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橘小实蝇成虫的防治药剂筛选及抗性监测 被引量:3
1
作者 胡维月 李振 +3 位作者 李凯 李振亚 席玉强 尹新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69-276,287,共9页
【目的】筛选防治橘小实蝇的应急防控药剂,并探讨如何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药膜法测定了7种杀虫剂对郑州地区橘小实蝇成虫的触杀毒力,同时评估了郑州地区橘小实蝇田间种群对7种药剂的抗性水平。【结果】各供试药剂对郑州地区橘小实蝇... 【目的】筛选防治橘小实蝇的应急防控药剂,并探讨如何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药膜法测定了7种杀虫剂对郑州地区橘小实蝇成虫的触杀毒力,同时评估了郑州地区橘小实蝇田间种群对7种药剂的抗性水平。【结果】各供试药剂对郑州地区橘小实蝇种群的毒力大小依次为溴氰菊酯>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噻虫胺>氰戊菊酯>啶虫脒>吡虫啉。田间种群抗性对比结果显示,郑州地区橘小实蝇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已达到极高抗水平,对高效氯氰菊酯、噻虫胺、啶虫脒的抗性达到中抗水平,对氰戊菊酯的抗性达到低抗水平,对溴氰菊酯和阿维菌素尚处于敏感水平。【结论】明确了7种杀虫剂对郑州地区橘小实蝇的毒力效果和种群抗性水平,建议防控时首选溴氰菊酯和阿维菌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小实蝇 杀虫剂 毒力 种群抗性
下载PDF
棉铃虫Bt抗性种群的RAPD-PCR初步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梁革梅 谭维嘉 郭予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6,共3页
经室内筛选获得了棉铃虫对Bt杀虫剂、Bt毒蛋白和转Bt基因棉的抗性种群。利用RAPD技术 ,成功地扩增得到 10 5条多态性条带 ,经过聚类分析发现 ,棉铃虫对Bt产生抗性后在基因水平发生了变异。RAPD技术不仅可以用来鉴定棉铃虫对Bt是否产生抗... 经室内筛选获得了棉铃虫对Bt杀虫剂、Bt毒蛋白和转Bt基因棉的抗性种群。利用RAPD技术 ,成功地扩增得到 10 5条多态性条带 ,经过聚类分析发现 ,棉铃虫对Bt产生抗性后在基因水平发生了变异。RAPD技术不仅可以用来鉴定棉铃虫对Bt是否产生抗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Bt种群 RAPD-PCR 机制
下载PDF
抑制剂存在下不同种群烟粉虱乙酰胆碱酯酶残余活性频率分布及其与抗药性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何玉仙 赵建伟 +2 位作者 黄建 翁启勇 梁智生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73-1378,共6页
为了探讨烟粉虱Bemisia tabaci不同种群个体乙酰胆碱酯酶敏感性差异及其与抗药性的关系,我们选用室内饲养的烟粉虱SUD-S敏感品系和6个田间抗性种群,采用酶标板酶动力学法测定了各品系(种群)乙酰胆碱酯酶对抑制剂的敏感性反应以及抑制剂... 为了探讨烟粉虱Bemisia tabaci不同种群个体乙酰胆碱酯酶敏感性差异及其与抗药性的关系,我们选用室内饲养的烟粉虱SUD-S敏感品系和6个田间抗性种群,采用酶标板酶动力学法测定了各品系(种群)乙酰胆碱酯酶对抑制剂的敏感性反应以及抑制剂存在时各抗性种群个体乙酰胆碱酯酶残余活性频率分布。结果表明:在抑制剂浓度为300μmol/L时,敏感品系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基本上被完全抑制,可以明显地区分敏感品系与田间抗性种群。在抑制剂浓度为2000μmol/L时,各抗性种群个体乙酰胆碱酯酶残余活性频率分布差异明显,其中ZZ-R种群和FZ-R种群的乙酰胆碱酯酶残余活性频率分布相似,大部分个体的乙酰胆碱酯酶残余活性分布在1.00~1.80mOD/min之间;SM-R种群和ND-R种群的乙酰胆碱酯酶残余活性频率分布也相似,大部分个体的乙酰胆碱酯酶残余活性分布在0.40~1.00mOD/min之间;LY-R和NP-R种群大部分个体的乙酰胆碱酯酶残余活性分别分布在1.00~1.60mOD/min和0.80~1.20mOD/min之间。各抗性种群乙酰胆碱酯酶高残余活性(大于1.00mOD/min)个体频率与对敌敌畏的抗性水平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6(P<0.05)。考虑到乙酰胆碱酯酶对抑制剂作用不敏感是一些昆虫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抗性的重要机制之一,建议可以将乙酰胆碱酯酶对敌敌畏的敏感性作为烟粉虱抗药性生化检测的一个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敏感品系 种群 乙酰胆碱酯酶 生化检测
下载PDF
十种杀螨剂对二斑叶螨抗性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毒力比较 被引量:43
4
作者 王开运 赵卫东 +1 位作者 姜兴印 王金花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31,共3页
采用FAO推荐的玻片浸渍法和叶片残毒法 ,测定了 10种杀螨剂对二斑叶螨的抗性种群的卵和雌成螨的毒力。结果表明 :杀卵活性最高依次为虫螨腈、阿维菌素、哒螨灵、氟虫脲和三氯杀螨醇 ,其LC50 在 0 .12 2 3~ 7.6 5 6 2mg/L之间 ;杀成螨... 采用FAO推荐的玻片浸渍法和叶片残毒法 ,测定了 10种杀螨剂对二斑叶螨的抗性种群的卵和雌成螨的毒力。结果表明 :杀卵活性最高依次为虫螨腈、阿维菌素、哒螨灵、氟虫脲和三氯杀螨醇 ,其LC50 在 0 .12 2 3~ 7.6 5 6 2mg/L之间 ;杀成螨活性最高的是阿维菌素和虫螨腈 ,LC50 分别为 0 .0 86 4mg/L和 9.5 377mg/L ;对成螨和卵的毒力倍数差异最大的是哒螨灵 ,高达 96 8.3倍 ;其次为虫螨腈、氟虫脲、双甲脒和三氯杀螨醇 ,毒力倍数在 5 7.8~ 80 .6倍之间 ;阿维菌素对雌成螨和卵的毒力差异与其它药剂相反 ,仅为 0 .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 发育阶段 毒力比较 果树 杀螨剂 二斑叶螨 毒力测定
下载PDF
氰氟虫腙对小菜蛾阿维菌素抗性和敏感种群的亚致死效应(英文) 被引量:9
5
作者 韩文素 任承才 +3 位作者 闫海燕 张树发 沈福英 高希武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4-702,共9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生命表技术研究了氰氟虫腙亚致死剂量(LC25)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阿维菌素抗性(AV-R)和敏感(AV-S)种群的亚致死效应,旨在为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治理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氰氟虫腙对小菜蛾3龄幼虫抗性种...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生命表技术研究了氰氟虫腙亚致死剂量(LC25)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阿维菌素抗性(AV-R)和敏感(AV-S)种群的亚致死效应,旨在为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治理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氰氟虫腙对小菜蛾3龄幼虫抗性种群的LC50和LC25分别为0.24mg/L和0.09mg/L;对敏感种群的LC50和LC25分别为0.20mg/L和0.07mg/L。氰氟虫腙亚致死剂量0.09mg/L处理小菜蛾后,对处理代的影响表现为显著降低处理种群的化蛹率、蛹重、羽化率、繁殖力;明显延长蛹期,缩短成虫产卵期和寿命;对子代种群的影响表现为显著降低卵的孵化率、幼虫各龄期的存活率,延长发育历期。处理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和净增值率(R0)显著低于对照种群(P<0.0001)。亚致死剂量的氰氟虫腙对小菜蛾抗性种群的影响大于敏感种群,对处理代种群的影响大于子代种群。氰氟虫腙亚致死剂量可以极大地影响小菜蛾尤其是阿维菌素抗性种群的种群动态,因此氰氟虫腙对于小菜蛾的抗性治理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氰氟虫腙 阿维菌素 种群 敏感种群 亚致死效应 生物学参数
下载PDF
福建省各地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种群分化及其诊断剂量 被引量:4
6
作者 黄斌 郭莹 +2 位作者 赵景玮 徐国文 马熙腾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4-296,共3页
运用平坡诊断法对福建省的福鼎、武夷山、福州、南平、龙岩等地蔬菜基地中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种群分化情况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这5个蔬菜基地存在2类抗性种群,即福鼎、武夷山、南平种群和福州、龙岩种群;福鼎、武夷山、南平的虫子每... 运用平坡诊断法对福建省的福鼎、武夷山、福州、南平、龙岩等地蔬菜基地中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种群分化情况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这5个蔬菜基地存在2类抗性种群,即福鼎、武夷山、南平种群和福州、龙岩种群;福鼎、武夷山、南平的虫子每毫克体重的敏感剂量和抗性剂量分别为0.0013和0.014μg,福州、龙岩虫子每毫克体重的敏感和抗性剂量分别为0.0064和0.064μ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阿维菌素 种群 诊断剂量 敏感剂量 剂量
下载PDF
印楝素对小菜蛾敏感种群和抗性种群的拒食活性 被引量:3
7
作者 何成兴 尹可锁 +2 位作者 郭志祥 罗雁婕 吴文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5期912-915,共4页
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印楝素(Azadirachtin)对小菜蛾抗性及敏感种群拒食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印楝素对田间抗性及敏感小菜蛾种群均具有较好的拒食作用,且拒食活性随其的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强;相对于抗性种群,印楝素对小菜蛾敏感种群表现了... 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印楝素(Azadirachtin)对小菜蛾抗性及敏感种群拒食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印楝素对田间抗性及敏感小菜蛾种群均具有较好的拒食作用,且拒食活性随其的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强;相对于抗性种群,印楝素对小菜蛾敏感种群表现了更强的拒食活性,其抗性种群拒食中浓度AFC50(1.2591 mg/L)是敏感种群AFC50(0.2567 mg/L)的4.9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印楝素(Azadirachtin) 及敏感种群 拒食活
下载PDF
4种杀螨剂对二斑叶螨抗性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致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卫东 王开运 +1 位作者 姜兴印 仪美芹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25-27,共3页
运用浸渍法和叶片残毒法测定了 4种杀螨剂及其混剂对二斑叶螨抗性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致毒作用。结果表明 :阿维菌素对雌成螨的毒力最高 ,LC50 为 0 .0 86 4mg/L ;其次为溴虫腈和阿维菌素 +哒螨灵 (1∶15 ) ,LC50 分别为 9.5 377mg/L和 1... 运用浸渍法和叶片残毒法测定了 4种杀螨剂及其混剂对二斑叶螨抗性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致毒作用。结果表明 :阿维菌素对雌成螨的毒力最高 ,LC50 为 0 .0 86 4mg/L ;其次为溴虫腈和阿维菌素 +哒螨灵 (1∶15 ) ,LC50 分别为 9.5 377mg/L和 1.4 4 12mg/L。对卵的毒力溴虫腈最高 ,LC50 为 0 .12 2 3mg/L ;其次为阿维菌素和阿维菌素 +哒螨灵 (1∶15 ) ,LC50 分别为 0 .4 4 2 5mg/L和0 6 82 7mg/L。对二斑叶螨的室内控制效果依次为溴虫腈 >阿维菌素 +哒螨灵 (1∶15 ) >哒螨灵 >阿维菌素 >哒螨灵 +甲氰菊酯 (1∶1) >甲氰菊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螨剂 二斑叶螨 种群 发育阶段 致毒作用 研究 成螨 毒力
下载PDF
温度对抗性二点叶螨种群生命力和繁殖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沈慧敏 张新虎 庞喜定 《甘肃林业科技》 2000年第4期7-10,15,共5页
将二点叶螨的三种抗性种群所产生的卵分别置于 1 6℃、2 1℃、2 6℃、31℃、36℃的条件下系统饲养。结果表明 :温度对抗性二点叶螨的发育有明显的刺激效应 ,刺激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 :产卵前期、卵期、幼螨期、成螨期、若螨期、产卵期 ,... 将二点叶螨的三种抗性种群所产生的卵分别置于 1 6℃、2 1℃、2 6℃、31℃、36℃的条件下系统饲养。结果表明 :温度对抗性二点叶螨的发育有明显的刺激效应 ,刺激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 :产卵前期、卵期、幼螨期、成螨期、若螨期、产卵期 ,2 6℃时刺激效应最低。与敏感种群相比 ,不同温度下的各抗性种群发育历期缩短率分别为 :甲氰菊酯种群为 2 0 .2 8%、氧化乐果种群为 2 3.2 1 %、螨嗪菊酯种群为 35 .6 5 % ,各抗性种群在 2 6℃时的产卵期最长 ,产卵量最高。各抗性种群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产卵量和产卵期均低于敏感种群 ,表现出明显的生殖不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二点叶螨 种群 生命力 繁殖力
下载PDF
亚洲玉米螟Bt抗性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雪微 张天涛 +3 位作者 白树雄 王振营 徐丽娜 何康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3-107,120,共6页
近20年来,在北美、西欧、南美、菲律宾等20多个国家大面积商业化应用Bt玉米防治欧洲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Hübner)等鳞翅目害虫的实践证明,其不可避免地胁迫靶标害虫产生遗传分化,出现新的抗性种群。研究精准有效的抗性检测方... 近20年来,在北美、西欧、南美、菲律宾等20多个国家大面积商业化应用Bt玉米防治欧洲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Hübner)等鳞翅目害虫的实践证明,其不可避免地胁迫靶标害虫产生遗传分化,出现新的抗性种群。研究精准有效的抗性检测方法,将为抗性监测和抗性治理策略的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获得的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转录组数据,应用MISA (MicroSAtellite)软件搜索SSR位点,从61 622条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序列中获得了3 467个SSR位点。通过设计、筛选,共获得3 316对特异性引物,从中挑选了150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有51对扩增出目的条带,对亚洲玉米螟敏感种群(ACB-BtS)及5个Bt毒素抗性种群(ACB-AbR、ACB-AcR、ACB-AhR、ACB-FR、ACB-IeR)进行多态性检测,最终得到20条高多态性引物。利用这20对微卫星引物共检测到126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6.3个。不同Bt抗性种群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种群间的平均遗传分化系数(F_(st))为0.195 9,即说明种群间的遗传变异为19.6%。根据遗传距离建立了UPGMA系统发育树,显示6个种群的相似度,即ACB-AbR与ACB-AcR相似度高。种群变异相似度规律与已报道的亚洲玉米螟对各Bt毒素的交互抗性规律相一致。本研究发现的SSR位点可作为亚洲玉米螟不同Bt毒素抗性种群的分子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敏感种群 种群 微卫星 遗传多样
下载PDF
枸杞棉蚜对吡虫啉的抗药性监测及交互抗性测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慧斌 邵海南 +1 位作者 黄铮昱 李秋荣 《青海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44-51,共8页
为了解田间枸杞棉蚜对吡虫啉抗药性的发生动态,延长吡虫啉的使用寿命,文中采用单头反选育和群体汰选的方法,建立了枸杞棉蚜吡虫啉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对抗性品系现实遗传力与抗性风险进行评估,通过浸叶法测定11种杀虫剂对吡虫啉的交互抗... 为了解田间枸杞棉蚜对吡虫啉抗药性的发生动态,延长吡虫啉的使用寿命,文中采用单头反选育和群体汰选的方法,建立了枸杞棉蚜吡虫啉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对抗性品系现实遗传力与抗性风险进行评估,通过浸叶法测定11种杀虫剂对吡虫啉的交互抗性,并对青海5个县(市)的枸杞棉蚜种群进行了连续2年的抗药性监测。结果显示:初始枸杞棉蚜种群经42代筛选后,敏感种群的抗药性为原始种群的0.49倍,抗性种群的抗药性为原始种群的46.22倍,为敏感种群的92.78倍,达到高水平抗药性;枸杞棉蚜对吡虫啉的现实遗传力为0.044 7。交互抗性测定表明,吡虫啉与吡蚜酮、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螺虫乙酯、苦参碱、鱼藤酮、除虫菊素等杀虫剂之间无交互抗性,与啶虫脒、阿维菌素、烯啶虫胺等杀虫剂的交互抗性较高。2020年和2021年5个枸杞棉蚜种群对吡虫啉均呈现中水平的抗药性,因此,长期大量使用吡虫啉存在枸杞棉蚜对吡虫啉产生抗药性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棉蚜 吡虫啉 敏感种群 种群
下载PDF
浅谈混合熏蒸对磷化氢抗性种群的防治
12
作者 刘志云 《福建粮食经济》 2002年第6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混合熏蒸 磷化氢 种群 防治
下载PDF
高温对抗性和敏感小菜蛾生命表参数及后代杀虫剂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庄华梅 汪宽福 +5 位作者 刘群 刘芳 孙作洋 周方 吴刚 赵士熙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41-747,共7页
为研究高温对抗性和敏感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生物学适合度及抗药性进化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温度对杀虫剂抗性和敏感小菜蛾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及后代对阿维菌素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5℃相比,33.5℃条件下抗性和敏感种群的平... 为研究高温对抗性和敏感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生物学适合度及抗药性进化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温度对杀虫剂抗性和敏感小菜蛾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及后代对阿维菌素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5℃相比,33.5℃条件下抗性和敏感种群的平均世代历期(D)、净生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值、总产卵量、雌蛾平均寿命、日产卵量和孵化率均显著下降。在25℃下,抗性和敏感种群的rm,λ,D和日产卵量无显著差异,但抗性种群的R0略低于敏感种群(为敏感种群的87%)。在33.5℃下,抗性种群的rm和R0显著低于敏感种群(分别为敏感种群的75%和64%),抗性种群雌成虫寿命、总产卵量和孵化率显著也低于敏感种群。抗性种群在33.5℃下饲养1代后,后代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水平大幅下降,而相同处理下敏感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水平没有显著下降。上述结果表明,无论在常温还是高温条件下,抗性种群生物学适合度均低于敏感种群,尤其是高温下抗性种群适合度远低于敏感种群。抗性种群经高温饲养1代后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水平大幅下降可能与高温下抗性种群适合度显著较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杀虫剂 种群 敏感种群 高温 生命表 生物学适合度
下载PDF
灭虫灵乳油对抗性害虫的生物活性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小龙 韩丽娟 +1 位作者 顾中言 王强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1-42,共2页
采用浸渍法测定了灭虫灵乳油对小菜蛾相对敏感种群、抗溴氰菊酯种群、抗快灵种群及抗DDVP种群的活性。结果表明,灭虫灵对4个种群小菜蛾的活性基本上无差异。田间防治抗性小菜蛾每亩a.i.012~024g,防效90%左右... 采用浸渍法测定了灭虫灵乳油对小菜蛾相对敏感种群、抗溴氰菊酯种群、抗快灵种群及抗DDVP种群的活性。结果表明,灭虫灵对4个种群小菜蛾的活性基本上无差异。田间防治抗性小菜蛾每亩a.i.012~024g,防效90%左右,持效期7天以上。防治柑桔红蜘蛛浓度为05~1mg/kg,防效95%以上,持效期20天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虫灵 种群 小菜蛾 柑枯红蜘蛛 生物活
下载PDF
尼氏钝绥螨抗有机磷自然种群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杜桐源 田肇东 +1 位作者 熊锦君 卢知平 《昆虫天敌》 CSCD 1991年第2期61-65,共5页
我们从1989年以来调查柑园中植绥螨自然种群抗药性,一年来调查研究三个地方的四个种群,发现江西赣州的尼氏钝绥螨自然种群对亚胺硫磷、水胺硫磷和乐果的 LC50分别达1299.6ppm、875.3ppm 和529.2ppm,比尼氏钝绥螨敏感种群分别高59.1倍,3... 我们从1989年以来调查柑园中植绥螨自然种群抗药性,一年来调查研究三个地方的四个种群,发现江西赣州的尼氏钝绥螨自然种群对亚胺硫磷、水胺硫磷和乐果的 LC50分别达1299.6ppm、875.3ppm 和529.2ppm,比尼氏钝绥螨敏感种群分别高59.1倍,31.3倍和21.3倍。赣州种群的酯酶同工酶电泳分析发现抗药性的 E_2带特别宽且色深,与毒性测定结果相应。且在赣州当地果园的虫口密度相当高,平均达0.36头/叶,比同期桔全爪螨的0.28头/叶还高。赣州种群与广州种群能自然交配繁殖后代,说明尚未达到种和亚种级分化,可用助迁手段来使其他地方尼氏钝绥螨提高抗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氏钝绥螨 有机磷 种群
下载PDF
增效剂与常规药剂混用对抗性二点叶螨增效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沈慧敏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5,共4页
供试二点叶螨为抗氧乐果、甲氰菊酯、螨死净和抗螨嗪菊酯混剂种群 ,用 4种增效剂分别与氧乐果、甲氰菊酯、螨死净、螨嗪菊酯混用研究其增效作用。结果表明 :增效磷 (SV1)对甲氰菊酯、氧乐果、螨死净、螨嗪菊酯的增效作用最明显 ,增效倍... 供试二点叶螨为抗氧乐果、甲氰菊酯、螨死净和抗螨嗪菊酯混剂种群 ,用 4种增效剂分别与氧乐果、甲氰菊酯、螨死净、螨嗪菊酯混用研究其增效作用。结果表明 :增效磷 (SV1)对甲氰菊酯、氧乐果、螨死净、螨嗪菊酯的增效作用最明显 ,增效倍数分别为 2 3 33、17 2 6、7 0 9、9 42 ;其次是八氯二丙醚 (S2 )和增效醚 (Pb) ,全能增效剂 (ARS)对4种药剂增效作用最差。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增效剂SV1和S2 与氧乐果、甲氰菊酯、螨死净混用 ,对苹果和豇豆上的二点螨均有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效剂 二点叶螨 种群 增效作用 田间药效试验
下载PDF
李始叶螨对14种杀虫杀螨剂的抗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沈慧敏 张新虎 +1 位作者 陈琳 陆宁海 《甘肃科学学报》 2000年第4期29-32,共4页
采用 FAO推荐的玻片浸渍法 ,以兰州市城关区甘报社院内零星果树上的李始叶螨为敏感种群 (S) ,测定了兰州市安宁区刘家堡乡果园抗性李始叶螨种群 (R)对1 4种杀虫杀螨剂抗性水平 ,结果表明 :刘家堡乡果园的李始叶螨种群 (R)对克螨特、甲... 采用 FAO推荐的玻片浸渍法 ,以兰州市城关区甘报社院内零星果树上的李始叶螨为敏感种群 (S) ,测定了兰州市安宁区刘家堡乡果园抗性李始叶螨种群 (R)对1 4种杀虫杀螨剂抗性水平 ,结果表明 :刘家堡乡果园的李始叶螨种群 (R)对克螨特、甲氰菊酯、水胺硫磷、三氟氯氰菊脂、三氯杀螨醇等的抗性倍数最高 ,其抗性指数 (RF)分别为 6 1 .2 2、43.1 2、41 .99、41 .89和 30 .1 2倍 ;对螨死净、氰久合剂、哒螨灵、螨嗪菊酯、集琦虫螨克、氧乐菊酯等的抗性倍数较低 ,其 RF值分别为 9.6 1、9.6 0、9.44、8.5 4、7.31和 5 .81倍 ;对联苯菊酯、氧化乐果、螨蚧克等产生了中度抗性 ,其 RF值分别为2 7.72、2 0 .6 5和 1 0 .9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始叶螨 敏感种群 种群 杀虫剂 杀螨剂 毒力测定 测定
下载PDF
从除草剂抗性历史中反思 被引量:3
18
作者 筱禾 《世界农药》 CAS 2015年第1期26-28,共3页
化学合成除草剂自20世纪40年代后期面世以来,成为了治理杂草的基本工具。除草剂可高效、经济且相对便利地进行杂草防除,并己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除草剂也对抗性杂草生物型产生了选择性。同一或相同作用机制除草剂的频繁使用将不... 化学合成除草剂自20世纪40年代后期面世以来,成为了治理杂草的基本工具。除草剂可高效、经济且相对便利地进行杂草防除,并己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除草剂也对抗性杂草生物型产生了选择性。同一或相同作用机制除草剂的频繁使用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杂草抗性种群对该种除草剂或该作用机制的除草剂产生选择性。20世纪7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有9例新报道的除草剂抗性案例被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历史 杂草防除 化学合成 杂草 种群 生物型 年代
下载PDF
抗性棉铃虫在转基因棉花上某些生命参数的研究(英文)
19
作者 卢美光 芮昌辉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用室内转 Bt基因棉叶汰选的低抗种群及同源对照种群 ,测定对田间不同生育期转基因抗虫棉叶及常规棉叶的反应。结果表明 ,抗性和敏感种群在常规棉叶上 ,幼虫存活率、化蛹率、幼虫历期及蛹重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但抗性种群的每雌产卵量... 用室内转 Bt基因棉叶汰选的低抗种群及同源对照种群 ,测定对田间不同生育期转基因抗虫棉叶及常规棉叶的反应。结果表明 ,抗性和敏感种群在常规棉叶上 ,幼虫存活率、化蛹率、幼虫历期及蛹重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但抗性种群的每雌产卵量降低。抗性种群在转基因棉花上存活随棉花不同生育期的变化而出现差异。在 7月下旬、8月下旬开始接虫的两代 ,第 1 0天幼虫存活率 ,抗性种群比敏感种群提高 ;而在 6月下旬开始接虫 ,抗性种群与敏感种群一样均不能化蛹 ,抗性种群化蛹率的提高仅在棉花生长后期 ( 8月下旬开始接虫 )。比较敏感种群 ,抗性种群在转基因棉花上幼虫存活率提高 ,但存活幼虫生长缓慢 ,幼虫历期延长 ,蛹重明显减轻。结果表明 ,低水平抗性种群虽然对转基因棉花有一定适应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转BT基因棉花 种群 生命参数
下载PDF
农药低剂量导致其抗性发展
20
作者 王杰 《世界农药》 CAS 2011年第4期44-46,共3页
从生态调控和社会经济的角度出发,较低剂量农药的应用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而这也致使农药新型抗性的发展。数十年之前,害虫对某种农药的抗药性大多数是由主效基因突变产生是单基因抗药性,属于主效基因编码的靶标位点抗性,而该位点处... 从生态调控和社会经济的角度出发,较低剂量农药的应用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而这也致使农药新型抗性的发展。数十年之前,害虫对某种农药的抗药性大多数是由主效基因突变产生是单基因抗药性,属于主效基因编码的靶标位点抗性,而该位点处的受体酶将发生变异,不再与药剂进行特异性结合。早期主要使用较高的推荐剂量的农药防治抗性害物种群。超高剂量药剂的使用引起主效基因靶点抗性的产生,致使保持固定低水平突变频率的抗性种群不断演化,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抗性的早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农药防治 低剂量 种群 特异结合 除草剂 社会经济 生态调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