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Ⅲ类骨质中种植体长度及植入深度对周围骨应力的影响
1
作者 毕佳慧 姚明 +2 位作者 栗燕菲 李咪娜 程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1-227,共7页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分析Ⅲ类骨质中种植体长度及植入深度对周围骨组织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利用建模软件Mimics等建立直径为5 mm、长度分别为8和10 mm的平台转移型种植体,并将种植体颈部平台置于平牙槽嵴顶、牙槽嵴顶下1 mm和...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分析Ⅲ类骨质中种植体长度及植入深度对周围骨组织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利用建模软件Mimics等建立直径为5 mm、长度分别为8和10 mm的平台转移型种植体,并将种植体颈部平台置于平牙槽嵴顶、牙槽嵴顶下1 mm和牙槽嵴顶下2 mm的颌骨中,共包含6组三维模型。分别对每个模型给予垂直225 N及斜向200 N的载荷,研究种植体周围骨组织Von Mises应力/应变峰值及分布特征。结果:应力云图显示应力/应变主要集中在种植体颈部平台周围的骨质中,当种植体颈部平台位于牙槽嵴顶下1 mm时,皮质骨顶端区域应力/应变分布范围最小。在同一种植体长度下,随着种植体颈部平台下移,皮质骨应力/应变峰值先增大后减小,松质骨的应力/应变峰值逐渐增大,牙槽嵴顶端应力均逐渐减小。当种植体颈部平台位于牙槽嵴顶下2 mm时,松质骨所受应力/应变峰值超过松质骨生理强度安全范围上限。种植体长度增加,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应变减小。种植体颈部平台植入深度比种植体长度对周围骨应力的影响更大。同等条件下,斜向加载Von Mises应力/应变峰值均大于垂直加载。结论:两种长度种植体的力学结果相似,植入深度对种植体-骨界面的影响大于种植体长度。颌骨可用高度一定时,长度8 mm、植入深度1 mm的种植体更有利于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及软组织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长度 植入深度 应力 有限元
下载PDF
种植体长度和直径对种植全口义齿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41
2
作者 张少锋 马轩祥 +2 位作者 欧阳官 徐君伍 刘宝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9-201,共3页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比较种植体长度和直径对种植全口义齿的应力影响。发现骨界面应力与种植体长度呈负相关关系,而与种植体直径关系不大。建议临床上应尽量选用较长种植体以利其长期稳固。
关键词 种植体长度 种植体直径 种植义齿 全口义齿 应力
下载PDF
眶部种植体长度对骨界面应力影响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3
作者 张兴 陈松龄 +1 位作者 张云 齐刘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4-48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长度的眶部种植体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建立直径3.75 mm,长度分别为3、4、6、10 mm的眶部种植体—颅颌面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给予沿种植体轴向和与轴向成45°的载荷,载荷大小20 N,记录两种方向载荷下种植体... 目的探讨不同长度的眶部种植体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建立直径3.75 mm,长度分别为3、4、6、10 mm的眶部种植体—颅颌面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给予沿种植体轴向和与轴向成45°的载荷,载荷大小20 N,记录两种方向载荷下种植体及骨界面的Von-Mises应力峰值和位移峰值,分析其应力分布。结果施加沿种植体轴向载荷时,种植体周围应力集中于根部,种植体受力大于骨面;施加与轴向成45°载荷时,应力集中于种植体颈部与第一螺纹之间,种植体受力大于骨面。施加两个方向的载荷时,3 mm种植体的应力峰值明显大于其他长度种植体,而位移峰值无明显变化。在相同长度下,施加沿种植体轴向载荷时的应力峰值及位移峰值均明显低于与轴向成45°载荷时,载荷方式对界面应力分布有明显的影响。结论临床上尽量选择4 mm以上的眶部种植体;应用3 mm种植体时,应选择骨密质较厚的区域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部种植体 应力分布 三维有限元 种植体长度
下载PDF
有限元分析不同骨质下种植体长度及直径对初期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高文波 马宗民 +1 位作者 李淑娴 聂秀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75-880,共6页
背景:目前还没有就骨质、种植体直径与长度对初期稳定性影响的综合研究。目的:以载荷下种植体-骨界面的微动大小作为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评价指标,探究骨质、种植体长度与直径对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依据Zarb和Lekholm提出的骨... 背景:目前还没有就骨质、种植体直径与长度对初期稳定性影响的综合研究。目的:以载荷下种植体-骨界面的微动大小作为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评价指标,探究骨质、种植体长度与直径对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依据Zarb和Lekholm提出的骨质分类方法,建立Ⅰ,Ⅱ,Ⅲ,IV类骨质的下颌骨模型。参照士卓曼种植体参数,建立不同直径与长度的种植体模型,种植体直径分别为3.3,4.1,4.8 mm;长度分别为6,8,10,12 mm。应用有限元方法,对模型加载两种载荷(100,250N),进行垂直和倾斜方向加载。分析比较各组模型中种植体-骨界面的微动分布情况。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和大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相关伦理要求,受试者对影像资料采集及用途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结果与结论:(1)垂直加载下,颌骨骨质较好时种植体-骨界面的微动峰值出现在皮质骨区,颌骨骨质较差时种植体-骨界面的微动峰值出现在松质骨区;倾斜加载下,4类骨质下颌骨中种植体-骨界面产生的微动峰值都在皮质骨区;(2)在4种加载方式下,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都随骨质的减弱而降低,随种植体直径与长度的增加而升高,且种植体直径对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影响比长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期稳定性 微动 骨质 种植体直径 种植体长度 有限元方法 种植体-骨界面 骨结合
下载PDF
不同骨质下种植体长度、直径对初期稳定性影响的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高文波 马宗民 +1 位作者 李淑娴 聂秀吉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88-388,共1页
目的以载荷下种植体-骨界面的微动大小作为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评价指标,探究骨质、种植体长度与直径对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依据Zarb和Lekholm提出的骨质分类方法,建立Ⅰ~Ⅳ类骨质的下颌骨模型。参照士卓曼种植体的参数,建立不... 目的以载荷下种植体-骨界面的微动大小作为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评价指标,探究骨质、种植体长度与直径对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依据Zarb和Lekholm提出的骨质分类方法,建立Ⅰ~Ⅳ类骨质的下颌骨模型。参照士卓曼种植体的参数,建立不同直径与长度的种植体模型,种植体直径分别为3.3、4.1、4.8 mm;种植体长度分别为6、8、10、12 mm。通过骨质、种植体直径与长度的交叉组合得到48组模型。应用有限元方法对模型加载两种典型咀嚼载荷,分析比较两种载荷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长度 初期稳定性 类骨质 种植体直径 有限元研究 交叉组合 评价指标 不同直径
下载PDF
种植体长度、直径对初期稳定性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文波 马宗民 +1 位作者 李淑娴 聂秀吉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13-313,共1页
目的以载荷下种植体-界面的微动大小作为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评价指标,探究骨质、种植体长度与直径对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依据Zarb和Lekholm提出的骨质分类方法,建立I至IV类骨质的下颌骨模型。参照士卓曼种植体的参数,建立不同... 目的以载荷下种植体-界面的微动大小作为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评价指标,探究骨质、种植体长度与直径对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依据Zarb和Lekholm提出的骨质分类方法,建立I至IV类骨质的下颌骨模型。参照士卓曼种植体的参数,建立不同直径与长度的种植体模型,种植体直径分别为3.3、4.1、4.8 mm;种植体长度分别为:6、8、10、12 mm。通过骨质、种植体直径与长度的交叉组合得到48组模型。应用有限元方法对模型加载两种典型咀嚼载荷,分析比较两种载荷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长度 初期稳定性 类骨质 种植体直径 三维有限元分析 交叉组合 评价指标 不同直径
下载PDF
不同骨质下种植体长度对下颌无牙颌固定修复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杨聪 张昊 胡图强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609-613,共5页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分析下颌无牙颌固定修复中不同骨质下种植体长度对周围骨组织生物力学的影响,为种植支持式全口固定修复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一无牙颌下颌骨锥形束CT数据,建立Ⅰ、Ⅱ、Ⅲ、Ⅳ类骨质的下颌无牙颌种植...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分析下颌无牙颌固定修复中不同骨质下种植体长度对周围骨组织生物力学的影响,为种植支持式全口固定修复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一无牙颌下颌骨锥形束CT数据,建立Ⅰ、Ⅱ、Ⅲ、Ⅳ类骨质的下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有限元模型,分为长种植体组(10.0 mm)和短种植体组(6.0 mm),在双侧后牙区施加150 N斜向载荷,比较分析不同模型的骨应力骨应变分布。结果:⑴所有模型的骨应力均集中在皮质骨区;Ⅰ、Ⅱ及Ⅲ、Ⅳ类骨的骨应变分别集中在皮质骨区及松质骨区。⑵所有模型随着骨质的减弱最大骨应力骨应变增加,且在Ⅳ类骨中增加明显。⑶与长种植体组相比,不同骨质中短种植体组骨应力均未明显增加,而在Ⅳ类骨中最大骨应变明显增加并超过骨弹性阈值。结论:下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骨质条件对预后的影响至关重要;对于垂直骨量不足而骨质较好者,应用短种植体设计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长度 骨质类型 无牙颌 种植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不同长度种植体对骨界面应力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赖红昌 熊焕国 +2 位作者 薛淼 杨宠莹 张保卫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0-22,共3页
作者应用牙CT扫描图像建立三维有限元种植模型,研究不同长度种植体在垂直、斜向、水平三种受载条件下周围骨界面的应力。结果显示:种植体长度增加两倍左右,而种植体骨界面最大应力区颈部的最大应力值只下降10%左右,从而提示,种植... 作者应用牙CT扫描图像建立三维有限元种植模型,研究不同长度种植体在垂直、斜向、水平三种受载条件下周围骨界面的应力。结果显示:种植体长度增加两倍左右,而种植体骨界面最大应力区颈部的最大应力值只下降10%左右,从而提示,种植体长短对骨界面最大应力值影响不大,临床上进行口腔种植手术设计时无须过分强调种植体的长度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 CT 种植体长度 义齿 骨界面
下载PDF
种植体直径-长度比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高健 赵守亮 周成杰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64-369,共6页
目的:探讨直径与长度连续变化时选择种植体尺寸的方法。方法 :运用Pro/E和ANSYS软件建立不同长度(7~16 mm)、不同直径(3~6 mm)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垂直荷载和侧向荷载,观察种植体位移峰值和骨组织VonMises应力峰值等评估指标。结果:... 目的:探讨直径与长度连续变化时选择种植体尺寸的方法。方法 :运用Pro/E和ANSYS软件建立不同长度(7~16 mm)、不同直径(3~6 mm)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垂直荷载和侧向荷载,观察种植体位移峰值和骨组织VonMises应力峰值等评估指标。结果:垂直或侧向荷载作用下,随着直径和长度的增大,各评估指标均明显下降(60%~80%),相关度分析显示,两种荷载下直径的影响均较大(约90%),长度的影响与荷载有关(垂直荷载:18%~60%;侧向荷载:<7%)。直径-长度比兼顾种植体直径与长度,当确定皮质骨承载力及安全系数,便可由直径-长度关系曲线选择合适的种植体直径与长度。结论:种植体直径与长度均可明显影响种植体位移和骨组织应力峰值。本文介绍的直径长度比法可为临床医生选择、优化种植体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直径 种植体长度 直径长度 相关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种植体直径和长度在Ⅰ类骨质中的优化选择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爱军 邹敬才 +1 位作者 姚小娣 徐龙堂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77-680,共4页
目的:应用Ansys Design Xplorer模块,研究圆柱形种植体直径和长度同时连续变化对Ⅰ类骨质的颌骨应力影响,为临床选择和设计种植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包含圆柱状种植体的下颌骨Ⅰ类骨质骨块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定种植体直径(... 目的:应用Ansys Design Xplorer模块,研究圆柱形种植体直径和长度同时连续变化对Ⅰ类骨质的颌骨应力影响,为临床选择和设计种植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包含圆柱状种植体的下颌骨Ⅰ类骨质骨块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定种植体直径(D)变化范围为3.0—5.0mm,种植体长度(L)变化范围为6.0—16.0mm,观察D和L变化对颌骨Von Mises应力峰值的影响。同时进行颌骨VonMises应力峰值对变量的敏感度分析。结果:随着D和L的增加,垂直向加载时,皮、松质骨的EQV应力峰值分别降低了54.5%和70.2%,颊舌向加载时,皮、松质骨的EQV应力峰值分别降低了73.5%和75,1%;当D大于3,8mm同时L大于9.0mm时,应力峰值的响应曲线的切斜率位于-1和0之间;在垂直向加载和颊舌向加载时,变量D比L更易影响皮质骨的EQV应力峰值。结论:种植体的直径比长度更易影响皮质骨的应力大小。从生物力学角度而言,对于Ⅰ类骨质,在临床上选择种植体时,种植体的直径应不小于3.8mm,种植体的长度应不小于9.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分析 Von Mises应力 种植体直径 种植体长度 Ⅰ类骨质
下载PDF
正畸微种植体支抗在二类骨质中长度和直径的优化选择与分析
11
作者 曹建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2期827-828,共2页
目的:探究正畸微种植体支抗在二类骨质中直径、长度优化选择分析.方法:选取 2012 年 4 月-2015 年 4 月收治的二类骨质患者 60 例,30 例正畸微种植体支抗长度为8cm,直径分布1.0-1.8mm,30例长度5.0-11.0mm,直径均1.4mm.分析直径和长度... 目的:探究正畸微种植体支抗在二类骨质中直径、长度优化选择分析.方法:选取 2012 年 4 月-2015 年 4 月收治的二类骨质患者 60 例,30 例正畸微种植体支抗长度为8cm,直径分布1.0-1.8mm,30例长度5.0-11.0mm,直径均1.4mm.分析直径和长度对下颌骨应力及种植体位移的影响.结果:不同长度对二类骨质患者下颌骨应力、种植体稳定性影响无差异(P 〉0.05);而直径对于上述指标的影响较大,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于二类骨质患者,正畸微种植体支抗最佳直径在 1.4mm,长度则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1.0-1.8mm之间调整,尽可能选择较短的种植体支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类骨质 正畸微种植体支抗 种植体直径 种植体长度 优化选择
下载PDF
植骨和种植体突入长度对经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骨改建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大维 肖静宜 +2 位作者 张鹏 路泊遥 梁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0-575,共6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评价植骨与否和种植体突入长度(IPL)对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后6个月的骨改建的影响。方法纳入96位患者,总计124颗种植体,将种植体分为:植骨且突入长度小于4 mm组(组1);植骨且突入长度大于4 mm组(组2);未植骨且突入长...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评价植骨与否和种植体突入长度(IPL)对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后6个月的骨改建的影响。方法纳入96位患者,总计124颗种植体,将种植体分为:植骨且突入长度小于4 mm组(组1);植骨且突入长度大于4 mm组(组2);未植骨且突入长度小于4 mm组(组3);未植骨且突入长度大于4 mm组(组4)。种植体植入后6个月,测量种植体顶端骨高度变化量(ABG)、皮质骨高度变化量(CBG)、骨密度变化量(BDG)和边缘骨吸收(MBL)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植骨的组1和组2的CBG高于不植骨组;未植骨的组3和组4的ABG和BDG高于植骨组;未植骨的组3的ABG和BDG均高于组4;植骨的组2的CBG高于组1;4组的MB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植骨条件下,与IPL<4 mm相比,IPL>4 mm者的BDG较小,IPL与CBG无相关性。植骨可通过增加皮质骨高度,使BDG不受IPL影响来加速成骨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植骨 种植体突入长度 经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术
下载PDF
种植牙患者近远期修复并发症的研究分析及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7
13
作者 徐强 程佳宏 +3 位作者 古丽米拉.木明 谢苗苗 兰馨 叶钟泰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10-113,共4页
目的:研究种植牙患者近远期修复并发症情况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自2012年2月开始直至2017年2月,于我院接受种植牙治疗的患者400例记作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种植牙后是否发生近远期修复并发症分为修复并发症组98例以... 目的:研究种植牙患者近远期修复并发症情况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自2012年2月开始直至2017年2月,于我院接受种植牙治疗的患者400例记作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种植牙后是否发生近远期修复并发症分为修复并发症组98例以及无修复并发症组302例。分别对比两组在种植牙手术前接受检查方式,种植体长度、种植体直径、骨增量手术情况,修复体材料,螺丝固位及粘接固位,桥体或单冠修复等方面的差异。并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修复并发症组与无修复并发症组在种植牙手术前接受牙齿全景片检查人数占比方面对比,前者更高;修复并发症组与无修复并发症组在种植牙手术前接受螺旋CT检查人数占比方面对比,前者更低(均P<0.05)。修复并发症组种植体长度<10mm、种植体直径<3.5mm、未接受骨增量手术治疗、修复体材料为全瓷冠、螺丝固位、桥体修复患者人数占比分别相比无修复并发症组较高(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螺旋CT检查、种植体长度<10mm、种植体直径<3.5mm、未接受骨增量手术治疗、全瓷冠、螺丝固位、桥体修复均是种植牙患者近远期修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螺旋CT检查、种植体长度<10mm、种植体直径<3.5mm、未接受骨增量手术治疗以及全瓷冠、螺丝固位、桥体修复均可增加种植牙患者近远期修复并发症发生风险。临床工作中应针对上述因素制定相关干预措施,从而达到降低近远期修复并发症发生概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 近远期修复并发症 种植体长度 种植体直径 骨增量手术
下载PDF
口腔种植牙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旭 丁浩 《医学综述》 2009年第10期1550-1551,共2页
口腔种植学产生于口腔修复学业、口腔外科学、牙周病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材料学、口腔放射学、口腔预防保健学、生物力学、机械工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在它们的交界边缘处形成。人工种植牙生物力学是种植牙成功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 口腔种植学产生于口腔修复学业、口腔外科学、牙周病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材料学、口腔放射学、口腔预防保健学、生物力学、机械工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在它们的交界边缘处形成。人工种植牙生物力学是种植牙成功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过大或过小的应力均可引起牙周骨组织的吸收或萎缩,从而导致人工种植牙的失败。笔者通过种植体材料,种植体的形态结构,种植体长度及直径,种植体与上部结构的连接方式等因素对应力分布的影响,把近年来人工种植牙生物力学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种植体生物力学 种植材料 种植体形态结构 植体上连接装置 种植体长度和直径 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下载PDF
现代口腔种植修复学的新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浩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12期191-193,共3页
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迅速进步,已在十几年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新时期牙齿缺失口腔修复的一大趋势。口腔种植修复学属于口腔科学领域的一部分,它包括关于种植学诊断、设计及种植外科,以及为了改善无牙颌患者或部分缺牙患者的... 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迅速进步,已在十几年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新时期牙齿缺失口腔修复的一大趋势。口腔种植修复学属于口腔科学领域的一部分,它包括关于种植学诊断、设计及种植外科,以及为了改善无牙颌患者或部分缺牙患者的口腔功能、美观、舒适所行的义齿修复,包括在任何种植体上,制作、安戴和固定或可摘修复体的口腔种植学部分。本文主要综合论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种植修复学领域的一系列新技术和新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修复学 种植体长度和直径 种植学新技术
下载PDF
种植体直径和长度在Ⅳ类骨质中的优化选择 被引量:3
16
作者 苏爱军 邹敬才 +1 位作者 姚小娣 肖杰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7年第10期592-595,共4页
目的:应用Ansys DesignXplorer模块,进行圆柱形种植体直径和长度同时连续变化时对Ⅳ类骨质的颌骨应力影响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包含圆柱状种植体的下颌骨Ⅳ类骨质的骨块三维有限元模型,设定种植体直径(D)变化范围为3.0~5.0mm,种植体长度... 目的:应用Ansys DesignXplorer模块,进行圆柱形种植体直径和长度同时连续变化时对Ⅳ类骨质的颌骨应力影响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包含圆柱状种植体的下颌骨Ⅳ类骨质的骨块三维有限元模型,设定种植体直径(D)变化范围为3.0~5.0mm,种植体长度(L)变化范围为6.0~16.0mm,观察D和L变化对颌骨Von Mises应力峰值的影响。同时进行颌骨Von Mises应力峰值对变量的敏感度分析。结果:随着D和L的增加,垂直向加载时,皮质骨、松质骨的EQV应力峰值分别降低了63.9%和87.9%,颊舌向加载时,皮质骨、松质骨的EQV应力峰值分别降低了76.2%和92.7%;当D>4.0mmL>11.0mm时,应力峰值的响应曲线的切斜率位于-1~0之间;在垂直向加载和颊舌向加载时,变量L和D分别对皮质骨的EQV应力峰值的影响更明显。结论:颊舌向力的力学分布更易受种植体参数影响;松质骨的应力更易受种植体参数影响;种植体直径增加更有利于改善颌骨颊舌向加载下的应力分布,种植体长度的增加更有利于改善皮质骨垂直加载下的应力分布。从生物力学角度而言,对于Ⅳ类骨质在临床上选择种植体时,种植体的直径应≥4.0mm,种植体的长度应≥11.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三维有限元分析 Von Mises应力 种植体直径 种植体长度 Ⅳ类骨质
原文传递
I类骨质中正畸微种植体支抗直径和长度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子童 金作林 +3 位作者 焦鸿雁 刘晓红 吴昊 张杰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0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正畸微种植体支抗长度和直径对I类骨质下颌骨的应力和微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为临床设计I类骨质中微种植体支抗的最佳长度和直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包含正畸微种植体支抗的颌骨骨块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定微种植体的直径和... 目的:探讨正畸微种植体支抗长度和直径对I类骨质下颌骨的应力和微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为临床设计I类骨质中微种植体支抗的最佳长度和直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包含正畸微种植体支抗的颌骨骨块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定微种植体的直径和长度为变量,直径变化范围1.0~1.8mm,长度变化范围5.0~11.0mm。设定颌骨平均主应力峰值和正畸微种植体支抗位移峰值为目标函数。观察设计变量变化对目标函数的影响。结果:随着直径的增加,皮质骨、松质骨应力峰值和种植体位移分别降低了67.98%,64.06%,78.55%;随着长度变化皮质骨、松质骨的应力峰值和种植体位移分别降低了13.94%,61.32%,0.01%。结论:种植体支抗的直径对I类骨质颌骨的应力和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影响更显著。长度对I类骨质颌骨的应力和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影响并不显著。从生物力学角度而言,直径大于1.4mm种植体支抗更加适用于I类骨质的颌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支抗 三维有限元分析 种植体直径 种植体长度 I类骨质 Von Mises应力
原文传递
CBCT评估植骨与种植体突入长度对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后骨改建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捷宇 翁军权 范海东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7期415-418,共4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评价上颌窦底提升术中植骨与否以及种植体突入长度(implant protrusion length, IPL)对术后骨改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110例(110颗种植体)行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修复患者临...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评价上颌窦底提升术中植骨与否以及种植体突入长度(implant protrusion length, IPL)对术后骨改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110例(110颗种植体)行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修复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植骨与否以及IPL不同分为A组(植骨,IPL≤3 mm)25例、B组(植骨,IPL>3 mm)51例、C组(未植骨,IPL≤3 mm)22例、D组(未植骨,IPL>3 mm)12例。记录4组术中黏膜穿孔率;术后随访1年,统计4组种植体存留率;应用CBCT测量新骨形成高度、顶端骨高度变化量、皮质骨高度变化量、骨密度变化量、边缘骨吸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究IPL与各骨改建指标相关性。结果:4组术中黏膜穿孔率及术后种植体存留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A、B组新骨形成高度均大于C、D组;顶端骨高度变化量均低于C、D组,且D组低于C组(P<0.05);骨高度变化量均大于C、D组,且B组大于A组(P<0.05);骨密度变化量均小于C、D组,且D组小于C组(P<0.05)。4组边缘骨吸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植骨组IPL与顶端骨高度变化量、骨密度变化量均呈负相关,植骨组IPL与皮质骨高度变化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植骨与否、IPL不同对上颌窦底提升术术中黏膜穿孔率、术后种植体存留率影响不大,但植骨可促进新骨形成、增加皮质骨高度;在不植骨情况下,IPL对顶端骨高度变化量及骨密度变化量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底提升术 植骨 种植体 种植体突入长度 锥形束CT
原文传递
微种植体支抗结构的有限元计算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宏伟 安晓莉 +1 位作者 王记增 周又和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26-131,共6页
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正确地进行支抗控制是影响正畸效果的关键因素.传统支抗因其异物感强、美观度差、结构复杂等缺点,在临床上不容易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由于体积小、结构简单、配合度高等优点,微型支抗种植体(Orthodontic Anchorage Min... 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正确地进行支抗控制是影响正畸效果的关键因素.传统支抗因其异物感强、美观度差、结构复杂等缺点,在临床上不容易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由于体积小、结构简单、配合度高等优点,微型支抗种植体(Orthodontic Anchorage Mini-implant)很好的克服了上述缺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建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皮质骨组织、松质骨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在不同方向外载荷作用下,不同长度微种植体支抗及其与牙槽骨结合处的应力分布.由于与骨结合处的应力与变形大小会影响微种植体的稳定,我们由此结合多个工况计算研究了长度对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正畸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当尽量使用与微螺钉种植体支抗轴线呈较小或者较大的角度的正畸力,这样能提高微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通过增加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主体长度能有效地降低骨结合处的最大正应力,提高稳定性,然而当微种植体支抗的主体长度超过11毫米时,应力降低的效果不再明显.这些对今后的口腔正畸临床治疗以及相关产品的优化设计都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支抗 有限元分析 参数化设计 种植体支抗长度
原文传递
影响短种植体成功率的因素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安维康 张薇 +1 位作者 郑亚飞 马楚凡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21年第3期129-134,共6页
当受到解剖因素的限制,导致种植区可用骨高度不足时,使用短种植体(长度≤6 mm)逐渐成为一种治疗选择。短种植体的应用扩大了种植修复的适应证,简化了种植手术。短种植体虽然具有以上优势,但在临床应用中实际成功率仍然低于常规植体,限... 当受到解剖因素的限制,导致种植区可用骨高度不足时,使用短种植体(长度≤6 mm)逐渐成为一种治疗选择。短种植体的应用扩大了种植修复的适应证,简化了种植手术。短种植体虽然具有以上优势,但在临床应用中实际成功率仍然低于常规植体,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因此探究合理的选择适应证、分析哪些因素会对短种植体的成功率产生影响,对于更好地发挥短种植体的临床优势、提高成功率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通过系统的文献回顾,分析直径、外形设计、表面特性、冠/种植体长度比等因素对短种植体成功率的影响,有助于临床医生全面了解短种植体,并在临床应用中进行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成功率 表面特性 外形设计 直径 冠/种植体长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