、1.0 mmol·L^(-1))SA处理对150 mmol·L^(-1) NaCl胁迫下苦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 为探究水杨酸(SA)对苦瓜盐害的缓解作用,以苦瓜品种良苦1号为试材,采用拌种和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0.001、0.01、0.1、1.0 mmol·L^(-1))SA处理对150 mmol·L^(-1) NaCl胁迫下苦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01 mmol·L^(-1) SA处理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苦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的株高、叶面积、根长、鲜质量、干质量。0.1 mmol·L^(-1)SA处理显著提高了苦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的叶面积、鲜质量、干质量,对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的株高、根长无显著影响。0.01 mmol·L^(-1) SA处理显著提高了苦瓜幼苗抗氧化酶(SOD、POD、CAT)的活性及脯氨酸、可溶性糖的含量,显著降低了丙二醛的含量。0.1 mmol·L^(-1)SA处理显著提高了苦瓜幼苗POD的活性及脯氨酸、可溶性糖的含量,对SOD、CAT的活性及丙二醛的含量无显著影响。综上,施用一定浓度外源SA对苦瓜盐害具有缓解作用,0.01 mmol·L^(-1)SA处理是缓解苦瓜盐害的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水杨酸 盐胁迫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下载PDF
不同引发处理对金铁锁陈年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方其仙 徐腾华 +2 位作者 李茜 郑竹 吴潇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162-164,共3页
用次氯酸钠(NaOCl)、聚乙二醇(PEG)和H_(2)O引发处理金铁锁种子,研究不同处理对金铁锁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经NaOCl消毒处理的陈年金铁锁种子,置于20℃的恒温条件下,其发芽指数最高,发芽率和发芽势相对也高;水引发处理18 h的金铁... 用次氯酸钠(NaOCl)、聚乙二醇(PEG)和H_(2)O引发处理金铁锁种子,研究不同处理对金铁锁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经NaOCl消毒处理的陈年金铁锁种子,置于20℃的恒温条件下,其发芽指数最高,发芽率和发芽势相对也高;水引发处理18 h的金铁锁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最高,分别为33.50%和25.10%,处理24 h其发芽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但其根长、苗长、幼苗鲜重差异不明显;PEG引发处理与其浓度有关,0.5%PEG引发处理比1.0%PEG和2.0%PEG处理更能促进金铁锁种子萌发,用0.5%PEG处理6~18 h能够明显提高陈年金铁锁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从而也可提高其出苗速度,使种苗整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铁锁 种子萌发 引发处理
下载PDF
赤霉素不同浓度及处理方式对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盐爪爪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拉本 胡娟 +3 位作者 张旭萍 刘强 王锦 胡笑玫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5期63-67,76,共6页
目的:探究两种赤霉素处理方式、不同赤霉素浓度对盐爪爪种子萌发指标的影响,旨在得出不同因素对盐爪爪萌发的作用效果,寻求提高盐爪爪萌发的最适条件。方法:采用培养皿纸上萌发法,统计种子萌发情况,计算萌发率、萌发势、萌发指数等指标... 目的:探究两种赤霉素处理方式、不同赤霉素浓度对盐爪爪种子萌发指标的影响,旨在得出不同因素对盐爪爪萌发的作用效果,寻求提高盐爪爪萌发的最适条件。方法:采用培养皿纸上萌发法,统计种子萌发情况,计算萌发率、萌发势、萌发指数等指标。结果:(1)在提前浸种组内,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盐爪爪种子的萌发率、萌发势、萌发指数3项萌发指标也随之增加,但萌发指标小于对照组;(2)在每日滴加组内,赤霉素浓度的变化对盐爪爪种子的萌发不具有显著影响,萌发指标均高于对照组;(3)赤霉素浓度在200~1000 mg/L之间时,每日滴加的处理方式下盐爪爪种子萌发率在92.22%~98.89%之间,提前浸种组处理方式下盐爪爪种子萌发率在56.67%~80.00%之间,前者显著高于后者。结论:(1)在提前浸种组内,低浓度的赤霉素不具有促进盐爪爪种子萌发的作用;(2)在每日滴加组内,200~1000 mg/L的赤霉素对盐爪爪种子的萌发指标均具有促进作用;(3)赤霉素浓度在200~1000 mg/L之间时,每日滴加的方式更适用于盐爪爪种子的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 处理方式 盐爪爪 种子萌发
下载PDF
鲜食葡萄杂交种子萌发率与亲本及亲本组合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谭敏 李晓梅 +7 位作者 贺晋瑜 刘政海 董志刚 黄丽萍 荀志丽 王敏 马小河 赵旗峰 《果树资源学报》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目的】常规杂交育种是葡萄新品种选育的重要方法,通过对15年的鲜食葡萄育种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分析研究不同倍性亲本选择及不同亲本杂交组合配置与杂交种子萌芽率之间的关系,为鲜食葡萄育种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以山西农... 【目的】常规杂交育种是葡萄新品种选育的重要方法,通过对15年的鲜食葡萄育种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分析研究不同倍性亲本选择及不同亲本杂交组合配置与杂交种子萌芽率之间的关系,为鲜食葡萄育种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以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2003—2018年间进行常规杂交的45个鲜食葡萄组合为研究对象,对其亲本选择、杂交组合配置和杂交种子萌发率等进行分析。【结果】1)不同倍性亲本选择及不同亲本组合配置,杂交种子萌发率不同。2)以‘瑰宝’作为父本时,杂交种子的萌发率高。3)45个杂交组合中,不同年份、相同父母本杂交种子萌发率不同。4)45个杂交组合中,玫瑰香和红地球是良好的母本材料;瑰宝是良好的父本材料;美人指不是理想的亲本材料。【结论】选择二倍体品种做母本与四倍体品种杂交比用四倍体品种做母本与二倍体品种杂交时更容易获得种子;以四倍体为父母本时,很难得到杂交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葡萄 亲本组合 杂交种子萌发
下载PDF
滴施改良剂对棉花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盐碱土结构的影响
9
作者 刘小培 唐中杰 +5 位作者 宋跃 李中贤 董学亮 王俊伟 靳瑞文 余学军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118,共8页
新疆植棉区土壤盐碱化严重。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土壤肥力进而获得棉花高产,通过盆栽试验,以南疆库尔勒盐碱化土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制天然-合成聚合物土壤改良剂对棉花种子萌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棉花幼苗根茎长、干鲜重的影响,并... 新疆植棉区土壤盐碱化严重。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土壤肥力进而获得棉花高产,通过盆栽试验,以南疆库尔勒盐碱化土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制天然-合成聚合物土壤改良剂对棉花种子萌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棉花幼苗根茎长、干鲜重的影响,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方法对土壤改良剂作用下土壤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自制土壤改良剂1#即矿源黄腐酸钾-聚丙烯酸接枝盐碱土壤改良剂在3个不同浓度条件下均能改善棉花种子萌发、早期生长状况,以A2处理(880 mg土壤致良剂1#+1000 mL蒸馏水)效果最佳,相对于CK处理(1000 mL蒸馏水),发芽势和萌发率分别提高了63.2%和50.0%,幼苗鲜重增加了99.0%,干重增加了76.9%。自制土壤改良剂2#即矿源黄腐酸钾-聚丙烯酸共混盐碱土壤改良剂在低浓度下能提高种子萌发率及幼苗生物量,中高浓度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改良后土壤的红外光谱变化不大,有机质吸收峰稍有增强;添加土壤改良剂能改善原始土壤致密紧实的结构,土壤颗粒之间开始团聚、土壤表面变得粗糙,改良剂1#以A2处理土壤团聚颗粒最大,颗粒间孔隙最多,改良剂2#土壤也变得相对疏松,但不同添加浓度之间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化耕地 土壤结构 土壤改良剂 天然-合成接枝共聚物 棉花 种子萌发生长
下载PDF
高温和液氮处理对马棘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彦 姜吉顺 +2 位作者 何玮 刘畅 罗燕 《草学》 2024年第1期44-51,共8页
马棘为豆科木兰属多年生小灌木,具有较高的饲用及生态价值,但自然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低,研发提高马棘种子萌发能力的技术措施,将为马棘的推广应用提供重要支撑。本试验以2022年收获的马棘种子为试材,进行不同时间的高温(60℃)、液氮及... 马棘为豆科木兰属多年生小灌木,具有较高的饲用及生态价值,但自然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低,研发提高马棘种子萌发能力的技术措施,将为马棘的推广应用提供重要支撑。本试验以2022年收获的马棘种子为试材,进行不同时间的高温(60℃)、液氮及其组合预处理,并开展发芽实验。其中,液氮和高温分别设计了4个种子处理时间,液氮处理的时间分别为0.5、1、2、5min;高温(60℃)处理的时间分别为10、30、60、180min;组合处理包括先高温后液氮处理及先液氮后高温处理两种方式;试验处理有自然萌发条件下的对照(CK)、8个单一处理及32个组合处理,共计41个。种子发芽周期结束后计算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平均萌发时间,并利用隶属函数的方法评价不同处理对马棘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马棘种子自然条件下发芽率为55%,不同时间高温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提升作用不显著(P>0.05);用液氮处理马棘种子1min后,发芽率可达78.5%,显著高于CK(P<0.05);先高温后液氮组合处理中,高温30min+液氮5min、高温60min+液氮2min两处理发芽率可达80%;先液氮后高温组合处理中,液氮1min+高温60min发芽率最高,可达82.5%,比CK发芽率高27.5%。液氮1min+高温60min处理,能显著提高马棘种子的发芽能力,且该方法处理种子,操作简单,耗时短,生产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棘 高温处理 液氮处理 种子萌发
下载PDF
外源褪黑素对NaCl胁迫下向日葵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璟琦 李欣蕾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42-47,共6页
盐胁迫是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非生物胁迫之一,褪黑素能有效提高植物应对盐胁迫的水平。本文以矮生向日葵为研究对象,以筛选出的0.25mol/LNaCl为胁迫浓度,通过测定种子萌发指标、膜脂过氧化程度、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研... 盐胁迫是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非生物胁迫之一,褪黑素能有效提高植物应对盐胁迫的水平。本文以矮生向日葵为研究对象,以筛选出的0.25mol/LNaCl为胁迫浓度,通过测定种子萌发指标、膜脂过氧化程度、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研究外源褪黑素对盐胁迫下向日葵种子萌发的生理调控机制。结果表明:随着褪黑素浓度的增加,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其中25μmol/L的效果最佳。脯氨酸含量较对照不断增长,以100μmol/L的效果最佳。MDA含量较对照减少,以25μmol/L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不同浓度外源褪黑素对种子SOD、POD和CAT活力均有明显的增加,以25μmol/L的效果最为显著。综上所述,25μmol/L褪黑素可以作为向日葵种子萌发期对抗NaCl胁迫的有效预处理措施,本研究为褪黑素的利用和向日葵栽培调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NACL胁迫 向日葵 种子萌发
下载PDF
三种有机酸对马尾松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化感作用
12
作者 罗晓蔓 李敏 丁贵杰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16,共7页
以3种浓度的棕榈酸、硬脂酸和邻苯二甲酸对马尾松种子和一年生幼苗进行处理,探讨各处理对马尾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及土壤特性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除硬脂酸和低浓度棕榈酸对发芽率具有促进作用外,其余处理均对种子萌发产生抑制... 以3种浓度的棕榈酸、硬脂酸和邻苯二甲酸对马尾松种子和一年生幼苗进行处理,探讨各处理对马尾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及土壤特性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除硬脂酸和低浓度棕榈酸对发芽率具有促进作用外,其余处理均对种子萌发产生抑制作用,以邻苯二甲酸抑制作用最显著,同时,邻苯二甲酸对芽苗生长也具有抑制效应,且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3种有机酸对马尾松幼苗苗高、地径、生物量和过氧化物酶(POD)具有低促高抑效应,邻苯二甲酸对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具有不显著促进作用,棕榈酸和硬脂酸则呈低促高抑效应,并在低浓度时达显著水平。1 mg/mL和0.5 mg/mL的3种有机酸会导致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并在1 mg/mL时达显著促进作用。硬脂酸对土壤多酚氧化酶、磷酸酶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脲酶具有低促高抑效应,而棕榈酸和邻苯二甲酸对以上3种酶分别具有促进、抑制和低促高抑效应。3种有机酸除对土壤pH值、全磷和速效钾具有显著影响外,对土壤其他理化性质均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3种有机酸类化感物质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均有一定影响,化感效应与有机酸种类、浓度及受体生长时期有关,总体以邻苯二甲酸对种子萌发、芽苗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硬脂酸对土壤酶活和土壤理化特性影响较显著,推测实际生产中的硬脂酸和邻苯二甲酸是影响马尾松天然更新的主要物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有机酸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土壤特性
下载PDF
种衣剂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花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陈小姝 邹晓霞 +6 位作者 李美君 司彤 赵跃 宋兆锋 孙日丹 高华援 王丽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3,共8页
花生播种期易受低温胁迫,为明确种衣剂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花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常温(25℃)处理为对照(CK),设8℃和10℃两个低温胁迫处理,各温度下设种衣剂包衣和清水浸润对照两种处理方式,研究种衣剂处理对低温胁迫... 花生播种期易受低温胁迫,为明确种衣剂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花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常温(25℃)处理为对照(CK),设8℃和10℃两个低温胁迫处理,各温度下设种衣剂包衣和清水浸润对照两种处理方式,研究种衣剂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花生种子活力、幼苗干物质积累、根系形态特征和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常温处理,8℃低温胁迫处理显著降低了花生种子发芽势(5.9%)、发芽率(7.7%)、发芽指数(11.0%)、种子活力指数(6.9%)和幼苗叶片SPAD值(11.4%),同时对幼苗根系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其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较25℃常温和10℃低温胁迫处理分别显著降低50.0%~50.2%、44.9%~48.1%、48.2%~48.5%,但8℃低温胁迫处理对花生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积累、最大光化学效率及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等光合参数均无显著影响;种衣剂处理显著提高了8℃低温胁迫下花生种子的发芽势(8.2%)、活力指数(10.9%)和花生幼苗根长(45.1%)及根表面积(38.4%),但对10℃低温胁迫和常温处理均无显著影响,同时,种衣剂处理还显著提高了常温处理下花生幼苗干物质积累、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功能叶片光合特性以及10℃低温下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最大光化学效率,但对8℃低温胁迫无显著作用。综上,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根系生长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更加显著,而种衣剂处理可以通过改善上述指标缓解低温胁迫,改善轻度低温胁迫和常温处理下花生幼苗生长的干物质积累和光合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种子萌发 花生幼苗 根系形态 光合生理
下载PDF
不同拌种剂对黄河滩区饲用燕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14
作者 冯长松 梁志妍 +2 位作者 杜红旗 娄治国 刘磊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72-77,84,112,共8页
为了筛选适宜黄河滩区盐碱地饲用燕麦种子的最佳拌种剂,试验采用营养钵栽培法,选用海藻肥金彩(450 g/hm^(2))与35%吡虫啉悬浮剂(1600 mL/hm^(2)、1800 mL/hm^(2)、2000 mL/hm^(2))+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 g/hm^(2)、250 g/hm^(2)... 为了筛选适宜黄河滩区盐碱地饲用燕麦种子的最佳拌种剂,试验采用营养钵栽培法,选用海藻肥金彩(450 g/hm^(2))与35%吡虫啉悬浮剂(1600 mL/hm^(2)、1800 mL/hm^(2)、2000 mL/hm^(2))+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 g/hm^(2)、250 g/hm^(2)、300 g/hm^(2))、35%噻虫嗪悬浮剂(1600 mL/hm^(2)、1800 mL/hm^(2)、2000 mL/hm^(2))+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200 g/hm^(2)、250 g/hm^(2)、300 g/hm^(2))组成18种药剂组合进行拌种处理(A1~A9处理和B1~B9处理),同时设不添加药剂的空白对照(CK),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6粒,播种后第8天统计不同处理燕麦种子的发芽率;播种后第15天测定幼苗苗高、根长、分根数,第一片真叶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百株地上部与地下部鲜干重及根冠比。对各处理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B7处理(450 g/hm^(2)金彩+1600 mL/hm^(2)35%噻虫嗪悬浮剂+300 g/hm^(2)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B6处理(450 g/hm^(2)金彩+2000 mL/hm^(2)35%噻虫嗪悬浮剂+250 g/hm^(2)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的分根数、百株地下部干重与根冠比均显著高于CK处理(P<0.05),A1处理(450 g/hm^(2)金彩+1600 mL/hm^(2)35%吡虫啉悬浮剂+200 g/hm^(2)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的苗高、分根数及百株地下部干重均显著高于CK处理(P<0.05)。隶属函数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评价显示,较优的拌种剂组合依次为B7、B6、A1处理。说明采用适宜浓度拌种剂组合B7、B6、A1拌种能够显著增强饲用燕麦在黄河滩区盐碱地的生长发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燕麦 拌种剂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隶属函数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超声波处理对中棉113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15
作者 王军 张先亮 +10 位作者 贺昆仑 王康文 黄俊森 Nasre Ahmed 高宇 裴小雨 任翔 王星星 臧新山 马雄风 高俊山 《中国棉花》 2024年第5期20-24,共5页
超声波处理可以促进种子萌发、提高陈旧种子发芽率,调控作物产量和品质。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超声波处理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物量的影响,明确超声波处理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以中棉113为试验材料,用频率40 kHz、... 超声波处理可以促进种子萌发、提高陈旧种子发芽率,调控作物产量和品质。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超声波处理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物量的影响,明确超声波处理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以中棉113为试验材料,用频率40 kHz、功率200 W的超声波清洗器对中棉113的种子进行不同时间(20 min、30 min、40 min)处理,通过统计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根长度,明确超声波处理调控种子萌发的适宜时间;通过调查和测定超声波处理后种子的出苗情况和两叶一心期材料的鲜物质质量和干物质质量,评估超声波处理对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表明,超声波处理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随处理时间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超声波处理30 min的最高,且该处理种子胚根长度显著增长,出苗状况最佳。超声波处理后,种子出苗加快,两叶一心期幼苗鲜物质质量和干物质质量均显著提高。研究明确了适宜条件的超声波处理对中棉113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其中30 min为频率40 kHz、功率200 W的超声波的适宜处理时间。这些结果可为超声波技术在棉花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中棉113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发育 发芽率 发芽势
下载PDF
硫酸铜对黑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16
作者 李倩 赵英旭 +2 位作者 刘浩 吕彦 周鑫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24年第3期342-347,共6页
用水培法探究了硫酸铜对黑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浓度的硫酸铜抑制了黑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的鲜重、根长和苗高。随着硫酸铜处理浓度的增加,黑豆幼苗中的SOD活性呈上升趋势,POD和CAT活... 用水培法探究了硫酸铜对黑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浓度的硫酸铜抑制了黑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的鲜重、根长和苗高。随着硫酸铜处理浓度的增加,黑豆幼苗中的SOD活性呈上升趋势,POD和CA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MDA含量逐渐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增高后下降。结果表明,高浓度硫酸铜可以改变抗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MDA含量和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从而抑制了黑豆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硫酸铜对黑豆幼苗根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对地上部分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铜 黑豆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下载PDF
抗坏血酸提高棉花种子萌发耐盐性及其生理机制
17
作者 徐建伟 闫紫欣 +3 位作者 朱金成 茹思博 刘文红 李志博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3期53-60,共8页
本研究以新疆主栽棉花品种‘新陆早61号’为材料,旨在探讨抗坏血酸(AsA)浸种对提高棉花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的效果及其生理机制。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盐胁迫(NaCl、Na_(2)SO_(4)和Na_(2)CO_(3)+NaHCO_(3))下,抗坏血酸(AsA)浸种对棉花种子(棉种... 本研究以新疆主栽棉花品种‘新陆早61号’为材料,旨在探讨抗坏血酸(AsA)浸种对提高棉花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的效果及其生理机制。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盐胁迫(NaCl、Na_(2)SO_(4)和Na_(2)CO_(3)+NaHCO_(3))下,抗坏血酸(AsA)浸种对棉花种子(棉种)主要发芽特性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棉种的萌发随盐胁迫浓度升高而下降;但在AsA浸种处理后,棉种萌发特性显著增强,其中发芽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55.32%、56.10%和44.0%。最佳AsA浸种浓度分别为0.10 mmol/L(NaCl和Na_(2)SO_(4))和0.15 mmol/L(Na_(2)CO_(3)+NaHCO_(3))。此外,盐胁迫萌发过程中AsA浸种提高了棉种SOD、POD、CAT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强了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同时降低了MDA和H_(2)O_(2)的水平。研究表明,AsA浸种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增加渗透物质含量和减少膜脂过氧化,有效提升了棉花种子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 盐胁迫 棉花 种子萌发 生理机制 抗氧化酶
下载PDF
胞外多糖对盐胁迫下荆芥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18
作者 唐茜 王佳丽 李文强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6-105,共10页
为提高盐渍地中荆芥的种植效益,探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胞外多糖对盐胁迫下荆芥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同时从幼苗根系生理特性上分析其具体作用机制,设置6个处理[空白对照组(CK1)、盐胁迫对照组(CK2)、50 mg/kg胞... 为提高盐渍地中荆芥的种植效益,探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胞外多糖对盐胁迫下荆芥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同时从幼苗根系生理特性上分析其具体作用机制,设置6个处理[空白对照组(CK1)、盐胁迫对照组(CK2)、50 mg/kg胞外多糖组(T1)、100 mg/kg胞外多糖组(T2)、200 mg/kg胞外多糖组(T3)、400 mg/kg胞外多糖组(T4)]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胞外多糖对荆芥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添加200 mg/kg胞外多糖(T3)效果最显著,与CK2相比,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显著增加76.13%、144.16%、137.45%、265.28%,幼苗株高、茎粗、地下干质量和地上干质量分别显著升高60.49%、14.73%、40.08%、85.39%,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21.02%、84.56%、40.02%,Na+含量降低54.63%,K+含量升高95.24%,Na+/K+值降低76.76%,根系电解质渗出率、丙二醛(MDA)含量分别降低44.54%、43.2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显著提高30.39%、34.59%、24.31%。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胞外多糖可以通过根系渗透调节和激活抗氧化酶防御系统来提高幼苗的抗盐性,进而促进荆芥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 植物乳杆菌 胞外多糖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生理特性
下载PDF
NaCl对四种草本花卉种子萌发的影响
19
作者 赵菊莲 李秀荣 +2 位作者 马冬梅 何俊杰 宋旋 《西北园艺》 2024年第12期64-68,共5页
草本花卉作为城市绿化和景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其耐盐性对于提高盐碱地利用效率和美化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蜀葵(Alcea rosea L.)、万寿菊(Tagetes erecta L.)、波斯菊(Cosmos bipinnatus Cav.)和百日草(Zinnia elegans Jacq.)为试验材... 草本花卉作为城市绿化和景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其耐盐性对于提高盐碱地利用效率和美化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蜀葵(Alcea rosea L.)、万寿菊(Tagetes erecta L.)、波斯菊(Cosmos bipinnatus Cav.)和百日草(Zinnia elegans Jacq.)为试验材料,设置0、0.5%、1%、1.5%、2%和2.5%NaCl溶液处理,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势和相对盐害率等参数,探究草本花卉在不同NaCl浓度下种子萌发生理机制,以比较其耐盐性。结果表明:波斯菊、万寿菊和蜀葵在对照下的发芽率最高,分别为92%、92%和68%,且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参数随盐浓度增高而不断下降。百日草则表现出先高后低趋势,在0.5%NaCl处理下发芽率最高,达到76%,比对照显著增加12%。波斯菊在高浓度(2.5%)下仍能萌发,发芽指数为1.29%;蜀葵只在低浓度(0.5%)下能够萌发,发芽指数为15.98%;百日草在1.5%NaCl处理下发芽指数为1.87%,NaCl浓度为2%时不萌发;万寿菊在2%NaCl处理下发芽指数为1.67%,浓度为2.5%时不萌发。综合分析,耐盐性从大到小顺序为:波斯菊>万寿菊>百日草>蜀葵。研究NaCl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筛选优势耐盐草本花卉植物,有助于土壤盐渍化地区选择适宜的花卉品种,可以为草本花卉的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 草本花卉 种子萌发
下载PDF
外源水杨酸对NaCl胁迫下老芒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舒欣 苏晓丽 +4 位作者 闫利军 熊艳丽 熊毅 余青青 马啸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6,共10页
以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为研究材料,探讨了不同浓度外源SA(0.25、0.5、1.0、1.5和2.0 mmol/L)对NaCl胁迫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 mmol/L NaCl胁迫下,外源添加0.25、0.5、1.0 mmol/L的SA均能减缓盐胁迫对老芒麦... 以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为研究材料,探讨了不同浓度外源SA(0.25、0.5、1.0、1.5和2.0 mmol/L)对NaCl胁迫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 mmol/L NaCl胁迫下,外源添加0.25、0.5、1.0 mmol/L的SA均能减缓盐胁迫对老芒麦造成的抑制作用。综合评价分析表明,外源添加0.25 mmol/L的SA效果最为显著(P<0.05),此时老芒麦的种子发芽势、根冠比、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活性分别提高了32.58%、21.15%、69.48%和81.09%,而丙二醛含量降低了73.40%。本研究表明在盐胁迫环境下,外源SA能通过提高老芒麦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消除由ROS引起的氧化损伤等方式维持其正常生长。本研究可为老芒麦在盐渍化土壤地区的推广、应用及生态治理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芒麦 水杨酸 NACL胁迫 种子萌发 幼苗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