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梅花鹿生命表和种群增长率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郭延蜀 郑慧珍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0-155,共6页
198 7年、1989~1991年四川梅花鹿产仔期,在四川省若尔盖县铁布自然保护区用耳缺法连续标记了111只(♂♂5 6 ,♀♀5 5 ) 3~10日龄的四川梅花鹿幼仔,根据野外对这批标记仔鹿生长、繁殖、死亡的观察数据编绘出四川梅花鹿的生命表、存活... 198 7年、1989~1991年四川梅花鹿产仔期,在四川省若尔盖县铁布自然保护区用耳缺法连续标记了111只(♂♂5 6 ,♀♀5 5 ) 3~10日龄的四川梅花鹿幼仔,根据野外对这批标记仔鹿生长、繁殖、死亡的观察数据编绘出四川梅花鹿的生命表、存活曲线、死亡曲线、种群自然增长率和繁殖价。这批标记仔鹿中,雄鹿和雌鹿的最大寿命分别为14岁和15岁;初生仔鹿的雌雄性比为1∶1,5~6岁时雌雄性比为3∶1;雌鹿最早的产仔年龄为3~4岁,最晚产仔年龄为11~12岁;雄鹿最早在4~5岁时拥有雌鹿,10~11岁以后就都失去了曾占有的雌鹿群。雄鹿2~3岁时期望寿命最大为5 111,雌鹿1~2岁时期望寿命最大为6 14 8。雌鹿的存活曲线接近于Odum有关存活曲线的A型,雄鹿的存活曲线属B型。净生殖率、种群自然增长率和平均世代时间分别为1 2 2 8、0 0 31和7 0 15。雌鹿3~4岁时的繁殖价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梅花鹿 生命表 种群增长率 种群自然增长率 铁布自然保护区 存活曲线 雌雄性比 期望寿命 1987年 1991年 若尔盖县 10日龄 净生殖率 世代时间 雄鹿 产仔期 标记 四川省 仔鹿 繁殖 年龄
下载PDF
由种群增长率反向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泉 《中学生物学》 2018年第8期3-4,共2页
种群增长率是高中阶段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参数,以2017年高考生物新课标卷Ⅰ第5题为例,联系常见解析及文献资料的释疑,提出有关种群增长率的两点疑问。通过设定种群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模型,反向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获得种群增长率―... 种群增长率是高中阶段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参数,以2017年高考生物新课标卷Ⅰ第5题为例,联系常见解析及文献资料的释疑,提出有关种群增长率的两点疑问。通过设定种群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模型,反向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获得种群增长率―种群数量关系曲线并对疑问做出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增长率 种群数量变化 反向分析
下载PDF
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率之辨析
3
作者 马士杰 《生物学教学》 2013年第4期72-73,共2页
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率是两个很容易混淆的概念,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对这两概念进行简要辨析。1何谓种群增长率和种群增长速率1.1种群增长率和种群增长速率的概念种群增长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一个种群的增长量和原有... 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率是两个很容易混淆的概念,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对这两概念进行简要辨析。1何谓种群增长率和种群增长速率1.1种群增长率和种群增长速率的概念种群增长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一个种群的增长量和原有种群数量的比例。所以它是没有具体单位的,它一般用百分比来表示。在不考虑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增长率 增长速率 单位时间 种群数量 增长
下载PDF
“种群增长率”与“每年增长率”之我见
4
作者 刘鸿景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3年第5期82-83,共2页
在种群增长曲线中,分析种群数量增长率的变化通常是以曲线的几何斜率来解释的;在“J”型增长曲线中,假设每年增长率是固定不变的,而描绘出来的曲线斜率却是变化的,这是为何?“种群增长率”与“每年增长率”有别乎?既然“J”型曲... 在种群增长曲线中,分析种群数量增长率的变化通常是以曲线的几何斜率来解释的;在“J”型增长曲线中,假设每年增长率是固定不变的,而描绘出来的曲线斜率却是变化的,这是为何?“种群增长率”与“每年增长率”有别乎?既然“J”型曲线有“每年增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率 种群增长率 种群增长曲线 曲线斜率 种群数量
下载PDF
种群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吗?——从一道高考题谈种群的三种增长率
5
作者 李炜 《文理导航》 2013年第26期52-53,共2页
本文从纯理论角度讨论了两种模型种群(J型增长和S型增长)的增长率的变化,试图厘清几种种群增长率概念的区别及关系。
关键词 种群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
下载PDF
辨析种群增长率与种群增长速率一字之差 被引量:3
6
作者 魏威 《生物学通报》 2008年第8期22-23,共2页
种群既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它是生态学中一个核心概念,现已成为每年高考必考内容之一。其中有关种群增长的问题是多年高考命题热点,种群增长率与种群增长速率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内涵却完全不同。在... 种群既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它是生态学中一个核心概念,现已成为每年高考必考内容之一。其中有关种群增长的问题是多年高考命题热点,种群增长率与种群增长速率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内涵却完全不同。在教学中,部分教师很容易将两者混为一谈,甚至在高考命题中也出现了类似错误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增长率 增长速率 基本单位 生物繁殖 生物进化 生态学 高考 命题
下载PDF
pH对5种臂尾轮虫后代存活率和混交雌体率及种群内禀增长率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殷旭旺 牛翠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2-347,共6页
关键词 轮虫 PH 幼体存活率 幼体混交雌体率 种群内禀增长率
下载PDF
探讨对高考试题中种群“增长率”的理解 被引量:1
8
作者 谢仁荣 申定健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1-73,共3页
本文结合高考题中涉及的种群“增长率”问题,通过查阅国内外生态学文献,探讨对“增长率”“增长速率”“增长速度”等名词的理解。
关键词 生物学高考 种群增长率 dN/dt
下载PDF
食物浓度对方形臂尾轮虫发育历期与实验种群增长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马蕊 牛翠娟 +1 位作者 鲍蕾 陆菲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53-758,共6页
为探讨富营养化水体中大量发生的轮虫与微藻之间的关系 ,在实验室条件下 ,观测了不同藻类食物浓度下方形臂尾轮虫生命周期中各发育阶段的历时以及种群增长参数的变化。实验选用蛋白核小球藻为食物 ,浓度梯度为 0 1× 10 6、 0 5&#... 为探讨富营养化水体中大量发生的轮虫与微藻之间的关系 ,在实验室条件下 ,观测了不同藻类食物浓度下方形臂尾轮虫生命周期中各发育阶段的历时以及种群增长参数的变化。实验选用蛋白核小球藻为食物 ,浓度梯度为 0 1× 10 6、 0 5× 10 6、 1 0× 10 6、 2 0× 10 6、 4 0× 10 6、 8 0× 10 6、 12× 10 6cells/ml。结果表明 :食物浓度对方形臂尾轮虫的胚胎发育时间与繁殖前期历时、产卵量、世代净生殖率、世代时间和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均有明显影响。在食物浓度为 2 0× 10 6cells/ml时 ,方形臂尾轮虫的繁殖前期最短 ,产卵量最大 ,世代净生殖率和种群增长率最高 ,世代时间最短。方形臂尾轮虫可在高于其最适食物浓度的较宽的食物浓度范围内 ,保持较高的种群增长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虫 世代 食物浓度 产卵量 方形 发育历期 种群增长率 动物学 生殖 蛋白核小球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萼花臂尾轮虫种群增长和有性生殖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赵兰兰 席贻龙 +1 位作者 黄林 查春旺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0-256,共7页
以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urus)为受试动物,以17β-雌二醇(E2)为阳性对照,运用3d种群增长和4d休眠卵产量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对轮虫种群增长... 以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urus)为受试动物,以17β-雌二醇(E2)为阳性对照,运用3d种群增长和4d休眠卵产量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对轮虫种群增长和有性生殖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0.05-5000μg/L的E2和500μg/L的BBP显著提高了轮虫种群增长率,而0.5和5000μg/L的DBP以及0.05和0.5μg/L的BBP使轮虫种群增长率显著降低;0.5-500μg/L的E2、50和500μg/L的DBP、0.005和500μg/L的DEHP和500μg/L的BBP显著提高了轮虫的休眠卵产量,而5000μg/L的DBP和0.05μg/L的BBP却与其相反;5和500μg/L的E2、50和500μg/L的DEHP以及500μg/L的DBP和BBP均使轮虫混交率显著上升,而0.005和0.05μg/L的E2、5000μg/L的DBP和DEHP及0.5μg/L的BBP显著降低了轮虫种群中混交雌体受精率;除5000μg/L的E2显著降低轮虫种群中的混交雌体数/非混交雌体数之外,其它所有处理组均对其无显著性影响;5、500和5000μg/L的E2、5000μg/L的DBP和5-5000μg/L的DEHP均使轮虫种群中的带卵雌体数/不带卵雌体数显著升高,而BBP对其无显著影响。在实验设置浓度范围内,轮虫种群中的混交雌体数/非混交雌体数与E2浓度间、轮虫种群中的混交雌体受精率和种群增长率与DBP浓度间、轮虫休眠卵产量与DEHP浓度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萼花臂尾轮虫 种群增长率 混交率 混交雌体受精率 休眠卵产量 邻苯二甲酸酯类
下载PDF
食物浓度对角突臂尾轮虫种群增长、个体大小和卵大小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胡好远 席贻龙 耿红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7期875-878,共4页
以蛋白核小球藻为食物 ,应用群体累积培养法研究了食物浓度对角突臂尾轮虫种群增长、个体大小和卵大小等的影响 .结果表明 ,食物浓度对角突臂尾轮虫种群增长率、个体大小和卵大小均有极显著影响 .其中 ,轮虫种群增长率与食物浓度间呈曲... 以蛋白核小球藻为食物 ,应用群体累积培养法研究了食物浓度对角突臂尾轮虫种群增长、个体大小和卵大小等的影响 .结果表明 ,食物浓度对角突臂尾轮虫种群增长率、个体大小和卵大小均有极显著影响 .其中 ,轮虫种群增长率与食物浓度间呈曲线相关 ;当食物浓度为 8.2 4 5 3× 10 6cells·ml-1时 ,种群增长率达最大值 0 .6 0 85d-1;在所研究的食物浓度范围内 ,轮虫个体具有随食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 ,轮虫卵体积在中等食物浓度范围 (6 .0× 10 6~ 9.0× 10 6cells·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突臂尾轮虫 食物浓度 种群增长率 个体大小 卵大小
下载PDF
食物种类和浓度对红臂尾轮虫种群增长、个体大小及卵大小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耿红 席贻龙 胡好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753-756,共4页
采用群体累积培养法 ,研究了藻类食物的种类和浓度对红臂尾轮虫种群增长、个体大小及卵大小的影响 .结果表明 ,藻种类和浓度对红臂尾轮虫种群增长率、个体体积及卵体积均有极显著影响 .不同食物种类中 ,种群增长率以小球藻组最小 ,栅藻... 采用群体累积培养法 ,研究了藻类食物的种类和浓度对红臂尾轮虫种群增长、个体大小及卵大小的影响 .结果表明 ,藻种类和浓度对红臂尾轮虫种群增长率、个体体积及卵体积均有极显著影响 .不同食物种类中 ,种群增长率以小球藻组最小 ,栅藻组最大 ;个体体积以小球藻组最小 ,栅藻组和混合藻组间无显著差异 .种群增长率 (Y ,d-1)与食物浓度 (X ,× 10 6cells·ml-1)间呈曲线相关 ,两者间的关系符合方程 :Y=- 0 .0 0 4 0X2 +0 .0 4 0 9X +0 .4 4 71.在所研究的食物浓度范围内 ,当浓度分别高于或低于 6 .0× 10 6cells·ml-1和 3.0× 10 6cells·ml-1时 ,轮虫个体体积和卵体积均分别呈减小的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臂尾轮虫 食物 种群增长率 个体体积 卵体积
下载PDF
食物浓度对三个地理品系角突臂尾轮虫种群增长、个体大小和卵体积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胡好远 席贻龙 耿红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4-388,共5页
以浓度分别为 3 0× 10 6、 6 0× 10 6、 9 0× 10 6和 12 0× 10 6cells/mL蛋白核小球藻 (Chlorellapyrenoi dosa)为食物 ,在温度为 (2 5± 1)℃下 ,应用群体累积培养法研究了食物浓度对分布于长江、珠江和淮... 以浓度分别为 3 0× 10 6、 6 0× 10 6、 9 0× 10 6和 12 0× 10 6cells/mL蛋白核小球藻 (Chlorellapyrenoi dosa)为食物 ,在温度为 (2 5± 1)℃下 ,应用群体累积培养法研究了食物浓度对分布于长江、珠江和淮河水系的 3个地理品系的角突臂尾轮虫 (Brachionusangularis)种群的增长、个体和卵的体积的影响。结果表明 ,食物浓度、地理品系及两者间的交互作用对轮虫种群增长率、个体和卵的体积均有显著影响。同一食物浓度下 ,广州品系的种群增长率最大 ,芜湖品系的个体和卵体积最大 ;同一品系中 ,当食物浓度为 9 0× 10 6cells/mL时轮虫有较大的种群增长率。各品系轮虫的种群增长率与食物浓度均呈曲线相关 ,但种群增长率达最大时所需的食物浓度在各品系间存在着差异。在食物浓度和品系两因素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浓度 地理品系 角突臂尾轮虫 种群增长率 个体体积 卵体积
下载PDF
Zn^2+和Cd^2+对萼花臂尾轮虫种群增长的单一和联合毒性效应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晓平 席贻龙 黄林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8-375,共8页
为探究Zn^(2+)和Cd^(2+)对轮虫种群增长的单一和联合毒性效应,在不同温度(15、20和25℃)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不同密度(0.5×10~6、1.0×10~6和2.0×10~6mL^(-1))下,以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 为探究Zn^(2+)和Cd^(2+)对轮虫种群增长的单一和联合毒性效应,在不同温度(15、20和25℃)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不同密度(0.5×10~6、1.0×10~6和2.0×10~6mL^(-1))下,以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为受试生物,采用3 d种群累积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Zn^(2+)污染处理组[ρ(Zn^(2+))分别为0.315、0.630和1.260 mg/L]、Cd^(2+)污染处理组[ρ(Cd^(2+))分别为0.073、0.145和0.289 mg/L]、Zn^(2+)-Cd^(2+)复合污染处理组[ρ(Zn^(2+))、ρ(Cd^(2+))分别为0.315、0.073 mg/L,0.630、0.145 mg/L和1.260、0.289 mg/L]对轮虫种群增长率和混交雌体百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藻密度为0.5×10~6和2.0×10~6mL^(-1)时,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温度上升对轮虫种群增长率产生抑制作用的处理组数明显增加,高温(25℃)下,所有处理组均显著降低轮虫种群增长率.15和20℃下,与较低、中等藻密度(0.5×10~6、1.0×10~6mL^(-1))相比,较高藻密度(2.0×10~6mL^(-1))下轮虫种群受到毒性影响的处理组数明显减少;25℃下,各处理组轮虫种群增长率均随藻密度的升高而增加.在温度为15和20℃、藻密度为0.5×10~6mL^(-1)条件下,Zn^(2+)-Cd^(2+)复合污染处理[当ρ(Zn^(2+))、ρ(Cd^(2+))分别为1.260、0.289 mg/L时]的轮虫种群增长率明显低于ρ(Zn^(2+))为1.260 mg/L和ρ(Cd^(2+))为0.289 mg/L时的轮虫种群增长率;温度为25℃、藻密度为2.0×10~6mL^(-1)条件下,Zn^(2+)-Cd^(2+)复合污染处理[当ρ(Zn^(2+))、ρ(Cd^(2+))分别为0.630、0.145 mg/L时]的轮虫种群增长率明显低于ρ(Zn^(2+))为0.630 mg/L和ρ(Cd^(2+))为0.145 mg/L时的轮虫种群增长率.研究显示温度、藻密度和重金属质量浓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轮虫种群增长率的影响大于其对混交雌体百分率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和藻密度的降低,Zn^(2+)、Cd^(2+)对轮虫的单一和联合毒性效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2+ Cd2+ 温度 藻密度 萼花臂尾轮虫 种群增长率 混交雌体百分率
下载PDF
不同重金属混合液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实验种群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晓平 席贻龙 黄林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7-83,共7页
为探究重金属复合污染对轮虫种群增长的影响,以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为受试生物,采用析因设计方法设置ρ(Cu2+)为0.001和0.01 mg·L^(-1)、ρ(Zn2+)为0.01和0.1 mg·L^(-1)、ρ(Cd2+)为0.01和0.1mg·L^(-1... 为探究重金属复合污染对轮虫种群增长的影响,以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为受试生物,采用析因设计方法设置ρ(Cu2+)为0.001和0.01 mg·L^(-1)、ρ(Zn2+)为0.01和0.1 mg·L^(-1)、ρ(Cd2+)为0.01和0.1mg·L^(-1)、ρ(Cr6+)为0.01和0.1 mg·L^(-1)和ρ(Mn2+)为0.1和1 mg·L^(-1)不同组合的混合液,利用轮虫群体累积培养方法,研究暴露于不同重金属混合液中的轮虫18 d实验种群增长的变化情况,探讨不同处理组对轮虫种群增长率和轮虫最大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重金属混合液组成成分浓度的变化显著影响其对轮虫的毒性,高浓度重金属混合液均显著降低轮虫种群增长率和轮虫最大种群密度。每种重金属离子和其他4种重金属混合液浓度的交互作用均显著影响轮虫种群增长率;Zn2+和其他4种重金属混合液浓度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轮虫最大种群密度。轮虫种群增长率对重金属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之间的交互作用更加敏感,适合用来监测重金属复合污染对轮虫种群的长期、慢性毒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混合液 萼花臂尾轮虫 种群增长率 最大种群密度
下载PDF
内吸性杀虫剂对瓜蚜生物活性及种群实时增长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帆 赵倩倩 +2 位作者 王攀 周利琳 司升云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5期80-85,共6页
为探索新型精准施药方式,筛选防治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的高效内吸性药剂,采用茎部用药法,测定了9种内吸性杀虫剂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inn.)瓜蚜的校正致死率及试验期间的种群实时增长率。结果表明,20%啶虫脒可溶液剂和10%... 为探索新型精准施药方式,筛选防治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的高效内吸性药剂,采用茎部用药法,测定了9种内吸性杀虫剂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inn.)瓜蚜的校正致死率及试验期间的种群实时增长率。结果表明,20%啶虫脒可溶液剂和10%氟啶虫酰胺散粒剂对瓜蚜的内吸活性最高,分别在施用杀虫剂后10、15 d达到100.0%的校正致死率,且施用杀虫剂后20 d校正致死率均稳定在95%以上。各杀虫剂中,10%氟啶虫酰胺散粒剂速效性最差,但持效性最好;其次为70%吡虫啉散粒剂和10%烯啶虫胺水剂,最大校正致死率分别出现在施用杀虫剂后10 d,分别为99.3%和95.0%,且施用杀虫剂后20 d均稳定在90%以上;25%噻虫嗪散粒剂、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呋虫胺散粒剂和22.4%螺虫乙酯悬浮剂所有浓度下的最大致死率均低于90%。中、高浓度处理下,20%啶虫脒可溶液剂和70%吡虫啉散粒剂在试验中期对瓜蚜种群增长有明显的阶段性抑制作用,10%氟啶虫酰胺散粒剂在后期持续抑制瓜蚜种群增长。这说明啶虫脒、吡虫啉和氟啶虫酰胺对黄瓜瓜蚜具有较高的内吸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 内吸性杀虫剂 黄瓜(Cucumis sativus Linn.) 茎部用药 致死率 种群实时增长率
下载PDF
Logistic种群增长模型参数的生态学意义及其辨识──南湾野生猕猴种群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练健生 江海声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5年第3期160-164,共5页
通过分析Logistic模型的推导过程得到了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这些参数包括种群增长率r,环境容纳量K,密度制约系数l,常数项a,拐点时刻rm.并且进一步阐明了参数的生态学意义(定义)与统计学意义(即统计估计所得的参数值)的不一致.... 通过分析Logistic模型的推导过程得到了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这些参数包括种群增长率r,环境容纳量K,密度制约系数l,常数项a,拐点时刻rm.并且进一步阐明了参数的生态学意义(定义)与统计学意义(即统计估计所得的参数值)的不一致.表明常用的线性与非线性回归所求得的参数并不能代表其真实的生态学意义.本文以海南南湾野生猕猴的种群增长曲线为例,偿试了一种新的方法通过对捕促猴行为的不同处理引起的Logistic非线性回归曲线的不同反应的分析,并结合参数之间固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模型 种群增长率 环境容纳量 参数的生态学意义 猕猴
下载PDF
pH值对草履虫种群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林 《皖西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59-60,共2页
用群体累积培养法研究了pH值对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种群增长的影响。在酸性较强(pH为3.0和4. 0)的环境下草履虫均死亡。pH为4.0-10.0时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方差分析结果表明pH值对草履虫的密度和种群增长率均无显著影响(P>0... 用群体累积培养法研究了pH值对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种群增长的影响。在酸性较强(pH为3.0和4. 0)的环境下草履虫均死亡。pH为4.0-10.0时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方差分析结果表明pH值对草履虫的密度和种群增长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草履虫对酸的耐受范围在5.0-7.0之间;而在弱碱性环境下,pH在8.0时草履虫的密度和种群增长率较大,并随着pH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履虫 PH 密度 种群增长率
下载PDF
长爪沙鼠种群参数的敏感性和弹性分析及应用评价
19
作者 刘伟 杨鑫智 +4 位作者 杨忠 韵树田 宋利彪 钟文勤 王德华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7-397,共11页
摄动分析中的敏感性和弹性分析可以分别量化种群参数对种群周限增长率(λ)的影响程度和各参数效应的相对强弱,由此可以确定对λ变化影响最大的种群参数,并指示动物种群管理中的措施靶向。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是分布于我国... 摄动分析中的敏感性和弹性分析可以分别量化种群参数对种群周限增长率(λ)的影响程度和各参数效应的相对强弱,由此可以确定对λ变化影响最大的种群参数,并指示动物种群管理中的措施靶向。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是分布于我国北方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及其毗邻的农牧交错带的优势鼠种之一。本文基于2000年10月至2004年10月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获得的长爪沙鼠半自然围栏标志重捕种群数据。以雌性群体为例,通过MARK软件包中的MS模型分析了种群中亚成体和成体的表观存活率(s)以及亚成体性成熟转换为成体的比例(ψ_(y))的月变化,并结合雌鼠繁殖力(f_(a))和新生幼体生长为亚成体的概率(ψ_(nb),通常新生幼体生长发育取决于母体存活,故用s_(a)数值代替)参数构建具有(年龄)阶段结构的种群增长矩阵模型,首先通过敏感性(S_(ij))分析分别评估相关参数对种群增长(λ)变化的影响程度和参数效应的相对贡献大小。结果显示,在繁殖期,种群月增长变化对ψ_(y)的敏感性(Sψ_(y)=1.295±0.289)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参数(F_(4,25)=12.16,P<0.001);对亚成体(S_(sy)=0.400±0.044)和成体存活率(S_(sa)=0.462±0.052)的敏感性次之;对成年雌鼠繁殖力变化的敏感性仅在越冬及越冬后的繁殖初期(10月至翌年3月)较为突出(Sf_(a)=0.651)。进一步通过弹性(eij)分析发现,存活对各月种群增长变化影响的弹性系数(esa+ψ_(nb)+sy)平均为0.761±0.033,显著高于生长发育(eψ_(y))和繁殖(ef_(a))参数的影响贡献(F_(2,21)=247.4,P<0.001)。这些结果表明,虽然种群增长率变化对ψ_(y)更敏感,但ψ_(y)与f_(a)对种群增长率变化的影响比例始终低于存活参数,存活效应可以解释种群增长率76%以上的变化。不过,生长发育和繁殖对繁殖初期种群增长贡献较其他时期突出(eψ_(y)+ef_(a)=0.30±0.02),效应占比为30%。由此可见,成体的存活在繁殖中后期对长爪沙鼠种群增长(λ)的影响最大;亚成体存活和性成熟率在贮食越冬期,雌鼠繁殖力在翌年春季繁殖初期对种群增长(λ)的影响较为突出。因此,降低沙鼠全年存活率、控制繁殖初期雌鼠繁殖力以及繁殖后期亚成体性成熟的相关管理措施,可在持续控制沙鼠种群增长上产生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动分析 年龄阶段矩阵 种群参数 种群增长率 鼠害管理
下载PDF
不同暴露时间下Zn^(2+)和Cd^(2+)对萼花臂尾轮虫种群增长的毒性影响
20
作者 徐晓平 席贻龙 +2 位作者 费珉 李济源 孙俊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8年第1期61-64,共4页
采用群体累积培养方法,考察不同亚致死浓度水平的Zn^(2+)、Cd^(2+)和Zn^(2+)-Cd^(2+)在不同暴露时间下对萼花臂尾轮虫3 d种群增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对轮虫种群增长的抑制作用在增加。Zn^(2+)-Cd^(2+)在中... 采用群体累积培养方法,考察不同亚致死浓度水平的Zn^(2+)、Cd^(2+)和Zn^(2+)-Cd^(2+)在不同暴露时间下对萼花臂尾轮虫3 d种群增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对轮虫种群增长的抑制作用在增加。Zn^(2+)-Cd^(2+)在中、低浓度处理组及短的暴露时间条件下表现为拮抗效应,而在高浓度处理组中表现为协同效应,且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协同作用效应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2+ Cd2+ 联合毒性 暴露时间 萼花臂尾轮虫 种群增长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