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晋北生态脆弱区人工种源补充对植被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张志远
-
机构
忻州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1-126,共6页
-
基金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052026)
-
文摘
在晋北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选择宁武县张家山流域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验,多方位探讨了生态自然修复下,辅以人工促进措施,对植被恢复的定性定量影响。试验选择乡土树种补充种源,按树种风媒传播范围确定补植密度,因地制宜配置混交方式,采用大营养袋定植等综合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经过5 a试验,当年造林成活率达90%-95%,保存率达80%-85%,试验区植被盖度达72.2%,年均增幅达8.3%,人工补充种源新增盖度10.6%,新增生物产量33.72%。植被群落逐渐向物种分布均匀,高低错落的结构演替。
-
关键词
晋北
生态脆弱区
植被恢复
种源补充
-
Keywords
northern Shanxi province
vulnerable area
vegetation restoration
man-added source
-
分类号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晋北生态修复区种源补充技术研究
- 2
-
-
作者
张志远
-
机构
忻州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
出处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年第12期128-130,共3页
-
基金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052026)"晋北生态脆弱区植被修复技术途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以宁武县张家山流域生态修复区为例,介绍了种源补充技术,并对种源补充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晋北生态修复区
植被恢复
种源补充
-
Keyword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rea of Northern Part of Shanxi Province
vegetation restoration
seed-source supplement
-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土石山区植被恢复种源补充密度确定新方法初探
- 3
-
-
作者
刘树林
张志杰
-
机构
忻州市水利局
忻州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
出处
《山西林业科技》
2012年第2期19-21,共3页
-
基金
山西省科技厅以晋财教项目(052026)
-
文摘
探讨了土石山区植被恢复人工补充种源密度的确定依据、方法和植被修复效果。结果表明,针叶树补植密度控制在500株/hm2~800株/hm2,柠条灌木林补植密度控制在1 000株/hm2~1 500株/hm2;流域植被补充种源后平均盖度达71.5%,年均净增8.15%.其中人工补充种源新增盖度10.6%,年均增加2.65%.
-
关键词
土石山区
植被恢复
补充种源
密度
盖度
-
Keywords
Mountainous region
vegetation restoration
seed supplement
density
vegetation cow,rage
-
分类号
S753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
-
题名土石山区人工补充种源对植物群落空间结构的影响
- 4
-
-
作者
王小军
-
机构
忻州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
出处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1年第3期9-12,共4页
-
基金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052026)
-
文摘
忻州市土石山区土层很薄,土壤贫瘠,植被恢复困难,封禁后自然恢复植被速度较慢。为此,2003-2007年间在宁武县土石山区开展了人工补充种源、加速植被恢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补充植物种源后借助自然恢复能力,可以使植被群落结构得到优化,植物种水平分布更加均匀,不同地类净增加植物1-5种;植物的垂直空间层次分化明显,上层植物均高明显增加,人工补充的乔木年均增加22.17 cm,人工与天然灌木组成的群落增加15.17 cm,天然草本最高增加8.3 cm;多数地类草本层演化为2层。
-
关键词
植物群落
补充种源
植被结构
土石山区
宁武县
-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