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作为有色人种的我有什么感觉”——评佐拉·尼尔·赫斯顿的种族哲学及其命运
被引量:
14
1
作者
文培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51-256,共6页
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黑人女作家、民俗学家、人类学家佐拉·尼尔·赫斯顿一生致力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和保护。她对自己的非洲裔美国人的身份非常骄傲和自豪 ,否认自己有既是美国人又是黑人的“双重意识”...
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黑人女作家、民俗学家、人类学家佐拉·尼尔·赫斯顿一生致力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和保护。她对自己的非洲裔美国人的身份非常骄傲和自豪 ,否认自己有既是美国人又是黑人的“双重意识”的困惑。她拒绝把黑人当成美国社会的“问题” ,拒绝把黑人描写成种族歧视制度下产生的畸形儿。她在作品中深刻地揭示了当时黑人社区内存在的鄙视自己黑皮肤的黑人种族主义思想对黑人灵魂的腐蚀 ,力图唤醒黑人对自己身份的肯定和热爱。然而 ,哈莱姆文艺复兴的高潮过去以后 ,以理查德·赖特为代表的黑人“抗议文学”成为当时黑人文学的主流 ,赫斯顿及其作品被湮没在美国文学的尘埃里无人问津。直到 2 0世纪 6 0年代的黑人权利运动兴起 ,以及黑人民族主义意识的唤醒 ,赫斯顿才在一片荒冢中被重新发现。实际上 ,赖特式的“抗议”与赫斯顿式的“赞美”只是非裔美国人在美国社会求得生存的既矛盾又统一的两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拉·尼尔·赫斯顿
种族哲学
民族文化
种族
歧视
美国
黑人文学
种族
主义
原文传递
作为多层面理论的美学——植根东方,寻求心智之源
2
作者
G.马奇阿诺
王慧芳
《世界哲学》
2004年第3期97-102,共6页
我为这次会议准备了三个问题,我将集中讨论对整个美学以及亚洲美学原理的思索会在当今世界文化中所起的作用。1995年在深圳举办的美学会议曾预言21世纪将会是一个跨文化美学的世纪;去年在日本举办了第十五届国际美学会议,会议非常重视...
我为这次会议准备了三个问题,我将集中讨论对整个美学以及亚洲美学原理的思索会在当今世界文化中所起的作用。1995年在深圳举办的美学会议曾预言21世纪将会是一个跨文化美学的世纪;去年在日本举办了第十五届国际美学会议,会议非常重视对亚洲主要美学传统进行的最新研究;这些都非常清楚地表明,我们作为学者所关注的领域在世界许多不同地区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一现象有其内在的和外在的原因,这正是我打算在此次会议中加以论述的。 论题2将作为论题1中所涉及的一些历史问题的大纲,论题3则涉及一些认识论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种族哲学
审美意识
普遍主义
原文传递
“纯中国”雕塑
3
作者
鲁裔
《中国收藏》
2010年第3期57-57,共1页
中西雕塑在所用材料上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差别:西方人喜欢用石头,而中国人喜欢用泥土。这自然与亚欧两块大陆不同的地质结构密不可分,同时也关乎很多种族哲学上的命题,如中国人的亲近自然、西方人的对抗自然等等。
关键词
中国人
雕塑
种族哲学
西方人
泥塑
陶塑
原文传递
题名
“作为有色人种的我有什么感觉”——评佐拉·尼尔·赫斯顿的种族哲学及其命运
被引量:
14
1
作者
文培红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51-256,共6页
文摘
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黑人女作家、民俗学家、人类学家佐拉·尼尔·赫斯顿一生致力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和保护。她对自己的非洲裔美国人的身份非常骄傲和自豪 ,否认自己有既是美国人又是黑人的“双重意识”的困惑。她拒绝把黑人当成美国社会的“问题” ,拒绝把黑人描写成种族歧视制度下产生的畸形儿。她在作品中深刻地揭示了当时黑人社区内存在的鄙视自己黑皮肤的黑人种族主义思想对黑人灵魂的腐蚀 ,力图唤醒黑人对自己身份的肯定和热爱。然而 ,哈莱姆文艺复兴的高潮过去以后 ,以理查德·赖特为代表的黑人“抗议文学”成为当时黑人文学的主流 ,赫斯顿及其作品被湮没在美国文学的尘埃里无人问津。直到 2 0世纪 6 0年代的黑人权利运动兴起 ,以及黑人民族主义意识的唤醒 ,赫斯顿才在一片荒冢中被重新发现。实际上 ,赖特式的“抗议”与赫斯顿式的“赞美”只是非裔美国人在美国社会求得生存的既矛盾又统一的两种策略。
关键词
佐拉·尼尔·赫斯顿
种族哲学
民族文化
种族
歧视
美国
黑人文学
种族
主义
分类号
I712.06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为多层面理论的美学——植根东方,寻求心智之源
2
作者
G.马奇阿诺
王慧芳
出处
《世界哲学》
2004年第3期97-102,共6页
文摘
我为这次会议准备了三个问题,我将集中讨论对整个美学以及亚洲美学原理的思索会在当今世界文化中所起的作用。1995年在深圳举办的美学会议曾预言21世纪将会是一个跨文化美学的世纪;去年在日本举办了第十五届国际美学会议,会议非常重视对亚洲主要美学传统进行的最新研究;这些都非常清楚地表明,我们作为学者所关注的领域在世界许多不同地区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一现象有其内在的和外在的原因,这正是我打算在此次会议中加以论述的。 论题2将作为论题1中所涉及的一些历史问题的大纲,论题3则涉及一些认识论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美学
种族哲学
审美意识
普遍主义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纯中国”雕塑
3
作者
鲁裔
出处
《中国收藏》
2010年第3期57-57,共1页
文摘
中西雕塑在所用材料上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差别:西方人喜欢用石头,而中国人喜欢用泥土。这自然与亚欧两块大陆不同的地质结构密不可分,同时也关乎很多种族哲学上的命题,如中国人的亲近自然、西方人的对抗自然等等。
关键词
中国人
雕塑
种族哲学
西方人
泥塑
陶塑
分类号
J305 [艺术—美术]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作为有色人种的我有什么感觉”——评佐拉·尼尔·赫斯顿的种族哲学及其命运
文培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
14
原文传递
2
作为多层面理论的美学——植根东方,寻求心智之源
G.马奇阿诺
王慧芳
《世界哲学》
2004
0
原文传递
3
“纯中国”雕塑
鲁裔
《中国收藏》
201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